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捐赠仪式要简约
慈善工作者每年要参加很多慈善捐赠活动或组织很多慈善捐赠活动,活动仪式通常刻板一个程序,而这个程序太繁琐:如主持人讲话,大、小领导讲话,受助代表讲话,捐赠方讲话等等,一个讲话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结束,等得受助对象表情漠然,好长时间才盼到物资发放手中,心中也许有说不出的滋味,我想这样的捐赠仪式要改变。慈善组织是社会团体,其工作方式应社会化,绝不能工作行政化而套用惯例,否则失去鲜活的意义。
近期我参加省慈善总会的捐赠仪式,只有一个程序就是主持人简要说明情况后,紧接着将物品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我为这样的仪式叫好!既简洁又节约时间,绝不让受助群众等较长时间。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捐赠活动的形式,从务实出发,尽快转变思维定势,形成“简约”的风气。
(编辑点评:没有讲话的仪式又似乎不像个仪式;我看讲话还是要的,不过每个讲话可以限制在两三分钟左右,各方面代表都讲完了才十几分钟,讲好了还能烘托气氛;举双手赞成“简约”。)
说说精神捐赠
慈善的内涵不仅有物质捐赠,还包括“精神捐赠”。
“精神捐赠”是非物质的,即对困难群众的“心理帮扶”: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的鼓励,对他们的尊重。具体表现为一个友善和关爱的眼神;一句问寒问暖的话语;一次倾听诉说;一次交流谈心。这虽然不是物质帮助,但都会激励着困难群众生活有信心,感受人间有真情。因为“精神捐赠”能够消除困难群众的心理障碍,改变情绪低落、消极,从而结下友谊,增进和谐。所以说“精神捐赠”是社会稳定的调和剂,也是心灵的“环保工程”。
构建和谐社会,在需要物质捐赠的同时,更应提倡“精神捐赠”,“精神捐赠”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社会不能忽视。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的是匡正社会风气、提升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因此建立和谐社会,每个公民首先要有“精神捐赠”的意识,从自身做起,注意关心弱者。用爱链接弱者,用情体谅弱者,用大慈善的“精神捐赠”慰藉弱者,是和谐社会成员应有的善举,更是慈善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关注弱者既是一种可贵的人文精神,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标尺,愿这把标尺刻上你、我、他“精神捐赠”的量度。
对慈善新闻报导的一点思考
慈善宣传是慈善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慈善事业发展壮大的“软实力”。何为“软实力”?即慈善新闻报道的素材、题材,有扣人心弦感动人的实例,通过新闻报道,对社会的文化、道德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和感召力。
如何从“软实力”看慈善新闻报道的价值和影响,首先,创新慈善活动可成为新闻的源头,只有不断地出新,才有新闻。体现它的价值和影响,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唯一”原则:慈善总会所开展的某项工作在全国及省市是独家的,那么这项工作就具有了新闻性,就有特色和被报道的价值。如南京市慈善总会艺术团的成立及节日期间到各敬老院、精神病院慰问演出;“慈善一日捐”大型广场等活动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反响,以此造势,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慈善事业,它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是巨大的。
二、“等量”原则:慈善工作是围绕特殊困难群众所开展的救助宣传活动,落脚点是受助人得到富人的赠予。其新闻价值是处于两端的群体,即富人精英与弱势群体。因为精英富人群体代表了时代的先进文化,对他们的报道能够激起更多的富人转变观念,施舍穷人,形成帮扶的氛围。而弱势群体是整个社会在前进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新闻报道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和谐发展的需要。所以两端群体所发出的声音也是新闻,不管是富人的爱心善举,还是穷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旦有了这样的素材都可成为新闻。
三、“求实效”原则。不少老百姓对慈善事业不是很了解,在认识上有不少误区,即使捐款仍有顾虑。许多老百姓不知道慈善是何物,不知道为什么做慈善,怎么做慈善,甚至还担心捐赠的钱物到不了受助者手中。正因为是这样,所以要创新内容,改变慈善活动的形式,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慈善活动,形成“对接”。如组织市民“一帮一”助学到高淳与贫困生见面等等活动,新闻报道的画面直接反映了捐赠人的意愿及款物当场交接的情景,并采访受助者。这些新闻报道既消除了误区,又公开了捐赠的透明度,这种求实效的新闻,老百姓是非常满意的。
四、“求时效”原则。慈善的宣传在于大量的活动策划,没有活动就无法宣传,新闻就是时机采点,是以在什么时间,根据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背景,并以最快的时间报道出去。如南京市慈善总会于2005年8月在全市开展的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社会舆论普遍反映较好,这正是当时社会所盼望和关注的热点,因此有新闻的时效性,以期收到最佳的效果。
一直以来,把募捐的善款用于救济才认为是做善事,然而事实的发展证明,慈善新闻报道不仅是“软实力”,更是一种善举,我们要积极运用慈善新闻的“软实力”及慈善新闻的潜移默化功能,在全社会营造热衷慈善、积极行善的良好氛围。总之,要想多出新闻,就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增强新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选准题材,创造新闻,使慈善工作拥有一双“新闻眼”,以较强的“软实力”获得社会影响和价值。
(作者为南京市慈善总会秘书长,文章摘自“华人慈善网”论坛)
慈善工作者每年要参加很多慈善捐赠活动或组织很多慈善捐赠活动,活动仪式通常刻板一个程序,而这个程序太繁琐:如主持人讲话,大、小领导讲话,受助代表讲话,捐赠方讲话等等,一个讲话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结束,等得受助对象表情漠然,好长时间才盼到物资发放手中,心中也许有说不出的滋味,我想这样的捐赠仪式要改变。慈善组织是社会团体,其工作方式应社会化,绝不能工作行政化而套用惯例,否则失去鲜活的意义。
近期我参加省慈善总会的捐赠仪式,只有一个程序就是主持人简要说明情况后,紧接着将物品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我为这样的仪式叫好!既简洁又节约时间,绝不让受助群众等较长时间。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捐赠活动的形式,从务实出发,尽快转变思维定势,形成“简约”的风气。
(编辑点评:没有讲话的仪式又似乎不像个仪式;我看讲话还是要的,不过每个讲话可以限制在两三分钟左右,各方面代表都讲完了才十几分钟,讲好了还能烘托气氛;举双手赞成“简约”。)
说说精神捐赠
慈善的内涵不仅有物质捐赠,还包括“精神捐赠”。
“精神捐赠”是非物质的,即对困难群众的“心理帮扶”: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的鼓励,对他们的尊重。具体表现为一个友善和关爱的眼神;一句问寒问暖的话语;一次倾听诉说;一次交流谈心。这虽然不是物质帮助,但都会激励着困难群众生活有信心,感受人间有真情。因为“精神捐赠”能够消除困难群众的心理障碍,改变情绪低落、消极,从而结下友谊,增进和谐。所以说“精神捐赠”是社会稳定的调和剂,也是心灵的“环保工程”。
构建和谐社会,在需要物质捐赠的同时,更应提倡“精神捐赠”,“精神捐赠”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社会不能忽视。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的是匡正社会风气、提升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因此建立和谐社会,每个公民首先要有“精神捐赠”的意识,从自身做起,注意关心弱者。用爱链接弱者,用情体谅弱者,用大慈善的“精神捐赠”慰藉弱者,是和谐社会成员应有的善举,更是慈善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关注弱者既是一种可贵的人文精神,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标尺,愿这把标尺刻上你、我、他“精神捐赠”的量度。
对慈善新闻报导的一点思考
慈善宣传是慈善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慈善事业发展壮大的“软实力”。何为“软实力”?即慈善新闻报道的素材、题材,有扣人心弦感动人的实例,通过新闻报道,对社会的文化、道德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和感召力。
如何从“软实力”看慈善新闻报道的价值和影响,首先,创新慈善活动可成为新闻的源头,只有不断地出新,才有新闻。体现它的价值和影响,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唯一”原则:慈善总会所开展的某项工作在全国及省市是独家的,那么这项工作就具有了新闻性,就有特色和被报道的价值。如南京市慈善总会艺术团的成立及节日期间到各敬老院、精神病院慰问演出;“慈善一日捐”大型广场等活动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反响,以此造势,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慈善事业,它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是巨大的。
二、“等量”原则:慈善工作是围绕特殊困难群众所开展的救助宣传活动,落脚点是受助人得到富人的赠予。其新闻价值是处于两端的群体,即富人精英与弱势群体。因为精英富人群体代表了时代的先进文化,对他们的报道能够激起更多的富人转变观念,施舍穷人,形成帮扶的氛围。而弱势群体是整个社会在前进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新闻报道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和谐发展的需要。所以两端群体所发出的声音也是新闻,不管是富人的爱心善举,还是穷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旦有了这样的素材都可成为新闻。
三、“求实效”原则。不少老百姓对慈善事业不是很了解,在认识上有不少误区,即使捐款仍有顾虑。许多老百姓不知道慈善是何物,不知道为什么做慈善,怎么做慈善,甚至还担心捐赠的钱物到不了受助者手中。正因为是这样,所以要创新内容,改变慈善活动的形式,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慈善活动,形成“对接”。如组织市民“一帮一”助学到高淳与贫困生见面等等活动,新闻报道的画面直接反映了捐赠人的意愿及款物当场交接的情景,并采访受助者。这些新闻报道既消除了误区,又公开了捐赠的透明度,这种求实效的新闻,老百姓是非常满意的。
四、“求时效”原则。慈善的宣传在于大量的活动策划,没有活动就无法宣传,新闻就是时机采点,是以在什么时间,根据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背景,并以最快的时间报道出去。如南京市慈善总会于2005年8月在全市开展的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社会舆论普遍反映较好,这正是当时社会所盼望和关注的热点,因此有新闻的时效性,以期收到最佳的效果。
一直以来,把募捐的善款用于救济才认为是做善事,然而事实的发展证明,慈善新闻报道不仅是“软实力”,更是一种善举,我们要积极运用慈善新闻的“软实力”及慈善新闻的潜移默化功能,在全社会营造热衷慈善、积极行善的良好氛围。总之,要想多出新闻,就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增强新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选准题材,创造新闻,使慈善工作拥有一双“新闻眼”,以较强的“软实力”获得社会影响和价值。
(作者为南京市慈善总会秘书长,文章摘自“华人慈善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