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基础素质教育工作也逐渐开始与社会接轨,学校教育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在社会中工作和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而优秀的口语交际能力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必须从小开始培养。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训练
  前言:口语交际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语文教学包含基本的听、说、读、写,其中的听和说就是口语交际的表现形式。作为最为重要的交流方式,语言在社会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也是不可替代的。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可以使人们更加方便进行沟通和交流,是个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的基本的能力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营造良好氛围
  1.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积极发言进行肯定和鼓励,无论对错,都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鼓励,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小学语文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通过相互交流,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谈一些时下小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玩乐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你讲我听”的知识传播方式,学生往往一节课一言不发,对于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自然无法得到训练。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和质疑,使得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要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帮助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避免因周围同学的嘲笑或无视而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打击。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限制,其心理方面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交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口语交际氛围。
  三、充分利用教材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课本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加大,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专门的口语训练课程。对于这些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组织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再现,使学生在表演和玩闹中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锻炼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进行,通过对文中小蝌蚪、小鱼、青蛙妈妈等主要角色的扮演,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口语交际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人物、对象,其自身的内容也有所差别,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平时积累的语言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口语交际能力而言,良好的习惯包括:专注的倾听、边听边记、使用文明用语,以及大方说话的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本朗诵,讲童话故事,猜谜语等小学生喜欢的方式,对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和游戏进行探讨和交流,如对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发明的讨论,对懒羊羊不良习惯的认识等等,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但是,短暂的课堂时间并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在课堂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课外活动多以实践为主,既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在生活和实践中指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迎合素质教育的产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同时,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语言交流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春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2013(01).
  [2]慕红.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时代教育.2013(02).
  (作者单位:福州市江南水都小学)
  编辑/赵军
其他文献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多种课型,每种课型课堂教学方法是不同的,根据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针对阅读课、听力课、写作课、语法课几种课型进行浅显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英语阅读课教学  1.在回答Pre-reading中提出的相关问题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题目、插图等或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相关素材的图片、文字等,帮助学生推测即将读到的文章大意。  2.默读课文,鼓励学生快读寻求答案,这样读(寻读Scan
【摘要】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科学 好奇 生活 创新 多媒体  一、激发学习的求知欲  学生热爱科学,对科学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摘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前提,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运用心理学知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解决有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问题,对于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最积极的办法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深入钻研教材,改革组织教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体育教师 喜欢 学生 体育课  要想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现象、物理定律都可以用实验加以演示,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学习这门课程就有了内在的持久的动力,这种内因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兴趣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习 实验教学 理论实践 多媒体 学习兴趣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摘要】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营造 小学语文 课堂 气氛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