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德育:成局长,您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您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肯定对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您觉得做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成仁伟:教育对我来说首先意味着责任,任教一个班级时,责任在于培育好一个班的孩子,要为他们的现在与将来发展奠定基础;而作为县域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者,责任在于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长兴县已经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学在长兴”已经成为我县的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教育对我来说,还意味着信仰。教育是梦想的事业,信仰越是坚定,教育越有力量、越有效果。作为教育人,我们要用自己的信仰去做守护心灵的教育,培养锐意创新、敢于担当、独立自主的时代新人。
成仁伟:您提到要培养时代新人,想必这和贵县近几年推行的“适合的教育”不无关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请问,您觉得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
成仁伟:基于孩子的个性与特点,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开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
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的丰富多彩,恰恰来源于它的差异性。学生是千姿百态的,这就要求教育应是生动鲜活的。我县很多学校就结合地方的实际以及孩子的身心特点,创造性地实施了针对性的教育。如长兴中学的德育导师制、职教中心的道德實践周、小浦小学的家庭生活教室、李家巷小学的“家文化”民工子女教育等,都是非常适合各自学校及其孩子的。
中国德育:在顶层设计方面,贵县是基于怎样的思考提出这一教育理念的?“适合的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成仁伟:“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每个人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教育和被教育,就会获得不同的体验。这就需要我们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努力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交给老师、交给学校,让教育的内在发展活力更充分地涌现和迸发出来。
因此,我们在推行“适合的教育”时,坚持了几个大的原则:一是坚持价值引领,注重实效。围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工作全过程。二是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参与。突出孩子的主体地位,结合他们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让德育工作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三是坚持知行合一,方法多样。在坚持课堂教育主阵地的同时,把德育工作延伸到班级、寝室,注重开展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四是坚持社会共育,资源统筹。充分发挥各类社会资源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相互促进。
一个工厂,采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商品是一个个合格的产品。但是我们对人的培养可千万不能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人不是产品,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绪情感,在两个孩子身上发生了同一件事,采取的处理手段就要不同,所以“适合的教育”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人的问题、因材施教的问题。
中国德育:贵局对“适合的教育”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诠释和解读,那么学校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将这一理念落地呢?
成仁伟:学校在推行“适合的教育”时,主要是落实“三种育人”。
一是坚持以“幸福班集体”建设为抓手,落实文化育人。突出环境氛围的熏陶作用,实现“一砖一石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而且每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都因地制宜,最适合各自学校的学生发展。如槐坎小学设置了“粟裕展厅”,就是通过展示粟裕将军与敌人顽强作战的光辉事迹,培养学生们自强不息的“铁军精神”。
二是坚持以系列活动开展为重点,落实实践育人。首先,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各种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其次,开展德育主题月活动,每个月设计一个主题,形成“月月有主题,次次有载体,校校有活动,人人能参与”的良好氛围。最后,做好五类育人基地建设,通过加强主题教育基地、社区教育基地、各类场馆基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行业企业实践基地等五类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等活动,保证学生在每个学段至少参加一次为期四天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是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落实课程育人。我县开发了“幸福系列”课程、“校本礼仪”课程、“芦雁文化”课程等50余门校本课程,丰富了符合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育人实际的课程体系。课程的改革可以为孩子们“私人订制”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
中国德育:我们了解到,贵县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浙江省率先推行“德育导师制”,随后又实施教师评价制度。贵县提出的“适合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成仁伟:“适合的教育”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改变“一言堂”的灌输模式。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我们对教师提出了“遵循三个规律,进行三全育人”的要求,即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进行全程育人;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进行全员育人;要遵循德育工作规律,进行全方位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好教师要做到“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我县在对教师的培养中,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好教师的要求为培养目标,从各个方面提升教师素养。在培训方面,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我县还举办教师读书会,每个学校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读书会的形式、内容及考核标准,让教师不断提高知识储备。除此之外,我们还注重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鼓励教师申请课题,系统、深入地研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这一过程能够培养教师笃实严谨的教风。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勇于承担这份责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中国德育:新理念的提出,亟须发挥科学的评价在改革中的杠杆和积极导向作用,请问贵县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有哪些特色做法?
成仁伟:育人工作,“育”是基础,“行”是根本。长兴的中小学将育人工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行动的持续则需要有效的评价机制。在评价机制上,我们采取基本评价和自选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基本评价是指我县各中小学要修订完善学生品行考核办法,将学生核心价值观考核评价量化记录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自选评价是指依托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立评价。自选评价尤其契合了我们提出的“适合的教育”理念,很多评价细则和标准都是学生自己制定的。学生是最了解自己的,因此,他们制定的评价方式也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是我们对适合的评价方式的最好理解。
中国德育:贵县自推行“适合的教育”以来,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每所学校都有了自己的教育品牌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最后,您说说对区域教育的期待吧。
成仁伟:我县“适合的教育”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方健康成长、个性发展的沃土,孩子们可以在校园里快乐、自信、阳光地成长。我所期望的长兴教育就如同长兴地区的“和文化”一样,包容、坦诚、融合。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样子,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育局面!
但喜悦的背后,我们也有一丝担忧: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每所学校的教育恐怕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指导,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让我们长兴的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
责任编辑︱樊 璐
成仁伟:教育对我来说首先意味着责任,任教一个班级时,责任在于培育好一个班的孩子,要为他们的现在与将来发展奠定基础;而作为县域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者,责任在于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长兴县已经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学在长兴”已经成为我县的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教育对我来说,还意味着信仰。教育是梦想的事业,信仰越是坚定,教育越有力量、越有效果。作为教育人,我们要用自己的信仰去做守护心灵的教育,培养锐意创新、敢于担当、独立自主的时代新人。
成仁伟:您提到要培养时代新人,想必这和贵县近几年推行的“适合的教育”不无关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请问,您觉得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
成仁伟:基于孩子的个性与特点,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开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
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的丰富多彩,恰恰来源于它的差异性。学生是千姿百态的,这就要求教育应是生动鲜活的。我县很多学校就结合地方的实际以及孩子的身心特点,创造性地实施了针对性的教育。如长兴中学的德育导师制、职教中心的道德實践周、小浦小学的家庭生活教室、李家巷小学的“家文化”民工子女教育等,都是非常适合各自学校及其孩子的。
中国德育:在顶层设计方面,贵县是基于怎样的思考提出这一教育理念的?“适合的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成仁伟:“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每个人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教育和被教育,就会获得不同的体验。这就需要我们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努力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交给老师、交给学校,让教育的内在发展活力更充分地涌现和迸发出来。
因此,我们在推行“适合的教育”时,坚持了几个大的原则:一是坚持价值引领,注重实效。围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工作全过程。二是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参与。突出孩子的主体地位,结合他们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让德育工作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三是坚持知行合一,方法多样。在坚持课堂教育主阵地的同时,把德育工作延伸到班级、寝室,注重开展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四是坚持社会共育,资源统筹。充分发挥各类社会资源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相互促进。
一个工厂,采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商品是一个个合格的产品。但是我们对人的培养可千万不能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人不是产品,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绪情感,在两个孩子身上发生了同一件事,采取的处理手段就要不同,所以“适合的教育”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人的问题、因材施教的问题。
中国德育:贵局对“适合的教育”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诠释和解读,那么学校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将这一理念落地呢?
成仁伟:学校在推行“适合的教育”时,主要是落实“三种育人”。
一是坚持以“幸福班集体”建设为抓手,落实文化育人。突出环境氛围的熏陶作用,实现“一砖一石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而且每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都因地制宜,最适合各自学校的学生发展。如槐坎小学设置了“粟裕展厅”,就是通过展示粟裕将军与敌人顽强作战的光辉事迹,培养学生们自强不息的“铁军精神”。
二是坚持以系列活动开展为重点,落实实践育人。首先,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各种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其次,开展德育主题月活动,每个月设计一个主题,形成“月月有主题,次次有载体,校校有活动,人人能参与”的良好氛围。最后,做好五类育人基地建设,通过加强主题教育基地、社区教育基地、各类场馆基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行业企业实践基地等五类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等活动,保证学生在每个学段至少参加一次为期四天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是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落实课程育人。我县开发了“幸福系列”课程、“校本礼仪”课程、“芦雁文化”课程等50余门校本课程,丰富了符合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育人实际的课程体系。课程的改革可以为孩子们“私人订制”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
中国德育:我们了解到,贵县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浙江省率先推行“德育导师制”,随后又实施教师评价制度。贵县提出的“适合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成仁伟:“适合的教育”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改变“一言堂”的灌输模式。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我们对教师提出了“遵循三个规律,进行三全育人”的要求,即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进行全程育人;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进行全员育人;要遵循德育工作规律,进行全方位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好教师要做到“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我县在对教师的培养中,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好教师的要求为培养目标,从各个方面提升教师素养。在培训方面,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我县还举办教师读书会,每个学校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读书会的形式、内容及考核标准,让教师不断提高知识储备。除此之外,我们还注重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鼓励教师申请课题,系统、深入地研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这一过程能够培养教师笃实严谨的教风。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勇于承担这份责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中国德育:新理念的提出,亟须发挥科学的评价在改革中的杠杆和积极导向作用,请问贵县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有哪些特色做法?
成仁伟:育人工作,“育”是基础,“行”是根本。长兴的中小学将育人工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行动的持续则需要有效的评价机制。在评价机制上,我们采取基本评价和自选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基本评价是指我县各中小学要修订完善学生品行考核办法,将学生核心价值观考核评价量化记录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自选评价是指依托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立评价。自选评价尤其契合了我们提出的“适合的教育”理念,很多评价细则和标准都是学生自己制定的。学生是最了解自己的,因此,他们制定的评价方式也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是我们对适合的评价方式的最好理解。
中国德育:贵县自推行“适合的教育”以来,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每所学校都有了自己的教育品牌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最后,您说说对区域教育的期待吧。
成仁伟:我县“适合的教育”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方健康成长、个性发展的沃土,孩子们可以在校园里快乐、自信、阳光地成长。我所期望的长兴教育就如同长兴地区的“和文化”一样,包容、坦诚、融合。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样子,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育局面!
但喜悦的背后,我们也有一丝担忧: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每所学校的教育恐怕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指导,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让我们长兴的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
责任编辑︱樊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