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剪纸艺术,主要通过剪、粘、抠、刻等技法来表现艺术,故以其独特的技法和趣味性,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民间剪纸艺术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是独特和多方面的,它在开发孩子的右脑,锻炼手眼协调及小肌肉精细动作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它通过幼儿的动手动脑,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萌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小班开学初,我对小班幼儿剪纸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激发幼儿剪纸活动的兴趣
要想使幼儿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激发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去动手,从而积极探索,促进其剪纸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的做法是:
(1)创设能引发幼儿剪纸兴趣的环境。物质环境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小班的孩子对小动物是最感兴趣的,于是我经常有意识地让孩子欣赏各种动态的民间剪纸动物,如:老虎、小兔、小鱼等等,让孩子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多彩。其次,让孩子们欣赏上届大班哥哥、姐姐留下的剪纸作品。如:开学初,我在教室四周的墙面上、玻璃窗上和幼儿的作业栏中展示一些上届幼儿的剪纸作品并告诉新来的小朋友:“这些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做的!”以此激起幼儿也想试试看的冲动。
(2)激发幼儿使用剪刀欲望。设立剪纸活动区域,提供各种废纸和剪刀,让孩子自由地、宽松地进行剪剪、粘粘,教师则在一旁观察、鼓励孩子,并保护孩子在活动中使用剪刀的安全。同时,我也经常利用集体教学活动时间让孩子剪剪简单的图案。如:折叠后一刀剪成一朵花、一座小屋等等,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怎样拿剪刀才能将纸剪开,剪纸时左手该怎样配合。
(3)体验成功,激发剪纸的兴趣。幼儿往往对自己完成的作品有一种成功感,希望得到成人的夸奖,为了让孩子能较快看到自己的成果,我让幼儿用笔先画出一些简单的图案,如:苹果、梨、蝌蚪等,然后再把这些图案剪下来,将剪纸与绘画、粘贴相结合,丰富作品,让孩子体验成功,激发幼儿对剪纸的兴趣。由于技能的限制,幼儿的剪纸作品不能准确地表现物体,如:蝴蝶的触角幼儿很难剪出,我就进行循序渐进地指导,而不强求孩子要剪得非常像,只要形似即可。在这样的剪纸活动中,幼儿又画又折又剪,在剪剪贴贴中发展手部肌肉灵活性的同时又满足了幼儿好动、好玩的天性。由于剪纸作品完成过程时间短、效果显而易见,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所以大多数幼儿对剪纸活动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在游戏中学习剪纸的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地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我充分考虑小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3~4岁的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手指力量小,所以在选材时,首先要注意游戏性、简易性。在幼儿的剪纸活动中,故意设一些游戏情节,让孩子去探索,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育教学的目标。如:在进行“目测剪”的活动中,我没对孩子们提什么要求,幼儿可以随意地剪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在把方形的纸剪成长条的“面条”和碎片的“小草”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目测剪直线;在剪苹果、萝卜的过程中学会了剪曲线;在剪水波浪的过程中,学会了剪折线。其次,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当幼儿学会熟练使用剪刀后,我把按纸上画好的图形轮廓线剪这一相对难度偏大的剪纸活动与粘贴活动结合起来,不至于让孩子在学习时感觉枯燥。
3.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在玩中观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努力使剪纸活动更富趣味性,使学习变得更为轻松、愉快并有吸引力。如:为了让幼儿学剪直线,我设计了“下雨了”的活动。先组织孩子们在雨中玩,观察雨;然后,在教室里设置情境,激发幼儿的剪纸欲望;接着,在幼儿剪纸活动中,紧紧围绕情境表演向幼儿提出要求:“你的彩色的雨下得真密,真快,小草一定喜欢你的雨。”孩子们听了非常高兴,兴趣更浓了。教学效果非常好。
4.展示幼儿剪纸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每当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创造性地完成一幅剪纸作品时,不管完成得怎样,只要有一点细小的进步,就能得到老师的剪纸作品作为奖励,这样幼儿的剪纸兴趣越来越浓。我经常有意识地把幼儿的剪纸作品和民间艺术家的剪纸作品、老师的作品陈列在一起,配上一段民族音乐,让幼儿欣赏。幼儿在优美的民族音乐声中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和再次创作的欲望,他们会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地完成更多更好的作品。我也经常用幼儿的剪纸作品来装饰教室,美化环境。每当我把新作品展出时,孩子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对周围的同伴或父母骄傲地说:“瞧这一幅,是我剪的!”看着他们那自豪的神情,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们的下一个作品将会更好。■
1.激发幼儿剪纸活动的兴趣
要想使幼儿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激发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去动手,从而积极探索,促进其剪纸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的做法是:
(1)创设能引发幼儿剪纸兴趣的环境。物质环境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小班的孩子对小动物是最感兴趣的,于是我经常有意识地让孩子欣赏各种动态的民间剪纸动物,如:老虎、小兔、小鱼等等,让孩子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多彩。其次,让孩子们欣赏上届大班哥哥、姐姐留下的剪纸作品。如:开学初,我在教室四周的墙面上、玻璃窗上和幼儿的作业栏中展示一些上届幼儿的剪纸作品并告诉新来的小朋友:“这些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做的!”以此激起幼儿也想试试看的冲动。
(2)激发幼儿使用剪刀欲望。设立剪纸活动区域,提供各种废纸和剪刀,让孩子自由地、宽松地进行剪剪、粘粘,教师则在一旁观察、鼓励孩子,并保护孩子在活动中使用剪刀的安全。同时,我也经常利用集体教学活动时间让孩子剪剪简单的图案。如:折叠后一刀剪成一朵花、一座小屋等等,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怎样拿剪刀才能将纸剪开,剪纸时左手该怎样配合。
(3)体验成功,激发剪纸的兴趣。幼儿往往对自己完成的作品有一种成功感,希望得到成人的夸奖,为了让孩子能较快看到自己的成果,我让幼儿用笔先画出一些简单的图案,如:苹果、梨、蝌蚪等,然后再把这些图案剪下来,将剪纸与绘画、粘贴相结合,丰富作品,让孩子体验成功,激发幼儿对剪纸的兴趣。由于技能的限制,幼儿的剪纸作品不能准确地表现物体,如:蝴蝶的触角幼儿很难剪出,我就进行循序渐进地指导,而不强求孩子要剪得非常像,只要形似即可。在这样的剪纸活动中,幼儿又画又折又剪,在剪剪贴贴中发展手部肌肉灵活性的同时又满足了幼儿好动、好玩的天性。由于剪纸作品完成过程时间短、效果显而易见,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所以大多数幼儿对剪纸活动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在游戏中学习剪纸的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地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我充分考虑小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3~4岁的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手指力量小,所以在选材时,首先要注意游戏性、简易性。在幼儿的剪纸活动中,故意设一些游戏情节,让孩子去探索,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育教学的目标。如:在进行“目测剪”的活动中,我没对孩子们提什么要求,幼儿可以随意地剪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在把方形的纸剪成长条的“面条”和碎片的“小草”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目测剪直线;在剪苹果、萝卜的过程中学会了剪曲线;在剪水波浪的过程中,学会了剪折线。其次,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当幼儿学会熟练使用剪刀后,我把按纸上画好的图形轮廓线剪这一相对难度偏大的剪纸活动与粘贴活动结合起来,不至于让孩子在学习时感觉枯燥。
3.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在玩中观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努力使剪纸活动更富趣味性,使学习变得更为轻松、愉快并有吸引力。如:为了让幼儿学剪直线,我设计了“下雨了”的活动。先组织孩子们在雨中玩,观察雨;然后,在教室里设置情境,激发幼儿的剪纸欲望;接着,在幼儿剪纸活动中,紧紧围绕情境表演向幼儿提出要求:“你的彩色的雨下得真密,真快,小草一定喜欢你的雨。”孩子们听了非常高兴,兴趣更浓了。教学效果非常好。
4.展示幼儿剪纸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每当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创造性地完成一幅剪纸作品时,不管完成得怎样,只要有一点细小的进步,就能得到老师的剪纸作品作为奖励,这样幼儿的剪纸兴趣越来越浓。我经常有意识地把幼儿的剪纸作品和民间艺术家的剪纸作品、老师的作品陈列在一起,配上一段民族音乐,让幼儿欣赏。幼儿在优美的民族音乐声中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和再次创作的欲望,他们会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地完成更多更好的作品。我也经常用幼儿的剪纸作品来装饰教室,美化环境。每当我把新作品展出时,孩子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对周围的同伴或父母骄傲地说:“瞧这一幅,是我剪的!”看着他们那自豪的神情,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们的下一个作品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