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与语感培养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1069423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究竟何为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力和领悟力,简言之就是对语言的敏感。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强调:“语感是社会的人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实质上它就是人的情理感、人格感。从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1]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2]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培养语感的途径有很多种,朗读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关键词:朗读 语感 策略
  早在古代的语文教学当中,老师就重视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语感。朗读之所以对语感的培养有很重要的影响,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朗读能增强语感的领悟力,即增强人们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二.朗读能培养语感的完整性,即增强人们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三.朗读能引发语感的情感性,即增强作品与读者情感的共鸣。那么具体怎么做,才能真正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呢?下面笔者将从五方面来论述,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读通文章大意
  读通的前提是读准,只有正确的读准字音,才能在分析字义、句子、文章时不失偏颇。读准、读通是培养语感的前提,所以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做到不错字、不加字、不少字。特别要注意多音字、生僻字。训练学生感知语言、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形成语感。前提是老师也应该提升这方面的语文素养,记得有一次我校汉语语法老师,她被邀请做某中学语文教师招考面试的评委,有个面试的学生硬生生将“改良刍(chú)议”读成“改良刍(zoū)议”,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以后到工作岗位上,其危害不言而喻。所以老师要注意细节,注重积累,努力提升教师的语文素养。
  二.展开想象朗读
  有效的朗读,必须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进入作者所写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原意,学生的想象,是激发情感的关键。通过大声的朗读,学生能迅速地在头脑中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语言,把握语言。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同时在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从语言文字中发现意境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什么经典小说被翻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时,总是很难使观众满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不同的读者根据小说内容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心中会形成不同的人物形象,所以很难使所有人满意。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更好的感受和理解文章的主题情感。
  三.选读重点段落
  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加上课文太长,全篇朗读很难实现,这就要求老师要有侧重点的选择朗读段落。教师要引导学生挑选出文章中用词特别准确、内涵特别深刻的关键语段,抓住关键词,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而且也会使学生养成一种好习惯,能够迅速抓住重点、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大声、反复朗读
  朗读的过程中,要精力集中,多种感官并用。文字由眼入,用口读,用心记,在大声地朗读中,不仅能排除外界干扰,而且能专注地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强化记忆。当大声朗读时,我们就能更加准确的了解自己的发音并且会有一种放开朗读的感觉,不受拘束,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有利于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我们不仅要学会大声朗读,还要学会反复朗读。读多了,读熟了,自然体悟就更加深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简单八个字,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才能读出味道,读出内涵。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经常选择精彩的语段或优秀的文章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去深化、美化学生的语感,如此日积月累,就会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有感情朗读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朗诵是基本素养。老师的课堂语言必须抑扬顿挫,否则不仅会造成学生听觉疲乏,而且重难点不突出,课堂效果不好。尤其对于叙事类文章,最好学会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要做到“美读”,就要对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训练。
  首先老师要加强范读,教师富有技巧的深情并茂的范读,会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也会激发起学生朗读的兴趣。语文课本来就应该是精神熏陶课、是一节享受课,通过老师朗读,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握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等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进而在朗读中赋予感情,领会文章的语言美,达到与作者的共鸣。
  其次老师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情变换朗读的形式,如:分角色读、分小组读、同桌读、互读互评等等。多样的形式既能给学生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的语感的作用。下面选择其中的分角色朗读和互读互评做简单解释:
  1.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可以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意识;分角色朗读,也可以让学生真切的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体会角色。除了让他们有感情地说出台词外,也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加入一些言语和动作,这样能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读中巩固语感。
  2.互讀互评
  既然有读,就应有评。互读互评,评读结合。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感情朗读的效果应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感情朗读是建立在对语言感悟的基础上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领悟,经历不同,感悟就不同。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只要是学生能认真、有感情的读,并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都应给予肯定。
  总之,语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要有个过程。需要老师正确引导和学生自己用心钻研,培养语感的方式有很多,但绝对不能忘记“朗读”。当配乐响起,闭上双眼,倾听朗读者有感情的、抑扬顿挫的朗读时,我相信你正在经历一场精神的洗礼。通过借鉴别人的朗读技巧,加上自己不断练习,久而久之,会形成为自己的语言风格,形成敏锐的语言感知力,增强语感,从而提高自己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济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介绍:王佳丽,牡丹江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程鱼门,是一个从富商大款成为学者的名人,他曾受到清代学人袁枚、戴震、姚鼐等的推崇。在30岁前,他是一个“蓄妓养狗斗蟋蟀”的花花公子。可30岁上,他从“钱孔中看到了另一
在中央提出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战略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提出国家建立重点区域流域环境联合防治协调机制的背景下,京津冀三地环境一体化治理势在必行.三地环境
会议
摘要: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教师必须注意语言艺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地把政治与文学联系在一起。当然,政治课教学还更应该注意语言的逻辑性与严密性,我们主张的语言艺术并不是脱离课本而大讲华丽词语,而应紧紧围绕教学中心,教学内容,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激发兴趣  一、讲“活”初中政治课  1、语言流畅。语言流畅是政治教师基本素质之一。教师授课的语言流畅与
[例1]新科330型分析检修:打开机盖观察,发现激光头物镜上有一层脏污,用镜头纸蘸少许无水酒精清洁后,情况有了很大好转,但播放部分质量稍次的碟片时,仍不能读碟,显示“NODISC
1998年8月10日至12日,信息产业部在京召开了首次彩电技术会议。会议对我国彩电未来的数字化发展做了专题研讨,认为加大数字技术投入,研制满足中国需求的数字彩电是符合我国
环境立法不仅是环境法治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在法治社会,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实施的各个子系统,但是环境执法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环境司法的法律依据还不够明确,权
我是1988年从事修志工作的。此前,写过新闻和小说。多是受新闻和小说的影响,在接受《城乡建设》分志的撰写任务后,在调查采访过程中,我的思绪往往被附着于建筑物上的文化现象
摘要:新课标下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的完成任务,更有利于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小学英语充满童趣和挑战的新型作业形式,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他们在体验完成作业乐趣和价值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水平,在作业评价过程
青研砧木一号西瓜嫁接专用砧木,高抗枯萎病,耐低温,亲和性高,不影响西瓜品质,已经多年推广应用于省内外棚栽西瓜主产区。青研甜瓜砧木高抗枯萎病,嫁接亲和力高,共生亲和力强,
为使排污者履行治污义务、改正违法排污行为,新环保法明确规定了按日连续处罚制度.但囿于对按日连续处罚的解读依然沿用传统行政行为理论范式,仅关注其具备的“处罚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