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严以修身”的本质要求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之基,更是“三严三实”之本。深刻领会“严以修身”的本质要求,对于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严以修身”重在坚定信仰


  信仰是对某种观念、理论、对象的极度信服和崇敬,并且将其奉为行为准则的精神现象。信仰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感到人生有所寄托,有所期待,有所追求,它指引着人的行动方向并深深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后果。
  人是矛盾着的生物存在。一方面,人的肉体生命是自然性的存在,这是人的自在存在状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自然规律,并与周围世界始终处于自在合一的互动关系中。另一方面,人的精神生命是社会性的存在,这是人的自为存在状态。人又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按照自身的意识进行活动,去改造自然界和周围的社会关系,创造一个属人的世界。人既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却总想超越自然界;人生活在当下的现实中,却又总是不断地超越当下的现实。人的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是人存在的固有矛盾,无法解决也无法回避,然而人的意识却渴望将二者统一起来。这种固有的矛盾和人性中的渴望决定了人必须借助于信仰的力量。
  作为个体来讲,人不仅生活在社会历史这个外部大环境中,同时也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个体如何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生活?儒家经典《礼记·大学》给了很好的阐释:“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中,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只有做足内圣功夫,才能成就外王事业。对于如何做好内圣功夫,儒学有一整套系统的内心修养程序,从格物开始,然后致知、诚意、正心。即先丰富和改造好自己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做足道德功夫,成为道德上的圣贤之人,再关注外部世界的建设和改造。“严以修身”是从中国儒家学说中汲取的丰富营养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是对儒家学说“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作为党员干部来讲,“严以修身”重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尽管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但如果没有这个崇高目标的感召,就无法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人的自由和解放。人的自由和解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摆脱盲目自然力量的束缚,在自然中实现自由;二是摆脱人对人的压抑,在社会中实现自由;三是摆脱对客观规律的迷茫,在意识中实现自由。其中,自然中的自由是基础也是目标,社会中的自由是条件,意识中的自由是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文化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我们党所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打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归根到底,党员干部严以修身,就是要针对自身思想作风上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捍卫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诚然,新的历史时期,严以修身的内在要求非常丰富,但是,坚定信仰是其根本要求。因为,行动来自觉悟,觉悟来自修身,一种信仰的真正建立是与个体人的内在情感和生命体验息息相关的事情。

二、 “严以修身”贵在修心立德


  修身是个体内在价值追求指引下的生命实践活动。严以修身一定要内外兼修,既要修心,也要立德。
  修心,即修思想,修主观世界,植牢修身做人的根本。党员干部要常修忠诚本色之心、清正廉明之心、敬畏审慎之心、宽厚仁爱之心,归根到底,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俗话说,把住了思想“总开关”,才能避免行动上的偏差。世界观真的那么重要吗?一个人平常不会感受到空气的重要性,一旦用手捂住他的嘴和鼻子,空气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得以体现。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不会总想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似乎很遥远,很渺茫。但是,党员干部一旦出事,就会感觉到它们的重要性。我们看警示教育片时,片子中的官员一旦落马,在法庭上陈词痛哭时,都会把问题归结到权力观、群众观、利益观方面。其实,我们作为社会人,在处理每件事情时,某种“观”都在支配着我们的行为。只是习惯使然,我们并没有感觉某种“观”的存在和支配作用。诚如中国俗语所讲,习惯决定命运,原因在于,表面看起来的习惯背后都潜伏着某种“观”。权力观、利益观、群众观、幸福观背后有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因为,对待权利、群众、利益、财富、事业、前途的态度归根到底取决于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的看法。生活中,选择无处不在,评价无处不有,选择和评价就是价值观在起作用。而人生观、价值观归根结底受世界观支配。
  立德,即树立德业。中国古代哲人提出过“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通俗地讲,立德、立功、立言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三大标准,即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孔子集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于一身。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宣讲和规范人伦道德,自己以身作则,此为“立德”。可见,立德是立功、立言的前提和基础。《周易》讲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做人首先要强调厚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具备了崇高的道德和博大精深的学识,践行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才能成为君子,才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释和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等立德的方法,这与中国历史上立德的方法一脉相承。作为党员干部,“德”意味着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人文涵养和政治素养,常怀仁爱之心、诚信之意,积德行善,以德服人。立德树人,入心为要。如何入心?离不开学习和感悟。当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文化更加活跃。一方面,我国社会整体上精神面貌昂扬向上、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部分人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道德滑坡、信仰迷失、诚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在多元中谋指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对党员干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严以修身”难在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说是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提出的思想。“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与行要相互渗透,不能分离开来,道德实践与道德认识要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知行合一的观点不仅对当时人们的道德实践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当下党员干部提高道德修养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知行合一,说来容易,践行困难。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问鸟窠禅师,什么是佛法大义?鸟窠禅师回答到:“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白居易大笑道:“这句话,三岁小孩也知道,也会说。”鸟窠禅师回答到:“三岁小孩虽会说,八十老翁不会做!”白居易一听,叹服不已。这个小故事,说明了“行”远比“知”难,知行合一更难。正如,我们都知道严以修身的重要性、意义和途径,但更多时候,我们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作过一次演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讲的是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如何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这样讲道: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无论怎样都不能脱离当前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而是必须结合这种斗争去总结、学习和运用历史上的革命经验。要在革命的实践中修养和锻炼……这应该是我们共产党员修养的方法。由此可见,与中国传统儒家学说所讲的先内圣后外王的思路不同,刘少奇要求共产党员在革命实践过程中,丰富和改造内心世界,提高修养。不仅如此,刘少奇还对中国古代儒家的修养方法,提出了直接批评。他认为,中国古人偏重于道德伦理的修养,而这种理论并不直接改造外部世界,因此,这种修养方法的最大问题在于理论脱离实际。那么,如何提高共产党员的修养呢?他认为,要在改造外部世界的革命实践活动中来提高。应该说,这样的论断很有道理和价值。原因在于,固然德的修炼离不开个体远离俗物、面向自我的返躬自省,离不开个体沉潜静思、自我砥砺的纯粹内圣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儒学的内圣功夫对党员干部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必须深植的生命根基,也是必须接续的文化血脉。但是,德才的提升离不开外王之事,尤其是才能的提升更是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前提是要真知。知是行之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是知之成,行是知的目的归宿和实践深化,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如何达到真知呢?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作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
  总之,“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既遵循了客观规律,又发挥了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合理、合情、合规律、合目的的统一。严以修身作为“三严三实”之本,力求达到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手段和目的统一。对于党员干部来讲,严以修身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
  (撰稿人:王丛霞)
  责任编辑:徐树雄
其他文献
近年来,西吉县积极探索新途径,推出新举措,念好“三字经”,着力加强党员教育培训见实效,倾力打造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一是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求“活”。充分利用西吉微生活、现代远程教育、西吉党建网、西吉电视台频道等各类学习平台和渠道,广泛开展集中宣讲、专家辅导、交流讨论、党员轮训、菜单式选学、“主题党日”等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党员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开展素质提升工程求“强”。抓住党员“冬
期刊
近期,原州区委、区政府对禁牧封育、违章建筑管理不力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在广大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针对官厅镇刘店村偷牧行为,责令官厅镇党政主要领导向区委、区政府作出深刻检查,纪委对官厅镇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处理之后,官厅镇立即撤换履职不到位的管护人员,重新划定责任区域,将禁牧封育工作纳入镇村干部管理考核。并通过制作宣传牌、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养殖户会议等形式,开展新一轮政策宣传,争
期刊
宁夏80%的蔬菜种子繁育在平罗,其中菜豆类制种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仲夏时节,行走在平罗县头闸镇永惠村蔬菜制种园区,片片稻田、座座温棚、畦畦菜田、行行架杆……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丰饶的景象。记者被长势喜人的制种蔬菜、水稻、玉米所吸引,制种产业带在这里已成为一道新的景观。  近年来,平罗县多措并举发展制种产业,今年全县蔬菜制种基地已近14万亩,引进培育的菜豆、番茄、苋菜等60多个品种,年总产量超过3
期刊
同心县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中,将专题教育与“精准扶贫”“中心工作落实”等任务相结合,确保专题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与精准扶贫攻坚相结合,强化责任担当。制定了《同心县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管理考核办法》,以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村、生态移民村为重点,对全县154个行政村全覆盖选派党组织“第一书记”,制定了强组织、引项目、争资金、帮发展、促和谐等方面的激励奖惩措
期刊
2014年以来,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在辖内4县探索建立了“一县一品”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对县域特色产业的“定向”支持和“包干”扶持,推动金融扶贫与财政扶贫、产业扶贫协调发展,缓解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了金融资源在扶贫开发中的配置效率。“金融+财政”模式为西吉县扶贫示范村“舒筋活络”  将西吉县确定为“金融+财政”扶贫开发联动机制试点县,选取9个贫困村作为首批示范村实施金融支持扶贫示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在贵州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近年来,吴忠市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实现全面小康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着力推进产业扶贫
期刊
2010年以来,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自治区扶贫办抢抓国家“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和自治区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机遇,按照培训转移到人的要求,坚持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整合资源,统筹推进,鼓励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引导有意愿转移就业的贫困农民参加技能培训,有力地促进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2010~2014学年,宁夏“雨露计划”试点区域由3个县扩大到10
期刊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我们思考问题,谋划发展,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强大思想武器。中宁县要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推进“二次创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党员干部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新突破。  克服“三种心态”。一是畏难心理。有些干部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看得过重,不敢碰硬、不敢探索,畏惧艰险,放不开手脚,迈不出大步,工作没起色,发展上不去。
期刊
作品点评  王应科书法以欧阳询为宗,兼学二王、颜真卿、孙过庭及近代于右任。他的楷书,用笔干净利落,结体平整,法度严谨。他的行草作品,更是笔法灵活多变,古朴雅致,端庄秀丽。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其书法线条的刚健优美,通篇一气呵成,体式开张收敛自然,方圆并举,笔触跳跃生动,气势跌宕起伏。他的书法透着宁静、空灵、典雅的气息,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情思和灵动的神采。王应科还精研古诗词和各类碑帖,常常以自
期刊
国网宁夏检修公司银川东换流站承担着把来自黄河上游和宁东富余水电、火电降压后,分送至山东各地的重任。近年来,银川东换流站党组织从夯实“四个阵地”建设入手,着力打造干事创业阵地和拴心留人阵地,不但提升了党组织的服务能力,而且助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换流站已累计向华北地区和山东输送绿色清洁优质电能1201亿千瓦时,为自治区财政新增26亿元补贴基金,为区内配套电源企业创收245亿元,为公司带来直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