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性”课堂,是指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语文课程教学规律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激发并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天性,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挖掘并提升教学组织推进的育人功能,在区别于纯白然的、社会性的有机课堂生态中,通过适切的点评点拨点化,使学生在小学语文领域的发展中获得唤醒、提升、突破、促进,从而生成在这门课程学习中的白我内在成长力量。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既需要教学内容的生长性挖掘,教学目标的生长性设计,还需要教学任务开放的生长性促进。
一、识其面方能知其性
在叶澜教授主编的《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一书中,有关开放有如下阐述: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理念的影响下,应该尝试把课堂上的时间、空间和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还给学生。
以四年级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为例,谈谈如何认识开放。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时,教师一般都会有如下考虑。先是了解李时珍师徒一路察访药材,非常辛苦,从吃、住、行等不同方面体会这番苦;其次体会李时珍师徒在如此辛苦的环境下能够严谨治学,其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第三我们还可以从李时珍师徒的对话中,看出支撑两位忘我科研的动力是他们为了让万民得福的崇高思想。这三点是本课学习时可以呈现的三大板块。
在第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定位在体会李时珍师徒一路察访,吃尽千辛万苦。按照以往教案设计,我们会通过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引导孩子去读读一些词句或者段落,结合词句或者段落说说感受,从而得出李时珍师徒很辛苦。如这样一些提问:“李时珍师徒一路察访药材,他们错过了客店,是在哪里住宿的啊?”“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他们怎么会在这样的古寺内住宿呢?”“他们不光住得苦,吃得也很苦,你能找到描写他们吃饭的句子吗?并谈谈你的感受。”……这些提问,似乎都在一个大板块之内,似乎都是合理的追问,但细细想来,学生的答案已经被老师的提问框死了,何来自己的理解,无外乎就是从课文中找到句子来回答老师的问题罢了。
针对这样的板块,从开放的角度考虑,完全可以让孩子整体去读这一板块的相关段落,从段落中提出李时珍的一句话:“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然后老师可以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整个段落的学习:你从哪儿能读到在外奔波比在家里苦多了?接下来,学生可以以四人小组学习的形式,整体把握相关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四人小组的学习形式,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发言的机会。另外在全班交流时,观点的呈现和抒发就能代表更多人的意见。这样的课堂交流就不再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了,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认识,学生之间也可以有生生互动的形成。
二、悟其性才能践其行
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景类课文为例,谈谈开放心态下的开放课堂。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由一组写景类的课文组成,包括《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和《桂花雨》。
《泉城》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这是在三年级学习写景类课文的基础上,再次接触写景类课文。在《泉城》一文中,我们可以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总分(总)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更加有条理、有层次地品读课文语句,感悟美景。作为开篇之作的《泉城》,是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一个连接点,在教学中,还需要老师扶一扶,帮助孩子回忆以前学过的结构类型,以前品读词句的方法,让孩子在简洁的语言中唤起旧知,触发新知的学习。
有了《泉城》的铺垫,在随后的《九寨沟》一文中,我们立刻感受到句子的丰富。结构保持不变,华丽辞藻的使用让文本的阅读提升了一个层次。紧接着《田园诗情》一文,文字又回复简洁明快的风格,但景和物交融,让物来衬托景的美丽就成了新的提升点。会品读写景文字的美丽,是否能读懂动物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景美呢?收官之作《桂花雨》,总分总的结构不再清晰,写景色的词句和人物的行为、语言相结合,成了前三篇课文所有训练点的大集合,也正是一个单元学习后的总结提升之处,同时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课文引子,为四年级下册的课文伏下暗笔。
有了如上的认识,因此在《泉城》一课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以这样的学习指导来统领课堂。(1)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用“____”画出景物的名称。(2)用“____”画出你们喜欢的句子。(3)读好你们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理由。(4)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把你们的问题写在书旁的空白处。四个不同的学习要求,先是落实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组长协同自己的组员能根据要求层层递进地进行学习,有些是以前旧知的巩固,有些是学生跳一跳可以实现的学习任务,有些是有待提升的新知学习。在小组学习后的全班交流中,教师仍可以按照四个要求的顺序来组织讨论。有了《泉城》的学习,到《九寨沟》的教学时,学生对于此类开放性问题的思考就能比较熟练,再通过后面两篇课文的学习,他们对于此类课文的学习就有了自己掌握的方法,从而能在课堂上激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开放的课堂。
三、反其思终能得其心
以二年级上册的《云房子》一课教学中的某一环节为例,谈谈反思重建,以促进教师进一步开放心态。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学生交流自己所喜欢的云房子后,教师还安排了学生用棉絮手撕云,运用句式来说说自己造云房子的环节。于是同学们五花八门的答案就呈现出来了。例如:“我造的云房子像锋利的宝剑。”“我造的云房子像爷爷的胡须。”“我造的云房子是一只飞翔的老鹰,你们觉得像吗?”“我造的云房子是一条鱼,正在水中自由地玩耍。”……同时,教师陆续将同学们的作品贴到了事先准备好的蓝色大纸上,犹如一座座云房子飘浮在了空中。紧接着,教师利用课文中学到的联合句式,让孩子挑选其中几座云房子连起来说说,再次巩固了句式,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这样的教学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开放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展现的是自己的创作,说出的是自己的感受。
反思上述环节,我们还能让这样的课堂更加开放而有效。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在上课前,在家预习完课文后自己手撕云,这就将课堂开放的前沿触角伸到了课外,还能节省课堂上操作的时间,开放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表达;我们还可以在交流品读完课文中的云房子后,就让孩子直接将作品全都贴在蓝色大纸上,一下子呈现,这样学生在语言表达时,选择的空间会更大,而不再局限于自己撕的那一间云房子;我们仍然可以让孩子从单句练说到联合句式练说,在练说时,哪怕是同一间云房子,他们也会有不同的联想,这样学生想象的空间会更广。
一、识其面方能知其性
在叶澜教授主编的《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一书中,有关开放有如下阐述: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理念的影响下,应该尝试把课堂上的时间、空间和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还给学生。
以四年级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为例,谈谈如何认识开放。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时,教师一般都会有如下考虑。先是了解李时珍师徒一路察访药材,非常辛苦,从吃、住、行等不同方面体会这番苦;其次体会李时珍师徒在如此辛苦的环境下能够严谨治学,其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第三我们还可以从李时珍师徒的对话中,看出支撑两位忘我科研的动力是他们为了让万民得福的崇高思想。这三点是本课学习时可以呈现的三大板块。
在第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定位在体会李时珍师徒一路察访,吃尽千辛万苦。按照以往教案设计,我们会通过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引导孩子去读读一些词句或者段落,结合词句或者段落说说感受,从而得出李时珍师徒很辛苦。如这样一些提问:“李时珍师徒一路察访药材,他们错过了客店,是在哪里住宿的啊?”“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他们怎么会在这样的古寺内住宿呢?”“他们不光住得苦,吃得也很苦,你能找到描写他们吃饭的句子吗?并谈谈你的感受。”……这些提问,似乎都在一个大板块之内,似乎都是合理的追问,但细细想来,学生的答案已经被老师的提问框死了,何来自己的理解,无外乎就是从课文中找到句子来回答老师的问题罢了。
针对这样的板块,从开放的角度考虑,完全可以让孩子整体去读这一板块的相关段落,从段落中提出李时珍的一句话:“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然后老师可以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整个段落的学习:你从哪儿能读到在外奔波比在家里苦多了?接下来,学生可以以四人小组学习的形式,整体把握相关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四人小组的学习形式,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发言的机会。另外在全班交流时,观点的呈现和抒发就能代表更多人的意见。这样的课堂交流就不再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了,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认识,学生之间也可以有生生互动的形成。
二、悟其性才能践其行
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景类课文为例,谈谈开放心态下的开放课堂。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由一组写景类的课文组成,包括《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和《桂花雨》。
《泉城》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这是在三年级学习写景类课文的基础上,再次接触写景类课文。在《泉城》一文中,我们可以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总分(总)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更加有条理、有层次地品读课文语句,感悟美景。作为开篇之作的《泉城》,是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一个连接点,在教学中,还需要老师扶一扶,帮助孩子回忆以前学过的结构类型,以前品读词句的方法,让孩子在简洁的语言中唤起旧知,触发新知的学习。
有了《泉城》的铺垫,在随后的《九寨沟》一文中,我们立刻感受到句子的丰富。结构保持不变,华丽辞藻的使用让文本的阅读提升了一个层次。紧接着《田园诗情》一文,文字又回复简洁明快的风格,但景和物交融,让物来衬托景的美丽就成了新的提升点。会品读写景文字的美丽,是否能读懂动物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景美呢?收官之作《桂花雨》,总分总的结构不再清晰,写景色的词句和人物的行为、语言相结合,成了前三篇课文所有训练点的大集合,也正是一个单元学习后的总结提升之处,同时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课文引子,为四年级下册的课文伏下暗笔。
有了如上的认识,因此在《泉城》一课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以这样的学习指导来统领课堂。(1)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用“____”画出景物的名称。(2)用“____”画出你们喜欢的句子。(3)读好你们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理由。(4)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把你们的问题写在书旁的空白处。四个不同的学习要求,先是落实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组长协同自己的组员能根据要求层层递进地进行学习,有些是以前旧知的巩固,有些是学生跳一跳可以实现的学习任务,有些是有待提升的新知学习。在小组学习后的全班交流中,教师仍可以按照四个要求的顺序来组织讨论。有了《泉城》的学习,到《九寨沟》的教学时,学生对于此类开放性问题的思考就能比较熟练,再通过后面两篇课文的学习,他们对于此类课文的学习就有了自己掌握的方法,从而能在课堂上激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开放的课堂。
三、反其思终能得其心
以二年级上册的《云房子》一课教学中的某一环节为例,谈谈反思重建,以促进教师进一步开放心态。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学生交流自己所喜欢的云房子后,教师还安排了学生用棉絮手撕云,运用句式来说说自己造云房子的环节。于是同学们五花八门的答案就呈现出来了。例如:“我造的云房子像锋利的宝剑。”“我造的云房子像爷爷的胡须。”“我造的云房子是一只飞翔的老鹰,你们觉得像吗?”“我造的云房子是一条鱼,正在水中自由地玩耍。”……同时,教师陆续将同学们的作品贴到了事先准备好的蓝色大纸上,犹如一座座云房子飘浮在了空中。紧接着,教师利用课文中学到的联合句式,让孩子挑选其中几座云房子连起来说说,再次巩固了句式,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这样的教学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开放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展现的是自己的创作,说出的是自己的感受。
反思上述环节,我们还能让这样的课堂更加开放而有效。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在上课前,在家预习完课文后自己手撕云,这就将课堂开放的前沿触角伸到了课外,还能节省课堂上操作的时间,开放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表达;我们还可以在交流品读完课文中的云房子后,就让孩子直接将作品全都贴在蓝色大纸上,一下子呈现,这样学生在语言表达时,选择的空间会更大,而不再局限于自己撕的那一间云房子;我们仍然可以让孩子从单句练说到联合句式练说,在练说时,哪怕是同一间云房子,他们也会有不同的联想,这样学生想象的空间会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