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生命的交响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iss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位老师的一生,都是一组歌,这组歌的旋律是慷慨激昂还是哀怨低回,精彩与否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精神状态。在这生命的乐章中,我们需用心聆听这春的交响。
  把根留住
  2009年,我在酒泉聆听了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语文课。老人家七十多岁高龄,拿了一支粉笔,就着一块黑板,上了一节原生态的语文课。听完课,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他知道我们西北很多山区的教学设施还很落后。于是,就上了这样一节干干净净的语文课,仿佛在新课改万马奔腾的喧嚣热闹中,被马蹄飞溅起的那一朵红花,却最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语文,就还原它“听说读写书”的本色。老人家那么多篇课文倒背如流,让我们年轻小辈倍感汗颜。承办单位条件简陋,西北地区天气寒冷。他图什么?他还有什么名利没有得到吗?他是为爱,为了责任。
  如果你在羡慕别人的头上光环闪烁,而你还是个无名小卒;如果你在羡慕别人一场报告千儿八百,津贴不菲,而你的钱包还干净的像个体面的寡妇。那么,教育这个行业,不适合你!你也不适合她!因为你太患得患失,因而看不到学生成长的快乐,体会不到相伴的温馨,玩味不出创造的乐趣,品读不出孩子眼神中对你的渴望、憧憬,感受不到孩子因你而幸福的默默温情。那么,对你来说,教育是残酷的、无趣的、沉闷的、繁琐的……
  学生换牙了,要拿来我看,和我讨论是扔到房顶还是藏到门背后;孩子从六十几分考到了九十几分,甚至从不想上学到自己嚷着要上学;孩子说假期太长,都见不上陈老师了;孩子自己带着围裙,主动帮妈妈炸油果了,说一定要送给陈老师……每每此时,我就乐了。和他们把牙包好,用尽力气扔到房上;轻轻地问一句早到的孩子:早餐吃了吗?给发我短信的孩子一一回复;孩子做的油果子当面尝一尝……我们一起笑了!
  作为老师,孩子是我们的根,爱是我们的动力。我们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思考、创新、尝试,那不是一般人所能体验到的自由与幸福。薛瑞萍老师说:“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班,如果你不能静下心来爱你的学生,那么,明明处在幸福中,你看到的也都只会是别人的风景。培育他,爱护他,就是留住我们的根!
  好大一棵树
  在二十三岁的时候,我就因为出色的教学能力参加了全省的优质课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时一位评委对参会的老师说:“当我二十三岁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优质课该怎么上,但是,陈老师小小年纪就能站在这个舞台上并且成为佼佼者,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真是后生可畏!”
  于是,我含笑了。我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陶醉着、欣喜着、自满着。我对同事们保姆式的教育方式不屑一顾。我觉得教育应该洒脱一点,应该让孩子们享受自由自在的童年。而学生因为非常喜欢上我的课,在情感上对我有很强的依赖,我说话的语气、声音、动作、神态,我做事的方式,他们都争相效仿。学生沾染了我的浮躁随意之气,在公开课中有很强的表现欲,甚至做出很多出乎意料的举动。可是,一到正式考试或常规管理中,他们就龙头猪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跟着走过场、看大戏,无法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这是自负和恃才傲物付出的代价。
  一个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当有一丝希望的时候,他就会朝着目标奋力向前。可我因为已经有了先前的积累和成绩,有了一些自以为是的想法,因此而作茧自缚,看不见别人的好,也突破不了自己的弱。我怕了,我知道我要做的是血淋淋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要战胜工作中的困境,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
  于是,我读书,放下自己先前的骄傲自满,努力学习理论书籍。慢慢地,我知道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好老师,当好老师是需要专业化知识的。所以,我每天都读书,以图厚积薄发。我把阅读当成一种生命呈现的方式。
  我还撰写教育随笔。屠格涅夫说:“故事好比一根树干,它的详情细节在那上面越长越多,好像菌类在一个树椿上繁殖一样。”其实每一天,我们的身边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每天的教育生活,都是一笔财富。既然这样,我就写下它、积淀它、跟踪它、耕耘它、反思它,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之前的很多苦恼、困惑、彷徨、疑问,在一篇篇的班级叙事前,都有了清晰的解答。我要写好,就得做好!我要反思,就要找到依据。有的放矢地看一些教育书籍,枯燥的东西便有了鲜活的面容。
  我知道,我的困惑不会停止,我的探索也不会停止,走下去,我就会写下去。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走过他们最为童真的年华,我们会一起成长。
  海伦·凯勒说:“当一个人感觉到要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用写作为自己的成长搭起现实与理想的阶梯。从简单的记录开始,逐渐地加入自己的看法,再拿出来与同事朋友们讨论商榷,逐年地积累和历练,突然有一天,我写出的东西也会感动我自己。
  突破自己、学习别人、潜心阅读、坚持写作,慢慢地我走出困惑和迷茫。我如同枯木逢春,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并将这种营养又回馈给为我输送营养的根,我知道只要坚持,我终会开出一树繁花。
  绽放
  有人把自己一年的工作经验,机械地重复了若干年。有人若干年如新的一天,每遇到一个难题,都把它当成是新的课题,在积累经验,在研究案例,在探索新路。就是在这种研究中、探索中、摸爬滚打中,催生了新的智慧。把困难当作魔鬼,那么你就会挣扎在黑暗的地狱;把困难当成机会,你就会享受明丽的天堂。长期带着思考的大脑观察、工作,智慧就会越来越多。解决面前棘手的问题,就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好的教育科研,最好的成长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曲折的生命才有意义。
  杰礼,是最让我头疼的孩子。当大家都在进步的时候,这小子成绩始终一塌糊涂。每次考试拉班级后腿,每次干坏事他都首当其冲。好多孩子都在看着他,也看着我。杰礼要是不能走上“人间正道”,留给我的,将是一路沧桑。
  我知道,小家伙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所以我对他的惩罚仿如隔靴搔痒。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人欣赏的渴望。”这孩子内心一定有一个柔软的地方没有被我发现。于是,我观察他,研究他。在校运会上偶尔的一次比赛中,我发现了他短跑的天赋。这下好了,我以点带面,从体育运动的欣赏和肯定中,慢慢延伸到其他方面,慢慢地孩子脸上有了笑容和自信。永远忘不了他第一次举手回答问题后,我带头鼓掌,他脸上的那种惊讶!那里面包含的是激动、惊奇,那是一种新开始的曙光。对我而言,那种惊讶是嘲讽、是鞭策,因为在带了他快两年时,我才给了这孩子由衷的一次肯定。之前觉得他无可救药,实际上是我根本没有准备好应对他的“方子”。二年级后半学期,杰礼的几科考试都上了九十分,想想入校时他可怜的六十分,这是多大的进步。而这进步的后面,恰恰是我对他的研究、信任和鼓励。我在漠视他的时候,孩子用违纪回应我的漠视。其实,就是在这种相互“折磨”中,他体验到了上学的痛苦,我体验到了工作的无奈。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所以每一个孩子所面临的问题都不尽相同,并没有一种万能普适的方法来解决你所面临的所有难题。我们的职业倦怠恰恰是因为对面前的难题没办法解决,也不想解决。久而久之,就觉得这件事真的好无趣。郑立平老师说:“困难不是我们拒绝成长的借口,惰性才是造成我们平庸的祸首。”要慢慢地积累我们在工作中的点滴进步,我们的成功或是失败,我们的困惑或者迷茫,我们的思考或者探索。要守住你内心的宁静谦和,积累步步走来的智慧。看看我们所仰望的那些老师,他们哪一位不是在现实的枷锁中勇敢地突出重围的呢?我们的坚守和思考总会在布满创痛的凄风苦雨中,坚韧地辉煌地绽放。哪怕是深山幽涧中,野百合不是也有春天吗?
  (作者单位:张掖市甘州区金安苑学校甘肃张掖 7340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而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又主要体现在学校的课程特色上。耀华小学地处广州市古老西关腹地,地域特色明显,学校周边是三大玉器市场,所处社区有悠久的玉石工艺制作和玉石交易历史。与此同时,学校有很多学生家长也经营着玉石生意。这种地域文化资源是其他学校所无法比拟的。  2006年以来,学校积极实践“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理念,深入挖掘学校所处社区玉石文化资源,挖掘玉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传统“
德育处于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学校一直秉承“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构建“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以学生的体验为教育活动的主旨,以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载体,带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开展系列化的“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的探索之旅。  一、在传统节日中挖掘德育元素  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亲情、重和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有效,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为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安排丰富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自主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实现道德认识的内化,促
文章就小陇山林区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资源及情况进行了简述。
课程管理是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保证。在我国的高校课程管理中,课程管理的僵化和效率的低下显而易见。运用后现代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使我国课程管理真正走出困境
2011-2012年度引进8个冬小麦新品种(系)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04—394、04—267株高适中,生长整齐,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平均产量分别为7650kg/hm2和7440kg/hm2,比对照品种兰天20号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