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明确告诉我们,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大批开拓进取、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时代发展所需。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就应该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在情境中诵读,感知语言魅力
教法专家张若田先生曾经说过:“上好一篇课文成败的第一个标准就是看怎样引导学生去读。”正说明“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个“读”也很有学问:阅读,要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留心文中平凡的人,普通的物,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平常处见真谛,感受、体验作品,品味、揣摩、领悟语言的感情与神韵,理解独到的艺术与适当的运用技巧,使学生自由地进入神奇美妙的境界。学生以“读”为途径,走进文本,揣摩、推敲、体味文字语言与生活经验的关系,依据语境领悟词义、句意,了解作者说了什么,要表现什么。学生也能通过“读”,走出教室,饱览大千世界,欣赏波涛汹涌的大海,波平如镜的湖面,登攀峰峦雄伟的山岳;观看绚丽的彩虹,倾听电闪雷鸣,虫吟鸟鸣,呼吸泥土的芬芳,赞美纯洁的白雪,游览万木争荣的群山,热闹非凡的街市,安适静谧的公园……使文体内容自然而然地成为自己的东西。汉语教学不同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点便是要反复吟咏、品读,唯有如此,方能理解“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真谛。古诗文学习要这样,现代文教学也要重视品读。如在教授《藏羚羊跪拜》时,一边播放乐曲《慈祥的母亲》,一边让学生读课文。在低沉、哀婉的乐曲声中,学生仿佛从课堂中来到苍茫的可可西里,心情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起伏,时而痛惜,时而悲叹,更因老猎人的行为而愤怒。合宜的乐曲推动着学生自觉凝神地阅读文本,形成一种最佳的阅读心境和接受心境,于是自然而然投入文本的学习之中,深刻体验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用语的精湛。
二、以诵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诵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摆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位置,避免单一的说教,努力做到“读读讲讲”、“讲讲读读”,以诵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诵读。这样才能使教学相得益彰,活跃课堂气氛,诵读之声才能不绝于耳,课本上的知识才能潜移默化地转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文章中能适合学生自己诵读的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诵读,教师决不要担心学生学不会而以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去替代。尤其是诗歌、情景交融的散文,汉语里面那种轻重缓急的节奏感,那种和谐悦耳的韵律感,那些词汇美、句式美等,教师就更不要去多费口舌作讲解,而只要强调学生自己反复去诵读就好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悟义,感受汉语特有的审美表现力,理解文章的内容、层次、主旨,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不是这样,而只靠老师讲,文中的美妙怎么能品味出来呢?有一位特级教师说:“诵读是有形无形的写作指导。”这意味着学生自己诵读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讲解,而应伴随教师讲解的活动(启发、提示、解说、学生的答问、讨论)一起进行。一些应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师要随着学生的诵读需要给予适当的讲解,开拓其知识面,给学生的诵读作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如遇到疑难问题,教师也应给予点拨、疏通,以排除他们在诵读中的障碍,激发他们诵读的激情;对课文有直接关系的,能帮助领会课文,对学生起思想教育作用的作者、时代背景,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教师也应作适当的介绍。例如在教授《白杨礼赞》时,可抓住下列语句反复诵读。
文首: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四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六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结尾: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学生通过多次诵读,不免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对文本感知、悟化的过程。
这样由诵读带动讲解,由讲解促进诵读,语文教学就会显得轻松融洽,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三、诵读升华,体悟文本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植根于诵读,而且要把诵读升华。也就是说,既要紧紧抓住诵读这一环节,放胆让学生去读,又要使学生通过诵读去求知、获知。例如:开始诵读时,要掌握课文中写了哪些内容,接着就要理解书中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继而掌握作品的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每诵读一篇课文或一个文段,教师都要组织他们认真讨论,谈学习心得,让学生们把诵读中所遇到的“疑”和感到的“知”,毫无顾忌地说出来,再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切磋琢磨,互相补充,互相完善。这样,“错误的”就自然得到纠正,“正确的”就自然得到证明,学生就能够从不知到无知,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如在教学《七根火柴》时,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句意,把握文本内涵,品味无名战士和卢进勇的“数火柴”时的不同语气和深刻含义,我让学生诵读了文中相关的语句。“一,二,三,四……”中间本应用顿号却用了逗号,用意何在? 我让几个学生试着进行诵读,初读时学生感觉两人都数得很慢——“一,二,三,四……”,没有多大区别,体现了他们对火柴的珍惜。此时,我引领学生再次进入文本,诵读、咀嚼、寻绎、玩索,学生重读相关语句时,慢慢体悟到无名战士之所以数得很慢,不只因为他身体虚弱,更是由于这七根火柴是现在部队匮乏,而他在用自己的生命保存它们,因而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数的过程中有慎重和珍视。卢进勇则是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一,二,三,四……”,其中有对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火柴、献火柴的举动的追忆、哀思,有对生命相托的火柴的珍视,有对牺牲战友伟大人格、高尚情操的无比敬仰,更有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
又如在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通过朗读最后一段,可帮助学生理解抒情与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前半部分用一组排比来描绘祖国人民在和平环境中幸福生活的图景,故宜用抒情、舒缓的语调。后半部分表明观点,激发读者对我们的战士的热爱之情,朗读时应铿锵有力,可适当加快语速、加强语气。学生在质疑中找到了与文本相知、相肯的链接,进而理解文本的丰富与深邃,领悟到了作者的匠心与独特。
此外,诵读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古诗、新诗、民歌中不同的文学特征。陈毅、贺敬之、柯岩生活时代相近,但三人的作品《梅岭三章》、《回延安》、《周总理,你在哪里》却分属三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启发学生通过朗读来比较,感性地体会三首诗的区别。《梅岭三章》是绝句,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格律及节奏;《回延安》运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语言富有地方色彩,讲究押韵,但并非一韵到底,所以读来口语色彩较浓,似在歌唱;而《周总理,你在哪里》是新诗,注重抒情,形式自由,不讲究句式的整齐,故朗读时应侧重于语调的起伏和感情的表达。
总之,诵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动眼、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队提高写作能力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然而,在诵读教学中绝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作家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的语言来展示的。诵读还文字为语言,更能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学生的诵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感情丰富。
在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大批开拓进取、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时代发展所需。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就应该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在情境中诵读,感知语言魅力
教法专家张若田先生曾经说过:“上好一篇课文成败的第一个标准就是看怎样引导学生去读。”正说明“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个“读”也很有学问:阅读,要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留心文中平凡的人,普通的物,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平常处见真谛,感受、体验作品,品味、揣摩、领悟语言的感情与神韵,理解独到的艺术与适当的运用技巧,使学生自由地进入神奇美妙的境界。学生以“读”为途径,走进文本,揣摩、推敲、体味文字语言与生活经验的关系,依据语境领悟词义、句意,了解作者说了什么,要表现什么。学生也能通过“读”,走出教室,饱览大千世界,欣赏波涛汹涌的大海,波平如镜的湖面,登攀峰峦雄伟的山岳;观看绚丽的彩虹,倾听电闪雷鸣,虫吟鸟鸣,呼吸泥土的芬芳,赞美纯洁的白雪,游览万木争荣的群山,热闹非凡的街市,安适静谧的公园……使文体内容自然而然地成为自己的东西。汉语教学不同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点便是要反复吟咏、品读,唯有如此,方能理解“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真谛。古诗文学习要这样,现代文教学也要重视品读。如在教授《藏羚羊跪拜》时,一边播放乐曲《慈祥的母亲》,一边让学生读课文。在低沉、哀婉的乐曲声中,学生仿佛从课堂中来到苍茫的可可西里,心情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起伏,时而痛惜,时而悲叹,更因老猎人的行为而愤怒。合宜的乐曲推动着学生自觉凝神地阅读文本,形成一种最佳的阅读心境和接受心境,于是自然而然投入文本的学习之中,深刻体验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用语的精湛。
二、以诵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诵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摆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位置,避免单一的说教,努力做到“读读讲讲”、“讲讲读读”,以诵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诵读。这样才能使教学相得益彰,活跃课堂气氛,诵读之声才能不绝于耳,课本上的知识才能潜移默化地转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文章中能适合学生自己诵读的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诵读,教师决不要担心学生学不会而以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去替代。尤其是诗歌、情景交融的散文,汉语里面那种轻重缓急的节奏感,那种和谐悦耳的韵律感,那些词汇美、句式美等,教师就更不要去多费口舌作讲解,而只要强调学生自己反复去诵读就好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悟义,感受汉语特有的审美表现力,理解文章的内容、层次、主旨,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不是这样,而只靠老师讲,文中的美妙怎么能品味出来呢?有一位特级教师说:“诵读是有形无形的写作指导。”这意味着学生自己诵读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讲解,而应伴随教师讲解的活动(启发、提示、解说、学生的答问、讨论)一起进行。一些应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师要随着学生的诵读需要给予适当的讲解,开拓其知识面,给学生的诵读作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如遇到疑难问题,教师也应给予点拨、疏通,以排除他们在诵读中的障碍,激发他们诵读的激情;对课文有直接关系的,能帮助领会课文,对学生起思想教育作用的作者、时代背景,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教师也应作适当的介绍。例如在教授《白杨礼赞》时,可抓住下列语句反复诵读。
文首: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四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六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结尾: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学生通过多次诵读,不免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对文本感知、悟化的过程。
这样由诵读带动讲解,由讲解促进诵读,语文教学就会显得轻松融洽,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三、诵读升华,体悟文本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植根于诵读,而且要把诵读升华。也就是说,既要紧紧抓住诵读这一环节,放胆让学生去读,又要使学生通过诵读去求知、获知。例如:开始诵读时,要掌握课文中写了哪些内容,接着就要理解书中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继而掌握作品的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每诵读一篇课文或一个文段,教师都要组织他们认真讨论,谈学习心得,让学生们把诵读中所遇到的“疑”和感到的“知”,毫无顾忌地说出来,再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切磋琢磨,互相补充,互相完善。这样,“错误的”就自然得到纠正,“正确的”就自然得到证明,学生就能够从不知到无知,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如在教学《七根火柴》时,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句意,把握文本内涵,品味无名战士和卢进勇的“数火柴”时的不同语气和深刻含义,我让学生诵读了文中相关的语句。“一,二,三,四……”中间本应用顿号却用了逗号,用意何在? 我让几个学生试着进行诵读,初读时学生感觉两人都数得很慢——“一,二,三,四……”,没有多大区别,体现了他们对火柴的珍惜。此时,我引领学生再次进入文本,诵读、咀嚼、寻绎、玩索,学生重读相关语句时,慢慢体悟到无名战士之所以数得很慢,不只因为他身体虚弱,更是由于这七根火柴是现在部队匮乏,而他在用自己的生命保存它们,因而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数的过程中有慎重和珍视。卢进勇则是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一,二,三,四……”,其中有对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火柴、献火柴的举动的追忆、哀思,有对生命相托的火柴的珍视,有对牺牲战友伟大人格、高尚情操的无比敬仰,更有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
又如在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通过朗读最后一段,可帮助学生理解抒情与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前半部分用一组排比来描绘祖国人民在和平环境中幸福生活的图景,故宜用抒情、舒缓的语调。后半部分表明观点,激发读者对我们的战士的热爱之情,朗读时应铿锵有力,可适当加快语速、加强语气。学生在质疑中找到了与文本相知、相肯的链接,进而理解文本的丰富与深邃,领悟到了作者的匠心与独特。
此外,诵读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古诗、新诗、民歌中不同的文学特征。陈毅、贺敬之、柯岩生活时代相近,但三人的作品《梅岭三章》、《回延安》、《周总理,你在哪里》却分属三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启发学生通过朗读来比较,感性地体会三首诗的区别。《梅岭三章》是绝句,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格律及节奏;《回延安》运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语言富有地方色彩,讲究押韵,但并非一韵到底,所以读来口语色彩较浓,似在歌唱;而《周总理,你在哪里》是新诗,注重抒情,形式自由,不讲究句式的整齐,故朗读时应侧重于语调的起伏和感情的表达。
总之,诵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动眼、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队提高写作能力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然而,在诵读教学中绝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作家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的语言来展示的。诵读还文字为语言,更能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学生的诵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感情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