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黄素是什么?
叶黄素又称“植物黄体素”,是一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在植物叶子的叶绿体中,可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a。正是这种生物特性,叶黄素可以中和氧自由基、光氧化和光破坏,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
叶黄素与眼睛
提到叶黄素,人们首先会想到眼睛,因为叶黄素也被叫作“视黄金”。叶黄素几乎遍布了眼球的各个角落,其中黄斑和晶状体所含的叶黄素意义最突出——黄斑因叶黄素而得名;叶黄素是晶状体内发现的唯一的类胡萝卜素。
“光中毒”损伤视力
我们知道白光可以分解为五颜六色的光谱,其中波长较短的不可见光——紫外线、可见光——紫光和蓝光被称为“有毒光”。因为角膜会吸收300 nm波长以下的紫外线;晶状体会吸收300~400 nm波长的紫外线和高能紫光,而多数可见紫光和蓝光可以直达眼底,使眼睛“光中毒”。
眼睛“光中毒”是指眼睛结构被“有毒光”伤害。短波光通过眼睛组织时,激发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自由基和眼睛组织发生反应,致使眼睛组织氧化变性,失去部分或全部功能,轻者视力下降,重者会引起失明。
叶黄素可以淬灭单线态氧和捕获活性氧自由基,起到抗氧化作用。所以,叶黄素是“有毒光”的天然克星。
叶黄素对黄斑病变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我们的眼底有一个部位叫“黄斑”,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叶黄素,是视觉最敏锐的地方。如果一个人的黄斑功能丧失,他就什么也看不清了。“光中毒”引起的黄斑病变,已被证明是视网膜视锥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被氧自由基侵蚀后死亡的结果。老年性黄斑变性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每10个60岁以上老年人会有一个发生黄斑变性。发生黄斑变性时,看东西会变形、有中心暗影。这个暗影,就像戴了一副“镜片中央沾了一层油污”的眼镜。随着病情发展,暗影会越来越明显,最终看不清视野中央的东西。
有了叶黄素的保护,视网膜视锥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便能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从而避免黄斑变性的发生。已经发生黄斑变性的人,叶黄素有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
叶黄素可以预防和延缓白内障的发生
白内障也叫“晶状体混浊”。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人眼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晶状体除了对光线有屈光作用,还能滤掉大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和黄斑。
晶状体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中85%为水溶性的白蛋白。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透明的晶状体会逐渐混浊,阻挡光线进入内眼,这就是白内障。由于晶状体长期与“有毒光”接触,紫外线和蓝光会激发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如果没有足够的晶状体内抗氧化剂,晶状体蛋白质就很容易发生变性变质。
白内障发生时,患者感觉到仿佛有一层毛玻璃挡在眼前。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视力会不断减退,最终因为视力极度低下而失明。
增强晶状体的抗氧化性能是预防和控制白内障进展的有效方法。叶黄素作为晶状体内已知的唯一类胡萝卜素,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晶状体。大量实验证实,补充叶黄素可以降低白内障风险,其中女性可以降低22%,男性可以降低19%。
目前白内障唯一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摘除混浊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不同厂家生产的人工晶体对紫外线和蓝光的滤过性能会有不同。使用了对“有毒光”滤过能力低的人工晶体,过量的紫外线和蓝光会到达视网膜,造成视网膜的伤害,形成继发性视网膜病变,视力再次受损。因此,白内障手术后医生会推荐患者有意食用含有叶黄素的膳食补充剂,以吸收透过人工晶体的紫外线和蓝光,防止视网膜的伤害。
此外,叶黄素还有助于缓解视疲劳、改善视力,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玻璃体液化等眼病也有预防和延缓作用。“视黄金”之称,实至名归。
叶黄素与人体健康
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这个名词,常常见诸报端和科普媒体。动脉硬化也跟“光中毒”有关吗?其实不然,它的发生发展与“光中毒”并没有直接联系,而是与“光中毒”的衍生品——氧自由基有关。
那什么是动脉硬化呢?
如果人体是一块田地,动脉就好比地垄沟中的水渠。动脉血是携带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液,由心脏泵出,通过动脉传输给全身各处的器官组织。动脉相比静脉有更好的弹性,而且动脉输送血液的效率很高。如果动脉血管僵硬、管腔狭窄,好比田地中的水渠淤塞,引起末端器官组织缺氧,甚至坏死。动脉硬化就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它可以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
我们熟知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直接或者间接联系。动脉硬化也是老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动脉硬化发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病变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有时在青少年时期就会出现,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和出现动脉硬化相关疾病。男性比女性多。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叶黄素对早期的动脉硬化进程有延缓作用。主要是动脉主干道血管内膜厚度的变化与血液中叶黄素含量之间的关系。血液中叶黄素含量较低,会间接引起动脉血管壁增厚;随着血液中叶黄素含量的逐渐增加,动脉壁增厚趋势降低,动脉栓塞也显著降低。同时,动脉壁细胞中的叶黄索还可降低LDL胆固醇的氧化性,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癌症
多项研究表明,叶黄素对多种癌症有抑制作用,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皮肤癌等。根据纽约大学药物学院的研究结果,乳腺癌的发病率与叶黄素摄入量间有很紧密的关系。调查发现,叶黄素摄入量低的实验组乳腺癌发病率是摄入量高组的2.08~2.21倍。
叶黄素的这种作用,可能涉及与其他器官组织协同的间接免疫调节作用。该项研究得出结论,在膳食中摄入叶黄素不仅能抑制癌肿的进展和转移,甚至可以起到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有关机构建议,人平均每天摄入400~600 g的水果和蔬菜或6~10 mg的叶黄素补充剂,其中可吸收的叶黄素可使患癌症的相对危险性降低50%。
什么食物含叶黄素?
我们日常吃的蔬菜粮食中,黄玉米、菠菜、甘蓝、西兰花、绿花椰菜、蛋黄、南瓜、胡萝卜等富含叶黄素,其中菠菜、甘蓝的菜叶中含量最高。日常吃的水果中,杧果、猕猴桃、葡萄、橙子、番茄等,也富含叶黄素。
市面出售的叶黄素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多数以金盏花、万寿菊花卉的提取物为主。
叶黄素又称“植物黄体素”,是一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在植物叶子的叶绿体中,可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a。正是这种生物特性,叶黄素可以中和氧自由基、光氧化和光破坏,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
叶黄素与眼睛
提到叶黄素,人们首先会想到眼睛,因为叶黄素也被叫作“视黄金”。叶黄素几乎遍布了眼球的各个角落,其中黄斑和晶状体所含的叶黄素意义最突出——黄斑因叶黄素而得名;叶黄素是晶状体内发现的唯一的类胡萝卜素。
“光中毒”损伤视力
我们知道白光可以分解为五颜六色的光谱,其中波长较短的不可见光——紫外线、可见光——紫光和蓝光被称为“有毒光”。因为角膜会吸收300 nm波长以下的紫外线;晶状体会吸收300~400 nm波长的紫外线和高能紫光,而多数可见紫光和蓝光可以直达眼底,使眼睛“光中毒”。
眼睛“光中毒”是指眼睛结构被“有毒光”伤害。短波光通过眼睛组织时,激发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自由基和眼睛组织发生反应,致使眼睛组织氧化变性,失去部分或全部功能,轻者视力下降,重者会引起失明。
叶黄素可以淬灭单线态氧和捕获活性氧自由基,起到抗氧化作用。所以,叶黄素是“有毒光”的天然克星。
叶黄素对黄斑病变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我们的眼底有一个部位叫“黄斑”,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叶黄素,是视觉最敏锐的地方。如果一个人的黄斑功能丧失,他就什么也看不清了。“光中毒”引起的黄斑病变,已被证明是视网膜视锥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被氧自由基侵蚀后死亡的结果。老年性黄斑变性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每10个60岁以上老年人会有一个发生黄斑变性。发生黄斑变性时,看东西会变形、有中心暗影。这个暗影,就像戴了一副“镜片中央沾了一层油污”的眼镜。随着病情发展,暗影会越来越明显,最终看不清视野中央的东西。
有了叶黄素的保护,视网膜视锥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便能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从而避免黄斑变性的发生。已经发生黄斑变性的人,叶黄素有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
叶黄素可以预防和延缓白内障的发生
白内障也叫“晶状体混浊”。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人眼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晶状体除了对光线有屈光作用,还能滤掉大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和黄斑。
晶状体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中85%为水溶性的白蛋白。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透明的晶状体会逐渐混浊,阻挡光线进入内眼,这就是白内障。由于晶状体长期与“有毒光”接触,紫外线和蓝光会激发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如果没有足够的晶状体内抗氧化剂,晶状体蛋白质就很容易发生变性变质。
白内障发生时,患者感觉到仿佛有一层毛玻璃挡在眼前。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视力会不断减退,最终因为视力极度低下而失明。
增强晶状体的抗氧化性能是预防和控制白内障进展的有效方法。叶黄素作为晶状体内已知的唯一类胡萝卜素,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晶状体。大量实验证实,补充叶黄素可以降低白内障风险,其中女性可以降低22%,男性可以降低19%。
目前白内障唯一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摘除混浊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不同厂家生产的人工晶体对紫外线和蓝光的滤过性能会有不同。使用了对“有毒光”滤过能力低的人工晶体,过量的紫外线和蓝光会到达视网膜,造成视网膜的伤害,形成继发性视网膜病变,视力再次受损。因此,白内障手术后医生会推荐患者有意食用含有叶黄素的膳食补充剂,以吸收透过人工晶体的紫外线和蓝光,防止视网膜的伤害。
此外,叶黄素还有助于缓解视疲劳、改善视力,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玻璃体液化等眼病也有预防和延缓作用。“视黄金”之称,实至名归。
叶黄素与人体健康
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这个名词,常常见诸报端和科普媒体。动脉硬化也跟“光中毒”有关吗?其实不然,它的发生发展与“光中毒”并没有直接联系,而是与“光中毒”的衍生品——氧自由基有关。
那什么是动脉硬化呢?
如果人体是一块田地,动脉就好比地垄沟中的水渠。动脉血是携带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液,由心脏泵出,通过动脉传输给全身各处的器官组织。动脉相比静脉有更好的弹性,而且动脉输送血液的效率很高。如果动脉血管僵硬、管腔狭窄,好比田地中的水渠淤塞,引起末端器官组织缺氧,甚至坏死。动脉硬化就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它可以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
我们熟知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直接或者间接联系。动脉硬化也是老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动脉硬化发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病变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有时在青少年时期就会出现,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和出现动脉硬化相关疾病。男性比女性多。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叶黄素对早期的动脉硬化进程有延缓作用。主要是动脉主干道血管内膜厚度的变化与血液中叶黄素含量之间的关系。血液中叶黄素含量较低,会间接引起动脉血管壁增厚;随着血液中叶黄素含量的逐渐增加,动脉壁增厚趋势降低,动脉栓塞也显著降低。同时,动脉壁细胞中的叶黄索还可降低LDL胆固醇的氧化性,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癌症
多项研究表明,叶黄素对多种癌症有抑制作用,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皮肤癌等。根据纽约大学药物学院的研究结果,乳腺癌的发病率与叶黄素摄入量间有很紧密的关系。调查发现,叶黄素摄入量低的实验组乳腺癌发病率是摄入量高组的2.08~2.21倍。
叶黄素的这种作用,可能涉及与其他器官组织协同的间接免疫调节作用。该项研究得出结论,在膳食中摄入叶黄素不仅能抑制癌肿的进展和转移,甚至可以起到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有关机构建议,人平均每天摄入400~600 g的水果和蔬菜或6~10 mg的叶黄素补充剂,其中可吸收的叶黄素可使患癌症的相对危险性降低50%。
什么食物含叶黄素?
我们日常吃的蔬菜粮食中,黄玉米、菠菜、甘蓝、西兰花、绿花椰菜、蛋黄、南瓜、胡萝卜等富含叶黄素,其中菠菜、甘蓝的菜叶中含量最高。日常吃的水果中,杧果、猕猴桃、葡萄、橙子、番茄等,也富含叶黄素。
市面出售的叶黄素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多数以金盏花、万寿菊花卉的提取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