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点滴谈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34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四个方面谈了让学生喜爱作文,激发其兴趣的做法。
  关键词:目的;广泛阅读;贴近生活;系统练习
  多年的中学语文和作文教学实践,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要真正使学生了解作文,喜爱作文,就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不断强化其作文写作的具体科学方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树立“观察世界,感悟生活,书写感受,不断提高”的作文写作观念,从而让学生成为驾驭作文写作的真正主人。具体说来,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明确目的,引起重视
  必要的语文写作目的及其意义的教育,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于作文指导,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七年级开始,就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是针对学生较普遍存在的“害怕作文,甚至重理轻文”的倾向,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班会总结、优秀日记交流等各种机会,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渗透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重要性教育,使学生明白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要“全面发展,文理并重”更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作文写作功底。
  二、广泛阅读,博闻强记
  学生写作文,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提笔在手,思路打不开,无话可说。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作文写作的素材缺少必要的量的积累。如何弥补上述缺陷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广泛阅读。
  鲁迅先生在《致颜黎民》的信中曾这样说道:“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在教学中,除了语文系统知识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学生引进书籍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多读书。这里多读书主要有包括以下两点意思:一个是多读语文教材,一个是多读课外书籍。对教材来说,强调精读活学,博闻强记;对课外书籍来说,强调泛读积累,而且要持之以恒地读。例如,《初中生语文新课标必读》所指定的书目,古今中外一些名著、优秀作文选等,并要求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中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活动空间毕竟又是有限和狭小的。如果不注意引导他们从课堂上,尤其是要在课外阅读中大量地汲取前人的思想和一定的文化,获得间接的知识,怎么会做到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呢?因此,必须理解鲁迅先生的至理名言:“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要牢记“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苏霍姆林斯基语)
  三、贴近生活,积累素材
  日常作文,总有学生抱怨:生活太平淡,尽是些平常琐事,这些材料无法捕捉,更不能成文啊……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和理解。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这样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认真观察和真实的生活体验,手中和脑海中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临时搞突击,胡乱构思、瞎编乱造是無法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的。这就要求平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妨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思考,用笔去记录,这可以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观察积累”的条件:诸如口头小作文比赛,组织春游秋游,清明扫墓,学习雷锋、继承先烈遗志、安全教育月、课间操评比、近视眼防治、欢度校庆,节日游园等活动,每次活动前都向学生布置观察要求,活动后即以活动内容写日记,命题或自由命题写周记或者作文,把作文教学与各项有意义的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贴近生活观察积累”,能够拉近学生和大自然、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师生、同学之间的距离,为写作素材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架起沟通的桥梁。诚如培根所言:“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四、系统练习,不断提高
  根据不同年级的作文训练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作文写作训练,不断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择取舍、结构层次的安排、主题立意的确立、构思角度的新颖、表达方式的运用、考场作文和课堂作文的区别和练习等等。比如,八年级上学期(北师大版),以“简洁之美”“细致之美”“平易之美”“思想之美”“情感之美”“恰当之美”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作文分阶段的写作训练。根据一定的要求,借鉴课内外经典文章和若干范例,通过写片段、写局部,来达到一定的训练目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北师大版)作文训练,以“合理想象和虚构”来说,要求学生参照《项链》《珠宝》等名篇的写法进行小说写作训练。让学生依据小说的特点去构思命题写作,在构思过程中,要多问几个“怎么样”“为什么”。要注意小说三要素的有机结合、点与面的结合,要采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语言则尽可能贴近小说的语言。学生有章可循,有范例可学,就容易写出一些较好的作文。
  (作者单位 河南省禹州市夏都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体现了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题正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良
(1)将玉米棒500、石榴皮120克(老皮量加倍)用砂锅焙黄,研末,过萝,将用语瓶内备用。1岁以内每次服1.5克,2~4岁每次服3克,5~8岁每次服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学习环境和手段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那么,英语教学就必须紧跟信息化的脚步。信息化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差别很大的全新教学模式,它使网络教育资源更充分有效地共享利用,使学习环境更有效地模拟现实,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延伸空间。  说起信息技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刚步入小学接受正规教育不久的低年级学生而言,爱玩仍是他们的天性,学生尚处于知识的萌芽状态,趣味性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孩子们一片广阔的天空  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媒体的不断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课外小实验由于不在考试范围,常被很多老师所忽略。  一、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学生通过课外实验,可以大大丰富感性认识,深化与活化已掌握的物理知识。课外实验与课堂教学的密切联系,可以使课堂教学得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自2003至2009年72例鼻内镜下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与51例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