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同课异构”活动,我上了一节二轮复习课。复习课一轮重在基础知识梳理,但二轮仍旧是知识点的回顾,就有点炒现饭的嫌疑了,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因此二轮复习,我认为一定要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新的知识增长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我们常说题海无涯,要学生高屋建瓴地弄懂一道题会解一类题,重点在于复习课上老师要精选例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好的例题能事半功倍,现撷取本节课两个精选例题激活学生思维的片段与大家共同分享。
案例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判断
同学先回顾反射的概念找出概念要点: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应答。然后归纳判断方法:刺激,完整的反射弧。这一步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回归课本从书本找到解题方法的本源。接着让学生思考判断.
例1(2014安徽高考)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摇 ?摇)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这道题考查了反射的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反射的联系: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条件反射的一般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但无论是哪种反射一定会有完整的反射弧。很多同学认为B是正确的,我先告诉他们B是错的,然后要学生思考错的原因,结果有个学生说因为味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是条件反射,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也是,所以二种情况是相同的反射,错在了属于不同反射。这时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他认为应该是食物引起味觉不是反射,因为没有完整的反射弧。那么到底谁的解释对呢?同学们觉得两种解释都有道理,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于是就这两个观点分组讨论,讨论前请同学回顾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并学生回顾熟悉的相关知识再讨论,然后每组请代表阐明观点并说明理由。在讨论中学生越来越接近真相,最后全体同学达成共识,应该错在没有完整的反射弧。也总结出所有的感觉(如味觉、渴觉)的神经中枢都在大脑皮层,但形成感觉只有信息的传入,要形成反射还要有信息的传出。
这个例题虽然是个选择题但把反射,大脑的高级功能,包括感觉的形成都考查到了,如果知识掌握存在缺陷,学生面对同样的结果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弥补知识缺陷,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并体会到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有理有据,学会与熟悉的知识建立联系。
案例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识别与构建
首先学生画反射弧,然后老师点评归纳识别要点,接着就是一个能力提升,如果没有反射弧,要学会构建反射弧。接着让学生思考判断。
例2(2006重庆高考)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摇?摇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摇?摇D.效应器
先让学生思考,学生的答案普遍是B,很明显学生构建了反射弧,但不完整,忽略了第二个实验,并且没有通过破坏前的实验建立左右的联系。于是我提示应该先画反射弧,再复杂的问题要追根溯源让它简化成熟悉的基础知识。接着又问应该有几个反射弧,反射弧之间有联系没有,学生讨论后把自己的答案画出来。
现把有代表性的结果展示如下。
第一行的实验结果说明:受破坏的是左边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
第二行的实验结果说明:受破坏的是左边的传出神经或效应器。
解答二:
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
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
说明:破坏后刺激右后肢,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可能左后肢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到了破坏。破坏后刺激左后肢,左后肢和右后肢肢均不收缩,可能左后肢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到了破坏。
无论是简图的形式,还是文字的形式,最后殊途同归,得出了正确答案。当然展示出学生丰富多彩的思维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决不能解出结果就完事,示范的不仅是解题的格式,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抓住问题的关键,灵活选择有关概念和规律分析、推导,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同时比较不同解题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精选例题做好讲解,训练思维加强指导,提高能力从容应试在二轮复习中尤为重要。
案例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判断
同学先回顾反射的概念找出概念要点: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应答。然后归纳判断方法:刺激,完整的反射弧。这一步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回归课本从书本找到解题方法的本源。接着让学生思考判断.
例1(2014安徽高考)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摇 ?摇)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这道题考查了反射的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反射的联系: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条件反射的一般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但无论是哪种反射一定会有完整的反射弧。很多同学认为B是正确的,我先告诉他们B是错的,然后要学生思考错的原因,结果有个学生说因为味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是条件反射,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也是,所以二种情况是相同的反射,错在了属于不同反射。这时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他认为应该是食物引起味觉不是反射,因为没有完整的反射弧。那么到底谁的解释对呢?同学们觉得两种解释都有道理,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于是就这两个观点分组讨论,讨论前请同学回顾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并学生回顾熟悉的相关知识再讨论,然后每组请代表阐明观点并说明理由。在讨论中学生越来越接近真相,最后全体同学达成共识,应该错在没有完整的反射弧。也总结出所有的感觉(如味觉、渴觉)的神经中枢都在大脑皮层,但形成感觉只有信息的传入,要形成反射还要有信息的传出。
这个例题虽然是个选择题但把反射,大脑的高级功能,包括感觉的形成都考查到了,如果知识掌握存在缺陷,学生面对同样的结果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弥补知识缺陷,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并体会到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有理有据,学会与熟悉的知识建立联系。
案例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识别与构建
首先学生画反射弧,然后老师点评归纳识别要点,接着就是一个能力提升,如果没有反射弧,要学会构建反射弧。接着让学生思考判断。
例2(2006重庆高考)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摇?摇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摇?摇D.效应器
先让学生思考,学生的答案普遍是B,很明显学生构建了反射弧,但不完整,忽略了第二个实验,并且没有通过破坏前的实验建立左右的联系。于是我提示应该先画反射弧,再复杂的问题要追根溯源让它简化成熟悉的基础知识。接着又问应该有几个反射弧,反射弧之间有联系没有,学生讨论后把自己的答案画出来。
现把有代表性的结果展示如下。
第一行的实验结果说明:受破坏的是左边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
第二行的实验结果说明:受破坏的是左边的传出神经或效应器。
解答二:
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
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
说明:破坏后刺激右后肢,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可能左后肢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到了破坏。破坏后刺激左后肢,左后肢和右后肢肢均不收缩,可能左后肢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到了破坏。
无论是简图的形式,还是文字的形式,最后殊途同归,得出了正确答案。当然展示出学生丰富多彩的思维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决不能解出结果就完事,示范的不仅是解题的格式,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抓住问题的关键,灵活选择有关概念和规律分析、推导,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同时比较不同解题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精选例题做好讲解,训练思维加强指导,提高能力从容应试在二轮复习中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