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统计”单元里的一道练习题.统计图很直观,问题难度也不大,但没想到在课堂上处理这道练习题时却“意外”频生.
前两个问题的处理进行得很顺利,答案毫无悬念.至于第三个问题,总人口当然是增加了,我料想学生肯定能顺理成章地得出这个结论.可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却出人意料,让我大开眼界——
生1:我认为总人口应该没有什么变化,因为一些行业的人数增加了,另一些行业的人数却减少了,这有可能就是一些人在跳槽,从这个行业跳到那个行业,但总的人数还是那么多.
生2: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总人口不是没有变化,而应该是增加了.因为从图上可以看得出来,有些行业人数虽然减少了,但别的行业增加的人数更多.比如农业只减少了5万人,商业却增加了40万人;运输业减少了10万人,但制造业却增加了35万人.所以总人口应该是增加了.
生1:我不同意.虽然从表面上看商业人数增加了40万人,但很有可能只是外地的人在这里做生意;制造业人数增加了35万人,但有可能都是暂时在这里打工的.我们镇上很多工厂里的工人就是这样,他们可能随时回到他们的老家,不应该算在本地的总人口里.所以我认为这个地区的总人口数应该没有什么变化.
生3:我认为总人口应该是减少了!你看制造业增加了这么多人,说明工厂很多,那污染也很厉害,有条件的人为了健康都移民走了,只剩下做工的人.所以实际上这个地区的总人口有可能是减少了.
生4:我认为总人口还是增加了.因为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治理污染,比如顺德就种了很多树木花草,修了很多公园,环境好了,人就不走了,很多外地人也被吸引来了,所以我认为总人口是增加了.
……
这场小小的“辩论会”真是精彩!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惊喜连连.等大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我做了一个小结:是不是每个问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呢?不一定.有时候,对同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答案.你们的回答都很有道理,也很有条理,所以老师为你们的回答都打上100分!各个地方的社会情况不同,所以,流动、暂住人口究竟算不算一个地方的总人口,可能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说法.就这道题来说,如果问实际生活、工作在这里的总人数有什么变化,你的答案是——
孩子们的意见完全一致:增加了.
我的思考:要让学生学习“鲜活”的数学.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数学?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么能“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数学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鲜活,才有生命力.
对第三个问题,教师用书上的参考答案是:“这个地区的人口增加了,直观地看,2001年的条形放在一起比1991年多.” 通常意义上讲,这是没问题的.但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出现了“意外”, 说明我们还没有完全读懂处在信息时代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已经触及到了流动、暂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目前还有不小的区别等社会现实.显然,“总人口”三个字无法清楚地让学生对这个概念的范围加以界定.此时,如果教师一味固守“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轻易否定学生各种思路中的合理性,会对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造成多大的伤害?相反,通过开放地处理,学生恰恰在享受“鲜活”的数学.最后,当把“总人口”约定成“实际生活、工作在这里的总人口”时,孩子们马上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教给学生的却是刻板、枯燥、封闭的数学.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去营造开放的课堂.开,就要兼容、吸纳生活中鲜活的、有价值的元素;放,就要放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交流、探讨,放权利,让学生去评价、提问、质疑.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开阔,我们培养出来的才不会是一个个“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责任编辑罗峰
前两个问题的处理进行得很顺利,答案毫无悬念.至于第三个问题,总人口当然是增加了,我料想学生肯定能顺理成章地得出这个结论.可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却出人意料,让我大开眼界——
生1:我认为总人口应该没有什么变化,因为一些行业的人数增加了,另一些行业的人数却减少了,这有可能就是一些人在跳槽,从这个行业跳到那个行业,但总的人数还是那么多.
生2: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总人口不是没有变化,而应该是增加了.因为从图上可以看得出来,有些行业人数虽然减少了,但别的行业增加的人数更多.比如农业只减少了5万人,商业却增加了40万人;运输业减少了10万人,但制造业却增加了35万人.所以总人口应该是增加了.
生1:我不同意.虽然从表面上看商业人数增加了40万人,但很有可能只是外地的人在这里做生意;制造业人数增加了35万人,但有可能都是暂时在这里打工的.我们镇上很多工厂里的工人就是这样,他们可能随时回到他们的老家,不应该算在本地的总人口里.所以我认为这个地区的总人口数应该没有什么变化.
生3:我认为总人口应该是减少了!你看制造业增加了这么多人,说明工厂很多,那污染也很厉害,有条件的人为了健康都移民走了,只剩下做工的人.所以实际上这个地区的总人口有可能是减少了.
生4:我认为总人口还是增加了.因为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治理污染,比如顺德就种了很多树木花草,修了很多公园,环境好了,人就不走了,很多外地人也被吸引来了,所以我认为总人口是增加了.
……
这场小小的“辩论会”真是精彩!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惊喜连连.等大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我做了一个小结:是不是每个问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呢?不一定.有时候,对同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答案.你们的回答都很有道理,也很有条理,所以老师为你们的回答都打上100分!各个地方的社会情况不同,所以,流动、暂住人口究竟算不算一个地方的总人口,可能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说法.就这道题来说,如果问实际生活、工作在这里的总人数有什么变化,你的答案是——
孩子们的意见完全一致:增加了.
我的思考:要让学生学习“鲜活”的数学.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数学?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么能“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数学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鲜活,才有生命力.
对第三个问题,教师用书上的参考答案是:“这个地区的人口增加了,直观地看,2001年的条形放在一起比1991年多.” 通常意义上讲,这是没问题的.但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出现了“意外”, 说明我们还没有完全读懂处在信息时代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已经触及到了流动、暂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目前还有不小的区别等社会现实.显然,“总人口”三个字无法清楚地让学生对这个概念的范围加以界定.此时,如果教师一味固守“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轻易否定学生各种思路中的合理性,会对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造成多大的伤害?相反,通过开放地处理,学生恰恰在享受“鲜活”的数学.最后,当把“总人口”约定成“实际生活、工作在这里的总人口”时,孩子们马上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教给学生的却是刻板、枯燥、封闭的数学.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去营造开放的课堂.开,就要兼容、吸纳生活中鲜活的、有价值的元素;放,就要放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交流、探讨,放权利,让学生去评价、提问、质疑.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开阔,我们培养出来的才不会是一个个“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