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是一门专注于美的教学,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发现生活中的美,去形成审美观念,提升审美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再形成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审美和丰富的情感及完善的人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润入情感教学,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又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情趣,使得二者相辅相成。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与文化,启发学生从情感认知上了解美术这门课程的多样性,以及联系美术教学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逐渐从单纯的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逐渐转变为知识技能与情感相融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从而使小学美术教学成为一门更加符合小学生心智成长的课程,并且能够通过提升学生情感上对于美的感受,对于文化的体验,激发学生对于小学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得小学美术教学和学生的情感培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 相得益彰——小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的效验
(一) 融洽课堂,增强情感交流
现代教学也不同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多的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在情感教育中,哪怕不经意地交流:“你画的真好”“大家都画的很棒”之类的话都会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在已有的教学经验中有这样一位学生,從其他学校插班入学,性格比较内向,美术作品的表现也只是中规中矩,在上四年级《自行车局部写生》这一课时,突然发现画的非常好,就拿着他的作品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一下,往后的美术课上也发现跟之前的状态有很大的进步,时不时也会来问问该怎么画、画什么好等。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有意识的重视情感教育,使得对于学生情感的重视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在这样一个融洽的课堂中,学生勇于表达,教师一个简单的表扬话语,也能激发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形成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师生在美术课堂情感形成共鸣。
(二) 提高感染力,增强亲和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的自身魅力也能得到提升。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教师提高自身的感染力,增强亲和力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学习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曾经听过一位优秀教师的展示课《城市建筑》,这位老师就以极具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和亲和力带领着学生们学习如何进行城市建筑高低、前后、遮挡等关系的表现,40分钟时间里可以看到没有一个同学开小差、做小动作,可以说不少教师都被这堂课深深吸引,所以教师的感染力、上课时的亲和力都为我们美术课堂增姿添彩,同样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二、 以美润情——小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的效用
(一) 形成正确、正向的审美理念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思想上和人格上都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能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理念、态度及价值观。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也是势在必行。同样情感教育也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悟其中的美,从而在美术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审美和丰富的情感及人格的形成,才能逐渐实现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 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
情感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情感教育,学生的情感教育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并引导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表达。小学美术教育能培养审美能力,在一些日常的教学中、艺术作品欣赏中能慢慢积累形成,但是审美感受能力跟审美理解能力却是需要加入情感教育后让学生慢慢体会、逐渐才能形成的一种能力,对于学生以后形成自我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彩墨游戏》的教学中,学生由于仅仅三年级,年龄小,可能无法领会到水墨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更不要说懂得欣赏水墨画了,在本节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引导学生去领略国画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 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是产生思维的基础,只有当感知后才能调动大脑思考,而感知又是情感教育中的一个部分,所以感知能力的大小、多少对思维能力的产生、形成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中缺乏形象思维能力的学生一般来说会比较难以进行学习和理解,而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锻炼形象思维能力,不仅如此,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乏一些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形成形象思维、创新思维,但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学会感知,所以美术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在小学美术三年级《身边的设计艺术》着一节课中,作业环节中就需要学生去进行设计,但是设计之前也会给大家一起欣赏一些生活中的设计,让学生感知、启发学生的感知,进而产生自我的设计思维以及创新性设计的思维。
三、 融情于美——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 整体法 个体法的教学方式
整体的方式指的是面向全体的学生,可以把一个学段的学生当成是一个大的整体,按小学阶段来分的话可以是低年级段、中年级段、高年级段。不同年级段的学生能力及教育层次不同他们的情感教育方式就会有不同。低年级段的学生主要是思想情感上的依赖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帮助他们自我发挥从而获得自尊自信和情感的体验。个体性的方式指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民间面塑》这一节课中,在几个班教授中都是采用一样的方式方法,但是在作品制作及展示环节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到班级跟班级之间的差距也能很直观地看到学生之间的不同,所以作为美术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注意个体的一些差异,再教学中融入情感,这样教学才会有效果。
(二) 直接法 间接法的教学方式 直接的方式是小学美术课中常用的情感教育的方式,教师可以用肢体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的变化等,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地让学生慢慢形成情感。美术课不同其他课程,一个小小的鼓励“你画的真棒!”在学生那就很容易形成自我情感的满足,必定带动学生自我的自豪感及自信心。例如:在人美版小学一年级《谁画的鱼最大》这节展示课中,教师以极丰富的情感教学方式开展,但是最终在作业环节中发现没有几个同学能表现出最大,这时教师让大家都停下了手中的笔,跟学生们手舞足蹈地进行了一个游戏,最终总结出来要大,画面中要有一条最大的鱼。以这种简单、直接的表现方式、情感教育融入的方式得到了想要的教学效果。采用间接的方式也是情感教育的常用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有些情感教育表现间接的方式会比直接的方式取得更好的效果。常用的间接方式有感染法、示范法、榜样法等等。
(三) 启示法 生成法的教学方式
启示法一般是多用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美术教师除了采用直接的引导方式让他们能表达情感和获得情感外,还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深层次地启发并获得较高层次的情感体验。生成法是情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式,在美术课堂中如何加入情感教育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班级、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情感教育方式,以期能达到不同情感教育方式适应不同个体发展的需求,不同情感教育方式得到的情感教育效果也会不尽相同。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剪纸中的阴刻与阳刻》这节课中,在解释什么是阴刻什么是阳刻过程中就发现不少学生就搞不清楚,而且解释的越多反而感觉越混乱。这时笔者就意识到光靠讲学生无法理解,那就只能靠一点点的解释并带启发性的语言、举例,让一些已经学会的同学去教一些还不懂的同学,在经过多次的尝试以后下课前大部分同学都能较快的区分出阴刻与阳刻。
(四) 反复法 多样法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情感受外界的影响会比较大,因此,教师在加入情感教育时要有系统针对性,并加以反复强调等方式让学生产生并获得积极的情感。只有采用这种反复多次的强化训练才能使得学生吸收消化逐渐形成自己的情感,从而让学生真正得到情感上的体验。多样法的教学方式不仅仅需要反复法的支持,更需要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呆板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情感,同样也不利于教师情感教育的教学。例如在《水墨改画》这节课中,需要利用水墨去完成改画任务,但是因为学生接触水墨并尝试绘画的能力并不是很好,首先我根据大家的情况先反复练习简单的水墨绘画,再通过观看沙画提示学生作品效果可以是變化多样的,再通过示范展示让学生了解如何去进行表现。因此,作为美术教师不光要注意把握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同样也要挖掘课堂内外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入到美术教学中,并使得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
教书育人,用情用心,只有饱含情感的教学才能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学生处在良好的情感教育中自然而然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对于小学美术课堂具有非凡的意义,使得学生的美术学习和情感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艺术境界。
作者简介:
金强龙,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学校。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与文化,启发学生从情感认知上了解美术这门课程的多样性,以及联系美术教学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逐渐从单纯的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逐渐转变为知识技能与情感相融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从而使小学美术教学成为一门更加符合小学生心智成长的课程,并且能够通过提升学生情感上对于美的感受,对于文化的体验,激发学生对于小学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得小学美术教学和学生的情感培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 相得益彰——小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的效验
(一) 融洽课堂,增强情感交流
现代教学也不同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多的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在情感教育中,哪怕不经意地交流:“你画的真好”“大家都画的很棒”之类的话都会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在已有的教学经验中有这样一位学生,從其他学校插班入学,性格比较内向,美术作品的表现也只是中规中矩,在上四年级《自行车局部写生》这一课时,突然发现画的非常好,就拿着他的作品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一下,往后的美术课上也发现跟之前的状态有很大的进步,时不时也会来问问该怎么画、画什么好等。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有意识的重视情感教育,使得对于学生情感的重视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在这样一个融洽的课堂中,学生勇于表达,教师一个简单的表扬话语,也能激发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形成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师生在美术课堂情感形成共鸣。
(二) 提高感染力,增强亲和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的自身魅力也能得到提升。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教师提高自身的感染力,增强亲和力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学习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曾经听过一位优秀教师的展示课《城市建筑》,这位老师就以极具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和亲和力带领着学生们学习如何进行城市建筑高低、前后、遮挡等关系的表现,40分钟时间里可以看到没有一个同学开小差、做小动作,可以说不少教师都被这堂课深深吸引,所以教师的感染力、上课时的亲和力都为我们美术课堂增姿添彩,同样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二、 以美润情——小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的效用
(一) 形成正确、正向的审美理念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思想上和人格上都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能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理念、态度及价值观。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也是势在必行。同样情感教育也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悟其中的美,从而在美术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审美和丰富的情感及人格的形成,才能逐渐实现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 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
情感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情感教育,学生的情感教育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并引导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表达。小学美术教育能培养审美能力,在一些日常的教学中、艺术作品欣赏中能慢慢积累形成,但是审美感受能力跟审美理解能力却是需要加入情感教育后让学生慢慢体会、逐渐才能形成的一种能力,对于学生以后形成自我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彩墨游戏》的教学中,学生由于仅仅三年级,年龄小,可能无法领会到水墨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更不要说懂得欣赏水墨画了,在本节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引导学生去领略国画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 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是产生思维的基础,只有当感知后才能调动大脑思考,而感知又是情感教育中的一个部分,所以感知能力的大小、多少对思维能力的产生、形成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中缺乏形象思维能力的学生一般来说会比较难以进行学习和理解,而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锻炼形象思维能力,不仅如此,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乏一些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形成形象思维、创新思维,但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学会感知,所以美术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在小学美术三年级《身边的设计艺术》着一节课中,作业环节中就需要学生去进行设计,但是设计之前也会给大家一起欣赏一些生活中的设计,让学生感知、启发学生的感知,进而产生自我的设计思维以及创新性设计的思维。
三、 融情于美——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 整体法 个体法的教学方式
整体的方式指的是面向全体的学生,可以把一个学段的学生当成是一个大的整体,按小学阶段来分的话可以是低年级段、中年级段、高年级段。不同年级段的学生能力及教育层次不同他们的情感教育方式就会有不同。低年级段的学生主要是思想情感上的依赖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帮助他们自我发挥从而获得自尊自信和情感的体验。个体性的方式指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例如: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民间面塑》这一节课中,在几个班教授中都是采用一样的方式方法,但是在作品制作及展示环节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到班级跟班级之间的差距也能很直观地看到学生之间的不同,所以作为美术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注意个体的一些差异,再教学中融入情感,这样教学才会有效果。
(二) 直接法 间接法的教学方式 直接的方式是小学美术课中常用的情感教育的方式,教师可以用肢体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的变化等,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地让学生慢慢形成情感。美术课不同其他课程,一个小小的鼓励“你画的真棒!”在学生那就很容易形成自我情感的满足,必定带动学生自我的自豪感及自信心。例如:在人美版小学一年级《谁画的鱼最大》这节展示课中,教师以极丰富的情感教学方式开展,但是最终在作业环节中发现没有几个同学能表现出最大,这时教师让大家都停下了手中的笔,跟学生们手舞足蹈地进行了一个游戏,最终总结出来要大,画面中要有一条最大的鱼。以这种简单、直接的表现方式、情感教育融入的方式得到了想要的教学效果。采用间接的方式也是情感教育的常用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有些情感教育表现间接的方式会比直接的方式取得更好的效果。常用的间接方式有感染法、示范法、榜样法等等。
(三) 启示法 生成法的教学方式
启示法一般是多用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美术教师除了采用直接的引导方式让他们能表达情感和获得情感外,还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深层次地启发并获得较高层次的情感体验。生成法是情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式,在美术课堂中如何加入情感教育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班级、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情感教育方式,以期能达到不同情感教育方式适应不同个体发展的需求,不同情感教育方式得到的情感教育效果也会不尽相同。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剪纸中的阴刻与阳刻》这节课中,在解释什么是阴刻什么是阳刻过程中就发现不少学生就搞不清楚,而且解释的越多反而感觉越混乱。这时笔者就意识到光靠讲学生无法理解,那就只能靠一点点的解释并带启发性的语言、举例,让一些已经学会的同学去教一些还不懂的同学,在经过多次的尝试以后下课前大部分同学都能较快的区分出阴刻与阳刻。
(四) 反复法 多样法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情感受外界的影响会比较大,因此,教师在加入情感教育时要有系统针对性,并加以反复强调等方式让学生产生并获得积极的情感。只有采用这种反复多次的强化训练才能使得学生吸收消化逐渐形成自己的情感,从而让学生真正得到情感上的体验。多样法的教学方式不仅仅需要反复法的支持,更需要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呆板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情感,同样也不利于教师情感教育的教学。例如在《水墨改画》这节课中,需要利用水墨去完成改画任务,但是因为学生接触水墨并尝试绘画的能力并不是很好,首先我根据大家的情况先反复练习简单的水墨绘画,再通过观看沙画提示学生作品效果可以是變化多样的,再通过示范展示让学生了解如何去进行表现。因此,作为美术教师不光要注意把握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同样也要挖掘课堂内外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入到美术教学中,并使得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
教书育人,用情用心,只有饱含情感的教学才能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学生处在良好的情感教育中自然而然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对于小学美术课堂具有非凡的意义,使得学生的美术学习和情感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艺术境界。
作者简介:
金强龙,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