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是结合校情走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大学生思想变化特点和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
[关键词]柔性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257-01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而具科学性、人性化的柔性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
一、柔性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内涵及特征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是通过思想教育、感情沟通、目标设定和平衡协调等手段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协调关系等目的的诱导性管理方式。
(二)柔性管理的特征
1.情感性。柔性管理的情感性主要表现为以价值文化,精神和情感代替权力,以引导、影响、感化和凝聚替代强制管理的方式。实质就是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迎合广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需求,适时地调适其情感,优化其被尊重的环境,促进其实现自我。
2.人本性。柔性管理倡导人本性,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柔性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人翁精神,实施双主体的民主参与管理。在柔性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学生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
3.驱动性。柔性管理是不以外界权利为杠杆,以学生实际的心理情况,善于利用学生内心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内在潜力,使学生乐学、善学。希望自身的才能得到发挥,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有着强烈的自尊、自爱和自强的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柔性管理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激发学生自觉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具有明显的驱动性。
4.灵活性。柔性管理注重适应组织环境和发展变化的变化而变化,讲求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是一种全变化、艺术化、非模式化的管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国高校一直沿袭着“刚性管理”模式,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这种传统的刚性管理弊端开始凸显,无法满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大学生的信任和理解,采取硬性的管理方式,抹杀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各种管理制度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新形势下,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根据个体的志向、爱好、需要、性格、追求和态度,有针对性的设计柔性管理措施,对不同思想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这样成效才会显著。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实施柔性管理策略
(一)柔性管理理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人为本是柔性管理的管理特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要确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始终围绕学生为根本,增强学生参与管理的集体意识,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使他们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让学生对班集体产生共鸣,从而发生认同。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到各项管理事物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民主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全面关注集体情况,提高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度,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个体对集体的认同感,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契机,建立柔性管理机制
在具体的工作机制中引入柔性管理机制,目的在于让“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灵活、多变、协作”的管理特色。当代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和判断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见地,这是建立在其独立人格和个性基础之上的,不可能再盲从和接受强迫式的管理,那种以行政命令来自上而下的思想教育在现代难以实现其教育目的。相比较而言,我们可以很欣喜的发现,柔性管理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管理窗口,他们从学生自身情感出发,以内心激励为目的,采取心与心的交流,与学生互动,以非对抗、非行政、非强迫的管理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管理。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管理,以至于实现自我完善,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可以积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推动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灵活有序的开展。
(三)以“校园文化”为平台,实现“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独特的风景线,自然成为高校思想教育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平台,它通过搭建校园文化这个平台,旨在学生个性展示,认同学校价值理念,同时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校园文化就犹如一个融合剂,他可以有效调剂学生的情感、理念、心性、情操等等,从根本上实现“育人无形”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动性,让他们认识到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其学会分析与思考。
(四)刚柔并济要实现“以柔促刚”
柔性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校思想教育模式,是对学生管理机制的一种有效补充,但是这种补充绝对不是要放弃严格、规范的管理模式,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张扬个性、发挥创造力的平台,这是需要“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只有在一个行之有效的刚性规则下,以“刚”为框,以“柔”为内涵,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利的成才空间。
[关键词]柔性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257-01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而具科学性、人性化的柔性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
一、柔性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内涵及特征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是通过思想教育、感情沟通、目标设定和平衡协调等手段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协调关系等目的的诱导性管理方式。
(二)柔性管理的特征
1.情感性。柔性管理的情感性主要表现为以价值文化,精神和情感代替权力,以引导、影响、感化和凝聚替代强制管理的方式。实质就是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迎合广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需求,适时地调适其情感,优化其被尊重的环境,促进其实现自我。
2.人本性。柔性管理倡导人本性,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柔性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人翁精神,实施双主体的民主参与管理。在柔性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学生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
3.驱动性。柔性管理是不以外界权利为杠杆,以学生实际的心理情况,善于利用学生内心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内在潜力,使学生乐学、善学。希望自身的才能得到发挥,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有着强烈的自尊、自爱和自强的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柔性管理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激发学生自觉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具有明显的驱动性。
4.灵活性。柔性管理注重适应组织环境和发展变化的变化而变化,讲求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是一种全变化、艺术化、非模式化的管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国高校一直沿袭着“刚性管理”模式,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这种传统的刚性管理弊端开始凸显,无法满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大学生的信任和理解,采取硬性的管理方式,抹杀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各种管理制度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新形势下,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根据个体的志向、爱好、需要、性格、追求和态度,有针对性的设计柔性管理措施,对不同思想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这样成效才会显著。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实施柔性管理策略
(一)柔性管理理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人为本是柔性管理的管理特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要确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始终围绕学生为根本,增强学生参与管理的集体意识,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使他们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让学生对班集体产生共鸣,从而发生认同。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到各项管理事物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民主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全面关注集体情况,提高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度,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个体对集体的认同感,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契机,建立柔性管理机制
在具体的工作机制中引入柔性管理机制,目的在于让“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灵活、多变、协作”的管理特色。当代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和判断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见地,这是建立在其独立人格和个性基础之上的,不可能再盲从和接受强迫式的管理,那种以行政命令来自上而下的思想教育在现代难以实现其教育目的。相比较而言,我们可以很欣喜的发现,柔性管理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管理窗口,他们从学生自身情感出发,以内心激励为目的,采取心与心的交流,与学生互动,以非对抗、非行政、非强迫的管理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管理。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学生的自我调控,自我管理,以至于实现自我完善,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可以积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推动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灵活有序的开展。
(三)以“校园文化”为平台,实现“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独特的风景线,自然成为高校思想教育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平台,它通过搭建校园文化这个平台,旨在学生个性展示,认同学校价值理念,同时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校园文化就犹如一个融合剂,他可以有效调剂学生的情感、理念、心性、情操等等,从根本上实现“育人无形”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动性,让他们认识到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其学会分析与思考。
(四)刚柔并济要实现“以柔促刚”
柔性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校思想教育模式,是对学生管理机制的一种有效补充,但是这种补充绝对不是要放弃严格、规范的管理模式,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张扬个性、发挥创造力的平台,这是需要“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只有在一个行之有效的刚性规则下,以“刚”为框,以“柔”为内涵,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利的成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