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 对持续硬膜外镇痛抗凝患者导管拔除规范进行调查。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6名护士进行调查。收集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 根据循证指南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规范护理实践,提高护士的知识及能力,促进护理安全。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拔管 观察
疼痛是一种非常不愉快的感觉,术后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还影响患者体内的循环、内分泌、呼吸及免疫等系统。浙江省一所三甲医院麻醉科不断地研究新技术,控制患者术后疼痛,目前持续硬膜外镇痛已更多的应用于患者,因为它是一种非常好的镇痛方式,但是由于术后预防血栓理念进一步深入,阻碍了持续硬膜外镇痛的发展(硬膜外镇痛术后抗凝,在拔管时容易发生硬膜外血肿)。。2Ol0年,美国区域麻醉和镇痛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ASRA)发布了《区域麻醉合并抗栓、溶栓疗法实践指南》对同时接受EA 和LMWH 抗栓疗法的医疗、护理等内容作出了规定,是目前国际上此领域最新的权威指南。为了更好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以该指南为指导,在浙江省一所三级甲级医院通过麻醉科、外科和护理3个部门多科合作的方式制定培训计划及内容,实施与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入选标准:有持续硬膜外镇痛科室的护士;已取得中国护士执业执照;愿意参加本项调查。根据样本含量计算公式,参考前期同类研究,参选的样本量定为86名。
1.2调查工具 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听取专家意见,自行设计术后抗凝患者硬膜外镇痛拔管规范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填写人的一般信息,抗凝患者使用硬膜外镇痛拔管时间、注意事项、宣教内容、评估要点。
1.3调查方法
1.3.1硬膜外导管拔除规范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与考核 护士培训分3个层面,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2部分。第1个层面为医院层面,通过分层培训的方式,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第2个层面为对护理单元内疼痛护理骨干的培训,经过培训的疼痛护理骨干能对病区中的其他护士提供培训及指导。第3个层面为护理单元层面,以小讲课和科会的方式进行。
1.3.2评价效果 评估护士对持续硬膜外镇痛实行术后抗凝的患者拔管的时间点及观察要点掌握情况。自行设计护士抗凝患者硬膜外导管拔除规范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是否接受过抗凝药物后拔除硬膜外置管相关知识培训,硬膜外镇痛患者能否使用抗凝剂,注射抗凝药物后的拔管时间及再次使用抗凝药物的时间,拔除硬膜外置管后的观察要点及宣教内容。2014年2月与7月2个时间段对86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均有效回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
2 结果
3讨论
1.3.1硬膜外持续镇痛患者术后抗凝存在安全隐患 注射抗凝药物时间点随意;通知麻醉科医生硬膜外拔管时点随意;护士缺乏抗凝药物注射后硬膜外镇痛拔管的时间点及拔管后的观察与评估的护理知识;不重视评估肢体活动功能和感觉异常范围;未对患者开展相关宣教。针对这些存在的安全隐患,某院对临床护士进行一系列规范的培训和考核。某院APS团队根据国外的一些指南及文献,再结合一些医院的情况,制定了《抗凝患者硬膜外导管拔除规范的SOP流程》。
1.3.2硬膜外镇痛患者术后抗凝 早期康复的理念逐渐推广,连续硬膜外镇痛更多的应用于患者;但是临床医生预防术后血栓的理念进一步深入,对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抗凝药物治疗;在此期间应用连续硬膜外置管进行术后镇痛有一定的担忧。目前,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连续硬膜外术后镇痛期间,使用抗凝药物,只要在拔管时注意抗凝药物的使用时间,不会增加拔管后硬膜外血肿的风险。
1.3.3抗凝患者使用持续硬膜外镇痛临床护士不重视 指南更新较快,临床护士的培训不够及时;硬膜外置管拔除是麻醉科的事情,病房护士对拔除硬膜外导管的关注度不够。某院对临床护士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培训。
通过我们流程标准化:完善《抗凝患者硬膜外导管拔除规范的SOP流程》; 持续监控:以渐长周期持续进行抽查,直至新流程稳定运行。到目前为止,某院《抗凝患者硬膜外导管拔除规范的SOP流程》知晓率达到98%。
参考文献
[1]童莺歌,叶志弘 浙江省4家三级医院護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康复与护理,2010,9(9):747-749.
[2]童莺歌,刘敏军,李云霞,田素明 术后镇痛和抗栓治疗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学杂志2013年4月第28卷第8期
【摘要】目的 对持续硬膜外镇痛抗凝患者导管拔除规范进行调查。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6名护士进行调查。收集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 根据循证指南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规范护理实践,提高护士的知识及能力,促进护理安全。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拔管 观察
疼痛是一种非常不愉快的感觉,术后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还影响患者体内的循环、内分泌、呼吸及免疫等系统。浙江省一所三甲医院麻醉科不断地研究新技术,控制患者术后疼痛,目前持续硬膜外镇痛已更多的应用于患者,因为它是一种非常好的镇痛方式,但是由于术后预防血栓理念进一步深入,阻碍了持续硬膜外镇痛的发展(硬膜外镇痛术后抗凝,在拔管时容易发生硬膜外血肿)。。2Ol0年,美国区域麻醉和镇痛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ASRA)发布了《区域麻醉合并抗栓、溶栓疗法实践指南》对同时接受EA 和LMWH 抗栓疗法的医疗、护理等内容作出了规定,是目前国际上此领域最新的权威指南。为了更好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以该指南为指导,在浙江省一所三级甲级医院通过麻醉科、外科和护理3个部门多科合作的方式制定培训计划及内容,实施与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入选标准:有持续硬膜外镇痛科室的护士;已取得中国护士执业执照;愿意参加本项调查。根据样本含量计算公式,参考前期同类研究,参选的样本量定为86名。
1.2调查工具 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听取专家意见,自行设计术后抗凝患者硬膜外镇痛拔管规范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填写人的一般信息,抗凝患者使用硬膜外镇痛拔管时间、注意事项、宣教内容、评估要点。
1.3调查方法
1.3.1硬膜外导管拔除规范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与考核 护士培训分3个层面,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2部分。第1个层面为医院层面,通过分层培训的方式,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第2个层面为对护理单元内疼痛护理骨干的培训,经过培训的疼痛护理骨干能对病区中的其他护士提供培训及指导。第3个层面为护理单元层面,以小讲课和科会的方式进行。
1.3.2评价效果 评估护士对持续硬膜外镇痛实行术后抗凝的患者拔管的时间点及观察要点掌握情况。自行设计护士抗凝患者硬膜外导管拔除规范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是否接受过抗凝药物后拔除硬膜外置管相关知识培训,硬膜外镇痛患者能否使用抗凝剂,注射抗凝药物后的拔管时间及再次使用抗凝药物的时间,拔除硬膜外置管后的观察要点及宣教内容。2014年2月与7月2个时间段对86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均有效回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
2 结果
3讨论
1.3.1硬膜外持续镇痛患者术后抗凝存在安全隐患 注射抗凝药物时间点随意;通知麻醉科医生硬膜外拔管时点随意;护士缺乏抗凝药物注射后硬膜外镇痛拔管的时间点及拔管后的观察与评估的护理知识;不重视评估肢体活动功能和感觉异常范围;未对患者开展相关宣教。针对这些存在的安全隐患,某院对临床护士进行一系列规范的培训和考核。某院APS团队根据国外的一些指南及文献,再结合一些医院的情况,制定了《抗凝患者硬膜外导管拔除规范的SOP流程》。
1.3.2硬膜外镇痛患者术后抗凝 早期康复的理念逐渐推广,连续硬膜外镇痛更多的应用于患者;但是临床医生预防术后血栓的理念进一步深入,对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抗凝药物治疗;在此期间应用连续硬膜外置管进行术后镇痛有一定的担忧。目前,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连续硬膜外术后镇痛期间,使用抗凝药物,只要在拔管时注意抗凝药物的使用时间,不会增加拔管后硬膜外血肿的风险。
1.3.3抗凝患者使用持续硬膜外镇痛临床护士不重视 指南更新较快,临床护士的培训不够及时;硬膜外置管拔除是麻醉科的事情,病房护士对拔除硬膜外导管的关注度不够。某院对临床护士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培训。
通过我们流程标准化:完善《抗凝患者硬膜外导管拔除规范的SOP流程》; 持续监控:以渐长周期持续进行抽查,直至新流程稳定运行。到目前为止,某院《抗凝患者硬膜外导管拔除规范的SOP流程》知晓率达到98%。
参考文献
[1]童莺歌,叶志弘 浙江省4家三级医院護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康复与护理,2010,9(9):747-749.
[2]童莺歌,刘敏军,李云霞,田素明 术后镇痛和抗栓治疗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学杂志2013年4月第28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