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下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学习美术课程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看出审美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充分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与逻辑思维。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审美能力 审美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美好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小学美术课堂是小学生对美术艺术系统学习和认知的途径。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洞察力,为学生的审美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可以发现美、感受美。
一、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1.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一直提倡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各项能力综合发展,但是,经过调查,对于小学生,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德、智、体的发展,而忽略了对于美的培养,促使学生审美能力低下。而且教师也未意识到美术对学生的积极作用,美术不仅陶冶小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并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2.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具有天生好动、好奇心较强的特点,因此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假如教师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通常达到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边学边玩的方法,如带学生到户外踏青、郊游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想要将大自然的美绘画出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大的作用。
3.帮助小学生发展生活中的美好
美术学科与其他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不同,美术学科不但要求学生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需要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美学在生活能够运用起来,也因此,对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1.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审美兴趣
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应该首先提高学生对审美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审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全神贯注投入美术学习中。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们可以接触和了解到的事物也变得更加丰富,现在的孩子思考和观察能力也比以前的孩子更加敏锐。美术是通过视觉观察事物的一种艺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让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刺激小学生们的视觉,让小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小学生审美能力与现实结合之后,学生会对日常生活中这些事物更加充满兴趣,更有不断进行探索的欲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利用一些教学模具,或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相关视频等方式,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风筝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或则进行现场示范等方法,给学生讲解风筝是如何进行制作的,以及不同形态的风筝和放飞之后的不同样子,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家创作风筝时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感知能力。
2.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认知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于审美认知的培养,只有学生明白什么是审美以及怎样进行审美,才会运用好审美能力。美术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主要地方,教师应该把握好培养学生审美认知这一关键点,有效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审美知识,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应该如何鉴赏美好的事物。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学生只会发出“哇,好漂亮,好看”之类的词汇形容自己见到认为美好的事物,但是如果深入询问学生认为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便词穷了。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作品出来时,首先,让学生捕捉发自内心的第一印象,而后,列举出很多同种题材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这些作品描绘的是一件事物,但是作品之间表现出来的形式却不一样,询问学生认为两件作品表现形式的区别是什么?对这种画法是什么样的感觉?对另外一种画法是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些作品在线条、比例、色彩方面有什么不同的技巧,导致作品表现出来给人的感觉不同。通过一步一步的提问,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感受美学的规律,也传授给学生学会如何评价一副好的作品,促使学生未来在见到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只是内心澎湃,但是语言苍白,待到学生欣赏能力得到提高之后,教师在慢慢通过更多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只是起到一个打基础的作用,想要起到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学生不断进行实践,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学生不断的进行实践感知,进行系统的训练,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感知、用自己的手去表现、用语言進行表述这个世界自己认为的美好东西,学生对美的创造有了较好的体验,在对不同的作品进行鉴赏时体验便会不同。经过调查了解到,一个班上的学生,在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比较内向,不愿意和别的同学沟通交流,但是在绘画方面却很有自己的想法,经常画出的作品与其他学生都有较大的不同。有一次,他向平常一样将自己已经完成的作品给老师检查,老师表扬了他之后,告知他,这么好的作品,不能只给老师欣赏,应该给更多他认可的人看,是吗?之后,这个同学的作品表现出来更多的开心,线条、颜色也变得活泼、绚丽起来,也变得更加热爱绘画。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于作品的审美,对于美学的认识,将学生日常生活中认为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回忆采用艺术的手段进行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通过实践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但是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的主要教学重点,并且也是对素质教育下,学生的综合发展及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中,应该要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通过大量的观察获得更多的审美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学生审美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有善于发现美、感知美、认识美、评论美的能力。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尽情的创作,这样不但达到了美术教学的目标,也增强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同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凤香.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00.
[2]马苗.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析[J].读与写,2016,(13):296.
[3]程佳.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学苑教育,2018,(13):32.
[4]顾林.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文理导航,2018,(03):56.
[5]徐丹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2018,(09):24.
[6]许崇飞.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8,(14):19.
[7]顾旸.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2018,(22):10.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审美能力 审美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美好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小学美术课堂是小学生对美术艺术系统学习和认知的途径。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洞察力,为学生的审美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可以发现美、感受美。
一、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1.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一直提倡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各项能力综合发展,但是,经过调查,对于小学生,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德、智、体的发展,而忽略了对于美的培养,促使学生审美能力低下。而且教师也未意识到美术对学生的积极作用,美术不仅陶冶小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并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2.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具有天生好动、好奇心较强的特点,因此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假如教师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通常达到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边学边玩的方法,如带学生到户外踏青、郊游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想要将大自然的美绘画出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大的作用。
3.帮助小学生发展生活中的美好
美术学科与其他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不同,美术学科不但要求学生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需要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美学在生活能够运用起来,也因此,对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1.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审美兴趣
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应该首先提高学生对审美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审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全神贯注投入美术学习中。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们可以接触和了解到的事物也变得更加丰富,现在的孩子思考和观察能力也比以前的孩子更加敏锐。美术是通过视觉观察事物的一种艺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让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刺激小学生们的视觉,让小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小学生审美能力与现实结合之后,学生会对日常生活中这些事物更加充满兴趣,更有不断进行探索的欲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利用一些教学模具,或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相关视频等方式,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风筝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或则进行现场示范等方法,给学生讲解风筝是如何进行制作的,以及不同形态的风筝和放飞之后的不同样子,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家创作风筝时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感知能力。
2.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认知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于审美认知的培养,只有学生明白什么是审美以及怎样进行审美,才会运用好审美能力。美术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主要地方,教师应该把握好培养学生审美认知这一关键点,有效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审美知识,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应该如何鉴赏美好的事物。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学生只会发出“哇,好漂亮,好看”之类的词汇形容自己见到认为美好的事物,但是如果深入询问学生认为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便词穷了。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作品出来时,首先,让学生捕捉发自内心的第一印象,而后,列举出很多同种题材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这些作品描绘的是一件事物,但是作品之间表现出来的形式却不一样,询问学生认为两件作品表现形式的区别是什么?对这种画法是什么样的感觉?对另外一种画法是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些作品在线条、比例、色彩方面有什么不同的技巧,导致作品表现出来给人的感觉不同。通过一步一步的提问,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感受美学的规律,也传授给学生学会如何评价一副好的作品,促使学生未来在见到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只是内心澎湃,但是语言苍白,待到学生欣赏能力得到提高之后,教师在慢慢通过更多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只是起到一个打基础的作用,想要起到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学生不断进行实践,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学生不断的进行实践感知,进行系统的训练,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感知、用自己的手去表现、用语言進行表述这个世界自己认为的美好东西,学生对美的创造有了较好的体验,在对不同的作品进行鉴赏时体验便会不同。经过调查了解到,一个班上的学生,在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比较内向,不愿意和别的同学沟通交流,但是在绘画方面却很有自己的想法,经常画出的作品与其他学生都有较大的不同。有一次,他向平常一样将自己已经完成的作品给老师检查,老师表扬了他之后,告知他,这么好的作品,不能只给老师欣赏,应该给更多他认可的人看,是吗?之后,这个同学的作品表现出来更多的开心,线条、颜色也变得活泼、绚丽起来,也变得更加热爱绘画。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于作品的审美,对于美学的认识,将学生日常生活中认为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回忆采用艺术的手段进行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通过实践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但是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的主要教学重点,并且也是对素质教育下,学生的综合发展及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中,应该要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通过大量的观察获得更多的审美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学生审美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有善于发现美、感知美、认识美、评论美的能力。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尽情的创作,这样不但达到了美术教学的目标,也增强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同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凤香.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00.
[2]马苗.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析[J].读与写,2016,(13):296.
[3]程佳.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学苑教育,2018,(13):32.
[4]顾林.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文理导航,2018,(03):56.
[5]徐丹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2018,(09):24.
[6]许崇飞.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8,(14):19.
[7]顾旸.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2018,(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