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三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研讨会期间,笔者观摩了此次盛会中的所有展示课。常常会因教师的睿智、教师的精彩问题引导而心生佩服;也会因教师在课的结构中心思缜密的逻辑衔接、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以及多样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组织,而赞赏不已。在观摩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思索,教师怎样才能上出一节高水平的教学课?换句话说,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什么样的教学素质?下面将我在观摩中的收获与自己对体育教学的见解,与大家分享。
一节好课的标准,无非就是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有针对性;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所教学生特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的选择具有实效性;有突出的教师个性特征和完好的教学机智;师生关系融洽、情感真实、学生学习热情高、注重因材施教;运动负荷合理,有创新,教学效果明显等。能否达到以上的教学标准,体育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优劣。近年来,常有专家提出:“公开课要回归常态,要葆有原生态特征”。摒弃课前事无巨细的导课,从上课现场的教学效果,一眼就能看出来,一是学生没有“热情”,二是“机械化”了,作秀的成分比较多。在本届研讨会上,一大特点就是作秀的成分少了,多了教师驾驭课堂的真本事。现将展示课中教师的教学素质分成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阐述。
一、关爱促进学生快速进步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性情提升的沃土。心理学家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哈尔滨市香安小学吕国君教师做的《仰卧推起成桥》一课,使当今这些柔弱、娇惯的小学生训练有素,学生可以克服困难,独立完成比较难的垫上动作,这得益于吕老师在教学中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鼓励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赞赏的微笑洒向每位学生。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给学生莫大的鼓舞,使得有一定难度的教材变得不再难上。
二、鼓励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把预设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成人的探究活动,一定是围绕着一个问题,运用一定的方法以及遇到问题怎么解决,都是有一定规律的。而学生的探究方式是简单的并不一定都是有效的,因此需要教师去引导和指导。教师从观察者的角度,对学生的探究方式了解了,课堂上的引导就会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哈尔滨市第六中学王承钰教师做的高中《足球》课,就是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对学情认真分析,考虑到高中学生已具有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足球这一运动中已具备如球感、过人、一定基础的技战术运动能力,所以可以将学生大胆地“放”,让他们去尝试、探究自己喜欢的对抗和战术,教师加以正确的指导。教学中学生动体和动脑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
三、师生平等,摒弃“一言堂”
在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中,教师搞“一言堂”,把学生作为“待填的鸭”,一切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这是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新课程要求教学方式的变革,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连市沙河口区胜利小学校的罗震教师,做的小学《篮球》课,在课前深入剖析此学段的学生特点及教材特点,以篮球教学为主线,以多种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在掌握动作中提高运动能力,教师在整节课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四、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和自由度,经历探究过程
新的发现激发了新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生发出新的探究问题,层层递进。随着探究活动的展开,学生的经验在逐渐积累,认识在不断深化。能在学生身上实实在在地看到变化,这来源于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空和自由度。沈阳市第五中学李洪国教师所做的《橄榄球》一课,结合学生对橄榄球运动了解不多以及高一年级是力量发展最佳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富于激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激烈刺激的自学、自练、自我探究的时空中,通过一步步递进技术的学习直至学会“旋转传球”技术,学生得到了情感上的自我满足、自我释放和自我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能够及时捕捉并与学生一起有效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并起到了引领作用。
五、提出有效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
小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一般不可能自觉地学习。他们的探究活动可能是幼稚的,漫无目的的。在他们中开展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问题的激发和调动,有效的问题能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吉林市昌邑区莲花小学林营教师所做的《投掷手榴弹》一课,将比较枯燥的投掷教材,创设成投掷手榴弹的情境,利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是乐不思蜀、跃跃欲试、意犹未尽,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学会了投掷技术。
课改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发生一种结构或是性质的变化,更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
一节好课的标准,无非就是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有针对性;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所教学生特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的选择具有实效性;有突出的教师个性特征和完好的教学机智;师生关系融洽、情感真实、学生学习热情高、注重因材施教;运动负荷合理,有创新,教学效果明显等。能否达到以上的教学标准,体育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优劣。近年来,常有专家提出:“公开课要回归常态,要葆有原生态特征”。摒弃课前事无巨细的导课,从上课现场的教学效果,一眼就能看出来,一是学生没有“热情”,二是“机械化”了,作秀的成分比较多。在本届研讨会上,一大特点就是作秀的成分少了,多了教师驾驭课堂的真本事。现将展示课中教师的教学素质分成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阐述。
一、关爱促进学生快速进步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性情提升的沃土。心理学家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哈尔滨市香安小学吕国君教师做的《仰卧推起成桥》一课,使当今这些柔弱、娇惯的小学生训练有素,学生可以克服困难,独立完成比较难的垫上动作,这得益于吕老师在教学中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鼓励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赞赏的微笑洒向每位学生。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给学生莫大的鼓舞,使得有一定难度的教材变得不再难上。
二、鼓励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把预设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成人的探究活动,一定是围绕着一个问题,运用一定的方法以及遇到问题怎么解决,都是有一定规律的。而学生的探究方式是简单的并不一定都是有效的,因此需要教师去引导和指导。教师从观察者的角度,对学生的探究方式了解了,课堂上的引导就会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哈尔滨市第六中学王承钰教师做的高中《足球》课,就是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对学情认真分析,考虑到高中学生已具有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足球这一运动中已具备如球感、过人、一定基础的技战术运动能力,所以可以将学生大胆地“放”,让他们去尝试、探究自己喜欢的对抗和战术,教师加以正确的指导。教学中学生动体和动脑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
三、师生平等,摒弃“一言堂”
在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中,教师搞“一言堂”,把学生作为“待填的鸭”,一切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这是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新课程要求教学方式的变革,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连市沙河口区胜利小学校的罗震教师,做的小学《篮球》课,在课前深入剖析此学段的学生特点及教材特点,以篮球教学为主线,以多种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在掌握动作中提高运动能力,教师在整节课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四、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和自由度,经历探究过程
新的发现激发了新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生发出新的探究问题,层层递进。随着探究活动的展开,学生的经验在逐渐积累,认识在不断深化。能在学生身上实实在在地看到变化,这来源于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空和自由度。沈阳市第五中学李洪国教师所做的《橄榄球》一课,结合学生对橄榄球运动了解不多以及高一年级是力量发展最佳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富于激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激烈刺激的自学、自练、自我探究的时空中,通过一步步递进技术的学习直至学会“旋转传球”技术,学生得到了情感上的自我满足、自我释放和自我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能够及时捕捉并与学生一起有效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并起到了引领作用。
五、提出有效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
小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一般不可能自觉地学习。他们的探究活动可能是幼稚的,漫无目的的。在他们中开展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问题的激发和调动,有效的问题能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吉林市昌邑区莲花小学林营教师所做的《投掷手榴弹》一课,将比较枯燥的投掷教材,创设成投掷手榴弹的情境,利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是乐不思蜀、跃跃欲试、意犹未尽,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学会了投掷技术。
课改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发生一种结构或是性质的变化,更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