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篇《小小的船》,我小时候就学过,参加工作后又多次教过,今年我又教一年级,再一次见到这篇课文,倍感亲切。
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前两句。看着小朋友朗读时陶醉的样子,我说:“小朋友们,这弯弯的月儿就像小小的船。能坐上这样的船真是太有意思了。下面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我们到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上去坐一坐。大家扶好了啊。小船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在深蓝色的夜空中飘啊摇啊,飘啊摇啊。”
孩子们果真闭上眼睛感受,有的还轻轻摇晃身子,很投入的样子。等学生感受过了,我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大家。” “我看到星星在一闪一闪。” “我看到月亮弯弯地挂在天上。” “我看到蓝蓝的地球。” “我看到一颗流星飞过去了。”……学生们七嘴八舌,思维非常活跃。
我再问:“小朋友们看到了这么多,那课文中的小朋友有没有看到呢?”短暂的沉默后,有的小朋友说有,有的小朋友说没有,我请孩子们说说理由。
邹捷说:“我觉得书上的小朋友看到了,刚才我就看见了,小朋友在天上肯定能看到这些的。”
晓磊说:“我觉得没看到。我从插图上看出来的,图上就只有星星和蓝天。”
徐以捷说:“我从课文中读出来的。课文说,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就没有看到别的啦。”她特别强调了那个“只”字。
陆俊宏说:“我发现有‘只’字和没‘只’字意思不一样。有‘只’字就是只看到这两样,没有看到别的东西,没有‘只’字,说明他还可以看到很多别的东西。”
我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哪种说法有道理?”
学生们认为徐以捷和陆俊宏说的有道理,也明白“只”字的意思了。
我夸奖孩子们:“小朋友真能干,自己学会了这个‘只’字的意思,你在生活中用到过‘只’字吗?”
学生用“只”字说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理解了“只”字的意思,能联系生活用“只”字说话,学习的效果比较好。我很满意。
上完这节课,我不禁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初和90年代末,两次教这篇课文的情景。
[90年代初的教学]
我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学生拿起书来读。读过之后,我问孩子们:“课文中的‘只’字是什么意思?”一群孩子全呆着不响,我没办法,只好说:“不懂的话再读一读课文。”学生赶紧拿起书,哇啦哇啦又读一遍课文,还是沉默是金,启而不发。我只好告诉他们“只”字在土话中的意思,再让他们造句。孩子们一时想不起来,在我的一再启发下,勉强说了几个句子。事后,我查了字典,字典里关于“只”字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是:副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一个是:仅有。学生对于这个字的理解也许模模糊糊有点体会,但要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确实很难。
[90年代末的教学]
学完前两句之后,我对小朋友说:“课文这么美,老师都很想读一读了,可以吗?”学生说:“可以。”我就拿起书来读,故意丢掉“只”字。读完以后,教室里一下子小手如林,我故意问:“怎么啦?”学生说:“老师,你丢了一个字啦!”我说:“是吗?老师一不小心就丢啦。你们看一下,这个字在这里有没有特别的用处,没有的话,我们就不要算了。”学生通过分组比较读,发现有“只”字和没“只”字意思不同,接下来我出示了几个含“只”字的句子让学生补充完整。
[反思]
同一篇课文,同一个 “只”字,三个时期的教学过程却完全不同。仔细想来,这里折射出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初,接受学习盛行,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90年代末,教坛强调发现学习。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让学生来发现,做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及至今天,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人心,我在学习实践中也有了新的体会。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所以,我对“只”字的教学,一改以往的做法,创设一个情境,抛出一个话题,然后让学生探讨、合作,得出结论。此举的精彩在于,问题是学生发现的而不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是学生自己“辩论”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引诱”出来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324000)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篇《小小的船》,我小时候就学过,参加工作后又多次教过,今年我又教一年级,再一次见到这篇课文,倍感亲切。
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前两句。看着小朋友朗读时陶醉的样子,我说:“小朋友们,这弯弯的月儿就像小小的船。能坐上这样的船真是太有意思了。下面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我们到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上去坐一坐。大家扶好了啊。小船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在深蓝色的夜空中飘啊摇啊,飘啊摇啊。”
孩子们果真闭上眼睛感受,有的还轻轻摇晃身子,很投入的样子。等学生感受过了,我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大家。” “我看到星星在一闪一闪。” “我看到月亮弯弯地挂在天上。” “我看到蓝蓝的地球。” “我看到一颗流星飞过去了。”……学生们七嘴八舌,思维非常活跃。
我再问:“小朋友们看到了这么多,那课文中的小朋友有没有看到呢?”短暂的沉默后,有的小朋友说有,有的小朋友说没有,我请孩子们说说理由。
邹捷说:“我觉得书上的小朋友看到了,刚才我就看见了,小朋友在天上肯定能看到这些的。”
晓磊说:“我觉得没看到。我从插图上看出来的,图上就只有星星和蓝天。”
徐以捷说:“我从课文中读出来的。课文说,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就没有看到别的啦。”她特别强调了那个“只”字。
陆俊宏说:“我发现有‘只’字和没‘只’字意思不一样。有‘只’字就是只看到这两样,没有看到别的东西,没有‘只’字,说明他还可以看到很多别的东西。”
我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哪种说法有道理?”
学生们认为徐以捷和陆俊宏说的有道理,也明白“只”字的意思了。
我夸奖孩子们:“小朋友真能干,自己学会了这个‘只’字的意思,你在生活中用到过‘只’字吗?”
学生用“只”字说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理解了“只”字的意思,能联系生活用“只”字说话,学习的效果比较好。我很满意。
上完这节课,我不禁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初和90年代末,两次教这篇课文的情景。
[90年代初的教学]
我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学生拿起书来读。读过之后,我问孩子们:“课文中的‘只’字是什么意思?”一群孩子全呆着不响,我没办法,只好说:“不懂的话再读一读课文。”学生赶紧拿起书,哇啦哇啦又读一遍课文,还是沉默是金,启而不发。我只好告诉他们“只”字在土话中的意思,再让他们造句。孩子们一时想不起来,在我的一再启发下,勉强说了几个句子。事后,我查了字典,字典里关于“只”字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是:副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一个是:仅有。学生对于这个字的理解也许模模糊糊有点体会,但要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确实很难。
[90年代末的教学]
学完前两句之后,我对小朋友说:“课文这么美,老师都很想读一读了,可以吗?”学生说:“可以。”我就拿起书来读,故意丢掉“只”字。读完以后,教室里一下子小手如林,我故意问:“怎么啦?”学生说:“老师,你丢了一个字啦!”我说:“是吗?老师一不小心就丢啦。你们看一下,这个字在这里有没有特别的用处,没有的话,我们就不要算了。”学生通过分组比较读,发现有“只”字和没“只”字意思不同,接下来我出示了几个含“只”字的句子让学生补充完整。
[反思]
同一篇课文,同一个 “只”字,三个时期的教学过程却完全不同。仔细想来,这里折射出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初,接受学习盛行,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90年代末,教坛强调发现学习。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让学生来发现,做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及至今天,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人心,我在学习实践中也有了新的体会。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所以,我对“只”字的教学,一改以往的做法,创设一个情境,抛出一个话题,然后让学生探讨、合作,得出结论。此举的精彩在于,问题是学生发现的而不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是学生自己“辩论”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引诱”出来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3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