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物理规律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掌握物理规律比单纯地获得物理概念更有价值。高中物理教学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分析、观察、总结物理现象,帮助他们掌握物理规律。这样,他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学习效率才能获得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演绎推理 解决问题 应用要领
物理二级规律是通过对常见知识、经验和问题的总结,推导出来的一种结论。二级规律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式表达。掌握了二级规律,学生们在解决相关的问题时,思路才会更加清晰,解题效率才更高。广大教师要提起足够的重视,让学生们学会利用二级规律解决相关的问题。接下来,我对物理二级规律的应用研究展开了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一、依据概念演绎推理,挖掘二级规律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公式可以映射出很多二级规律。比如“等值反向”规律,即一个物体受到了多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其中任何一个力的大小都和其它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又比如“速度交换规律”,即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处于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当这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他们的速度就会交换,等等。这种二级规律很多,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要注重挖掘物理概念中的二级规律,引导学生们总结归纳。这样,他们才能将知识学“活”,在面对相关的问题时,他们的思路才会更加开阔。
比如安培力F=BIL,冲量I=F·△t、电流强度概念为I=q/△t。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还经常会用I=BLq这个公式,而这也是由其他几个公式推导得出的。又比如在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后,可以引导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推导电场中的能量守恒定律。类似这种由概念进行二级规律推导的例子有很多,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依据所学概念推导二级规律,提高他们知识的系统性。
二、结合问题总结二级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会遇到大量的物理习题,但是很多习题却有着类似的问题模型,如果掌握规律,那么在审题时,头脑中就会迅速反映出解题条件,比如在题目中遇到“带点物体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这种字眼,由二级规律可以迅速反映出“物体一定做迅速直线运动”;又比如在解决追赶问题时,需要明确当两个物体的速度一致时,他们的距離才会最大或最小,等等。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从习题中总结出二级规律,并利用二级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归纳出问题模型,提高解题的效率。比如这道题:一个小物块在光滑的平面上受到了力F1作用一段时间后改为F2,F2和F1的方向相反,但两个力作用在小物块上的时间是相同的,物体最终回到了原处,求F2开始作用在小物块上与小物块回到原位置的速度比,并求出两个力的大小之比。我们结合路程时间公式和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可以很快求出V1:V2=1:2。结合动量定理,我们可以列出表达式:F1·t=mv1;F2·t=mv1 mv2,结合第一问可以得出F1和F2的比为1:3。
接下来,我们再这样一道题,光滑水平面有一个小物块,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在有一水平恒力F1作用在这个物块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撤掉F1,同时用与F1方向相反的水平恒力F2推这个小物块,两个力作用在小物块上的时间是相同的,并且此时的小物体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动能为32焦,最后,分别求出F1和F2做功为多少焦。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这道题和上面那道习题的问题模型是完全一致的。因为W1:W2=F1S:F2S,利用上面那道问题的结论,我们可以直接可以求出W1和W2的比值,进而求出两者的值。由此可见,很多问题都存在一样的问题模型,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总结归纳解题时遇到的二级规律,并让他们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这可以有效地提高解题效率。
三、二级规律的应用要领
二级规律可以说是物理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并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总结归纳二级规律可以有效地提高解题效率,完善知识结构。可是,很多学生在应用二级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却出现了很多错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熟练地掌握二级规律的应用要领。因此,在应用二级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利用二级规律前需要深入了解二级规律的内涵,它包括结论的推演过程、结论适用的情形、问题结构等等。明确这些因素后,才能引入二级规律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样,才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才能降低错误率。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鉴别或类化问题模型。很多物理问题的解决思想是相同的,教师要指导学生们从不同的问题中类化出问题模型,这样他们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有效地套用二级规律。比如在遇到物体沿斜面滑动的问题时,经常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系统法”两个分量形式来分析。
正确地利用二级规律,可以预知问题的结论特点,简化解决问题的推演过程,提高解题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们学习鉴别和类化问题模型的方法,掌握二级规律的应用要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总之,指导学生们利用二级规律解决问题,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让他们的知识更为系统化,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梁志平. 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J]. 西部素质教育,2017(09).
[2] 朱大千. 高中物理动力学的解题思路探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7(13).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
【关键词】演绎推理 解决问题 应用要领
物理二级规律是通过对常见知识、经验和问题的总结,推导出来的一种结论。二级规律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式表达。掌握了二级规律,学生们在解决相关的问题时,思路才会更加清晰,解题效率才更高。广大教师要提起足够的重视,让学生们学会利用二级规律解决相关的问题。接下来,我对物理二级规律的应用研究展开了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一、依据概念演绎推理,挖掘二级规律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公式可以映射出很多二级规律。比如“等值反向”规律,即一个物体受到了多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其中任何一个力的大小都和其它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又比如“速度交换规律”,即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处于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当这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他们的速度就会交换,等等。这种二级规律很多,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要注重挖掘物理概念中的二级规律,引导学生们总结归纳。这样,他们才能将知识学“活”,在面对相关的问题时,他们的思路才会更加开阔。
比如安培力F=BIL,冲量I=F·△t、电流强度概念为I=q/△t。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还经常会用I=BLq这个公式,而这也是由其他几个公式推导得出的。又比如在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后,可以引导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推导电场中的能量守恒定律。类似这种由概念进行二级规律推导的例子有很多,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依据所学概念推导二级规律,提高他们知识的系统性。
二、结合问题总结二级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会遇到大量的物理习题,但是很多习题却有着类似的问题模型,如果掌握规律,那么在审题时,头脑中就会迅速反映出解题条件,比如在题目中遇到“带点物体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这种字眼,由二级规律可以迅速反映出“物体一定做迅速直线运动”;又比如在解决追赶问题时,需要明确当两个物体的速度一致时,他们的距離才会最大或最小,等等。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从习题中总结出二级规律,并利用二级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归纳出问题模型,提高解题的效率。比如这道题:一个小物块在光滑的平面上受到了力F1作用一段时间后改为F2,F2和F1的方向相反,但两个力作用在小物块上的时间是相同的,物体最终回到了原处,求F2开始作用在小物块上与小物块回到原位置的速度比,并求出两个力的大小之比。我们结合路程时间公式和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可以很快求出V1:V2=1:2。结合动量定理,我们可以列出表达式:F1·t=mv1;F2·t=mv1 mv2,结合第一问可以得出F1和F2的比为1:3。
接下来,我们再这样一道题,光滑水平面有一个小物块,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在有一水平恒力F1作用在这个物块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撤掉F1,同时用与F1方向相反的水平恒力F2推这个小物块,两个力作用在小物块上的时间是相同的,并且此时的小物体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动能为32焦,最后,分别求出F1和F2做功为多少焦。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这道题和上面那道习题的问题模型是完全一致的。因为W1:W2=F1S:F2S,利用上面那道问题的结论,我们可以直接可以求出W1和W2的比值,进而求出两者的值。由此可见,很多问题都存在一样的问题模型,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总结归纳解题时遇到的二级规律,并让他们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这可以有效地提高解题效率。
三、二级规律的应用要领
二级规律可以说是物理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并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总结归纳二级规律可以有效地提高解题效率,完善知识结构。可是,很多学生在应用二级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却出现了很多错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熟练地掌握二级规律的应用要领。因此,在应用二级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利用二级规律前需要深入了解二级规律的内涵,它包括结论的推演过程、结论适用的情形、问题结构等等。明确这些因素后,才能引入二级规律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样,才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才能降低错误率。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鉴别或类化问题模型。很多物理问题的解决思想是相同的,教师要指导学生们从不同的问题中类化出问题模型,这样他们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有效地套用二级规律。比如在遇到物体沿斜面滑动的问题时,经常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系统法”两个分量形式来分析。
正确地利用二级规律,可以预知问题的结论特点,简化解决问题的推演过程,提高解题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们学习鉴别和类化问题模型的方法,掌握二级规律的应用要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总之,指导学生们利用二级规律解决问题,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让他们的知识更为系统化,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梁志平. 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J]. 西部素质教育,2017(09).
[2] 朱大千. 高中物理动力学的解题思路探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7(13).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