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般而言,学科的发展是建立在学科理论的成熟基础之上,或者说建立在时代环境迫切造求的背景之上,唯此才可能产生教育的意义和文明开化的可能。现在的公共艺术专业就像各种专业的变种和杂交,产生了教员叠加、资源重复、教育思路不清晰的种种弊端。民众最亟需的是生存和生活的尊严,是人性启蒙,是幸福感,是如何提高人文修养,如何对待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审视自身内心的问题,当到达一定程度,公共文化自然就会诞生,公共艺术自然就被注视,而不是“被文化”和“被教育”。说到底,公共艺术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文化状态,是一种思维、意识和修养的结合物,而非具体教育的对象。
[关键词]人文基础 公共艺术 科系设置 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20-02
当下,各大专业美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二级艺术学院纷纷开设了公共艺术专业,貌似这是城市化进程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无到有也彰显出了变化和喜庆。一般而言,学科的发展是建立在学科理论的成熟基础之上,或者说建立在时代环境迫切造求的背景之上,唯此才可能产生教育的意义和文明开化的可能。但是,在任何人都无法轻易界定公共艺术的时候,在国内的公众素养和公共文化土壤根本没有深刻培养起来的时候,将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学科发展是否言之过早?当前开设公共艺术专业是利是弊?是否成熟?
如果拿公共艺术是新兴的大领域,传统学科已经无法满足来解释,我也觉得牵强,当下几大美院的造型系都已开列了新材料或者都市空间研究倾向的工作室,设计学院里面的环境艺术早已介入公共空间研究,产品设计里面的家具设计、工业设计里面的展示设计也本着公共意识的基础,陶艺和染织装饰专业更是空间产品的研发者,史论专业也肯定重视人文意识和公共文化的研究,如果再单独成立公共艺术学院或者公共艺术系会不会产生教员叠加,资源重复,教育思路不清晰的种种弊端?
最有意味的现象是,不同院校的公共艺术专业几乎都有不同的教学偏重,千人千面,无论教学理念还是课程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差异性,套用句俗话就是“各搞各的”。也就是说这个学科根本没有达成教育共识,缺乏人文基础和理论平台,几乎完全依靠学科带头人的摸索前行。比如说,有的院校的公共艺术专业就是传统装饰设计的变种,有的完全践行着雕塑系相同的内容,有的是陶艺专业的变相,还有的是理论先行,偏重人文和批评。感觉现在的公共艺术专业就像各种专业的变种和杂交,非常尴尬。传统造型技能比不上雕塑专业,想向纯粹艺术性靠拢又受到公共意志的掣肘,设计性和设计原则也是不伦不类,只能拿“城市需要公共文化”来自我慰藉。与其说这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现象,不如说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形式和学科定位基本还处于混乱状态,没有起到推动专业建树和发展的良性作用,这必然会形成资源浪费和恶性循环。
当前主流认知的公共艺术依然停留在视觉建立这一简单层面上,这种理念已经大大损弱了公众的共同体验、互动性和幸福感,泯灭和降低了公共艺术的魅力,从本质上讲,这依然属于视觉强加或者被文化的范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和国内意识形态控制逐渐松动,“公共”概念也是会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跟随社会的需要而完善的。
纵观大量的公共空间作品,最凸显的问题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强烈不平衡。都说大力发展精神文明,但是新的东西太少,新的艺术性的东西太少,生搬硬套传统符号就自以为回归经典的低劣作品太多。当前国内的一个怪异现象是城市雕塑几乎已经和公共艺术划为了等号,很多城市矗立的城市雕塑和景观艺术很多是历史和意识形态的产物,本身已经落伍,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象征意念的城市雕塑可能会愈发多的呈现在公众视觉之中。如果城市雕塑算是公共艺术,那么公共艺术到底意味着什么?公共性主要映射的是权力和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公共艺术太“大”了,范畴太宽泛,它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文化状态,而绝不仅仅流于物质呈现那样的单调层面。如果我们的决策者和教育人的思维依然停留在老一套,那么除了证明这是思想贫瘠的表现,更是时代的失误和悲哀。
好的公共艺术应该是在公共空间中能够实现一种揭露多元感性及自身感性的作品,这种感性已经照顾了大多数人,虽然难以达到完美状态,但不会再专注于创造具象物体,责成观众对之专注的回应,不似以往创造具有社会教化意味的标准作品,而是要创造人与整体环境的新关系。这才是引导和创造公共文化的良性意识。
再从现实角度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民的“公共意识”也极其淡薄,缺乏浪漫情调和惯性审美(不应批判民众,而应反思我们的美育和民族传统),再加上城市建设规划问题多多,市民对空间艺术的审美意识早已麻木。因此开设公共艺术专业没有人文基础,缺乏必要条件。也许你会说这是消极观,正因如此才凸显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必要甚甚。但是这种说法同样立不住脚,民众最亟需的是生存和生活尊严,是人性启蒙,是幸福感,是如何提高人文修养,如何对待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审视自身内心的问题。当到达一定程度,公共文化自然就会诞生,公共艺术自然就被注视,而不是“被文化”和“被教育”。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衍生到宏观层面,但是如果作为教育体制中的一门系科发展,最好从微观着手,因为教育涉及到实体和对象,如果从宏观涉入,只会更加飘渺,难以传授出真正有意义的价值点,或者说无从下手。这对学生的培养是一种纵容,最终的结果就是基础摇曳,体会不到任何真正深刻的东西。而从微观着眼的话公共艺术几乎等同于造型艺术和装置艺术了,这势必与很多传统造型专业产生重叠,这个悖论似乎就是在证明“公共艺术系”的荒谬。
那么,从国内当前具体的创作(设计)领域上讲,公共艺术和传统雕塑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创作人员的身份几乎都是雕塑家,创作手法、理念也是传统雕塑系的一套,所以就从来没有产生过“公共艺术家”这个名词。
正是因为题材的广泛以及施展空间的博延,公共艺术品的创作更需要艺术家深厚的文化修养,宽泛的知识储备以及强大的手脑结合能力和宏观把控执行能力。他是艺术家,但必须也是个作家,是个材料学家,是个社会学家,是个物理工程力学家,是个交际高手,是个诗人,背负的东西太多,达标的就越少。这些素质和能力是一个系科能够培养出来的吗?从理论意义上讲,什么科班出身就应该成为什么科班的“家”,公共艺术专业的毕业生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吗?生活阅历、文化修养和社会经验的薄弱决定了作品的质量,除非到一定的高度或因为其他层面因素,真正的城市街头很难采纳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作品,请问这又是不是一种悖论?观察全国的公共艺术专业毕业生,改行的居多,不改行的也是变相改行,毕竟,做“行活”,雕塑系毕业生就够用了。也就是说,无论在理论还是现实层面,公共艺术这个专业系科一直扮演着陪衬和尴尬的角色。从此意义上讲,当下公共艺术专业的存在价值和必要性就更需要深思了。
说到底,公共艺术更多是一种思维、意识和修养的结合物,而非具体教育的对象。任何学科的建立都本着于一种材料,或者说一种媒介,当然也可以是一种精神,一种思维,也就是说,如果成立公共艺术系,这与成立当代艺术系是一个道理。而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当代艺术系”又是一个多么荒谬的名词。
怀疑和批判精神就是治学严谨的镜像,这并不矛盾,如果希望助长就去拔苗,或者说认为拔苗就能助长,只会造成荒诞和浪费的结局,而最理性的是不是就让其在丰厚的土壤上自由生长?
作者简介:
陈志奎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关键词]人文基础 公共艺术 科系设置 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20-02
当下,各大专业美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二级艺术学院纷纷开设了公共艺术专业,貌似这是城市化进程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无到有也彰显出了变化和喜庆。一般而言,学科的发展是建立在学科理论的成熟基础之上,或者说建立在时代环境迫切造求的背景之上,唯此才可能产生教育的意义和文明开化的可能。但是,在任何人都无法轻易界定公共艺术的时候,在国内的公众素养和公共文化土壤根本没有深刻培养起来的时候,将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学科发展是否言之过早?当前开设公共艺术专业是利是弊?是否成熟?
如果拿公共艺术是新兴的大领域,传统学科已经无法满足来解释,我也觉得牵强,当下几大美院的造型系都已开列了新材料或者都市空间研究倾向的工作室,设计学院里面的环境艺术早已介入公共空间研究,产品设计里面的家具设计、工业设计里面的展示设计也本着公共意识的基础,陶艺和染织装饰专业更是空间产品的研发者,史论专业也肯定重视人文意识和公共文化的研究,如果再单独成立公共艺术学院或者公共艺术系会不会产生教员叠加,资源重复,教育思路不清晰的种种弊端?
最有意味的现象是,不同院校的公共艺术专业几乎都有不同的教学偏重,千人千面,无论教学理念还是课程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差异性,套用句俗话就是“各搞各的”。也就是说这个学科根本没有达成教育共识,缺乏人文基础和理论平台,几乎完全依靠学科带头人的摸索前行。比如说,有的院校的公共艺术专业就是传统装饰设计的变种,有的完全践行着雕塑系相同的内容,有的是陶艺专业的变相,还有的是理论先行,偏重人文和批评。感觉现在的公共艺术专业就像各种专业的变种和杂交,非常尴尬。传统造型技能比不上雕塑专业,想向纯粹艺术性靠拢又受到公共意志的掣肘,设计性和设计原则也是不伦不类,只能拿“城市需要公共文化”来自我慰藉。与其说这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现象,不如说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形式和学科定位基本还处于混乱状态,没有起到推动专业建树和发展的良性作用,这必然会形成资源浪费和恶性循环。
当前主流认知的公共艺术依然停留在视觉建立这一简单层面上,这种理念已经大大损弱了公众的共同体验、互动性和幸福感,泯灭和降低了公共艺术的魅力,从本质上讲,这依然属于视觉强加或者被文化的范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和国内意识形态控制逐渐松动,“公共”概念也是会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跟随社会的需要而完善的。
纵观大量的公共空间作品,最凸显的问题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强烈不平衡。都说大力发展精神文明,但是新的东西太少,新的艺术性的东西太少,生搬硬套传统符号就自以为回归经典的低劣作品太多。当前国内的一个怪异现象是城市雕塑几乎已经和公共艺术划为了等号,很多城市矗立的城市雕塑和景观艺术很多是历史和意识形态的产物,本身已经落伍,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象征意念的城市雕塑可能会愈发多的呈现在公众视觉之中。如果城市雕塑算是公共艺术,那么公共艺术到底意味着什么?公共性主要映射的是权力和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公共艺术太“大”了,范畴太宽泛,它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文化状态,而绝不仅仅流于物质呈现那样的单调层面。如果我们的决策者和教育人的思维依然停留在老一套,那么除了证明这是思想贫瘠的表现,更是时代的失误和悲哀。
好的公共艺术应该是在公共空间中能够实现一种揭露多元感性及自身感性的作品,这种感性已经照顾了大多数人,虽然难以达到完美状态,但不会再专注于创造具象物体,责成观众对之专注的回应,不似以往创造具有社会教化意味的标准作品,而是要创造人与整体环境的新关系。这才是引导和创造公共文化的良性意识。
再从现实角度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民的“公共意识”也极其淡薄,缺乏浪漫情调和惯性审美(不应批判民众,而应反思我们的美育和民族传统),再加上城市建设规划问题多多,市民对空间艺术的审美意识早已麻木。因此开设公共艺术专业没有人文基础,缺乏必要条件。也许你会说这是消极观,正因如此才凸显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必要甚甚。但是这种说法同样立不住脚,民众最亟需的是生存和生活尊严,是人性启蒙,是幸福感,是如何提高人文修养,如何对待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审视自身内心的问题。当到达一定程度,公共文化自然就会诞生,公共艺术自然就被注视,而不是“被文化”和“被教育”。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衍生到宏观层面,但是如果作为教育体制中的一门系科发展,最好从微观着手,因为教育涉及到实体和对象,如果从宏观涉入,只会更加飘渺,难以传授出真正有意义的价值点,或者说无从下手。这对学生的培养是一种纵容,最终的结果就是基础摇曳,体会不到任何真正深刻的东西。而从微观着眼的话公共艺术几乎等同于造型艺术和装置艺术了,这势必与很多传统造型专业产生重叠,这个悖论似乎就是在证明“公共艺术系”的荒谬。
那么,从国内当前具体的创作(设计)领域上讲,公共艺术和传统雕塑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创作人员的身份几乎都是雕塑家,创作手法、理念也是传统雕塑系的一套,所以就从来没有产生过“公共艺术家”这个名词。
正是因为题材的广泛以及施展空间的博延,公共艺术品的创作更需要艺术家深厚的文化修养,宽泛的知识储备以及强大的手脑结合能力和宏观把控执行能力。他是艺术家,但必须也是个作家,是个材料学家,是个社会学家,是个物理工程力学家,是个交际高手,是个诗人,背负的东西太多,达标的就越少。这些素质和能力是一个系科能够培养出来的吗?从理论意义上讲,什么科班出身就应该成为什么科班的“家”,公共艺术专业的毕业生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吗?生活阅历、文化修养和社会经验的薄弱决定了作品的质量,除非到一定的高度或因为其他层面因素,真正的城市街头很难采纳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作品,请问这又是不是一种悖论?观察全国的公共艺术专业毕业生,改行的居多,不改行的也是变相改行,毕竟,做“行活”,雕塑系毕业生就够用了。也就是说,无论在理论还是现实层面,公共艺术这个专业系科一直扮演着陪衬和尴尬的角色。从此意义上讲,当下公共艺术专业的存在价值和必要性就更需要深思了。
说到底,公共艺术更多是一种思维、意识和修养的结合物,而非具体教育的对象。任何学科的建立都本着于一种材料,或者说一种媒介,当然也可以是一种精神,一种思维,也就是说,如果成立公共艺术系,这与成立当代艺术系是一个道理。而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当代艺术系”又是一个多么荒谬的名词。
怀疑和批判精神就是治学严谨的镜像,这并不矛盾,如果希望助长就去拔苗,或者说认为拔苗就能助长,只会造成荒诞和浪费的结局,而最理性的是不是就让其在丰厚的土壤上自由生长?
作者简介:
陈志奎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