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訏《风萧萧》的直觉主义特征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884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风萧萧》是徐訏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以直觉主义哲学观为基础和出发点,从心理时间和瞬时记忆两个方面对《风萧萧》中所呈现出的直觉主义特征作了解析,并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意识领域,将作者所要表现的心理情感呈现给读者。
  关键词:徐訏 《风萧萧》 直觉主义
  直觉主义来源于西方国家,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强调主体与对象之间通过直觉感受产生的直接体验。直觉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他认为人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整个对象之中,并且通过自身的感觉来完成特有的且无法表达的东西,并与整个环境与对象相符合。他指出直觉主要通过将自己置身于整个环境中,并通过自身本能的反应来把握事实的真理和对象的事实。而记忆指的是通过之前所形成的实践在人脑中形成的意识影像,记忆可以脱离任何事物而单独存在,当记忆被人类连接起来后可以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意识流。由此,长时间下所有的事物保存在记忆里很有可能形成以及浓缩成为一个“直觉”。关于直觉,伯格森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指出:“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对象相契合。”“直觉能使人突然看到处于对象后面的生命的沖动,看到它的整体,哪怕只在一瞬间。”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理论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重视“心理时间”,二是重视“记忆”。“心理时间”即通过直觉体验到的时间,伯格森称之为“绵延”,这是真实的时间,具有这几个特点:首先,它是不可分割的,在其中只有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流动;其次,它是不同质的,每一瞬间汇集着整个过去之流,每一瞬间都是新质的、无法重复的,它不是从运动中抽象出来的某一种属性,而是像河流一般川流不息,且每个阶段互相渗透,交汇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并且永远处于变化的运动过程,绵延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为我们的直觉经验所感知;绵延作为一种真实的时间,只有在人们的记忆中才得以存在,因为过去只存在于记忆中,所以只有记忆才能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交融在一起;伯格森用绵延来描述人的意识活动,因为记忆是意识的主要功能,在他看来,真实的时间是心灵的作品;既然真实的时间在性质上是心理学的,因而是无法丈量的,正如同我们无法用数量词来描述人的悲哀、喜悦等心理感受一样。
  《风萧萧》是徐訏的代表作品之一,它集爱情与间谍、舞蹈与音乐于一体,深刻描述了上海在沦陷时期所发生在中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中的谍报人员之间惊心动魄的斗争,并以民族英雄的形象表现出来,在血与火的搏斗之中充分体现了个人的生死与命运,同时也在这种地下斗争的刀光剑影中,极为细致地展现出男女主角之间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波澜。
  作品于1943年在重庆《扫荡报》上连载以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以至于“重庆江轮上几乎人手一纸”a。本文以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丰富的内心活动与情感世界逐一揭示作品所要表现出来的直觉主义特征。
  首先,《风萧萧》在写作顺序上进行了调整,在某些片段打破了依时间发展先后的写作顺序,主要遵循心理时间,即按照人物内心的情感以及心理活动顺应事件发展的过程来塑造人物形象。
  在人类由心理和意识所支配的流动中,可以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空间所存在的不同的事物穿插起来并合并在一起,以突出在跨越时空范围内人的意识的跳跃特点,使得读者能够被小说引进阅读过程,通过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以及想象力来逐渐填补小说中的空白。通过刻意设计的逻辑来填补小说中逻辑未满的缺点,以此为切入点将读者带入小说的人物意识中,由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活动以及情绪起伏来完成整部小说的叙述。在作者看来,其所想要表达的客观世界是表面化的、单一化的,并不能真切地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独白以及内心活动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由此他提出了要从人物中的心理活动为出发点,来逐渐揭开整个小说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性。例如,在小说中常常会出现对于梦境的现实描写,作者认为梦是无意识最基础的材料之一,也是一个人没有意识最基本、最典型的表现,而愿望则是梦的根基,所以作者认为无意识是复合思维,这种复合思维极大地表现出了自身的直觉,成为梦的象征。具体来看,小说中对梦境的描写有很多:“我”在白苹家沙发上睡着后,梦到自己踏白雪上山,山上除了自己并无别人,于是“我”特别“得意”地往前走,但好似进入一个陷阱,而后感觉自己突然下坠,雪化成水,全都倾倒在头上;在另一个梦里,作者梦到晨衣飞翔,并闪烁着光芒,自己披着它在街上行走,想得到路人的认同,但大家都在大笑,有人“把红墨水洒在我的晨衣上,大家都洒,好像是一种迷信的避祸一样……洒得我一身红……有一滴一滴的水,浓浊沉重,从我衣角滴下来”b,像是冥冥之中有所暗示,在这个梦醒之后,“我”被白苹的枪击中,血也一滴一滴地流下来。
  在《风萧萧》中,很多叙事部分看似在通过时间顺序进行描述,实际上是根据小说中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来促成了整个事件的发展,亦即通过展示出小说中人物的内心历程来逐渐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甚至没有对人物进行特殊交代,仅仅通过直觉主义中的偶然出场,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史蒂芬和白苹二人之间只是露了一下脸,但作者并没有对两人各自具有什么身份进行具体交代,有意给读者以模糊感,造成神秘感,通过直觉来对小说阅读进行引导,从而使读者对小说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便可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具体来看,在小说里,很多情节都是如此,比如在从上海到杭州的车上,作者有过这样的描写:“窗外是我熟识的田野,多年前,我有多次在光亮的天日下,坐在同样的车上……”并由此写到了他在那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此外,《风萧萧》的作者还善于突破传统文学在表现叙事方面的时间顺序叙事性功能,它突破了非线性叙事时间的原则,将一些没有因果关系的断层连接起来,使得每个层次都具有审美的功能,产生了不同的意象,因而对于小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叙事空间。在这种空间里,看似没有逻辑性的叙事,却表现出了从作者内心所要展示出的内容,它将“显”与“隐”两者之间的叙事模式对立统一,大量淡化时间这一观念在叙事过程中的作用,将人物的心理描写引进来,形成了整个小说的逻辑表达顺序。   我们还清楚地看到《风萧萧》中的人物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成长过程。在小说的前后两个部分,这些人物都处于一个未定的状态,因此呈现出了“隐”的含义,最吸引人目光的是叙事者。而主人公在历经多种情境后,仍然保存着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出了“显”的效果。通过人物内心的活动,遵从人物内心的心理时间,将小说中的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显”与“隐”二者之间更好地结合起来。《风萧萧》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个青年哲学家,对于文学与诗歌都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了酷爱的程度,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正是民族抗战年代,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他结识了中国同盟的其他反侵略人士。尽管处于社会动荡的时代,中国对于反法西斯战争打开了新的战场,但主人公却仍然执着于内心的诗与哲学,作者通过其丰富的内心活动来主导他作为“主人公”的性格的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即体现出了直觉主义的特征,使得作品依据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为线索逐次展开,虽然在某些程度上具有隐蔽状态,但可使得小说实现“隐”与“显”的统一化。
  其次,《风萧萧》的作者善于抓住主人公“瞬时记忆”的特点,并将其独特的意义展示出来,用生动的画面进行表达。
  在作品中,无论是舞女白苹,还是梅瀛子,她们都是以现在的眼光看待过去,再加上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活动的积累,使得记忆这种东西被作者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而作为读者在对同一人物同一时间进行读取以及回忆时,可以将人物在不同时空中进行转换。这时所表现出的内心强烈的冲击,在勾起读者回忆的同时,还能够将读者的情感抓住,使其不断激发出来。例如,白苹是处于中日交际界的间谍,但她身上闪耀着的光芒,赋予了神与爱的力量。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夜晚我们一起到教堂,白苹在教堂的门口虔诚祈祷,祝愿抗战早日胜利,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愿自己永久有这样的庄严与透明的心灵。”c这种宗教之爱无疑会感染我们。白苹身上散发着耶稣一样的光芒,当她亲手惩罚偷了她的蜜饯、破坏她的计划的敌人时,连中敌人两枪,最后以间谍的身份为国捐躯。我们可以想象,这一个失败的人物处于一种新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宿命也彰显了这个时代人的宿命,彰显了这代人共同的命运。小说作者正是处于这样一个群体之中,故以其自身的回忆来表现人物的情感。他说:“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在动乱的中国长大,所遭遇的时代风浪怕是以前任何中国人都没有经历过的,我经历了两次中国的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六个朝代,在这短短的几十年功夫,各种变动使我们的生活没有一个定型,而各种思潮使我们的思想没有依靠。有关战争时代,我们能够抓住的也仅仅只有记忆了。”d
  所以在整个小说中,作者过去的回忆与当前的事件不断交替发生、交织共存,房间里的摆设、旧衣服等都会勾起主人公的回忆。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主人公自身的生活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各种各样的画面,从主人公的脑海中浮现出来。其大脑中的回忆与现实的思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例如他对海伦的描写:在他的回忆中,海伦前后的形象有着很大差别,在与海伦的交谈中,作者发现她对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很不满意,于是就回想起过去:“她的含笑依偎,她的特别的温柔,她对哲学的迷恋,对世事的淡漠,对歌唱的厌倦,接着她落寞与孤独,淡淡的哀愁,与幽深的静默”,以此表现出海伦的变化,让她前期的天真活泼与温柔,同后期的萧瑟绝望与悲观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读者眼前;作者又善于将小说中人物内心的颤动性与灵动性以平凡的方式表达出来,每一处回忆情景都使得整个小说以细腻的感受,赋予了读者很强的感染力。小说中的主人公对记忆极为珍视,对于过去的每段回忆都视若珍宝,连客观世界里的七零八落,也都无法忘记。例如他在收到海伦的来信,并由此开始回忆自己做手术时的情景,也是充满诗意的:“我回忆一月四号的夜,我发现那正是我第三次手术的前夕,我记得我曾在床上失眠,而月亮从窗棂泻入,铺满了我的床衾,像是抚慰我似的,确曾滋润了我荒漠的心灵”,在前文的叙述中,作者只是简单地描述了自己手术的过程,对当时的心理状态并没有做过多的刻画,但在这回忆之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当时伤感的心情;作者在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回忆的同时,也写到了其他人物的回忆,例如梅赢子对拜访白苹的回忆:“于是在前天清晨,我去拜访白苹”,接着就以梅赢子的口吻叙述了与白苹见面的经过,也说明了白苹袭击“我”的原因。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认为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将一去不复返,而生命就像一条长河,从物理的角度看,生命的历程确实不会再重现,而从每个人内心的感受上来看,虽然很多事件已经成为过去,但仍然可以从人物内心和人物情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徐訏看来,每个人的纵向回忆都是生命历程的积累,并不是横向的流失。虽然某些时刻会不断逝去,但某些情感和意义却可以留存下来,并对我们今后的生活进行一些支持。正因为我们对于过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回忆本质接近的,所以《风萧萧》的作者将大量散落的回忆碎片不断地穿梭在整个小说的叙事过程中,并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他对于整个混乱时代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在徐訏的长篇小说《风萧萧》中,虽然对于时代背景及情节变化有了具体介绍,在完整意义上也有了新的表现,而在整个小说的叙事结构中作者更加注重的却是对于人物内心活动的深刻描绘,这也是作者在构建整个小说过程中存在的基础。总之,作者将人物自身的意識活动与其整个外在的社会环境呈现出来,最终通过人物内心微观的心理活动来反映整个时代大背景下的宏观世界,并对人生和整个时代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
  a 陈乃欣等:《徐訏二三事》,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版。
  b 徐訏:《风萧萧》,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第311页。(下文所引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
  c 余礼凤:《论〈风萧萧〉的主体内涵及叙事艺术》,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d 张露:《从〈风萧萧〉看徐訏对自由人生理想的追寻》,《邯郸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作 者: 赵埼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诗经》本身作为传世经典,其文献学价值已经在长达千余年的研究中被不断证明和强化;而作为杰出的文学著作,在推进后世文学创作进一步发展方面,其艺术价值同样不可磨灭。《诗经》之所以具有历久弥新的品鉴价值,除却“赋”“比”“兴”抒情手法的确立和成熟外,在叙事表意的过程中,另有其他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在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诗经》中典例为据,试从“叠字吟唱,循序渐进;反向逆志,寓物情味; 罗织意象
期刊
摘 要:马来西亚裔美国籍作家林玉玲的小说《馨香与金箔》是一部跨文化、跨民族的后殖民文学作品,讲述了亚裔女性在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中积极抗争寻求自我的故事。本文以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为支撑,分析小说中女性受到的双重压迫和多重抗争的表现,旨在呈现第三世界女性的生存困境,解构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的权力话语。  关键词:林玉玲 《馨香与金箔》 后殖民女性主义 压迫 权力话语  马来西亚裔英语作家林玉玲(S
期刊
摘 要:郁达夫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特有的文人品格——他既批判社会又热切关注社会,他既在社会之中又在社会之外;同时他也对自身进行深刻的解剖,在解剖自身的过程中流露出一种真诚的忏悔意识。  关键词: 文人品格 批判 关注社会 忏悔  自从郁达夫的作品《沉沦》发表后,文学界对其作品的评价和他本人的关注就已经开始,综观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对郁达
期刊
摘 要:纳兰情词以其哀感顽艳、缠绵悱恻而名世,但许多词不易确定其本事,解读起来扑朔迷离。纳兰性德为卢氏和沈宛写的词大部分是可以辨识的,也有少量的词本事争议较大。本文通过比较纳兰性德为卢氏和沈宛作词的情感内容、意象、典故运用等因素,试图寻找其中独特的情感密码,以期深度解析纳兰情词,同时也兼及一些较有本事争议的词的辨析。  关键词:纳兰性德 卢氏 沈宛 悼亡词  纳兰情词以其哀感顽艳、缠绵悱恻而名世,
期刊
摘 要:刘禹锡受民谣和民间文学的影响,创作、填写了不少《竹枝词》《杨柳枝词》。 刘禹锡的竹枝词对土家族民歌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创作手法的借鉴,将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写进他的诗中,并且丰富了唐诗的体裁,将少数民族的竹枝词带进唐诗体裁中,对后代的各派竹枝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刘禹锡 《竹枝词》 土家族歌谣  一、《竹枝词》在内容上对土家族歌谣的吸收  刘禹锡,字梦得,匈奴族后裔,中唐时期诗人,
期刊
摘 要:汪曾祺作为最具中国味的作家之一,其小说体现了典型的民间特征。本文试从“怎么写”的角度论述一种作为创作方法的“民间”:一是以大量民俗风情描写的“闲笔”展开人物生活的画卷,并让文本体裁结构闲散化;二是时间修辞上通过自然生活时间的“曲笔”化的表达,塑造小说中从容自然的氛围和艺术特色;三是民间语言的众多“俗笔”引述,展现了作家的民间立场和性情。  关键词:民间特征 闲笔不闲 时间叙事 民间语言  
期刊
摘 要:《如此浩瀚的大海上》描写了华裔女子芳在毕毛的生存状态,以芳作为一名移居美国的华裔女工为了寻找精神家园为主要线索,这一过程也是一名女性为了实现自己价值的过程,找到自己内心的“乌托邦”,实现女性独立的过程。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就文本的女主人公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进行分析,结合乌托邦主题对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进行分析,从而揭露后工业时代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批评男权的文化价值观,赞
期刊
摘 要:读者个性化阐释的主观性与文本本身的艺术性联合消解了高中语文考核评价的客观性与合法性,反映出来的本质是在作者权威被消解以后,教师和命题者被迫充当权威者的角色而被批判。面对现状,心理叙事学从文本特征和读者建构出发,结合叙述者这一特殊角色解释文本阐释的实质,从而调和了矛盾,并将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与高中语文的具体文本阐释相结合。  关键词:心理叙事学 文本阐释 实证主义  一、问题的提出:文本、读者
期刊
摘 要: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伟大诗人拜伦在其短暂的一生当中,创作了许多优美且深刻的作品。他精美的文风和勇敢激进的叛逆精神影响了很多作家,鲁迅的很多作品无论是在主题还是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都受到了他的影响。鲁迅十分推崇拜伦的“摩罗精神”和他笔下的“拜伦式英雄”,甚至专门写了一篇论文来向国民介绍拜伦,这就是发表于1908年的《摩罗诗力说》。本文将从鲁迅的心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鲁迅接受并传播拜
期刊
摘 要:20世纪初,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新文学思潮,将东西方文艺杂糅,推动了中国新文学思潮的形成。作为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第一人,鲁迅以写实的笔法披露了乡土中国的病态元素,形成乡土小说的“个案”。“乡土”的形象在民族觉醒中渐晰,中国意识下的乡土小说从启蒙中探索自由。本文选取鲁迅的乡土小说《故乡》《社戏》,在前人解读的基础上探讨鲁迅乡土小说中理性批判的成分,分析其中带有向往性的童年回忆的情感交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