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片段作文的角度学习了细节描写的含义、作用、要求和方法,但再精彩的片段也是服务于整篇文章的,细节是服务于表达中心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应有全文观。
【关键词】锤炼词语 突出特征 巧用修辞 运用五觉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目标”中要求学生“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在作文中,为了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更加生动真实,就应该学会巧妙运用细节描写。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生动逼真的细节来呢?
一、注重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1.锤炼词语,突出特征
以教材《背影》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一段为例,来分析。
教师:对于现实生活中这一平凡普通的小事,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较为具体,但是这样的表述,难以打动人心,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下面我们来欣赏朱自清先生对这一情景的描写。
师问:“你从中有了怎样的发现?说说令你感动的语句。”
学生1:“作者写了父亲的身材肥胖和衣着穿戴,表明他过月台的不容易,表明对儿子的疼爱,这里让我感动。”
学生2:“这里运用恰当的动词,如‘走’、‘探身’、‘攀’、‘缩’、‘微倾’,把当时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去买橘子的动作写得具体细致。”
学生3:“令人如临其境,感受到这位父亲对儿子的照顾真可谓无微不至,令人回味无穷。”
学生4:“文中还写了父亲买橘子回来时的情形,这样有去有回,显得很完整。”
教师:“同学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有一颗敏感的心,对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的很到位,也正是由于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所以读者的泪会随着作者一起流下来。那么如何让你自己的文章也生动细致感人至深呢?”
学生1:描写人物时要运用恰当的动词和形容词。
学生2:要有自己的心理感受。
学生3:要把人物的动作用“慢镜头”的形式来写,这样可以把事情的过程写得很详细,很感人。
教师:通过对一些精彩动词和形容词的锤炼,可以对描写的内容加以修饰和限制,让文章更生动,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
学生质疑:描写人物可以运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等方法,使人物丰富,那么在作文中如何描写景物呢?是否也有好的方法让我们去学习呢?
教师:你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这也正是老师想要让学生思考的。有关如何描写景物,我们同样可以从经典作品中加以借鉴。
2.巧用修辞,运用五觉
教师问: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你对哪些景物印象最深?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1:朱自清的《春》,如“桃花、杏花、梨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学生2:鲁迅的“百草园”,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学生3:鲁迅的《社戏》,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教师:同学们找得很好,这些都是名家名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就可以从大家身上借鉴一些写法和技巧。开动你的脑力和智慧,你能找出蕴含在其中的方法吗?
学生1:在描写景物时要运用的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教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当然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同学要评述吗?
学生2:在描写景物时要多角度观察,多层次多方面来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师:他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景物写法分析得很准确,你们还有谁要补充吗?
学生3:还可以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来描写,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
学生4:还可以从不同的时令季节来描写景物。
学生5:还可以从不同时间段来描写景物,如白天与夜晚时的不同景色,这样描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二、赏析范文,领会作用,感悟方法
缺乏细节描写的文章片段: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这几句话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有细节描写的片段: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师点评:增添了心理细节、肖像细节描写。“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
学生2: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师点评:增添了心理、语言细节描写。“我”与母亲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更生动、更浓烈,语言生动。
师小结:细节描写的作用——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细节描写的要求:真实、典型、细微、生动、新颖。
三、文海拾贝,采撷精品
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处景物、一番感受,这些内容往往都是突出中心的重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忽略了或是在描写能力上的欠缺,这些精彩部分从我们笔间溜走了。所以,我们要把细节写细。让画面具体可感知使之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要使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仔细的观察;细节描写要抓住典型细节,来突出文章的中心,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使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让具体的画面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写好细节的技巧:认真观察,选择经典细节;准确用词,串联情境细节;运用修辞,特写传神细节;想象联想,生成魅力细节。
如果说细节是人体身上的细胞,那整篇文章就是人的生命;如果说细节是明艳的花朵,那整篇文章就是生机盎然的花园;如果说细节是洁白的浪花,那整篇文章就是那蔚蓝奔腾的大海;如果说细节是一个人的精神,那整篇文章就是一个人的体魄。让我们用细节之花去点缀文章之园,用细节之浪去激荡文章之海,用细节之神,去鲜活文章之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太山中学)
【关键词】锤炼词语 突出特征 巧用修辞 运用五觉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目标”中要求学生“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在作文中,为了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更加生动真实,就应该学会巧妙运用细节描写。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生动逼真的细节来呢?
一、注重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1.锤炼词语,突出特征
以教材《背影》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一段为例,来分析。
教师:对于现实生活中这一平凡普通的小事,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较为具体,但是这样的表述,难以打动人心,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下面我们来欣赏朱自清先生对这一情景的描写。
师问:“你从中有了怎样的发现?说说令你感动的语句。”
学生1:“作者写了父亲的身材肥胖和衣着穿戴,表明他过月台的不容易,表明对儿子的疼爱,这里让我感动。”
学生2:“这里运用恰当的动词,如‘走’、‘探身’、‘攀’、‘缩’、‘微倾’,把当时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去买橘子的动作写得具体细致。”
学生3:“令人如临其境,感受到这位父亲对儿子的照顾真可谓无微不至,令人回味无穷。”
学生4:“文中还写了父亲买橘子回来时的情形,这样有去有回,显得很完整。”
教师:“同学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有一颗敏感的心,对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的很到位,也正是由于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所以读者的泪会随着作者一起流下来。那么如何让你自己的文章也生动细致感人至深呢?”
学生1:描写人物时要运用恰当的动词和形容词。
学生2:要有自己的心理感受。
学生3:要把人物的动作用“慢镜头”的形式来写,这样可以把事情的过程写得很详细,很感人。
教师:通过对一些精彩动词和形容词的锤炼,可以对描写的内容加以修饰和限制,让文章更生动,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
学生质疑:描写人物可以运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等方法,使人物丰富,那么在作文中如何描写景物呢?是否也有好的方法让我们去学习呢?
教师:你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这也正是老师想要让学生思考的。有关如何描写景物,我们同样可以从经典作品中加以借鉴。
2.巧用修辞,运用五觉
教师问: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你对哪些景物印象最深?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1:朱自清的《春》,如“桃花、杏花、梨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学生2:鲁迅的“百草园”,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学生3:鲁迅的《社戏》,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教师:同学们找得很好,这些都是名家名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就可以从大家身上借鉴一些写法和技巧。开动你的脑力和智慧,你能找出蕴含在其中的方法吗?
学生1:在描写景物时要运用的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教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当然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同学要评述吗?
学生2:在描写景物时要多角度观察,多层次多方面来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师:他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景物写法分析得很准确,你们还有谁要补充吗?
学生3:还可以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来描写,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
学生4:还可以从不同的时令季节来描写景物。
学生5:还可以从不同时间段来描写景物,如白天与夜晚时的不同景色,这样描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二、赏析范文,领会作用,感悟方法
缺乏细节描写的文章片段: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这几句话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有细节描写的片段: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师点评:增添了心理细节、肖像细节描写。“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
学生2: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师点评:增添了心理、语言细节描写。“我”与母亲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更生动、更浓烈,语言生动。
师小结:细节描写的作用——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细节描写的要求:真实、典型、细微、生动、新颖。
三、文海拾贝,采撷精品
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处景物、一番感受,这些内容往往都是突出中心的重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忽略了或是在描写能力上的欠缺,这些精彩部分从我们笔间溜走了。所以,我们要把细节写细。让画面具体可感知使之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要使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仔细的观察;细节描写要抓住典型细节,来突出文章的中心,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使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让具体的画面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写好细节的技巧:认真观察,选择经典细节;准确用词,串联情境细节;运用修辞,特写传神细节;想象联想,生成魅力细节。
如果说细节是人体身上的细胞,那整篇文章就是人的生命;如果说细节是明艳的花朵,那整篇文章就是生机盎然的花园;如果说细节是洁白的浪花,那整篇文章就是那蔚蓝奔腾的大海;如果说细节是一个人的精神,那整篇文章就是一个人的体魄。让我们用细节之花去点缀文章之园,用细节之浪去激荡文章之海,用细节之神,去鲜活文章之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太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