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皮影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艺术,又是富于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品。本文在分析我国西北陕甘地区皮影的产生、地方流派及特点、民俗观念与民俗价值等的基础上,指出了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基石之一的中国皮影对构建新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美键词:皮影艺术:西北地区:民俗传承:和谐社会
中国民族皮影艺术,不仅海纳着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曲艺、雕刻、民俗历史精粹,浓缩了浓郁的民族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参与着整个民族艺术繁荣发展的进程。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皮影等传统民族艺术正失去其巫术、教化等传统价值和功能,立足之地也在逐步的缩小。然而,传统的价值终将被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价值所取代,我们对传统民俗艺术的传承,正是要通过汲取民间艺术中的历史与文化养分,接续起传统与现代的桥粱,为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石。
一,传统皮影艺术的产生
民间流传的关于汉文帝太子耍弄灯影的故事使得人们相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皮影的雏形便已经产生了。佛教传人中国后皮影戏便逐渐兴盛起来,佛教尤其强调光、影、形三者的意义,玄奘译《摄大乘论释五卷》中有:“本质为缘影像果生亦复如是。又如光影由弄影者。映蔽其光,起种种影。”由于皮影戏通过幕布灯影效果,可以重现此宗教场景,佛教俗讲与影戏由此结下不解之缘。隋唐时期皮影戏受到宫廷推崇,隋炀帝曾赋诗提及影戏:“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到了北宋时,影戏开始普及,进入寻常千家万户,清明上河图中便有汴梁“瓦肆”表演影戏的场景。皮影戏是最早走出国门的中国戏曲艺术,从南宋起就陆续传播到南亚诸岛、埃及、波斯以及法、英等欧洲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供人欣赏的幕影艺术,中国皮影戏在《电影通史》中被法国的乔治,萨杜尔称为“电影的前驱”。
现在我们熟知的皮影是借助光的投影来表现的一种民间艺术,通过对光的遮挡产生虚实远近的舞台效果,融合剪纸、木偶、文学、戏曲、影像、表演艺术于一身,每逢婚丧嫁娶、宗教仪式、节令庆典等场合演出。
二,西北地区皮影的艺术特征
皮影戏在我国盛行历来已久,伴随着我国人日流动、文化融合和宗教活动而在全国城市流布,逐渐在各地形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流派。皮影戏从元明开始按地方分为不同流派,诸如陕西皮影、唐山皮影、四川皮影、云南皮影、浙江皮影和山西皮影等。本文就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皮影艺术特点进行比较。
陕西皮影在陕西民间长期流传,有许多分支形成。唱腔约有十余种之多,但较为普遍的唱腔有五大调,即老腔、豌婉腔、阿房腔、弦板腔和秦腔。此外还有陕北、陕南及关中各种道情等。从皮影造型角度看,其有东西路之别,造型形体较大(高约56cm)的皮影是西路皮影,鼻形多以通天鼻形雕刻为主,轮廓清晰而简明,图案错落而大方,身材魁梧而壮丽。而造型形体略小(高约36cm)的皮影乃东路皮影,豹头深眼和装饰严谨的是男性角色,委婉妩媚的是女性形象。陕西东西路皮影存在一定差异,与其它省市皮影造型相较,可以看出陕西的皮影发展非常成熟性。中国西北皮影以陕西为中心向各路发展,对山西、甘肃、青海等地的皮影戏有很大的影响,至今仍为当地群众所喜爱。
甘肃皮影尤以陇东皮影最典型,皮影造型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皮影人物造型呈现下宽上窄,结构设计既尊重自然又不失夸张。这是由于民间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将美学与实用有机结合的结果。体小头大,皮影一般突出头像的刻画,其他民间艺术也通常采用这种方法。特别是头部装饰更显夸张,经过精工细雕,其目的是增强头部的观赏性和吸引力。放大头部,还便于在面部进行匠心安排和艺术雕刻的发挥。这是审美与表现力的有机结合。外形简单内部复杂,皮影人物躯体由直线和曲线构成,衣褶皱纹简化,外轮廓显得非常概括和简洁,特别是武将躯体造型的安排上,给人强壮剽悍的印象,充分展示了“力”的美,张扬了民族精神。而皮影内部雕刻却很复杂,这是根据阴影透光的需要而发明的一种解决方案。这种雕刻模式,形成内柔外刚、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是不同审美角度有机结合的实践。甘肃皮影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精致的雕刻、优美的造型而自成体系,在世界皮影界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为艺术之花,工艺瑰宝。
三,皮影艺术的民俗价值以及承载的民俗观念
1.民间皮影艺术承载的民俗观念
中国民间艺术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较深,这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靠天吃饭”,种植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以农民为创作主体的民间艺术也烙上了深刻的“神”的印记,二是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古人以天道推理人事,民间艺术也要顺应“天”理。
中国皮影民间艺术取材于传统民俗生活,汲取了各门艺术的养分,承载着人民对生命、繁衍、喜乐,吉祥、圆满等的美好祝愿,是沟通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世俗与宗教的桥梁。皮影艺人平时务农。闲时创作,因此不受太多限制,他们从民间生活中接纳着造物观念、价值观念、信仰观念和社会组织形态等传统文化所灌输的观念,作品中有节令出现的时间指定性、浓厚的功利色彩,更有纯真、美好的质朴心理境界。这些观念既是民间艺术的影响制约要素,也相应受到民间艺术创作的影响。
阴阳哲学观。民间皮影造型中雕绘虚实、线条疏密的处理,表现了民间艺术家驾驭阴阳、通晓疏密黑自的造型能力,皮影中太上老君、皇帝的脸谱上雕饰着太极图,身着八卦袍。陕西皮影人物衣饰图案,景片团中运用广泛的“万”字符号,象征着太阳、阳光和漩涡,被认为是太极图形的原型符号,意为连绵不断,民间称为“万字不断头”。还有凤鸟图、盘旋状的龙图案是阴阳观众力量互相转换,首尾追逐,生生不息内涵的演变符号。皮影图案中的四瓣花型、四面八方图案源干阴阳哲学中的四方布局,而阴阳五行色红、青、黄、黑、白则被称为民间皮影的基本色彩,五种色彩并置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富装饰效果。这些颜色依据五行色相应的象征意义,赋予了人物生动的性格、品质及身份特征。
生殖崇拜观。皮影造型中出现的“鱼戏莲”寓意男女交欢,“鸟衔鱼”纹样的衍变图案“吉(鸡)庆有余(鱼)”,寓意从生殖崇拜扩展到吉祥富足,还有双蝠、狮子滚绣球、鸡卧牡丹、蝴蝶扑莲等等都是阴阳结合、化而生物这个中国原始哲学观念模式的延续,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生活现象的反映。皮影造型中大量的葫芦,石榴、葡萄、莲蓬、豆荚出于多子的观念,动物中的鱼、蛙、喜鹊、仙鹤、鹿、狮子都与生命和生殖相关,皮影造型中的鱼跃荷塘、莲花盛开、龙飞凤舞、蝶绕花丛、瓜蔓缠绕等团均使艺术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这些造型,体现着劳动者将情感赋予现实的艺术创作态度,表现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炙热的感情。
吉祥幸福观。吉祥、平安、幸福从来都是俗民向往的生活图景,民俗艺术常常以谐音手法将吉祥的韵意通过图案造型的方式加以表达,不仅美化了造 型,也填补了道具、衣饰中的空白。老生、老旦的服饰多点缀“福寿双全”吉祥如意”图,而桌椅、板凳等道具中则常见“平安如意”(瓶中有如意)、“富贵平安“(牡丹、桂花插瓶中)、“天马驰骋…五龙戏珠” “狮子滚绣球” “蟆麟望月…丹风朝阳”等寓意性装饰图案,这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民俗传统,也体现着民间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
2.民间皮影艺术负载的民俗功能
“民不知书,独爱听戏”,早期的卷本多取材于佛经,语言通俗,作为宣传教化、劝恶行善的宗教工具,后来渐渐加入了民间劝喻性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几乎是民间大众的教科书。通常多村里识字的人把影卷剧本当小说来读,。逢家庭邻里不和,劝解人也常常举出影戏中的典故来明理,指导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是老百姓判断是非对错的依据和标准。
巫术功能。传统皮影属于傀儡表演,与木偶戏一样,具有请神,酬神、送巫等功能。康保成认为:“巫术中的招魂术是我国影戏的远源,而印度佛教‘以影说法’是影戏的近缘。”这一结论说明了影戏的起源与民间信仰有一定渊源。影戏成形后,其这一存在价值体现得更为明朗。南宋周密记载宋时农历二月八日为桐川张王生辰,震山行宫朝拜极盛,其时“百戏竞集”,其中就有“绘革社(影戏)”的表演,而且“三月三日殿司真武会,三月二十八日东岳生辰社会之盛,大率类此。”叉元人汪颢《林田叙录》言:“影戏彩纸斑斓,敷陈故事,祈福辟禳。入清以后,关于影戏的纪录逐渐多起来,因而也能清楚地看到把影戏当做酬神工具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乾隆三十九年(1784年)年河北《永平府志》载当地进入十月后,“赛祭宴享,竞尚影戏”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甘肃《重修镇原县志》载该县“四乡,报赛喜演影戏”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辽宁《海城县志》载当时民间“许愿” “求雨”都要“演剧唱影以酬神”这些记载都可以说明这一点。这种习俗即使到今天,有些地方也仍如此。
心理慰藉。民间通过祈求自然力或神灵的庇佑,获得收成和平安,是皮影通过心理慰藉功能获得在民间传承的又一大价值。传统的青苗会上常上演影戏以期许农田免受病虫害的秧及,使得庄稼茁壮成长,保证第二年的好收成。四川清道光年间的《乐至县志》卷三“风俗”中记载道“立夏后,乡弄各建青苗回。祈去滕蟊,演以影戏或傀儡,亦古齐明击鼓御田祖之谴,蜀通俗也。”在元朝中国向外扩张时,皮影戏人成为军中活跃的“文艺兵”,皮影成了军中主要的文娱方式,在战马嘶吼的严酷战场上,他们为军人也带去了心理上莫大的安慰。
教化功能。影戏具有教育、教化功能。受儒家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戏曲一直不忘其社会教化责任,通过演绎历史上经典的传说、故事来劝导人民辨清忠奸善恶,寓褒贬于内,规劝人民从善如流,追求更崇高的精神境界。元朝末年高明在其《琵琶记》中认为戏曲创作“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影戏也不例外,除了上演一些涉及以忠孝节义为主题的剧目外,如孝子剧目《忠孝节义》、守节剧目《双官诰》等,还上演一些艺人渗透其伦理道德的剧目,另外皮影的造型也彰显了人们的褒贬,宋时影人的制作便“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
四,新型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肯定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有专家发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中科院院士杨叔子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就垮。”新时期,一个民族的文化与该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关系密切,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早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指出“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的时候,当经济产业和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传统文化作为历史价值观的强大基石,对华夏儿女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影响,在当代社会及其价值体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有关“和谐”的传统思想在指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道德问题,传统文化的荣辱观具有借鉴意义;第三,在规律,也符合我国在发展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急切的召唤和回归。
美键词:皮影艺术:西北地区:民俗传承:和谐社会
中国民族皮影艺术,不仅海纳着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曲艺、雕刻、民俗历史精粹,浓缩了浓郁的民族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参与着整个民族艺术繁荣发展的进程。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皮影等传统民族艺术正失去其巫术、教化等传统价值和功能,立足之地也在逐步的缩小。然而,传统的价值终将被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价值所取代,我们对传统民俗艺术的传承,正是要通过汲取民间艺术中的历史与文化养分,接续起传统与现代的桥粱,为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石。
一,传统皮影艺术的产生
民间流传的关于汉文帝太子耍弄灯影的故事使得人们相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皮影的雏形便已经产生了。佛教传人中国后皮影戏便逐渐兴盛起来,佛教尤其强调光、影、形三者的意义,玄奘译《摄大乘论释五卷》中有:“本质为缘影像果生亦复如是。又如光影由弄影者。映蔽其光,起种种影。”由于皮影戏通过幕布灯影效果,可以重现此宗教场景,佛教俗讲与影戏由此结下不解之缘。隋唐时期皮影戏受到宫廷推崇,隋炀帝曾赋诗提及影戏:“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到了北宋时,影戏开始普及,进入寻常千家万户,清明上河图中便有汴梁“瓦肆”表演影戏的场景。皮影戏是最早走出国门的中国戏曲艺术,从南宋起就陆续传播到南亚诸岛、埃及、波斯以及法、英等欧洲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供人欣赏的幕影艺术,中国皮影戏在《电影通史》中被法国的乔治,萨杜尔称为“电影的前驱”。
现在我们熟知的皮影是借助光的投影来表现的一种民间艺术,通过对光的遮挡产生虚实远近的舞台效果,融合剪纸、木偶、文学、戏曲、影像、表演艺术于一身,每逢婚丧嫁娶、宗教仪式、节令庆典等场合演出。
二,西北地区皮影的艺术特征
皮影戏在我国盛行历来已久,伴随着我国人日流动、文化融合和宗教活动而在全国城市流布,逐渐在各地形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流派。皮影戏从元明开始按地方分为不同流派,诸如陕西皮影、唐山皮影、四川皮影、云南皮影、浙江皮影和山西皮影等。本文就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皮影艺术特点进行比较。
陕西皮影在陕西民间长期流传,有许多分支形成。唱腔约有十余种之多,但较为普遍的唱腔有五大调,即老腔、豌婉腔、阿房腔、弦板腔和秦腔。此外还有陕北、陕南及关中各种道情等。从皮影造型角度看,其有东西路之别,造型形体较大(高约56cm)的皮影是西路皮影,鼻形多以通天鼻形雕刻为主,轮廓清晰而简明,图案错落而大方,身材魁梧而壮丽。而造型形体略小(高约36cm)的皮影乃东路皮影,豹头深眼和装饰严谨的是男性角色,委婉妩媚的是女性形象。陕西东西路皮影存在一定差异,与其它省市皮影造型相较,可以看出陕西的皮影发展非常成熟性。中国西北皮影以陕西为中心向各路发展,对山西、甘肃、青海等地的皮影戏有很大的影响,至今仍为当地群众所喜爱。
甘肃皮影尤以陇东皮影最典型,皮影造型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皮影人物造型呈现下宽上窄,结构设计既尊重自然又不失夸张。这是由于民间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将美学与实用有机结合的结果。体小头大,皮影一般突出头像的刻画,其他民间艺术也通常采用这种方法。特别是头部装饰更显夸张,经过精工细雕,其目的是增强头部的观赏性和吸引力。放大头部,还便于在面部进行匠心安排和艺术雕刻的发挥。这是审美与表现力的有机结合。外形简单内部复杂,皮影人物躯体由直线和曲线构成,衣褶皱纹简化,外轮廓显得非常概括和简洁,特别是武将躯体造型的安排上,给人强壮剽悍的印象,充分展示了“力”的美,张扬了民族精神。而皮影内部雕刻却很复杂,这是根据阴影透光的需要而发明的一种解决方案。这种雕刻模式,形成内柔外刚、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是不同审美角度有机结合的实践。甘肃皮影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精致的雕刻、优美的造型而自成体系,在世界皮影界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为艺术之花,工艺瑰宝。
三,皮影艺术的民俗价值以及承载的民俗观念
1.民间皮影艺术承载的民俗观念
中国民间艺术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较深,这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靠天吃饭”,种植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以农民为创作主体的民间艺术也烙上了深刻的“神”的印记,二是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古人以天道推理人事,民间艺术也要顺应“天”理。
中国皮影民间艺术取材于传统民俗生活,汲取了各门艺术的养分,承载着人民对生命、繁衍、喜乐,吉祥、圆满等的美好祝愿,是沟通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世俗与宗教的桥梁。皮影艺人平时务农。闲时创作,因此不受太多限制,他们从民间生活中接纳着造物观念、价值观念、信仰观念和社会组织形态等传统文化所灌输的观念,作品中有节令出现的时间指定性、浓厚的功利色彩,更有纯真、美好的质朴心理境界。这些观念既是民间艺术的影响制约要素,也相应受到民间艺术创作的影响。
阴阳哲学观。民间皮影造型中雕绘虚实、线条疏密的处理,表现了民间艺术家驾驭阴阳、通晓疏密黑自的造型能力,皮影中太上老君、皇帝的脸谱上雕饰着太极图,身着八卦袍。陕西皮影人物衣饰图案,景片团中运用广泛的“万”字符号,象征着太阳、阳光和漩涡,被认为是太极图形的原型符号,意为连绵不断,民间称为“万字不断头”。还有凤鸟图、盘旋状的龙图案是阴阳观众力量互相转换,首尾追逐,生生不息内涵的演变符号。皮影图案中的四瓣花型、四面八方图案源干阴阳哲学中的四方布局,而阴阳五行色红、青、黄、黑、白则被称为民间皮影的基本色彩,五种色彩并置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富装饰效果。这些颜色依据五行色相应的象征意义,赋予了人物生动的性格、品质及身份特征。
生殖崇拜观。皮影造型中出现的“鱼戏莲”寓意男女交欢,“鸟衔鱼”纹样的衍变图案“吉(鸡)庆有余(鱼)”,寓意从生殖崇拜扩展到吉祥富足,还有双蝠、狮子滚绣球、鸡卧牡丹、蝴蝶扑莲等等都是阴阳结合、化而生物这个中国原始哲学观念模式的延续,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生活现象的反映。皮影造型中大量的葫芦,石榴、葡萄、莲蓬、豆荚出于多子的观念,动物中的鱼、蛙、喜鹊、仙鹤、鹿、狮子都与生命和生殖相关,皮影造型中的鱼跃荷塘、莲花盛开、龙飞凤舞、蝶绕花丛、瓜蔓缠绕等团均使艺术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这些造型,体现着劳动者将情感赋予现实的艺术创作态度,表现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炙热的感情。
吉祥幸福观。吉祥、平安、幸福从来都是俗民向往的生活图景,民俗艺术常常以谐音手法将吉祥的韵意通过图案造型的方式加以表达,不仅美化了造 型,也填补了道具、衣饰中的空白。老生、老旦的服饰多点缀“福寿双全”吉祥如意”图,而桌椅、板凳等道具中则常见“平安如意”(瓶中有如意)、“富贵平安“(牡丹、桂花插瓶中)、“天马驰骋…五龙戏珠” “狮子滚绣球” “蟆麟望月…丹风朝阳”等寓意性装饰图案,这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民俗传统,也体现着民间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
2.民间皮影艺术负载的民俗功能
“民不知书,独爱听戏”,早期的卷本多取材于佛经,语言通俗,作为宣传教化、劝恶行善的宗教工具,后来渐渐加入了民间劝喻性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几乎是民间大众的教科书。通常多村里识字的人把影卷剧本当小说来读,。逢家庭邻里不和,劝解人也常常举出影戏中的典故来明理,指导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是老百姓判断是非对错的依据和标准。
巫术功能。传统皮影属于傀儡表演,与木偶戏一样,具有请神,酬神、送巫等功能。康保成认为:“巫术中的招魂术是我国影戏的远源,而印度佛教‘以影说法’是影戏的近缘。”这一结论说明了影戏的起源与民间信仰有一定渊源。影戏成形后,其这一存在价值体现得更为明朗。南宋周密记载宋时农历二月八日为桐川张王生辰,震山行宫朝拜极盛,其时“百戏竞集”,其中就有“绘革社(影戏)”的表演,而且“三月三日殿司真武会,三月二十八日东岳生辰社会之盛,大率类此。”叉元人汪颢《林田叙录》言:“影戏彩纸斑斓,敷陈故事,祈福辟禳。入清以后,关于影戏的纪录逐渐多起来,因而也能清楚地看到把影戏当做酬神工具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乾隆三十九年(1784年)年河北《永平府志》载当地进入十月后,“赛祭宴享,竞尚影戏”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甘肃《重修镇原县志》载该县“四乡,报赛喜演影戏”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辽宁《海城县志》载当时民间“许愿” “求雨”都要“演剧唱影以酬神”这些记载都可以说明这一点。这种习俗即使到今天,有些地方也仍如此。
心理慰藉。民间通过祈求自然力或神灵的庇佑,获得收成和平安,是皮影通过心理慰藉功能获得在民间传承的又一大价值。传统的青苗会上常上演影戏以期许农田免受病虫害的秧及,使得庄稼茁壮成长,保证第二年的好收成。四川清道光年间的《乐至县志》卷三“风俗”中记载道“立夏后,乡弄各建青苗回。祈去滕蟊,演以影戏或傀儡,亦古齐明击鼓御田祖之谴,蜀通俗也。”在元朝中国向外扩张时,皮影戏人成为军中活跃的“文艺兵”,皮影成了军中主要的文娱方式,在战马嘶吼的严酷战场上,他们为军人也带去了心理上莫大的安慰。
教化功能。影戏具有教育、教化功能。受儒家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戏曲一直不忘其社会教化责任,通过演绎历史上经典的传说、故事来劝导人民辨清忠奸善恶,寓褒贬于内,规劝人民从善如流,追求更崇高的精神境界。元朝末年高明在其《琵琶记》中认为戏曲创作“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影戏也不例外,除了上演一些涉及以忠孝节义为主题的剧目外,如孝子剧目《忠孝节义》、守节剧目《双官诰》等,还上演一些艺人渗透其伦理道德的剧目,另外皮影的造型也彰显了人们的褒贬,宋时影人的制作便“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
四,新型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肯定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有专家发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中科院院士杨叔子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就垮。”新时期,一个民族的文化与该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关系密切,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早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指出“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的时候,当经济产业和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传统文化作为历史价值观的强大基石,对华夏儿女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影响,在当代社会及其价值体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有关“和谐”的传统思想在指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道德问题,传统文化的荣辱观具有借鉴意义;第三,在规律,也符合我国在发展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急切的召唤和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