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除红烧肉外还爱吃鳙鱼
毛泽东喜欢吃红烧肉,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而毛泽东终生都爱吃鱼,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毛泽东早年特爱吃鲤鱼。在陕西杨家沟时,卫士们常去附近河沟里捉鱼。有一次,远在山西的贺龙还专门为他捎来几条大鲤鱼。
建国后,毛泽东到各地视察时,喜欢品尝当地的特产鱼。他对南京的“龙池荷包鱼”、合肥的“包公鱼”大加夸奖。每次到武汉,他都要点一道清蒸武昌鱼,还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词句。
晚年时,毛泽东喜欢吃“胖头鱼”(鳙鱼),而且特别爱吃鱼尾上那段肉。有一次,毛泽东望着汤碗里那又肥又大的鱼头,幽默地说:“这条鱼比一般的鱼头大,不知它比别的鱼聪明不聪明。想来是大脑发达,应该聪明吧。多吃这种大鱼头,一定会使大脑发达。”
毛泽东还爱吃鱼冻,而且在每顿用餐的最后才吃。鱼冻是鱼汤冷却凝结而成的,腥味较重。一位工作人员不解地问他:“主席,鱼冻腥得很,有什么好吃的啊?”毛泽东笑着说:“我就是要这种腥味呢,鱼不腥就不是鱼了。”
毛泽东一生吃鱼无数。有一次,他对护士长吴旭君说:“我在世时吃鱼太多,死后就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你们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叫物质不灭定律。”当然,这是毛泽东的玩笑之言。
周恩来:喜爱多种做法的萝卜
周恩来曾说:“我的身子骨和好胃口,都是靠了东北的高粱米饭打下个硬实底子。”周恩来爱吃萝卜、南瓜、白菜、红薯等普通蔬菜。以萝卜为例,风干萝卜、凉拌萝卜、珊瑚萝卜、清炖萝卜等菜肴和萝卜水饺、萝卜蒸糕,他都很喜欢吃。他曾说过:“我就是喜欢吃萝卜!”
原江西省省长方志纯回忆说:1954年,我从江西到北京参加国务院召集的一次会议。会议结束时,工作人员宣布说,今天中午周总理请大家吃饭。我们听后都欢呼雀跃起来。我心想,总理请大家吃饭,没有山珍海味,也肯定是美味佳肴。谁知,大家走进中南海一个餐厅一看,都瞪大了眼睛,不禁愕然。原来,餐桌上除了馒头、煎饼和一大盆粉丝、白菜加肉片的大杂烩菜之外,别无其他菜肴。正在大家疑虑之际,周总理走进了餐厅,大厅里立即沸腾起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总理,多少颗心在盼望着,盼望着总理能在自己这一桌入席啊!总理走到我们这一桌旁,与同桌的同志握手后,环顾了周围,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坐下来就餐。总理笑着说:吃吧,没有什么好的招待同志们!说着拿起馒头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周总理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楷模。
周总理虽然在饮食上如此节俭,但他还有一个大方的地方,就是非常好客,经常请同志们一同吃饭,每次都是热情挽留,当然,在席间依然是粗茶淡饭。
朱德:喜爱吃蹄筋
朱德除了爱吃新鲜蔬菜,一般人弃之不食的蹄筋也是他所爱吃的。
在长征过草地时,红军的粮食快吃光了,朱德总司令也和战士们一样,吃野菜,嚼草根。有一天下午,到达宿营地之后,朱德仍顾不得休息,去检查战士的吃住情况,路上发现了一些牛蹄、马蹄,他便蹲下身子,对这些蹄子进行仔细地查看,然后对身边的警卫员说:“看样子是不久前通过的先头部队扔掉的。好东西,带回去,把里面的蹄筋抽出来,加工一下,就是一顿美餐,足可以给战士们改善一次生活了!”接着,他又手把手地教警卫员怎样加工。
这意外的美食发现和学到的烹饪原料加工技术,让警卫员感到十分惊喜。他们收拾起那些牛蹄、马蹄,找到炊事员,按照刚才学会的方法进行加工。先把蹄子放到火上烤,再放到水里煮,然后把蹄子剖开,再把里面的蹄筋抽出来。蹄筋加工好了,按照警卫员的意见,炊事员拿出一部分放到大家吃的汤锅里调味,留下一点给朱总司令熬上一碗野菜蹄筋汤。
开饭时,炊事员刚把这碗“高汤”端上餐桌,朱德就闻到了蹄筋诱人的香味,乐呵呵地说:“好香啊!”说着,拿起筷子就准备吃,可他看到这碗里有那么多蹄筋时,关切地向炊事员询问:“大伙儿都吃了没有?”
炊事员见朱德将拿起的筷子又放下,一脸疑惑之色,便猜到了他的心事,连忙解释说:“大家都尝过了,这是您的一份,你快趁热吃了吧!”警卫员也在一旁催促:“总司令,你就快趁热吃吧。”
“小鬼,蹄筋本来不多,给我一人这么多,我怎么能吃得下嘛!来,把这碗蹄筋给运输员老马送去。运输员比我们更辛苦,更劳累,应该给他们照顾。”没等警卫员反应过来,蹄筋已经放到他手上了。
“那您……”警卫员还想说什么。
“我?你们回来时,到大锅里给我打一碗菜汤,我不就品尝到蹄筋了吗?”
刘少奇:爱吃“汤心蛋”
1967年5月,为少奇同志当了18年厨师的郝苗同志,因“犯有严重的错误”被抓了起来。老郝走后,一位叫冯纪元的厨师接替给少奇同志做饭。不久,冯师傅也被调走。一段时间里,工作人员只能从大食堂给少奇同志打饭。可是,一旦打不着饭,他就得饿着,常常一天只吃一顿到两顿饭。几天下来,少奇同志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还患了轻度的糖尿病。少奇同志成天沉默不语,默默地承受着痛苦与煎熬。后来,经中队研究,决定派当过炊事班长的我(张兵武)暂任少奇同志的厨师……
我怀着对少奇同志的无限敬仰之情,尽最大努力为他调剂伙食。每天的主食争取不重样,包子、饺子、烙饼、面条等。由于长时间的囚禁,以及心理上的郁闷,使得少奇同志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尽管卧室离餐厅仅十几米,可吃饭时他却要扶着墙走很长时间。我每次去搀扶,他害怕连累我,总是摆手拒绝,坚持自己走。
我在少奇同志身边任警卫员多年,对他的一些生平嗜好十分了解。他最喜欢吃“汤心蛋”(就是煮鸡蛋的时候,不使蛋黄凝固)。每次我都精确地计算时间,煮出的“汤心蛋”恰到好处,他很爱吃。少奇同志的伙食除了正常的主、副食外,每餐要有一个鸡蛋和一小盘水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饭量越来越小。再以后,他除了把“汤心蛋”和一小盘水果吃掉外,其他的一口都不吃。于是,我请示卫士长李太和,希望每餐再给加一个鸡蛋和一些水果,这个要求很快被批准,少奇同志的身体也逐渐有了好转。
为少奇同志做了68天饭后,中队派炊事班长小马替代了我的“厨师”工作。(据《中国新闻周刊网》)
毛泽东喜欢吃红烧肉,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而毛泽东终生都爱吃鱼,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毛泽东早年特爱吃鲤鱼。在陕西杨家沟时,卫士们常去附近河沟里捉鱼。有一次,远在山西的贺龙还专门为他捎来几条大鲤鱼。
建国后,毛泽东到各地视察时,喜欢品尝当地的特产鱼。他对南京的“龙池荷包鱼”、合肥的“包公鱼”大加夸奖。每次到武汉,他都要点一道清蒸武昌鱼,还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词句。
晚年时,毛泽东喜欢吃“胖头鱼”(鳙鱼),而且特别爱吃鱼尾上那段肉。有一次,毛泽东望着汤碗里那又肥又大的鱼头,幽默地说:“这条鱼比一般的鱼头大,不知它比别的鱼聪明不聪明。想来是大脑发达,应该聪明吧。多吃这种大鱼头,一定会使大脑发达。”
毛泽东还爱吃鱼冻,而且在每顿用餐的最后才吃。鱼冻是鱼汤冷却凝结而成的,腥味较重。一位工作人员不解地问他:“主席,鱼冻腥得很,有什么好吃的啊?”毛泽东笑着说:“我就是要这种腥味呢,鱼不腥就不是鱼了。”
毛泽东一生吃鱼无数。有一次,他对护士长吴旭君说:“我在世时吃鱼太多,死后就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你们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叫物质不灭定律。”当然,这是毛泽东的玩笑之言。
周恩来:喜爱多种做法的萝卜
周恩来曾说:“我的身子骨和好胃口,都是靠了东北的高粱米饭打下个硬实底子。”周恩来爱吃萝卜、南瓜、白菜、红薯等普通蔬菜。以萝卜为例,风干萝卜、凉拌萝卜、珊瑚萝卜、清炖萝卜等菜肴和萝卜水饺、萝卜蒸糕,他都很喜欢吃。他曾说过:“我就是喜欢吃萝卜!”
原江西省省长方志纯回忆说:1954年,我从江西到北京参加国务院召集的一次会议。会议结束时,工作人员宣布说,今天中午周总理请大家吃饭。我们听后都欢呼雀跃起来。我心想,总理请大家吃饭,没有山珍海味,也肯定是美味佳肴。谁知,大家走进中南海一个餐厅一看,都瞪大了眼睛,不禁愕然。原来,餐桌上除了馒头、煎饼和一大盆粉丝、白菜加肉片的大杂烩菜之外,别无其他菜肴。正在大家疑虑之际,周总理走进了餐厅,大厅里立即沸腾起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总理,多少颗心在盼望着,盼望着总理能在自己这一桌入席啊!总理走到我们这一桌旁,与同桌的同志握手后,环顾了周围,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坐下来就餐。总理笑着说:吃吧,没有什么好的招待同志们!说着拿起馒头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周总理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楷模。
周总理虽然在饮食上如此节俭,但他还有一个大方的地方,就是非常好客,经常请同志们一同吃饭,每次都是热情挽留,当然,在席间依然是粗茶淡饭。
朱德:喜爱吃蹄筋
朱德除了爱吃新鲜蔬菜,一般人弃之不食的蹄筋也是他所爱吃的。
在长征过草地时,红军的粮食快吃光了,朱德总司令也和战士们一样,吃野菜,嚼草根。有一天下午,到达宿营地之后,朱德仍顾不得休息,去检查战士的吃住情况,路上发现了一些牛蹄、马蹄,他便蹲下身子,对这些蹄子进行仔细地查看,然后对身边的警卫员说:“看样子是不久前通过的先头部队扔掉的。好东西,带回去,把里面的蹄筋抽出来,加工一下,就是一顿美餐,足可以给战士们改善一次生活了!”接着,他又手把手地教警卫员怎样加工。
这意外的美食发现和学到的烹饪原料加工技术,让警卫员感到十分惊喜。他们收拾起那些牛蹄、马蹄,找到炊事员,按照刚才学会的方法进行加工。先把蹄子放到火上烤,再放到水里煮,然后把蹄子剖开,再把里面的蹄筋抽出来。蹄筋加工好了,按照警卫员的意见,炊事员拿出一部分放到大家吃的汤锅里调味,留下一点给朱总司令熬上一碗野菜蹄筋汤。
开饭时,炊事员刚把这碗“高汤”端上餐桌,朱德就闻到了蹄筋诱人的香味,乐呵呵地说:“好香啊!”说着,拿起筷子就准备吃,可他看到这碗里有那么多蹄筋时,关切地向炊事员询问:“大伙儿都吃了没有?”
炊事员见朱德将拿起的筷子又放下,一脸疑惑之色,便猜到了他的心事,连忙解释说:“大家都尝过了,这是您的一份,你快趁热吃了吧!”警卫员也在一旁催促:“总司令,你就快趁热吃吧。”
“小鬼,蹄筋本来不多,给我一人这么多,我怎么能吃得下嘛!来,把这碗蹄筋给运输员老马送去。运输员比我们更辛苦,更劳累,应该给他们照顾。”没等警卫员反应过来,蹄筋已经放到他手上了。
“那您……”警卫员还想说什么。
“我?你们回来时,到大锅里给我打一碗菜汤,我不就品尝到蹄筋了吗?”
刘少奇:爱吃“汤心蛋”
1967年5月,为少奇同志当了18年厨师的郝苗同志,因“犯有严重的错误”被抓了起来。老郝走后,一位叫冯纪元的厨师接替给少奇同志做饭。不久,冯师傅也被调走。一段时间里,工作人员只能从大食堂给少奇同志打饭。可是,一旦打不着饭,他就得饿着,常常一天只吃一顿到两顿饭。几天下来,少奇同志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还患了轻度的糖尿病。少奇同志成天沉默不语,默默地承受着痛苦与煎熬。后来,经中队研究,决定派当过炊事班长的我(张兵武)暂任少奇同志的厨师……
我怀着对少奇同志的无限敬仰之情,尽最大努力为他调剂伙食。每天的主食争取不重样,包子、饺子、烙饼、面条等。由于长时间的囚禁,以及心理上的郁闷,使得少奇同志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尽管卧室离餐厅仅十几米,可吃饭时他却要扶着墙走很长时间。我每次去搀扶,他害怕连累我,总是摆手拒绝,坚持自己走。
我在少奇同志身边任警卫员多年,对他的一些生平嗜好十分了解。他最喜欢吃“汤心蛋”(就是煮鸡蛋的时候,不使蛋黄凝固)。每次我都精确地计算时间,煮出的“汤心蛋”恰到好处,他很爱吃。少奇同志的伙食除了正常的主、副食外,每餐要有一个鸡蛋和一小盘水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饭量越来越小。再以后,他除了把“汤心蛋”和一小盘水果吃掉外,其他的一口都不吃。于是,我请示卫士长李太和,希望每餐再给加一个鸡蛋和一些水果,这个要求很快被批准,少奇同志的身体也逐渐有了好转。
为少奇同志做了68天饭后,中队派炊事班长小马替代了我的“厨师”工作。(据《中国新闻周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