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思维导图的特点以及古诗词意象教学的现状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運用具体的事例展示,介绍思维导图,在古诗词中的授课方式,促进整个诗词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古诗词;诗词意象;应用研究
古诗既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他们智慧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华文化的重压组成部分。在初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忽视培养学生的诗词学习思维,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差。针对这种情况,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授课观念,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课程的授课中,让学生掌握古诗学习的能努力,获得良好的诗词教学效果。
一、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非常适应人脑的特点,运用图形和文字组合的方式,表示相关事物的主从关系。思维导图有利于人们对相关事物的梳理,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思维导图以某一关键词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并列出与之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让人们更为科学和全面地形成对事物的理性认知,并方便对相关信息的提取和运用。
二、 古诗意象教学现状
(一)古诗意象教学缺乏整体性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意象教学中,为了节省时间,常常采用肢解的方式,单独讲授古诗中的意象。这种方式导致学生不能真正从全局地角度思考意象与古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意象使用的巧妙性,导致学生的古诗学习趣味性下降。
(二)古诗意象学习乏方法性
在现阶段的意象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以下两种现象。现象一:有些学生非常积极地学习古诗的知识,抓紧一切时间,记录教师讲授的内容,并未认真听讲。在课下,这部分学生只能独立思考这部分内容。实际上,他们并未掌握相应的意象学习方法。现象二,有些学生在课堂生认真听讲,但未进行记忆,尽管他们能够理解意象内容,而时间一长,学生会忘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方法。这两种现象说明学生并未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三)古诗意象做题缺乏思考性
在古诗意象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让学生记忆相关古诗的内容,并未详细教授学生意象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在遇到新古诗时,常常不知所措,造成学生故事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三、 思维导图提升古诗词意象有效性的具体展现
(一)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提升意象赏析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让学生运用个人的逻辑,构建古诗中各个句子的联系,提升学生对整首诗词的掌握能力,并体会意象和诗词情感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古诗赏析能力。
例如,在讲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古诗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分析“杨花、明月和子规”三种意象与整首诗的关系,提升他们的古诗意象赏析能力。首先,教师让学生整体感知这首诗,并让学生分析古诗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其次,教师运用多媒体,讲授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为下步的教学做准备。最后,展示成果。在学生探究完此部分内容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陈说:“此首诗创造的背景是王昌龄被贬,李白为表现对好友遭遇的同情、关切。杨花和子规表现出春意盎然。我用线段向下延伸出‘五溪’,一乐一忧产生对比,表达作者对友人的关切。我在‘五溪’之后,延伸出‘明月’。然而,诗人无法亲自与友人见面,只能将关切同情之情,寄托于‘明月’,伴随着微风,让友人知道。”
(二)巧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意象赏析能力
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学生真正地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古诗意象的学习,提升他们的诗词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诗词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分析:月亮在整首词中的意象作用,并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介绍。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走入学生的讨论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做出启发性的引导。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陈的回答。小陈说:“我以明月为中心,向四周分散出‘天上宫阙’‘阴晴圆缺’‘共婵娟’等词汇。因为诗人看到明月联想天上宫阙的情境,高即出不胜寒的大学士被贬为小地官;联想自己的人生境遇,即人们总会经历起起落落,终究不会圆满;联想对未来的期许,即只愿弟弟能够健健康康地活下去,与我一块欣赏这美丽的月光!诗人借月亮营造的氛围,以自己的视角,从多个角度联想,并展开想象,进而抒发自身的情感。”
总而言之,在诗词意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出发,创设与学生认知相符的教学模式,并真正给予学生自主的思考空间,适时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地在诗词学习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魏幽探.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思维导图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5).
[2]郭韧希.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18).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古诗词;诗词意象;应用研究
古诗既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他们智慧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华文化的重压组成部分。在初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忽视培养学生的诗词学习思维,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差。针对这种情况,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授课观念,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课程的授课中,让学生掌握古诗学习的能努力,获得良好的诗词教学效果。
一、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非常适应人脑的特点,运用图形和文字组合的方式,表示相关事物的主从关系。思维导图有利于人们对相关事物的梳理,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思维导图以某一关键词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并列出与之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让人们更为科学和全面地形成对事物的理性认知,并方便对相关信息的提取和运用。
二、 古诗意象教学现状
(一)古诗意象教学缺乏整体性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意象教学中,为了节省时间,常常采用肢解的方式,单独讲授古诗中的意象。这种方式导致学生不能真正从全局地角度思考意象与古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意象使用的巧妙性,导致学生的古诗学习趣味性下降。
(二)古诗意象学习乏方法性
在现阶段的意象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以下两种现象。现象一:有些学生非常积极地学习古诗的知识,抓紧一切时间,记录教师讲授的内容,并未认真听讲。在课下,这部分学生只能独立思考这部分内容。实际上,他们并未掌握相应的意象学习方法。现象二,有些学生在课堂生认真听讲,但未进行记忆,尽管他们能够理解意象内容,而时间一长,学生会忘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方法。这两种现象说明学生并未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三)古诗意象做题缺乏思考性
在古诗意象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让学生记忆相关古诗的内容,并未详细教授学生意象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在遇到新古诗时,常常不知所措,造成学生故事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三、 思维导图提升古诗词意象有效性的具体展现
(一)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提升意象赏析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让学生运用个人的逻辑,构建古诗中各个句子的联系,提升学生对整首诗词的掌握能力,并体会意象和诗词情感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古诗赏析能力。
例如,在讲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古诗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分析“杨花、明月和子规”三种意象与整首诗的关系,提升他们的古诗意象赏析能力。首先,教师让学生整体感知这首诗,并让学生分析古诗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其次,教师运用多媒体,讲授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为下步的教学做准备。最后,展示成果。在学生探究完此部分内容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陈说:“此首诗创造的背景是王昌龄被贬,李白为表现对好友遭遇的同情、关切。杨花和子规表现出春意盎然。我用线段向下延伸出‘五溪’,一乐一忧产生对比,表达作者对友人的关切。我在‘五溪’之后,延伸出‘明月’。然而,诗人无法亲自与友人见面,只能将关切同情之情,寄托于‘明月’,伴随着微风,让友人知道。”
(二)巧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意象赏析能力
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学生真正地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古诗意象的学习,提升他们的诗词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诗词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分析:月亮在整首词中的意象作用,并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介绍。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走入学生的讨论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做出启发性的引导。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陈的回答。小陈说:“我以明月为中心,向四周分散出‘天上宫阙’‘阴晴圆缺’‘共婵娟’等词汇。因为诗人看到明月联想天上宫阙的情境,高即出不胜寒的大学士被贬为小地官;联想自己的人生境遇,即人们总会经历起起落落,终究不会圆满;联想对未来的期许,即只愿弟弟能够健健康康地活下去,与我一块欣赏这美丽的月光!诗人借月亮营造的氛围,以自己的视角,从多个角度联想,并展开想象,进而抒发自身的情感。”
总而言之,在诗词意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出发,创设与学生认知相符的教学模式,并真正给予学生自主的思考空间,适时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地在诗词学习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魏幽探.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思维导图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5).
[2]郭韧希.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