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玉器历史悠久,时代不同而风格各异。唐代玉器材料优良,工艺精湛,数量日渐增多,各式玉杯、玉盒及以人物、动物等为造型的圆雕作品,为唐代玉器注入了勃勃生机。其主要特点是:一、面向自然,取材于生活。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自然中的风光、行云流水、奇花异草等等,无一不在图案中再现,充分体现了时人安居乐业、经济富足、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蓬勃奋发、欣欣向上的精神面貌。二、喜用短小的纤细阴线作装饰。唐代的玉器图案,无论是人物的衣褶、植物的花心叶脉、动物的皮毛、禽鸟的羽翅等,均选用大量舒展流畅或密集短小纤细的阴线加以装饰,而且每件作品,都能较好地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极力突出个性,强调生活性,从而使唐代玉器既具造型美,又具工艺美,更富神态美。三、琢磨细致,质感强烈。唐代玉器特别注重制作工艺的表现,尤其是动物圆雕作品,既大刀阔斧又精雕细刻,大中显精神,细中见灵气,神态安详,五官刻画细致,体态丰满圆润,肌肉发达。尾部与身上的皮毛,皆用细密短阴线排列表示,有条不紊,质感极强,恰似大自然中的原生动物一样,形神毕肖,反映了唐代玉器碾琢技艺的卓越成就。
宋代,玉器发展到了一个灿烂如新的阶段,它不像唐代玉器绚丽多姿,亦没有十分显眼的异国色彩,而是在唐代写实风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更加崇尚自然,并热衷于在自然中发现美的因素。同时,他们还以自然对象比附和表征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民族的价值观念,追求“不事雕琢,天然成趣”的审美趣味。因此,自然成了人的象征,成了人的一种抒情言志的对象。一切景物表象皆为人的情感的表现、人的精神的反映,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关系。如梅象征傲岸,孤芳自赏;竹与节操、隐逸之气又总是连在一起;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更加表现出一种清高不俗的风貌。由于这种意识观念和整个文化环境的演进和变化,使得宋人改变了唐人那样以激昂的情调对现实进行讴歌、以欢快的想象塑造豪放不羁、浑厚丰满的造型,而是逐步转向风花雪月、柔情妩媚、清新秀丽的情调,更加细致地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美的情趣,描写生活中美的动态。画面中没有紧张热烈的气氛,没有过分的矫揉造作,比较讲究细腻纯真、意境高雅的文人格调,从而使玉器作品具有一种自然恬静的含蓄美,同时也充满了世俗生活的欢乐情趣。
本文就河北博物院藏部分唐宋时期的玉器精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求批评指正。
唐人物纹玉带銙,长4.1、宽4、厚1.2厘米(图1)。玉色白,微泛青,玉质莹润。通体呈正方形,四边略呈斜坡状,器表用阴刻线刻画一胡人盘腿端坐于地毯上,一手扶膝,一手执碗,头部侧扭,长发散披两肩,用短小的阴刻线刻画出五官,肩披飘带,四周轮廓边缘去地斜挖,只留下斜挖后的一条窄边,以突出人物的立体感。背面光素,四角均有对穿孔。
唐时,中亚地区的波斯人大量进入内地,把中亚的宗教及生活习俗带入我国。此件带板上的图案表现了当时大唐帝国与异域文化的交融。
玉带是封建社会后期官场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鞓(皮革带)、銙(带上镶嵌之物)、铊尾(嵌在皮带革的尾端)三部分组成。用玉制作的銙为玉带銙,俗称带板。造型基本为扁平体,是缀在革带上的玉质饰物。唐代,玉带已成为官级尊卑的象征物,革带上的玉銙配置日益趋于制度化,王臣贵族们以玉銙的多少及材质的优劣来区别他们之间地位的尊卑、品级的高低。宋元明各朝玉带依然流行,同样也是佩带者身份地位的标志。尤其是明代更加重视古礼,同时也是使用玉銙数量最多的时代。清朝恢复了满族的生活习俗和服饰,玉带不再使用。
唐人物纹玉带銙,长4.5、宽4.1、厚0.7厘米(图2)。玉色青白,细润。造型为近正方形,正面饰一老者盘坐于蒲团上,侧头闭目,身披宽大衣袍,袒胸,两手放于腹部。人物头部用阴刻线刻划出五官,头发和胡须用排列整齐又比较稠密的细短阴线表现,工艺技法采用唐代较为流行的,近似浅浮雕的石刻艺术的表现形式,主题纹饰轮廓以外,即地子部分,则完全磨去。带銙的边缘无装饰,使图案中的纹饰明显突出。背面光素,四角均有对穿孔。
唐浮雕狮纹玉带銙(图3),长3.2、宽2.3、厚0.9厘米。玉色白中偏黄,温润细腻。此器采用浅浮雕工艺,狮子呈静卧状,五官用阴刻线刻画,头部用排列整齐而又比较稠密的纤细短阴线表现毛发,四肢浑圆粗短,体态丰满圆润。整个带銙的地子部分完全磨去,边沿无装饰,使狮子图案明显突出。
宋镂雕云龙纹玉佩(图4),长5.4、宽3.2、厚0.5厘米。玉色青白,内有絮斑。器为长方形片状,镂雕而成。龙体光素,曲颈拱背,龙首略昂。头部、背部发毛呈飘拂状,并飞跃于祥云之上。特别是流云的动态、走向进一步加强了云龙行进的感觉,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通体玲珑剔透、秀美,背面光素。
龙的形象发展到唐宋时期更加完美成熟,造型风格日益趋向生活化、艺术化,尤其是唐龙那种挺胸昂首,尾部与后腿互相缠绕的生动线条和庄重富贵、泰然自若的神态,常给人一种充满自信的稳定感。其鹿角、蛇身、兽肢、禽爪及流动滑润的体态,均为后来的龙纹造型奠定了基础。宋代龙纹已向多样化发展,大多光素无纹,也有的饰有斜格纹,龙体姿态优美,富于变化,或上升下降,或翻腾跳跃,并常与花草、海浪、云朵组合在一起,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新的审美意识,从而使龙纹真正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装饰图纹。
宋玉花饰,长6.4、宽5.2、厚1.2厘米(图5)。玉色白,温润细腻无瑕。器为八瓣花形,花瓣肥厚,边缘向上卷起,花瓣深挖,有很强的立体感。制作精巧,琢磨细腻,抛光极佳。器中部透雕一菱形孔,两边各有一圆形小孔,可缀系,应为镶嵌之物。
唐宋以后,以花卉植物为造型的玉器日渐增多。尤其是宋金时期的花卉造型,多为扁平体,一般花瓣及叶均深挖斜磨,下凹幅度较大,中央花蕊多用斜格纹表示,虽较为图案化,但仍具有一定的自然写实风格。宋代建筑中的“剔地挖叶花”工艺,与此类器物的制作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童子持莲玉佩饰,高4.7、长4.1、宽1.6厘米(图6)。玉色白中泛黄,有黄褐色斑。童子通体圆雕而成,头部较大,五官比较集中,葱管小鼻,小嘴、耳朵刻划均较明显。童子身穿短衣肥裤,交脚而行,右手牵绣球飘带于前胸,左手持莲,莲茎从肩部顺势而下,盛开的莲花和绣球并列于小孩的右肘与右侧衣角处。上下有穿,当为坠形佩饰。
童子与莲花组合的造型,是佛教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果。始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壁画和造像中。宋代玉雕童子持莲形象多有发现,明清时期制作更加普遍。同时这一造型还巧妙运用了谐音喻意手法,使“莲”比“连”,并进一步将“连”与“生”结合,发展成“连生贵子”的文化意义。因此“童子持莲”这一造型便成了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吉祥图案,表达了古人希望生活幸福、子孙延绵的美好愿望。
宋代,玉器发展到了一个灿烂如新的阶段,它不像唐代玉器绚丽多姿,亦没有十分显眼的异国色彩,而是在唐代写实风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更加崇尚自然,并热衷于在自然中发现美的因素。同时,他们还以自然对象比附和表征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民族的价值观念,追求“不事雕琢,天然成趣”的审美趣味。因此,自然成了人的象征,成了人的一种抒情言志的对象。一切景物表象皆为人的情感的表现、人的精神的反映,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关系。如梅象征傲岸,孤芳自赏;竹与节操、隐逸之气又总是连在一起;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更加表现出一种清高不俗的风貌。由于这种意识观念和整个文化环境的演进和变化,使得宋人改变了唐人那样以激昂的情调对现实进行讴歌、以欢快的想象塑造豪放不羁、浑厚丰满的造型,而是逐步转向风花雪月、柔情妩媚、清新秀丽的情调,更加细致地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美的情趣,描写生活中美的动态。画面中没有紧张热烈的气氛,没有过分的矫揉造作,比较讲究细腻纯真、意境高雅的文人格调,从而使玉器作品具有一种自然恬静的含蓄美,同时也充满了世俗生活的欢乐情趣。
本文就河北博物院藏部分唐宋时期的玉器精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求批评指正。
唐人物纹玉带銙,长4.1、宽4、厚1.2厘米(图1)。玉色白,微泛青,玉质莹润。通体呈正方形,四边略呈斜坡状,器表用阴刻线刻画一胡人盘腿端坐于地毯上,一手扶膝,一手执碗,头部侧扭,长发散披两肩,用短小的阴刻线刻画出五官,肩披飘带,四周轮廓边缘去地斜挖,只留下斜挖后的一条窄边,以突出人物的立体感。背面光素,四角均有对穿孔。
唐时,中亚地区的波斯人大量进入内地,把中亚的宗教及生活习俗带入我国。此件带板上的图案表现了当时大唐帝国与异域文化的交融。
玉带是封建社会后期官场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鞓(皮革带)、銙(带上镶嵌之物)、铊尾(嵌在皮带革的尾端)三部分组成。用玉制作的銙为玉带銙,俗称带板。造型基本为扁平体,是缀在革带上的玉质饰物。唐代,玉带已成为官级尊卑的象征物,革带上的玉銙配置日益趋于制度化,王臣贵族们以玉銙的多少及材质的优劣来区别他们之间地位的尊卑、品级的高低。宋元明各朝玉带依然流行,同样也是佩带者身份地位的标志。尤其是明代更加重视古礼,同时也是使用玉銙数量最多的时代。清朝恢复了满族的生活习俗和服饰,玉带不再使用。
唐人物纹玉带銙,长4.5、宽4.1、厚0.7厘米(图2)。玉色青白,细润。造型为近正方形,正面饰一老者盘坐于蒲团上,侧头闭目,身披宽大衣袍,袒胸,两手放于腹部。人物头部用阴刻线刻划出五官,头发和胡须用排列整齐又比较稠密的细短阴线表现,工艺技法采用唐代较为流行的,近似浅浮雕的石刻艺术的表现形式,主题纹饰轮廓以外,即地子部分,则完全磨去。带銙的边缘无装饰,使图案中的纹饰明显突出。背面光素,四角均有对穿孔。
唐浮雕狮纹玉带銙(图3),长3.2、宽2.3、厚0.9厘米。玉色白中偏黄,温润细腻。此器采用浅浮雕工艺,狮子呈静卧状,五官用阴刻线刻画,头部用排列整齐而又比较稠密的纤细短阴线表现毛发,四肢浑圆粗短,体态丰满圆润。整个带銙的地子部分完全磨去,边沿无装饰,使狮子图案明显突出。
宋镂雕云龙纹玉佩(图4),长5.4、宽3.2、厚0.5厘米。玉色青白,内有絮斑。器为长方形片状,镂雕而成。龙体光素,曲颈拱背,龙首略昂。头部、背部发毛呈飘拂状,并飞跃于祥云之上。特别是流云的动态、走向进一步加强了云龙行进的感觉,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通体玲珑剔透、秀美,背面光素。
龙的形象发展到唐宋时期更加完美成熟,造型风格日益趋向生活化、艺术化,尤其是唐龙那种挺胸昂首,尾部与后腿互相缠绕的生动线条和庄重富贵、泰然自若的神态,常给人一种充满自信的稳定感。其鹿角、蛇身、兽肢、禽爪及流动滑润的体态,均为后来的龙纹造型奠定了基础。宋代龙纹已向多样化发展,大多光素无纹,也有的饰有斜格纹,龙体姿态优美,富于变化,或上升下降,或翻腾跳跃,并常与花草、海浪、云朵组合在一起,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新的审美意识,从而使龙纹真正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装饰图纹。
宋玉花饰,长6.4、宽5.2、厚1.2厘米(图5)。玉色白,温润细腻无瑕。器为八瓣花形,花瓣肥厚,边缘向上卷起,花瓣深挖,有很强的立体感。制作精巧,琢磨细腻,抛光极佳。器中部透雕一菱形孔,两边各有一圆形小孔,可缀系,应为镶嵌之物。
唐宋以后,以花卉植物为造型的玉器日渐增多。尤其是宋金时期的花卉造型,多为扁平体,一般花瓣及叶均深挖斜磨,下凹幅度较大,中央花蕊多用斜格纹表示,虽较为图案化,但仍具有一定的自然写实风格。宋代建筑中的“剔地挖叶花”工艺,与此类器物的制作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童子持莲玉佩饰,高4.7、长4.1、宽1.6厘米(图6)。玉色白中泛黄,有黄褐色斑。童子通体圆雕而成,头部较大,五官比较集中,葱管小鼻,小嘴、耳朵刻划均较明显。童子身穿短衣肥裤,交脚而行,右手牵绣球飘带于前胸,左手持莲,莲茎从肩部顺势而下,盛开的莲花和绣球并列于小孩的右肘与右侧衣角处。上下有穿,当为坠形佩饰。
童子与莲花组合的造型,是佛教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果。始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壁画和造像中。宋代玉雕童子持莲形象多有发现,明清时期制作更加普遍。同时这一造型还巧妙运用了谐音喻意手法,使“莲”比“连”,并进一步将“连”与“生”结合,发展成“连生贵子”的文化意义。因此“童子持莲”这一造型便成了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吉祥图案,表达了古人希望生活幸福、子孙延绵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