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在线教学的“跨疫情”转型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对高职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课程教学运行造成了冲击,也加速了在线教学方式的变革。疫情前,高职课程在线教学属于“助力型”,教学目标依附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模仿课堂教学,线上线下教学评价呈现分离状态;疫情期间,高职课程在线教学呈“承担型”教学形态,在线教学完成所有教学目标,在线教学呈现完整教学内容;后疫情时代,高职课程在线教学表现为“融入式”教学形态,线上线下教学目标呈现递进关系,线上线下教学方法实现逻辑贯通,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形成依存关系,线上线下教学评价体现协同互补。
  [关键词]高职课程;在线教学;跨疫情;转型
  [作者简介]王石(1979- ),男,安徽六安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
其他文献
《微生物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和林学等学科的核心课程,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知识结构欠缺和学科内容繁复等问题,通过
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药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整群抽取2017级中医学专业2个大班的23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其中110人的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方法授课;以其
以治理理论为指导,着重分析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国家教育考试管理工作如何实现法治化和良性发展,并对国家教育考试法治化提出具有针对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的对策。为了有效推动国家教育考试法治化进程,应秉承“依法治考”理念,尊重招生单位自主权;提升国家教育考试相关法律的位阶,减少对行政规则的依赖;完善国家教育考试管理机制,切实保障考生权利。
《千字文》编次在维持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有序高效运行,以及保障其公平与公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明代科考前日,贡院出示以《千字文》编次的“席舍图”,科考时,考生按前日“席舍图”上的字号,找到对应号舍。清代则是考生以试卷上的《千字文》编号为基,以座号便览为导,找到相应的号舍。明清时期的号舍又皆以《千字文》编次。清代科考前后的试卷,也以《千字文》的字号编次。考前以试卷上《千字文》字号为导向,寻找所属号舍。考后戳印弥封《千字文》字号,以防“预先关会之弊”。
唐文治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工科先驱和国学大师,同时也是典型的跨时代科举人物。基于科举活动史的视野,纵观唐文治求学、为官和兴教的经历,科举是贯穿其间的关键词,他早年志于科举而勤读应考,中年得益于科举由学入仕,晚年图变科举无望而顺势兴办教育。通过分析唐文治所奏《请挽大局以维国运折》中所提的科举改革建议及其辅导门生应科举试的观念发现,唐文治对科举存废所持的是一种代表与时俱进的温和改良派的取向,与晚清立废科举和渐废科举的派系主张具有明显区别。受科举教育的深刻影响,为“保存国粹”,唐文治弃政南归兴办教育,尤其是
江苏省于2019年启动第三批高考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江苏高校招生、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日益凸显。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实践为例,分析江苏高校面对新高考改革识变、应变、求变的对策,揭示高校在高考改革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自主权扩大的同时,也将面临生源质量分化、专业建设危机、教学管理挑战。提出高校改革与应对的举措:科学设置选考科目、动态调整招生专业、不断优化招生录取方案;变革招生制度、凝聚专业特色、重组教学管理资源、贯穿生涯规划理念等。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观念,课程思政强调各类课程、各科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其内涵、理念、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价值指向基本相通。积极推进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多主体、多学科的教育共效应,是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但在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主体性疏离、过程性疏离、空间性疏离、体制性疏离四重教学限制。因此,建议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从主体育人的共识、
师范/非师范二分法作为学界剖析高师院校专业结构问题的基本视角,聚焦高师院校职能的特殊性,具有一定合理性。随着高师院校内在结构的变化,二分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强调其职能特殊性而遮蔽了高等教育组织架构的普遍性;二分法的绝对性割裂了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关注静态结构而忽略动态发展过程;关注结果而忽略根源探寻。高师院校目前已具备综合性院校的现实架构,需要超越二分局限,以动态、发展的多元视角探讨其专业结构问题,发挥综合性院校对提高学科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应有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竞争人数增长、岗位投放减少、人才需求升级.为此,政府层面,要完善政策,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高校层面,要多措并举,提升毕业
[摘要]课程是落实产教融合这一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基础环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产教协同合作育人的途径,为实现产教融合课程创新、增强课程教学实践性与职业性提供了保障。文章在分析信息化时代产教融合课程创新现实需求及产教融合课程创新实施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课程创新的六大路径。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课程创新  [作者简介]汤晓(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