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12月,B超检查后住院行妇科手术67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者62例。年龄22~54岁,平均42岁,35~50岁占85.47%。维族37例,汉族14例,哈萨克族6例,回族4例,锡伯族1例。就诊原因多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紊乱,不孕等或腹部发现肿块,有的是在妇科检查时发现子宫增大、质硬、不规则,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或其他妇科病行B超检查时被发现。
方法:使用阿洛卡SSC-370型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取抑卧位,常规充盈膀胱,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作纵,横,斜向探查及斜立探头加压扫查对侧附件区,必要时行全腹探查。
结果
67例中,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且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54例,基本符合(提示子宫肌瘤,对临床诊断有帮助者)8例,总符合率为92.5%。对此62例子宫平滑肌瘤分析如下。
子宫回声:①大小(采用长、宽、厚三径相加):增大型(>20cm)43例,略大型(16~20cm)14例,正常型(13~16cm)5例。②形态:不规则者42例,规则者22例。③内膜线:显示不清楚者20例,显示清楚且发生移位者36例,显示清楚无移位者6例。④光点分布:不均匀者46例,均匀者16例。
子宫肌瘤回声:①大小:小型(0.5~2cm)3例,一般型(2~10cm)47例,巨块型(>10cm)11例,弥散型1例。②边缘:清晰且规则者32例,清晰不规则者23例,不清晰或难分辨者7例。③周边晕:伴有者15例,不伴有者47例。④强弱:回声减低型31例,回声增强型27例,等回声型9例。⑤性质:实性均质者50例,实性不均质者10例,混合性(伴液化暗区)者2例。⑥后方回声:衰减者34例,无变化者26例,稍增强者2例。⑦内部结构:呈旋涡状回声者36例,无旋涡状回声者26例。⑧发生数目:多发者35例,单发者27例。
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67例中,与术后病理诊断不符合者5例,占7.5%。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1例为子宫肌腺症,1例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1例为陈旧性宫外孕于子宫底部血肿形成,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混合性畸胎瘤。
讨论
据报道,在妇科盆腔肿块的超声显像诊断中,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最高,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诊断符合率为92%左右。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5%,与报道相符。对分辨率较高的实时超声显像仪来说,经适当调节仪器条件,均能清楚显示子宫轮廓、内部光点分布及内膜线回声。
子宫肌瘤为一种子宫内占位性病变,绝大多数伴有子宫不同程度的增大。当肌瘤逐渐增大或向子宫浆膜面发展时,可使子宫形态改变,边缘起伏不平,向内常可使子宫内膜线移位或扭曲,巨大肌瘤可使内膜线显示不清。子宫增大兼有形态不规则或内膜线发生移位者,则提示子宫内有占位性病变,结合声像图特点可做出子宫肌瘤的诊断。
子宫肌瘤始发生于子宫肌层,随其生长可自数毫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可发生于子宫任何部位,并可向子宫浆膜下、阔韧带内发展。本组中2~10cm大小的子宫肌瘤最多见,占75.8%,其次为巨块型。对微小型平滑肌瘤一般较难显示,小型肌瘤也易漏诊,对弥散型肌瘤,应注意观察子宫边缘回声及内膜线的改变则有助于诊断。等回声型的子宫肌瘤,应仔细辨认其边界回声以做出诊断。子宫肌瘤回声的强弱及其后方回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肌瘤中平滑肌细胞与纤维组织的比例以及是否有变形。在子宫肌瘤的超声显像中,一般认为旋涡状回声是其特征之一,这与子宫肌瘤的病理组织结构是一致的,盆腔其他实性占位回声一般无此特点。无此声像图特征的子宫肌瘤主要为较小的肌瘤,其内部组织结构细微,故在声像图上难以显示。
子宫肌瘤的超声显像尚应注意其鉴别诊断:对子宫增大,内伴散在或弥散不均的增强光点光斑的子宫,应仔细观察子宫边缘是否有局限隆凸或波浪状起伏,内膜线是否有移位,以便与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肌腺症及子宫肥大症相鉴别。当鉴别确有困难时,可结合临床及动态随访观察。对于子宫关系较密切的占位性回声,诊断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应慎重,因附件区混合性占位及实性占位并不少见。子宫肌瘤内部回声一般呈实性均质或不均质,多有旋涡状结构,后方回声不增强(不伴有内部组织变性),而混合性畸胎瘤内充满脂肪组织时,虽可呈类实质样中强回声,但内部回声较均匀,后方回声增强,卵泡膜细胞瘤,内部无旋涡状结构,多数后壁不清且部分患者伴有腹水,可资鉴别。血肿内部多為低暗回声区间杂丝絮状增强回声,大多位于子宫直肠窝处,紧贴子宫后缘,分界清晰,鉴别不难。
综上所述,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临床早期诊断子宫肌瘤可起到筛选作用。
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12月,B超检查后住院行妇科手术67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者62例。年龄22~54岁,平均42岁,35~50岁占85.47%。维族37例,汉族14例,哈萨克族6例,回族4例,锡伯族1例。就诊原因多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紊乱,不孕等或腹部发现肿块,有的是在妇科检查时发现子宫增大、质硬、不规则,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或其他妇科病行B超检查时被发现。
方法:使用阿洛卡SSC-370型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取抑卧位,常规充盈膀胱,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作纵,横,斜向探查及斜立探头加压扫查对侧附件区,必要时行全腹探查。
结果
67例中,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且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54例,基本符合(提示子宫肌瘤,对临床诊断有帮助者)8例,总符合率为92.5%。对此62例子宫平滑肌瘤分析如下。
子宫回声:①大小(采用长、宽、厚三径相加):增大型(>20cm)43例,略大型(16~20cm)14例,正常型(13~16cm)5例。②形态:不规则者42例,规则者22例。③内膜线:显示不清楚者20例,显示清楚且发生移位者36例,显示清楚无移位者6例。④光点分布:不均匀者46例,均匀者16例。
子宫肌瘤回声:①大小:小型(0.5~2cm)3例,一般型(2~10cm)47例,巨块型(>10cm)11例,弥散型1例。②边缘:清晰且规则者32例,清晰不规则者23例,不清晰或难分辨者7例。③周边晕:伴有者15例,不伴有者47例。④强弱:回声减低型31例,回声增强型27例,等回声型9例。⑤性质:实性均质者50例,实性不均质者10例,混合性(伴液化暗区)者2例。⑥后方回声:衰减者34例,无变化者26例,稍增强者2例。⑦内部结构:呈旋涡状回声者36例,无旋涡状回声者26例。⑧发生数目:多发者35例,单发者27例。
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67例中,与术后病理诊断不符合者5例,占7.5%。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1例为子宫肌腺症,1例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1例为陈旧性宫外孕于子宫底部血肿形成,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混合性畸胎瘤。
讨论
据报道,在妇科盆腔肿块的超声显像诊断中,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最高,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诊断符合率为92%左右。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5%,与报道相符。对分辨率较高的实时超声显像仪来说,经适当调节仪器条件,均能清楚显示子宫轮廓、内部光点分布及内膜线回声。
子宫肌瘤为一种子宫内占位性病变,绝大多数伴有子宫不同程度的增大。当肌瘤逐渐增大或向子宫浆膜面发展时,可使子宫形态改变,边缘起伏不平,向内常可使子宫内膜线移位或扭曲,巨大肌瘤可使内膜线显示不清。子宫增大兼有形态不规则或内膜线发生移位者,则提示子宫内有占位性病变,结合声像图特点可做出子宫肌瘤的诊断。
子宫肌瘤始发生于子宫肌层,随其生长可自数毫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可发生于子宫任何部位,并可向子宫浆膜下、阔韧带内发展。本组中2~10cm大小的子宫肌瘤最多见,占75.8%,其次为巨块型。对微小型平滑肌瘤一般较难显示,小型肌瘤也易漏诊,对弥散型肌瘤,应注意观察子宫边缘回声及内膜线的改变则有助于诊断。等回声型的子宫肌瘤,应仔细辨认其边界回声以做出诊断。子宫肌瘤回声的强弱及其后方回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肌瘤中平滑肌细胞与纤维组织的比例以及是否有变形。在子宫肌瘤的超声显像中,一般认为旋涡状回声是其特征之一,这与子宫肌瘤的病理组织结构是一致的,盆腔其他实性占位回声一般无此特点。无此声像图特征的子宫肌瘤主要为较小的肌瘤,其内部组织结构细微,故在声像图上难以显示。
子宫肌瘤的超声显像尚应注意其鉴别诊断:对子宫增大,内伴散在或弥散不均的增强光点光斑的子宫,应仔细观察子宫边缘是否有局限隆凸或波浪状起伏,内膜线是否有移位,以便与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肌腺症及子宫肥大症相鉴别。当鉴别确有困难时,可结合临床及动态随访观察。对于子宫关系较密切的占位性回声,诊断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应慎重,因附件区混合性占位及实性占位并不少见。子宫肌瘤内部回声一般呈实性均质或不均质,多有旋涡状结构,后方回声不增强(不伴有内部组织变性),而混合性畸胎瘤内充满脂肪组织时,虽可呈类实质样中强回声,但内部回声较均匀,后方回声增强,卵泡膜细胞瘤,内部无旋涡状结构,多数后壁不清且部分患者伴有腹水,可资鉴别。血肿内部多為低暗回声区间杂丝絮状增强回声,大多位于子宫直肠窝处,紧贴子宫后缘,分界清晰,鉴别不难。
综上所述,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临床早期诊断子宫肌瘤可起到筛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