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师和别的老师不一样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老师看起来和别的老师不太一样。”学生眼中的“别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课堂中呆板乏味的讲述,从概念到定理的说教,令人感到疲倦;冷漠的、师腔十足的语言,和学生不经意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和尚念经似的,音量节奏、遣词造句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说的每一句话都像英语中的长难句。这样的老师,自然无法吸引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靠什么去吸引学生?所谓言传身教,也是把“言传”放在了前面。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媒介。“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何恰当使用语言,如何巧妙使用语言,值得我们探索。
  先来看一个例子,下面是四位老师与一位参赛准备不积极学生的谈话。
  教师1:你怎么回事?别人玩命准备参赛,人都累瘦了,都觉得时间不够,你却“面不改色心不跳”,你不想参加比赛了吗?
  教师2:你表现很不错,不像某些人一点儿都不积极,天天就知道吃喝玩乐,你一定要好好表现,让老师刮目相看!
  教师3:你是不是对这次比赛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如果你感到太吃力,就不要勉强自己,让你同桌去吧,你俩成绩不相上下,相信他也可以为咱们班争光。
  教师4:这次比赛的时间很紧,你没有感觉太劳累吧?不过,你气色还好,有几个同学都瘦了,你们都是立志要夺冠的,目前计划完成得怎么样了,感觉时间还来得及吗?
  你觉得哪位教师的语言最合适呢?其实,这四位教师的语言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1的语言中带有否定训斥的意思,不太合适;教师2对这个学生是肯定的,但对别的学生又有了否定的意思,不太合适;教师3在理解这个学生的同时渗透了否定的意思,也不太合适;教师4的语言中流露出满满的关心和期待,相比而言是最合适的。所以说,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少用消极的、破坏性的语言,多用积极的、鼓励性的语言,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知道该怎么样去做。
  一位幽默风趣的老师,往往更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刚开始,可能是教师的外表吸引学生,但时间长了以后,吸引学生的可能就是老师流露出来的才华。学生因为老师风趣幽默、富有才华而喜欢老师,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
  可幽默,确实不容易修炼,这和个人的思维习惯、语言习惯有关。所以如果我们学不会幽默,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代替,我们可以用生动活泼、亲切友爱、变化新颖来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课堂中我们的语言要和学生的认知同步,孩子们正值青春年少,我们要用活泼的语言去丰富他们对这个世界、对知识的想象与感知。将生活中的元素引入课堂,学生会对所讲的知识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老师新奇的语言、愉快的互动、有效的沟通,可以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和学习是种体验,这时学生的体验便不再是学习知识,而是在享受知识。知识对他而言不是困难,而是亲密、温馨的伙伴。做一個对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才能够关注学生真实的内心,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课堂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于漪老师说教师语言魅力的三个词:激趣、传情、达意。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是情绪情感的表达,情绪的铺垫;最后才是内容、意义、知识的传递。老师最重要的是呈现给学生一个多元化的课堂,而不是站在讲台上,做一位所谓的知识权威。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是所谓的知识权威,那么在当下网络资源如此丰富的时代,这种教学只是分数的提升。当人工智能出现之后,教师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精辟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知识点和语言有机结合,把学生带进神圣的知识殿堂,让我们的学生在语言的天地里感受知识的神奇,感受交流的快乐,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你和别的老师的不一样。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城南中学
其他文献
从阅读教学目标来看,无论是課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需要教师给予积极、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素养。事实上,课内外阅读是相互促进的,教师既要重视课内阅读,又要拓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不同体裁、不同文本阅读中增长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如何整合课内外阅读呢?  一、注重课内阅读能力培养,为课外阅读奠定基础  面对新课标提出的阅读量目标,单纯地组织课内阅读是难以完成阅读量要求的。因此,教师在
期刊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一轮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已然被列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其中指出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课标中还提出科学探究的八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学生科学研究的概念:科学探究指学生用以获
期刊
改革就是革命,革命就是先进思想的解放,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其实是一次先进教学思想的解放。只有解放了学生的心灵,解放了课程本身,解放了教师的思想,新的课程体系和思想才能建立起来,才能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
期刊
暑假,一个让孩子们期待与向往的漫长假期,趣味满满而又令人难忘。为了让孩子们在假期里不只有欢乐,更有成长,渭南小学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暑期特色课程。  第一部分 特色课程理论之基  一、“适性教育”办学理念  “适性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对其的诠释。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顺应学生为规律,以发展学生为归宿。  二、“适性课程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他们心灵深处的共鸣。”作为班主任,我很感谢孩子们长久以来带给我工作的激情,让我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拥有着恒久的幸福感,我和孩子们一起在阳光下书写着属于我们的故事,一起在紫藤花下畅想着关于我们的未来。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呢?我想只有立德于身,有思想、有情怀、有技能,才有资格去教导学生。
期刊
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与教学预设不吻合,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从而被教师打击或者忽略。其实,这些问题常常是源于学生原认知、真思考,就是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来源,若能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平静的课堂变得有波澜、富有生机。  我们常常鼓励教师要直面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但许多教师不能理解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怪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不是有效的问题,不是真问题。笔者认
期刊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43年前,在校园一角,四校人用心移植下一棵青翠挺拔的小松树。 43年来,四校人传承青松质朴、坚韧、豪迈的品格,铸就了丰盈的“青松文化”,并将此文化深深根植在学校课程开发之中,构建了本校的特色课程。2015年,我们从学生综合评价的五个维度出发,确定了 “铸青松品质课程,育学子核心素养”的青松课程文化建设思路。将国家、地方课程的本质与学科特长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了“松香、松趣
期刊
学校教育是要让所有学生得到相应的进步、提高,“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照,对待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尊重、赏识、宽容,严中有爱,爱中有导”。从教二十几年来,我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教育第一线,遇到的学困生很多。王博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班的王博是个“问题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完成不认真,让我很头痛。其实他是个很聪明的男孩儿,但懒惰、贪玩,对于布置的作业从来不当回事,更别说
期刊
金秋时节,我们语文组一行七人有幸参加了“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中学语文培训研讨会。 仅仅两天时间,我们观摩了十余位老师的授课,聆听了四场报告。当时的状态可谓是聆听中洋溢着欢乐,专注中积蓄着力量。就在此时此刻,我的心头还荡漾着他们授课时的激情,我的耳畔还回响着他们动听的声音。至此,我发现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勤于探究、善于发现、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呈现在课堂内的是:洗尽铅华,回归本真——真正的语
期刊
我是一粒种子  一粒新教育的种子  我来自理想与激情催开的花儿  我无法选择我落到怎样的土壤  ——富饶还是贫瘠,北国还是南方  无论把我埋得多深,我终将穿越泥土  向着明亮的那方……  看到这首诗歌,我浮想联翩。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如同一粒种子,怎样才能在教育实践中生根、发芽、生长,怎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生长成为一道风景呢?我有一些感触,一点思考。  觉醒,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我们有的教师整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