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高效率、高水平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阅读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是最基础的学习阶段,所有復杂的、高级的系统知识学习都是建立在小学初级教育基础之上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本文简述了阅读教学的意义,分析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体现,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07-01
古语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书自然就是阅读,这与我们小学的阅读教育是息息相关的。新课标已经实行多年,语文教学在逐渐的探索中实践着课程改革理念,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打下阅读能力基础的教育阶段,阅读教学正在进行着灵活、有效的改革。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学生最开始学习知识的基本渠道,学生在阅读中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同时,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和语言知识,而广泛的阅读能够丰富语文知识,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记忆。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能力,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就会影响学生获取知识,使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只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完善学生的学习体系,因此,开展阅读教学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体现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以下三方面的有效性体现。
1.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无论做什么事,兴趣都是前提和保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比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朗读一遍文章,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教师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直到学生基本理解课文的意思,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的学习,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以及阅读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挑选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然后说明自己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教师在学生讲完之后,给予相应的指导和鼓励,不断在语文教学中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
2.阅读教学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促进学生思维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心智、学习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注重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不仅能学习相应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感受。如,学习《会走路的树》这一课时,在讲读第一自然段“小鸟好奇地问”时可提问:“小鸟是怎么个问法呢?”指名学生读,突出“好奇”一词,再指导最后一个字微微向上扬一扬,因为有个小问号,要读出问话的语气。学生把握了朗读语气,体会到小鸟的好奇感。
3.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一般都比较短,中心思想比较明确,语言段落文字具有故事情境的特色。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对这些文章段落进行慢读和理解,从根本上把握文字和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自身的想象,来模仿这些句子,进行文字和句子的应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增强学生语言运用的实践能力。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明确新课标的要求,改进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语文阅读教学当做教师、学生与文本的联系与对话。在教学观念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不仅是教师阅读方法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为教师、学生、阅读文本三者提供一个纽带与桥梁,让三者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完成交互与影响的互动。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知识与技能传授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不可能充分沟通。而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过程是活动的、变化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能力水平与兴趣爱好为基础,摒弃传统的固定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足够的兴趣。
2.个性化阅读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语文阅读定义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指导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感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经过足够多的阅读沉淀,才能够有语感的产生,才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与语言的应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要内容,减少了学生阅读的内容。现代教学应当紧扣教材推荐相关读物,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推荐读物时,可以巧借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
3.融合阅读与写作,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阅读教学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活动的基础上,以主观情感与思维为核心,强化体验与理解过程,熏陶情感,启发思维。
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重点是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将写作与阅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得到充分的延伸。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过程中需要的大量信息与技巧都是由阅读进行训练的,没有阅读训练作为基础,就没有写作中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充足的素材。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从教材阅读中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训练作文的写作方法,将阅读与写作融合起来,提高阅读理解的教学效果。
4.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
多媒体教学方法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以多媒体为载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生动的展现。音频与视频方式能够设定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与思想境界充分理解,深刻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能力之间的连接纽带,它是人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既不像“双基”那样沉重,也不像综合能力那样受人重视。但是一旦忽略了阅读教学,语文教学就会出现知识断层,从而影响到语文教学和其他知识教学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必须重视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育。
参考文献:
[1]龚微.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东方教育,2015(12).
[2]李升.探讨另辟蹊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新模式[J].新一代,2014(8).
【关键词】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07-01
古语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书自然就是阅读,这与我们小学的阅读教育是息息相关的。新课标已经实行多年,语文教学在逐渐的探索中实践着课程改革理念,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打下阅读能力基础的教育阶段,阅读教学正在进行着灵活、有效的改革。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学生最开始学习知识的基本渠道,学生在阅读中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同时,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和语言知识,而广泛的阅读能够丰富语文知识,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记忆。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能力,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就会影响学生获取知识,使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只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完善学生的学习体系,因此,开展阅读教学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体现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以下三方面的有效性体现。
1.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无论做什么事,兴趣都是前提和保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比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朗读一遍文章,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教师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直到学生基本理解课文的意思,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的学习,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以及阅读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挑选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然后说明自己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教师在学生讲完之后,给予相应的指导和鼓励,不断在语文教学中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
2.阅读教学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促进学生思维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心智、学习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注重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不仅能学习相应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感受。如,学习《会走路的树》这一课时,在讲读第一自然段“小鸟好奇地问”时可提问:“小鸟是怎么个问法呢?”指名学生读,突出“好奇”一词,再指导最后一个字微微向上扬一扬,因为有个小问号,要读出问话的语气。学生把握了朗读语气,体会到小鸟的好奇感。
3.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一般都比较短,中心思想比较明确,语言段落文字具有故事情境的特色。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对这些文章段落进行慢读和理解,从根本上把握文字和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自身的想象,来模仿这些句子,进行文字和句子的应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增强学生语言运用的实践能力。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明确新课标的要求,改进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语文阅读教学当做教师、学生与文本的联系与对话。在教学观念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不仅是教师阅读方法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为教师、学生、阅读文本三者提供一个纽带与桥梁,让三者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完成交互与影响的互动。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知识与技能传授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不可能充分沟通。而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过程是活动的、变化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能力水平与兴趣爱好为基础,摒弃传统的固定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足够的兴趣。
2.个性化阅读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语文阅读定义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指导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感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经过足够多的阅读沉淀,才能够有语感的产生,才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与语言的应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要内容,减少了学生阅读的内容。现代教学应当紧扣教材推荐相关读物,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推荐读物时,可以巧借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
3.融合阅读与写作,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阅读教学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活动的基础上,以主观情感与思维为核心,强化体验与理解过程,熏陶情感,启发思维。
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重点是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将写作与阅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得到充分的延伸。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过程中需要的大量信息与技巧都是由阅读进行训练的,没有阅读训练作为基础,就没有写作中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充足的素材。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从教材阅读中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训练作文的写作方法,将阅读与写作融合起来,提高阅读理解的教学效果。
4.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
多媒体教学方法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以多媒体为载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生动的展现。音频与视频方式能够设定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与思想境界充分理解,深刻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能力之间的连接纽带,它是人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既不像“双基”那样沉重,也不像综合能力那样受人重视。但是一旦忽略了阅读教学,语文教学就会出现知识断层,从而影响到语文教学和其他知识教学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必须重视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育。
参考文献:
[1]龚微.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东方教育,2015(12).
[2]李升.探讨另辟蹊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新模式[J].新一代,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