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 其乐融融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d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可塑性极大的成长中的广大青少年学生,教学工作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应特别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筑,达到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让课堂充满书声琅琅、其乐融融的气氛。下面就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师与学生打交道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并理解每一个学生,从了解学生个体出发。在开学的第一天,如果能够直呼学生姓名,就他的兴趣、爱好、特长聊上几句,就他的家庭、生活情况扯上几句,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分外亲切,他们的第一感觉就可能是你既像老师,更像老朋友”,这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即通过察言观色把握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姿态的变化,准确、及时、全面地把握学生在学习、思想、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真实情况。准确地掌握这些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为学生加油鼓劲,排忧解难,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所以,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应以了解学生为前提。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公正、仁爱、尊重、平等
  有一颗公正的心,是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保证。学生对教师公平与否特别敏感,如果学生看到教师一直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对方是男生、女生,不论对方漂亮、丑陋,也不论成绩好、坏,他们就会受到启发和激励,会感到教师的诚实和公正。由此,学生会获得被重视、被尊重的感受,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反之,学生会惧怕错误,产生孤独和排斥心理,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怀着一颗爱心,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从内心要明白: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不是上下级,不是尊卑关系;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眼中没有“差生”,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育对象。这世界原本没有“差生”一说,只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差异,导致了教师眼中所谓“差生”的产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当教师把学生作为一个权利主体尊重时,他们身心发展的巨大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用心倾听学生,让他们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既可以显示教育的人情味和人性化色彩,也有利于促进民主、平等的习惯与意识的培养。人的感情是心灵中最隐秘、最脆弱也是最容易被激发的区域,教师重视学生的感情与感受,使学生得到尊重,受到重视,有助于学生养成温顺、谦和、乐于分享、善于沟通的性格习惯,而教师自己也会在教学中体验到职业幸福感。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理解与宽容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对学生的理解与宽容,多去了解,多去关注,多去换位思考。教师面对的是十六七岁的可爱的学生:他们天真,天真得有时无知;他们单纯,单纯得有时可笑。所以学生犯些错误,又有什么不可以理解与宽容的哪?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有时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最成功的教育。
  没有理解与宽容便谈不上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一个教师宽容理解他的学生,师生感情就会好,那么教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教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宽容与理解他的学生,师生关系就会紧张,那么教师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教师批评,学生认为是故意找茬儿整人。所以,宽容与理解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基础。理解宽容地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的表现,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体现,更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
  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90后学生,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层次,极富个性,极有特点。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在理解与宽容的背后,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甚至有对学生必要的惩罚。确实,正如社会需要教师也需要警察、需要学校而监狱也不可少一样,教育不是万能的,宽容与理解也不是万能的。应有一种清醒的认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要把教学过程想得太理想,把教学对象想得太美好,一味地宽容、理解,在一些自治力差、个性强、有不良习惯的学生那里,就会变成课前吵吵闹闹、课上随随便便、作业马马虎虎,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平等不等于没有原则,宽容不等于放纵,尊重的前提是自重,过度的宽容、无原则的平等与尊重同样是一种不负责、一种变相的毒害。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性不一的未成年人,如何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需要教师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地去寻找适合教育对象的方式和方法。但前提应是了解、尊重、宽容学生,而爱与宽容又要有原则,只有这样,方可构建一种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改革。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占有半壁江山的地位,作文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语文考试的成败。平常的语学教学中,学生特别怕写作文,中学生中曾流传着这样的话: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一到作文课就愁眉苦脸,脑子一片空白,觉得没什么可写,东拼西凑,这样勉强写出来的东西也是语言苍白,言之无物。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不难发现,写
期刊
语文学习是对生活的学习,学生的写作也应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应该注入生活的元素,让学生感悟生活,再现生活,让学生写出内容真实可感、生活与时代气息浓郁的作文,让作文教学理性回归。  生活即教育,而教育理应也是生活的过程。对于个性思想和道德观点已经初步成型的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写作,就应该让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再现和映照生活。因此,推进生活化的作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写真情、抒真感,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比重相当大,而文言文教学历来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让学生既能牢固地掌握基础的文言文知识,又能深入地学习文本的思想内容,是语文教学中的矛盾所在。  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好文言文呢?其实,只要用心去教,就会发现,学好文言文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学好文言文,有这样几点需要注意。  一、滚雪球式积累法  
期刊
提起诗歌,想必很多学生都很头疼,读不懂诗意,做题的时候更是无从下手。出现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在一开始就认定自己最薄弱的地方就是诗歌鉴赏,内心对诗歌有一种恐惧。若能让学生抛开这种恐惧,那么做起题来就可以游刃有余了。思乡怀远诗在高考中的考查频率较高,2002年至今已考过十多首,下面就以思乡怀远诗为例,浅谈一下高中学生如何才能做好诗歌鉴赏题。  一、 温故知新,总结规律  在复习一个新的诗歌专题
期刊
新课改倡导师生互动,于是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小组探究”等遍地开花。而我,则很长时间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肯改变。因为,学生你来我往地探讨,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常常让我处在焦急和空落落的心理状态。因此,没人听课时,我就是“麦霸”,一枭独鸣,滔滔不绝,酣畅、痛快;有人推门听课了,我就组织学生探究,因为我知道,没有探究,会被一票否决。但我随机组织的探究环节,常常会以全班的失语而告终。  败军之将
期刊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课程预设与课程生成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传统教学偏重教学预设,忽视课程生成,现在的有些课堂教学却又走向了反面,一味强调课程生成,忽视了教学目标,导致了教学的无序性、随意性。这就不
期刊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模式一直被冠以“应试教育”的帽子,一提到上课,大家脑海中首先出来的词汇就是“满堂灌”。这种靠死记硬背提升学生成绩的教学方式,似乎成了中国教育的常态。然而,自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何为创造性学习,
期刊
曾经一度抱怨:学生太笨了,连背诵的知识都不会;学生太没良心了,连公开课也不起来回答问题,捧捧场;学生太贪玩了,上课看的那么严还能偷着玩。久而久之,发现抱怨的越多,遇到的问题就越多,工作就越不顺。于是,努力使自己静下来,细细反思,才发现原来一切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是自己将自己禁锢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慢慢地,浮躁的心平静了很多。如果学生什么都会,什么都好,哪里还需要学校和教师呢!更何况这些学生原本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些课堂在整个教学环节里存在着一个偏向,即工具性占主导。特别是高三的文言文课堂,迫不及待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或比赛式地抢答课前学生整理过的知识点,或也创设了教学情境但走马观花,教师孤芳自赏,或有奖游戏,浮于表面,课堂像电视购物栏目。凡此总总,不免令人心悸而缺少美感,流于形式而不见思想的火花擦出感动的泪水。人说,得了篇好文章,还不忍猝读呢,一个好课堂应该是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
期刊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心理结构也出现了许多变化,一些人出现了信仰真空。一切向钱看,个人私欲膨胀,把金钱财富当作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甚至一部分人产生了不择手段追求暴富的心态,暴发户成为时髦的词汇。当今的社会环境,更多的是在诱导、刺激、放纵而不是节制、控制、遏制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和奢求。研究表明,动物如果需要某样东西,它知道自己需要的数量和程度,人类则不然。得一望十,得十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