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使用青海、甘肃等区域数字台网所观测到的2009年1月1日—2022年2月8日间青海门源及周边地区(36°~39°N,101°~104°E)14869次地震事件的地震观测资料,基于双差成像(TomoDD)方法进行重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门源及周边地区地震震源深度较浅,主要集中在5~15 km深度范围,其中10 km附近分布最多.推断该深度区域为门源及周边地区的主要孕震区.基于地震重定位结果和主震区三维速度结构分别对2016年门源MS 6.4地震和此次地震序列
【机 构】
:
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 兰州 730000;甘肃省地震局,甘肃 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甘肃省地震局,甘肃 兰州 73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使用青海、甘肃等区域数字台网所观测到的2009年1月1日—2022年2月8日间青海门源及周边地区(36°~39°N,101°~104°E)14869次地震事件的地震观测资料,基于双差成像(TomoDD)方法进行重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门源及周边地区地震震源深度较浅,主要集中在5~15 km深度范围,其中10 km附近分布最多.推断该深度区域为门源及周边地区的主要孕震区.基于地震重定位结果和主震区三维速度结构分别对2016年门源MS 6.4地震和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机理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两次地震都位于高速异常体边缘,速度结构与断裂、地震序列吻合较好.2022年门源地震位于高速体的西端末梢位置,是该高速体受青藏高原东北缘顺时针应力作用导致的滑动产生的走滑型地震.
其他文献
为提高城际铁路车站短时客流量预测的准确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预测模型.首先分析了广珠城际铁路车站日客流量的时间分布规律,发现各车站日客流量存在着相似的分布特征,但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客流量呈现出较大差异.以广州南站、珠海站以及小榄站3个车站的进站客流为例,选择时间窗步长为2和4分别进行预测分析,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来提高预测精度.当时间窗步长为4时,预测精度明显提高.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预测结果对比,Bi-LSTM网络的预测精度更高,在广珠城际车站日客流预测中具
产城融合是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研究成果在研究对象、内涵体现和评价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从系统视角提出了一种评价城市产城融合的方法.首先明晰城市产城融合的内涵,对产城融合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采用系统耦合、无监督聚类和系统相关分析等科学方法量化评价城市系统的产城融合发展以及融合发展特征,最后通过该评价方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产城融合进行评价分析,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和决策参考性.
兰新客运专线CRH5G型动车组镟修运行15万km后,出现了振动大、轴箱弹簧折断、垂向止档折断等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为了提高动车组运行品质、确保动车组安全,需要进行轮对镟修或钢轨打磨,但提前进行轮对镟修会造成轮对使用寿命降低,因此需研究合理的轮对镟修周期.本文对兰新客运专线CRH5G-5183、CRH5G-5198两组动车组的26次镟修周期及1000条车轮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镟修后不同里程动车组横向稳定性与横向平稳性进行分析,按照轮对数据符合标准、横向稳定性与横向平稳性良好的要求,将兰新客运专线CRH5
本文根据广珠城际铁路客流特点,以旅客的总旅行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客流节点服务频率、单列列车停站次数、车站能力和列车运输能力约束,构建了广珠城际铁路列车停站方案优化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相比于现有方案,优化方案各等级节点服务频率分别减少了4.88%、7.41%、33.33%,各等级节点间平均服务频率分别减少了8.11%、12.00%、40.00%、23.53%、33.33%、50.00%,列车总停站次数减少了9.06%,旅客的总旅行时间减少了0.8%.本文的列车停站优化方案不仅有效
本文研究了广州南站旅客市内接驳交通的市场细分问题.采用RP/SP联合调查方法,对广州南站旅客的个人出行特征和接驳交通方式选择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潜在类别模型与多项Logit模型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南站旅客市内接驳交通市场进行细分,并分析各类旅客市内接驳交通方式的选择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广州南站旅客市内接驳交通市场可分为“休闲型”(43.97%)、“商务型”(28.94%)和“学生型”(27.09%)三类;这三类旅客主要倾向于选择公交地铁组合和地铁这两种接驳方式,比例分别达到了69.20%、84.59%和
为了能考虑地震双向性和岩土体参数多种不确定性,提出了地震荷载下崩塌堆积体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水平和竖向地震荷载对崩塌堆积体的可靠性影响.运用极限平衡法和拟静力法分析了双向地震下崩塌堆积体的安全稳定性,采用响应面法和JC法建立崩塌堆积体的地震极限状态方程,然后,运用盲数理论对岩土体参数进行盲数化处理,进一步推导出崩塌堆积体地震安全系数的盲数模型,最后,通过MATLAB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计算和分析结果的快速输出.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更低,更偏于工程安全可靠;与水平地震荷载相比,竖向地震荷载对崩塌
西部地区大型基础性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为处理工程开挖出的大量土方,减少工程造价和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通过对红层软岩改良土进行试验研究,评价其作为路基回填料的可行性.以西北某地铁深基坑项目为依托,首先通过对不同黄土和水泥掺比下红层软岩改良土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其次对该改良土压缩模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最佳配合比,最后对最佳配合比下的改良土进行浸水前后试验,评价其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黄土和水泥均对压缩模量影响显著,推荐的红层软岩改良土的最佳配合比为黄土20%,水泥7%;浸水前改良试样压缩模量随养护时间的增加
通过建立不同场地条件下隧道-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模型,研究有、无上部结构存在、场地条件和地震波频谱特性对隧道-土-上部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对于隧道等地下结构,其地震响应主要受场地条件影响,不同场地条件隧道动内力值相差巨大,设计时应引起足够重视,相比之下有、无邻近上部结构对其影响较小;(2)S波垂直入射时,对于无上部结构的隧道动内力响应呈对称性,上部结构的存在会打破该对称性,使隧道与邻近上部结构相邻侧45°角处动轴力增大,另一侧135°角处显著减小;(3)波的频谱特性对地上、地下结
为探讨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柱抗震性能,基于大型有限元程序ABAQUS,结合UHPC、NC和高强钢筋材料本构关系,校准损伤塑性模型中相关参数,建立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柱抗震有限元模型.通过与3个NC柱和3个UHPC柱拟静力试验结果对比,验证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轴压比、纵筋直径、纵筋强度、箍筋间距和UHPC高度等敏感参数对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柱位移延性系数随轴压比、纵筋直径和箍筋间距的增大而降低,随纵筋
为研究设计地震作用下铁路梁桥支座水平地震力按静力法计算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以一墩高为5~20 m、跨径为32 m的简支梁桥圆端形重力式桥墩为研究对象,建立单墩抗震模型,采用反应谱法分析不同场地条件下支座的水平地震力,探讨设计地震作用下桥墩截面的合理刚度取值.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地震下桥墩均处于开裂状态,应以开裂截面刚度作为反应谱计算的截面刚度;静力法计算支座水平地震力会造成设计值偏大或偏小;桥墩越矮,场地条件越差,动力效应越明显,建议支座水平地震力采用动力法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