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浦尘埃滚浪头,几回淘汰化清流。黑龙倒吸沪江水,能使高漂最上楼。”这是清末辰桥所作竹枝词《申江百咏》中对自来水的一段描述,也是近代以来上海居民用水方式变迁的真实写照。
而上海开埠之前,河水、池水、井水等是上海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时至今日,在上海市郊部分传统绞圈房子的天井内,依旧留存着百年老井,它们正是那段旧时岁月的历史见证。
李鸿章大开眼界
从黄浦江中取水,加入明矾沉淀过滤,这是上海人代代相传的主要用水方式。早期来沪的西方商人、传教士、外交官们最初也像中国人一样以此方式获取饮用水,然而由于他们没有喝开水的习惯,罹患传染病甚至病亡的情况时有发生。
鉴于此,在沪外侨认为,建立供应洁净水的自来水厂是抑制传染病的关键所在。1875年,英商立德洋行集资3万两白银在杨树浦建立了上海首家供水企业。该厂建有沉淀池、过滤池等净水设备,用木船或水车向过往船只及租界居民供应过滤后的洁净水。
由于水价高且销路不畅,这家企业在经营5年后就歇业了。不过,发展自来水事业已成大势所趋,正在筹建中的英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商自来水公司”)以近2万两的价格接盘,后者即如今杨树浦水厂的创办者。
与立德洋行不同,英商自来水公司自筹建之初就得到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支持。通过满足后者提出的日夜确保85~100英尺水压、供应市政用水等条件,英商自来水公司获得了租界供水专利权,并被允许在租界道路上埋设供水管道。
值得一提的是,立德洋行之所以水价高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租界当局始终不允许其排管供水,由此亦可看出英商自来水公司的公关能力。
1880年11月2日,英商自来水公司在香港正式注册成立,董事会、办事处设在伦敦。1881年水厂开工建造,1883年6月29日,李鸿章受邀参观了即将完工的水厂,西式先进净水设备令这位晚清重臣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1883年8月1日,上海第一座正规化城市水厂——杨树浦水厂——正式向公共租界、法租界及静安寺以东的越界筑路区域供水,该年日均供水达3698立方米。
自來水美名日盛
与众多西方事物进入中国之初一样,杨树浦水厂建成伊始,用户多为外侨,中国人对于自来水这种新生事物则心存疑虑。诸如水管与煤气管相近,水中必有煤气渗入,水管为铅管,水中肯定含毒之类的谣言一时颇为流行。更有甚者认为水管中两龙相斗,饮用此水必为所伤。
为了打开市场,英商自来水公司多管齐下,一方面公司高层出面同上海地方政府磋商,促使后者在《申报》上刊载辟谣广告,证明自来水卫生清洁,取用方便,兼有防火防疫之功效。另一方面,公司还主动向华人常去的一些茶馆、熟水铺免费供水,用实例向华人证明自来水安全无害。
谣言渐渐平息,加之自来水较传统用水体验更佳,口碑相传之下,自来水美名日盛。遂有时人作竹枝词称赞“地藏铁管达江中,曲折回环室内通。更用龙头司启闭,一经开放水无穷”。
杨树浦水厂的成功起步,令上海自来水事业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尽管当时能够用上自来水的人还只是少数,但有识之士们已然意识到传统用水方式未来必将被替代。
谣言渐渐平息,加之自来水较传统用水体验更佳,口碑相传之下,自来水美名日盛。
1895年,法公董局在黄浦江畔董家渡一带购地77亩建厂,1902年正式向法租界供水。同年8月,由华商创办、位于高昌庙一带的内地自来水公司也投入运营。1911年,闸北水电公司在苏州河畔建成水厂向闸北供水。至此,上海当时的几大主要城区都逐渐有了自来水。
收费体制变革
作为上海自来水业的先行者,以杨树浦水厂为主体的英商自来水公司始终占据着沪上供水业老大的位置,年均利润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上,至1928年,其注册资本已达100万英镑,供水范围东至杨树浦路底周家嘴一带,西至绥宁路,横贯上海东西。垄断所带来的高利润帮助其在1928年至上世纪30年代初期得以多次扩建,成为当时远东第一大水厂。如今杨树浦水厂内不少由清水青红砖镶砌外墙面,带有明显英国传统城堡风格的建筑,即是这一时期所建。
除了留下这批美轮美奂的建筑,英商自来水公司在1930年代的另一举措同样对这座城市影响深远。
杨树浦水厂建立初期,沿袭英国传统的“包水制”收费方式,以不高于房租的5%收取水费,用水量则不作限制,这一模式后亦为上海其他水厂采用。
进入20世纪,鉴于该收费方式造成大量浪费与滥用,为控制成本,英商自来水公司开始酝酿改用水表按实际用水量计费。尽管遭遇种种阻力,但装表工作于1932年4月1日如期启动,至1933年末全部完成。这一更科学更公平的计费方式节水效果明显。
其他水厂也纷纷跟进,上海自来水收费体制遂迎来了历史性的变革,一直沿用至今。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商自来水公司被日军侵占,抗战胜利后仍由英商经营。至解放前,杨树浦水厂承担了全市50%的供水量。1952年11月,水厂由上海市军管会接管,改名为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后者由此进入国人经营管理的新时期。
1980年代,杨树浦水厂日供水能力超140万立方米,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自来水厂。之后,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上海陆续建成多个新水厂,杨树浦水厂的生产规模不再扩大,尽管如此,其依然承担着全市数百万人口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供应任务。
2017年,杨浦滨江西段2.8公里贯通,人们惊奇地发现,一条沿着水厂南侧围墙而建的滨水栈道横空出世,滨江美景与杨树浦水厂的英式城堡建筑群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昔日城市用水的源头,今日华丽转身亲水胜地,当现实与历史以这样的方式相会,杨树浦水厂之于这座城市的意义就不仅仅限于“自来水”的层面。曾经,它引领了上海现代化的脚步。未来,它还将见证这座城市新一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