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我认为教学中要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向课本学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要贴近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实践经历,写出生活的本意,抒发真情实感;学生作文完成后,教师要以帮助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作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有个性化的作文。
一、阅读教学,作文学习的终南捷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讀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叶圣陶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想写好作文,应向教材学习,其中的好词佳句要认真咀嚼体会,构思布局要仔细领悟,写作方法也要灵活掌握。如教学《荷花》第2节时,我指导学生品味4、5、6、句的妙处,这3句写的是荷花半开、全开、未开时的不同形态,巧用了修辞手法,并用“有的…有的…有的…”来衔接,这些自然紧凑的句式、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荷花图,学生感到栩栩如生。在学习优美段落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段落布局的精妙所在,《荷花》的第4节不仅文字优美,而且叙写层次清晰。学完《荷花》这篇课文,再引导学生对全文的布局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让学生从中学到写花的构思方法,即:闻花——看花——变花。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事半功倍。学生在写油菜花、桃花、梨花时,他们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修辞手法方面,有的也能部分照写;有的也能全部仿写;个别的也能有所突破,作文写得比较优秀。这样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了创作的火花。
同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引导学生张开联想的翅膀,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课文的结尾余味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思路,想象狐狸又来到大树下,看见乌鸦嘴里依然叼着一片肉的情景。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构思出新颖的情节,创造出新奇的形象,从而加工剪辑成独具个性的作文。这不仅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而且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生活积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最佳的作文素材常常来源于生活本身,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常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上作文课。春天我和学生一起欣赏桃花、梨花,看花的颜色,闻花的味道,观察蜜蜂采蜜,蝴蝶嬉戏;夏天去梨园捉蝉,看肉蝉怎样从洞里爬出来,如何脱壳,把蝉放到锅里油煎,品尝味道,写出它的经济价值及奉献精神;秋天帮助农民摘梨、苹果,看梨成熟时的样子,躲在叶中的苹果像什么,又像在干什么,此时你有何感受,削开外皮,吃在嘴里果肉的感觉如何;冬天观察猪舍、防空洞,让学生拔一把新鲜的猪菜扔进圈中,看猪们如何抢着吃。学生就近取材,立即动笔。无论是一篇完整的作文,还是片段练习,总富有孩子的视角,写出各自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而不是千篇一律。苏教版小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有一道习作题,要求学生写一处景物。针对这次写作内容,我先不谈作文要求,不讲写作理论,也没有布置明显的写作任务,而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的花园里,来到假山鱼池旁,来到田野里,引导学生观赏那里的美景,从多方面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让学生即事、景、情作文,从生活中捕捉灵感,变生活为写作源泉,从而感到有话可写。
欣赏着学生的篇篇作文,就像和一个个纯洁的心灵在对话,仿佛走进孩子们那五彩缤纷的世界,呼吸着童真的芬芳,感受着他们对生活的喜悦和热爱。
三、合作批改,作文提升的制胜法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这是一种能真正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批改方式。
改革传统作文评改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具有鲜明多元特点的新型评改方式,不再让教师代替包办或唱主角,而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演。在评改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做主,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作出相应的评价,再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来提高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在合作型作文评改的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了课堂内的教育资源,广泛地聚集了师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激励、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使传统教学的信息交流由单向、双向转化为多向。课堂的师生双边活动扩大到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可谓教学相长。在合作作文评改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评改的对象,而且是评改的主体、主人。通过合作评改作文,不仅启发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技巧,提高了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而且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共处,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认识自己和他人等等。合作型作文评改法将智商、情商、德商并重,为现行作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
提高写作水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循序渐进,有章训练,才能让学生爱读、善写,享受到写作成功的乐趣,才能让学生作文绽放光彩。
一、阅读教学,作文学习的终南捷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讀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叶圣陶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想写好作文,应向教材学习,其中的好词佳句要认真咀嚼体会,构思布局要仔细领悟,写作方法也要灵活掌握。如教学《荷花》第2节时,我指导学生品味4、5、6、句的妙处,这3句写的是荷花半开、全开、未开时的不同形态,巧用了修辞手法,并用“有的…有的…有的…”来衔接,这些自然紧凑的句式、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荷花图,学生感到栩栩如生。在学习优美段落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段落布局的精妙所在,《荷花》的第4节不仅文字优美,而且叙写层次清晰。学完《荷花》这篇课文,再引导学生对全文的布局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让学生从中学到写花的构思方法,即:闻花——看花——变花。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事半功倍。学生在写油菜花、桃花、梨花时,他们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修辞手法方面,有的也能部分照写;有的也能全部仿写;个别的也能有所突破,作文写得比较优秀。这样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了创作的火花。
同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引导学生张开联想的翅膀,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课文的结尾余味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思路,想象狐狸又来到大树下,看见乌鸦嘴里依然叼着一片肉的情景。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构思出新颖的情节,创造出新奇的形象,从而加工剪辑成独具个性的作文。这不仅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而且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生活积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最佳的作文素材常常来源于生活本身,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常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上作文课。春天我和学生一起欣赏桃花、梨花,看花的颜色,闻花的味道,观察蜜蜂采蜜,蝴蝶嬉戏;夏天去梨园捉蝉,看肉蝉怎样从洞里爬出来,如何脱壳,把蝉放到锅里油煎,品尝味道,写出它的经济价值及奉献精神;秋天帮助农民摘梨、苹果,看梨成熟时的样子,躲在叶中的苹果像什么,又像在干什么,此时你有何感受,削开外皮,吃在嘴里果肉的感觉如何;冬天观察猪舍、防空洞,让学生拔一把新鲜的猪菜扔进圈中,看猪们如何抢着吃。学生就近取材,立即动笔。无论是一篇完整的作文,还是片段练习,总富有孩子的视角,写出各自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而不是千篇一律。苏教版小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有一道习作题,要求学生写一处景物。针对这次写作内容,我先不谈作文要求,不讲写作理论,也没有布置明显的写作任务,而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的花园里,来到假山鱼池旁,来到田野里,引导学生观赏那里的美景,从多方面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让学生即事、景、情作文,从生活中捕捉灵感,变生活为写作源泉,从而感到有话可写。
欣赏着学生的篇篇作文,就像和一个个纯洁的心灵在对话,仿佛走进孩子们那五彩缤纷的世界,呼吸着童真的芬芳,感受着他们对生活的喜悦和热爱。
三、合作批改,作文提升的制胜法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这是一种能真正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批改方式。
改革传统作文评改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具有鲜明多元特点的新型评改方式,不再让教师代替包办或唱主角,而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演。在评改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做主,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作出相应的评价,再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来提高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在合作型作文评改的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了课堂内的教育资源,广泛地聚集了师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激励、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使传统教学的信息交流由单向、双向转化为多向。课堂的师生双边活动扩大到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可谓教学相长。在合作作文评改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评改的对象,而且是评改的主体、主人。通过合作评改作文,不仅启发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技巧,提高了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而且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共处,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认识自己和他人等等。合作型作文评改法将智商、情商、德商并重,为现行作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
提高写作水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循序渐进,有章训练,才能让学生爱读、善写,享受到写作成功的乐趣,才能让学生作文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