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第一家航空报纸《飞报》社·四川北路1878号·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北路在资料里旧称“北四川路”,离外滩不远。不同于上海尖锐时尚的精英外表,四川北路是上海style里最真实的一章,是上海剥去精装封面的内里部分,轻而易举地接了地气。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上海女作家张爱玲最爱的凯司令蛋糕店,以及在老电影里才能看到的那种弄堂房子……1878号,现为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北路分院,中国第一家航空报纸《飞报》社旧址就在这里。
《飞报》,创刊于1929年2月,于1943年停刊,共出版292期。该刊的刊期也是花样繁多,凡周刊、半月刊、月刊皆有过出版。名义上为英国远东飞机公司的宣传刊物,但《飞报》主笔陶叔渊,却是当时中华航空协进会上海区的要员。也正因此,导致《飞报》一直以孙中山的“航空救国”思想为宗旨及工作重心,力图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努力发展中国航空事业。
在“民国航空秘闻:前中国航空公司始末记”一文中(见本刊2013年第11期),笔者曾经提到中华航空协进会这
个组织。当时,在反对前中国航空公司商业运输合同的大军中,他们是主力。中华航空协进会,历史悠久,脱胎于1926年北伐前夕、于广州成立的“各界航空救国大(协)会”。协会后来改组为中华航空协进会特别分区,在南京与武汉的政治纠葛中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余下在南京、河南的若干分会,空留会名,不见动静。只有在上海的“中华航空协进会驻沪办公处”连续发表了“中国之航空(1929)”及“中国之航空(1930)”,又积极参与《飞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当中,记录航空历史颇有殊荣。(后来陶叔渊又写了“中国之航空(1931)”刊载于当时航空署的杂志上)。
《飞报》在封面或者内里醒目位置,常年印刷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的遗墨,表现了他们所持鲜明立场。在日本没有对中国展开“无差别轰炸”的日子里,《飞报》这样鲜明的立场,淹没在国民政府热烈的实业建设大潮中,显得落寞与格格不入,在“(孙)总理是拿来做国家崇拜”的大环境中,《飞报》的坚持难得可贵。他们用专业的航空战略眼光,敏锐地感察到,下一次的战争,日本人绝对不只像“五·三惨案”或者“皇姑屯爆炸案”那样,只发动地面进攻,战争已然上升到立体的高度,飞机必然是决定再一次战争胜负的关键武器。
果然,从“九·一八”开始,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日本不讲国际公理、人道主义的“无差别轰炸”的厉害,凡文化机关、医疗单位、火车站、难民区……统统成为轰炸目标,孙中山先生的“航空救国”就这么顺理成章地成为国民政府锐意推行的活动。
难怪,在《飞报》日渐热烈的报道中,他们大呼“因为‘航空救国’运动这样深入民间,民族的生机来了!”
《飞报》一直坚持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年多才停刊。不知道沦陷的孤岛,《飞报》的报道内容是不是中国空军与日寇浴血长空的故事,还是被迫易主,改写“日本皇军的光荣战史”?因为看不到遗存的报纸,笔者无法确定。从1931年开始,《飞报》因为日本对中国的无理侵略及轰炸,全力配合宣传航空运动,从而记下了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个珍贵瞬间。有了这份珍贵的记录,研究者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二灵感,再著宏篇。
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南京东路327号·大陆商场遗址
与大来洋行一样,大陆商场也是一幢综合楼。底层为专售国货的国货商场,余出租为办公室。“九·一八”之后,中国第一家组织规模完备的航空协会——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即落址于此。
中国航空建设协会的成立,与中华航空协进会驻沪办公处的鼎力支持息息相关,并集合了“亲粤”力量。为此,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命运多舛,最后遭遇合并,实为政治力量的博弈。
1932年4月,因感于“淞沪战事过后,‘航空救国’呼声,乃逼于全国。国人非发展航空无以充国防;非集合全国民众之力量,无以发展航空”,熊希龄、许世英、翁照垣等,共同筹备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同年6月28日,中国航空建设协会正式成立,到会代表公推殷芝龄为主席。协会“成立即实现‘航空救国’之意义;凡举宣传航空要义、训练航空人才、发展航空事业、创办航空工厂,皆为本会所计划,而均以救国为最后目标”。
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共有理事31人,皆为当时社会精英。如熊希龄、朱庆澜、王晓籁等热衷慈善事业的抗日运动领袖;张公权、林康侯这样的金融界人士也占有一席之地,体现了协会重在筹款的特色;理事的组成,还有一个特色,便是亲粤系人物居多,除了19路军将领翁照垣参与之外,还有许多人与粤系关系紧密。
众所周知,南京与广州的关系若即若离,为平衡各派势力以及广州本身的先决条件,以西南政务局的名义,广东一省一直犹如独立王国般发展。广东引人瞩目的航空发展,尤其“刺痛”了南京急欲统一航空力量的心——虽然早在1932年中日第一次空中交锋之际,南京航空署一封“本一致奋斗精神,抱剑及履决心,早日会师东指,共赴国难”的急电,便召唤来了广东空军的并肩作战,然而战后广东空军仍然如我地发展着航空力量,丝毫不在乎南京频频传来的统一声音。这样的举动确实令南京“不爽”。更何况,战争甫一结束,海外侨胞便纷纷捐机于广东当局,在1932年2月,“美国华侨即向广东空军捐机50架,于这年3月运达香港”。
中国航空建设协会纯系爱国人士发起的爱国组织,即使有公职人士参与,却没有政府支持的强大背景。若真有所得,那么这些捐款与飞机用于何处?南京密切地关注着协会发展的同时,着手组织自己的航空组织,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又悄然打响。
至1932年下半年,南京频频放出航空协会应该统一的言论,上海市长吴铁城则更加强硬表示,(其他组织)若不自动归结到中华航空救国会(1933年改名为中国航空协会)下,便强制没收财产,强制合并。1933年3月8日,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并入中国航空协会一事,因“熊希龄来沪,(合并)正式进入轨道”。既属于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又属于中国航空协会的熊希龄与林我康二人,负责磋商合并事宜。 1933年4月,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并入中国航空协会,结束使命。 虽然存在时间短,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在1932年9月18日的国难一周年纪念日举行的航空宣传活动,却带给后起之秀极大示范力量。从它开始,中国的航空活动,便由松散状态进入有组织的运动,中国的航空事业也借此进入第一个发展黄金期。
游人摩肩接踵的南京路,是上海第一大马路。如今,它仍然接纳着来自各方的游客。那个1932年以国货商场闻名于世的大陆商场,几经变迁,还驻守于此。当年也进驻在此的中国航空建设协会,曾经在这里接待了许多热心同胞,畅谈中国航空发展?
中国航空协会飞机楼·长海路168号·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1929年,上海特别市市政联席会议第123次会议议决:“划定闸殷路以南,翔殷路以北,淞沪路以东,预定路线以西的江湾一带约7000亩(4.67平方千米)土地为上海市市中心区域。”“大上海计划”甫落初形,飞机楼即是其中一朵“奇葩”。
这是因为凡是“大上海计划”中的建筑,都带有浓郁中国特色,以中国古代《营造法式》中杰出建筑为蓝本而成,然而飞机楼却是飞机造型。不过设计师独具匠心,在其楼顶设计一小天坛式样楼顶,向中国建筑风格“致敬”。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市向海内外游人介绍海派建筑,称“飞机楼”代表了国家之梦,是为“航空救国”之梦也。
中国航空协会,成立于1933年元旦。是“九·一八”之后第一个得到官方认证的民间航空组织。不同于中国航空协进会的强硬立场导致的长期不受重视(常常抗议国民政府与欧美签订的商业运输合同,而直言不讳又让国民政府陷入尴尬地步),中国航空协会甫一露面,就得到了当时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肯定,何应钦还要求军政部全体成员集体入会,上海市长吴铁城几乎成了中国航空协会的代言人。实际上,中国航空协会贡献也不小,它的确为中国航空发展注入不少活力,如引导民众捐机,成立中国飞行社教导普通民众学习飞行,开办空中游览活动,邀请女飞行员进行空中飞行表演。凡此种种,在当时举办之际,动辄吸引数十万观众群起参观,马路交通一时为之拥塞,成为一景。
1933年6月1日,中国航空协会以上海市全体市民的名义,第一次向航空署捐去18架战机,领全国风气之先,轰动一时。最有趣的,是后来二战中驾驶陆航B-25从航母起飞轰炸东京的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James Harold Doolittle)也出现在现场,并为中国民众表演了特技飞行——原来,杜立特并不是因为轰炸东京之后迫降中国,才与中国结缘。电影《珍珠港》里那一句“我是一个美国人”的中文,也许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供职壳牌汽油公司来中国就学会的呢!
当时,杜立特先于上午驾所捐“霍克”II型飞机“上海号”翱翔上海市区,散发约20万张传单,欢迎民众前往江湾跑马场观看命名典礼,于是7万多群众赶赴跑马场。
下午2时,典礼开始,杜立特驾驶“上海号”作特技飞行,以“惊人绝技,使万众赞扬。表演至惊险处,莫不为之咋舌,及其化险为夷直升高,又为之顿足。至最后降落之时,观众鼓掌如雷”。典礼结束后,仍由杜立特驾驶“上海号”直飞南京明故宫机场,赠送给航空署。
3年后,1936年10月24日,上海各界联合献机典礼在龙华机场举行命名礼。这一次,因为女飞行家李霞卿归国,特邀其做空中飞行表演。由此,吸引了15余万民众前来参观。当日“绵亘十余时之龙华路,自午刻12时起,不辞跋涉之行人便摩肩接踵,兼之通行的汽车、自行车与人力车,道路更是拥挤不堪。前来主持典礼的吴铁城市长夫妇的汽车亦无法前行,只好弃车步行而至龙华机场。”沿路各民居商户,皆悬挂国旗,红蓝掩映于上海独有的梧桐树影间,与“穿行其间的公共汽车,每一辆也莫不是满坑满谷”构成了一幅热闹景象。 当日由中国航空协会特邀的李霞卿,是留美华侨,在美国学习飞行。回国后通过航空委员会考试,拿到国内许可的飞行执照,执教于中国航空协会下的中国飞行社。这是她首次做公开表演。在吴铁城等人的致词之后,李霞卿女士与飞行社的教练陈侠云先进行了特技飞行表演。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见到中国女性表演飞行,全场为之震动。整个龙华机场,除了看台、草坪处坐满观众,门外还有欲进场的观众,选择在各高处观看这次史无前例的飞行表演。《字林西报》的星期附刊《北华捷报》评论这次表演:“在其他国家,妇女在发展航空事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中国也在热忱地欢迎这位年轻女子,开创中国妇女航空新纪元的伟大理想。”
中国飞行社·龙华西路1号·龙华机场
中国飞行社是中国第一家面向普通民众,开办飞行课程的业余飞行班。计划于1933年开办的中国飞行社,一直到1936年才正式开课。前后凡三年有余,因为种种原因,错过开课的黄金时间,只毕业一班学生。
1933年11月,中国航空协会传来消息,欲借用上海的虹桥机场开办一个飞行社,“从事实际教练工作,场地已商准航空署”。
1934年3月,《中央日报》也报道了飞行社可能在今春成立的消息。《中央日报》的记者认为“扩大航空技术,与航空热普遍化,应为中国飞行社之更大使命。”但这份报道之后,飞行社的报道便消失了。一直到1936才开始招收学员,各地青年,“即边远省份及海外侨胞,亦多来信询问该社情形,请求加入学习”。 飞行社要求,报考学员年龄需在18至35岁之间,必须是中国航空协会会员,身体健康,有担保人,方可参加学习。学校开设飞行术、工程学、机械学、气象学等专业,学习完毕安全飞行15小时,即颁发国民政府认可的初级飞行证书。至于受训所用飞机,除去杜月笙赠送的“救国号”与天厨味精厂赠的“天厨号”外,还另外购买了两架美国最新的弗利特(Fleet)教练机。
1937年春季,中国飞行社首批学员结业。据姜长英先生回忆,当时有30名学员毕业,其中的几名男生转入了中央航空学校第9期与第10期继续学习军事飞行。而因为中日大战的乌云蔽顶,中国飞行社为航空委员会接收,匆匆一年结束使命。
为什么原本1933年开设的中国飞行社迟到1936年底才开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机场的选择。飞行社最初选择虹桥机场,后改龙华机场。不料,却与1932年的《上海停战协议》起了冲突。根据这个协议,中国军队不可以进驻协议禁止的地方,而龙华机场与虹桥机场,正包括在这个禁止的范围内。中国不可能再在龙华机场驻军,而在相对远一点的虹桥机场,则可能派出化装成保安团的军队进驻。何况,1934年起在“上海为文化经济中心,发展航空刻不容缓”的目标下,虹桥机场大肆修整开发,欲变成“东南地区第一大空港”,军事与商业意义不容小觑,中国军队更不可能随便放弃。
一边是整修,一边是军事要地,中国飞行社只好择址龙华机场,可是龙华机场因为中国驻军全部撤走,中国航空公司与欧亚航空公司为扩大经营业务计,也开始整修。如此耽误了中国飞行社的开班时间。笔者认为,若中国飞行社可以在1934年开始上课,至少可以训练出三至四班飞行员,其中素质优良者可继续赴中央军校,这样中国战时的飞行员数量又可以得到一个补充。
结语
不只是上海,在当时中国航空公司、欧亚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等几家商业航空公司通行的重要城市,我们都可挖掘出与中国航空早期发展有关的故事及遗迹。历史最终要回到它的原始作用中:以史为鉴。此中事物变迁,由你的观点决定收获。
四川北路在资料里旧称“北四川路”,离外滩不远。不同于上海尖锐时尚的精英外表,四川北路是上海style里最真实的一章,是上海剥去精装封面的内里部分,轻而易举地接了地气。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上海女作家张爱玲最爱的凯司令蛋糕店,以及在老电影里才能看到的那种弄堂房子……1878号,现为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北路分院,中国第一家航空报纸《飞报》社旧址就在这里。
《飞报》,创刊于1929年2月,于1943年停刊,共出版292期。该刊的刊期也是花样繁多,凡周刊、半月刊、月刊皆有过出版。名义上为英国远东飞机公司的宣传刊物,但《飞报》主笔陶叔渊,却是当时中华航空协进会上海区的要员。也正因此,导致《飞报》一直以孙中山的“航空救国”思想为宗旨及工作重心,力图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努力发展中国航空事业。
在“民国航空秘闻:前中国航空公司始末记”一文中(见本刊2013年第11期),笔者曾经提到中华航空协进会这
个组织。当时,在反对前中国航空公司商业运输合同的大军中,他们是主力。中华航空协进会,历史悠久,脱胎于1926年北伐前夕、于广州成立的“各界航空救国大(协)会”。协会后来改组为中华航空协进会特别分区,在南京与武汉的政治纠葛中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余下在南京、河南的若干分会,空留会名,不见动静。只有在上海的“中华航空协进会驻沪办公处”连续发表了“中国之航空(1929)”及“中国之航空(1930)”,又积极参与《飞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当中,记录航空历史颇有殊荣。(后来陶叔渊又写了“中国之航空(1931)”刊载于当时航空署的杂志上)。
《飞报》在封面或者内里醒目位置,常年印刷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的遗墨,表现了他们所持鲜明立场。在日本没有对中国展开“无差别轰炸”的日子里,《飞报》这样鲜明的立场,淹没在国民政府热烈的实业建设大潮中,显得落寞与格格不入,在“(孙)总理是拿来做国家崇拜”的大环境中,《飞报》的坚持难得可贵。他们用专业的航空战略眼光,敏锐地感察到,下一次的战争,日本人绝对不只像“五·三惨案”或者“皇姑屯爆炸案”那样,只发动地面进攻,战争已然上升到立体的高度,飞机必然是决定再一次战争胜负的关键武器。
果然,从“九·一八”开始,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日本不讲国际公理、人道主义的“无差别轰炸”的厉害,凡文化机关、医疗单位、火车站、难民区……统统成为轰炸目标,孙中山先生的“航空救国”就这么顺理成章地成为国民政府锐意推行的活动。
难怪,在《飞报》日渐热烈的报道中,他们大呼“因为‘航空救国’运动这样深入民间,民族的生机来了!”
《飞报》一直坚持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年多才停刊。不知道沦陷的孤岛,《飞报》的报道内容是不是中国空军与日寇浴血长空的故事,还是被迫易主,改写“日本皇军的光荣战史”?因为看不到遗存的报纸,笔者无法确定。从1931年开始,《飞报》因为日本对中国的无理侵略及轰炸,全力配合宣传航空运动,从而记下了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个珍贵瞬间。有了这份珍贵的记录,研究者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二灵感,再著宏篇。
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南京东路327号·大陆商场遗址
与大来洋行一样,大陆商场也是一幢综合楼。底层为专售国货的国货商场,余出租为办公室。“九·一八”之后,中国第一家组织规模完备的航空协会——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即落址于此。
中国航空建设协会的成立,与中华航空协进会驻沪办公处的鼎力支持息息相关,并集合了“亲粤”力量。为此,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命运多舛,最后遭遇合并,实为政治力量的博弈。
1932年4月,因感于“淞沪战事过后,‘航空救国’呼声,乃逼于全国。国人非发展航空无以充国防;非集合全国民众之力量,无以发展航空”,熊希龄、许世英、翁照垣等,共同筹备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同年6月28日,中国航空建设协会正式成立,到会代表公推殷芝龄为主席。协会“成立即实现‘航空救国’之意义;凡举宣传航空要义、训练航空人才、发展航空事业、创办航空工厂,皆为本会所计划,而均以救国为最后目标”。
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共有理事31人,皆为当时社会精英。如熊希龄、朱庆澜、王晓籁等热衷慈善事业的抗日运动领袖;张公权、林康侯这样的金融界人士也占有一席之地,体现了协会重在筹款的特色;理事的组成,还有一个特色,便是亲粤系人物居多,除了19路军将领翁照垣参与之外,还有许多人与粤系关系紧密。
众所周知,南京与广州的关系若即若离,为平衡各派势力以及广州本身的先决条件,以西南政务局的名义,广东一省一直犹如独立王国般发展。广东引人瞩目的航空发展,尤其“刺痛”了南京急欲统一航空力量的心——虽然早在1932年中日第一次空中交锋之际,南京航空署一封“本一致奋斗精神,抱剑及履决心,早日会师东指,共赴国难”的急电,便召唤来了广东空军的并肩作战,然而战后广东空军仍然如我地发展着航空力量,丝毫不在乎南京频频传来的统一声音。这样的举动确实令南京“不爽”。更何况,战争甫一结束,海外侨胞便纷纷捐机于广东当局,在1932年2月,“美国华侨即向广东空军捐机50架,于这年3月运达香港”。
中国航空建设协会纯系爱国人士发起的爱国组织,即使有公职人士参与,却没有政府支持的强大背景。若真有所得,那么这些捐款与飞机用于何处?南京密切地关注着协会发展的同时,着手组织自己的航空组织,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又悄然打响。
至1932年下半年,南京频频放出航空协会应该统一的言论,上海市长吴铁城则更加强硬表示,(其他组织)若不自动归结到中华航空救国会(1933年改名为中国航空协会)下,便强制没收财产,强制合并。1933年3月8日,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并入中国航空协会一事,因“熊希龄来沪,(合并)正式进入轨道”。既属于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又属于中国航空协会的熊希龄与林我康二人,负责磋商合并事宜。 1933年4月,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并入中国航空协会,结束使命。 虽然存在时间短,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在1932年9月18日的国难一周年纪念日举行的航空宣传活动,却带给后起之秀极大示范力量。从它开始,中国的航空活动,便由松散状态进入有组织的运动,中国的航空事业也借此进入第一个发展黄金期。
游人摩肩接踵的南京路,是上海第一大马路。如今,它仍然接纳着来自各方的游客。那个1932年以国货商场闻名于世的大陆商场,几经变迁,还驻守于此。当年也进驻在此的中国航空建设协会,曾经在这里接待了许多热心同胞,畅谈中国航空发展?
中国航空协会飞机楼·长海路168号·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1929年,上海特别市市政联席会议第123次会议议决:“划定闸殷路以南,翔殷路以北,淞沪路以东,预定路线以西的江湾一带约7000亩(4.67平方千米)土地为上海市市中心区域。”“大上海计划”甫落初形,飞机楼即是其中一朵“奇葩”。
这是因为凡是“大上海计划”中的建筑,都带有浓郁中国特色,以中国古代《营造法式》中杰出建筑为蓝本而成,然而飞机楼却是飞机造型。不过设计师独具匠心,在其楼顶设计一小天坛式样楼顶,向中国建筑风格“致敬”。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市向海内外游人介绍海派建筑,称“飞机楼”代表了国家之梦,是为“航空救国”之梦也。
中国航空协会,成立于1933年元旦。是“九·一八”之后第一个得到官方认证的民间航空组织。不同于中国航空协进会的强硬立场导致的长期不受重视(常常抗议国民政府与欧美签订的商业运输合同,而直言不讳又让国民政府陷入尴尬地步),中国航空协会甫一露面,就得到了当时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肯定,何应钦还要求军政部全体成员集体入会,上海市长吴铁城几乎成了中国航空协会的代言人。实际上,中国航空协会贡献也不小,它的确为中国航空发展注入不少活力,如引导民众捐机,成立中国飞行社教导普通民众学习飞行,开办空中游览活动,邀请女飞行员进行空中飞行表演。凡此种种,在当时举办之际,动辄吸引数十万观众群起参观,马路交通一时为之拥塞,成为一景。
1933年6月1日,中国航空协会以上海市全体市民的名义,第一次向航空署捐去18架战机,领全国风气之先,轰动一时。最有趣的,是后来二战中驾驶陆航B-25从航母起飞轰炸东京的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James Harold Doolittle)也出现在现场,并为中国民众表演了特技飞行——原来,杜立特并不是因为轰炸东京之后迫降中国,才与中国结缘。电影《珍珠港》里那一句“我是一个美国人”的中文,也许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供职壳牌汽油公司来中国就学会的呢!
当时,杜立特先于上午驾所捐“霍克”II型飞机“上海号”翱翔上海市区,散发约20万张传单,欢迎民众前往江湾跑马场观看命名典礼,于是7万多群众赶赴跑马场。
下午2时,典礼开始,杜立特驾驶“上海号”作特技飞行,以“惊人绝技,使万众赞扬。表演至惊险处,莫不为之咋舌,及其化险为夷直升高,又为之顿足。至最后降落之时,观众鼓掌如雷”。典礼结束后,仍由杜立特驾驶“上海号”直飞南京明故宫机场,赠送给航空署。
3年后,1936年10月24日,上海各界联合献机典礼在龙华机场举行命名礼。这一次,因为女飞行家李霞卿归国,特邀其做空中飞行表演。由此,吸引了15余万民众前来参观。当日“绵亘十余时之龙华路,自午刻12时起,不辞跋涉之行人便摩肩接踵,兼之通行的汽车、自行车与人力车,道路更是拥挤不堪。前来主持典礼的吴铁城市长夫妇的汽车亦无法前行,只好弃车步行而至龙华机场。”沿路各民居商户,皆悬挂国旗,红蓝掩映于上海独有的梧桐树影间,与“穿行其间的公共汽车,每一辆也莫不是满坑满谷”构成了一幅热闹景象。 当日由中国航空协会特邀的李霞卿,是留美华侨,在美国学习飞行。回国后通过航空委员会考试,拿到国内许可的飞行执照,执教于中国航空协会下的中国飞行社。这是她首次做公开表演。在吴铁城等人的致词之后,李霞卿女士与飞行社的教练陈侠云先进行了特技飞行表演。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见到中国女性表演飞行,全场为之震动。整个龙华机场,除了看台、草坪处坐满观众,门外还有欲进场的观众,选择在各高处观看这次史无前例的飞行表演。《字林西报》的星期附刊《北华捷报》评论这次表演:“在其他国家,妇女在发展航空事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中国也在热忱地欢迎这位年轻女子,开创中国妇女航空新纪元的伟大理想。”
中国飞行社·龙华西路1号·龙华机场
中国飞行社是中国第一家面向普通民众,开办飞行课程的业余飞行班。计划于1933年开办的中国飞行社,一直到1936年才正式开课。前后凡三年有余,因为种种原因,错过开课的黄金时间,只毕业一班学生。
1933年11月,中国航空协会传来消息,欲借用上海的虹桥机场开办一个飞行社,“从事实际教练工作,场地已商准航空署”。
1934年3月,《中央日报》也报道了飞行社可能在今春成立的消息。《中央日报》的记者认为“扩大航空技术,与航空热普遍化,应为中国飞行社之更大使命。”但这份报道之后,飞行社的报道便消失了。一直到1936才开始招收学员,各地青年,“即边远省份及海外侨胞,亦多来信询问该社情形,请求加入学习”。 飞行社要求,报考学员年龄需在18至35岁之间,必须是中国航空协会会员,身体健康,有担保人,方可参加学习。学校开设飞行术、工程学、机械学、气象学等专业,学习完毕安全飞行15小时,即颁发国民政府认可的初级飞行证书。至于受训所用飞机,除去杜月笙赠送的“救国号”与天厨味精厂赠的“天厨号”外,还另外购买了两架美国最新的弗利特(Fleet)教练机。
1937年春季,中国飞行社首批学员结业。据姜长英先生回忆,当时有30名学员毕业,其中的几名男生转入了中央航空学校第9期与第10期继续学习军事飞行。而因为中日大战的乌云蔽顶,中国飞行社为航空委员会接收,匆匆一年结束使命。
为什么原本1933年开设的中国飞行社迟到1936年底才开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机场的选择。飞行社最初选择虹桥机场,后改龙华机场。不料,却与1932年的《上海停战协议》起了冲突。根据这个协议,中国军队不可以进驻协议禁止的地方,而龙华机场与虹桥机场,正包括在这个禁止的范围内。中国不可能再在龙华机场驻军,而在相对远一点的虹桥机场,则可能派出化装成保安团的军队进驻。何况,1934年起在“上海为文化经济中心,发展航空刻不容缓”的目标下,虹桥机场大肆修整开发,欲变成“东南地区第一大空港”,军事与商业意义不容小觑,中国军队更不可能随便放弃。
一边是整修,一边是军事要地,中国飞行社只好择址龙华机场,可是龙华机场因为中国驻军全部撤走,中国航空公司与欧亚航空公司为扩大经营业务计,也开始整修。如此耽误了中国飞行社的开班时间。笔者认为,若中国飞行社可以在1934年开始上课,至少可以训练出三至四班飞行员,其中素质优良者可继续赴中央军校,这样中国战时的飞行员数量又可以得到一个补充。
结语
不只是上海,在当时中国航空公司、欧亚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等几家商业航空公司通行的重要城市,我们都可挖掘出与中国航空早期发展有关的故事及遗迹。历史最终要回到它的原始作用中:以史为鉴。此中事物变迁,由你的观点决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