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场域的拓展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当代艺术展览近几年发展的非常迅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的艺术展览也应运而生。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场域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原本的美术馆、博物馆、商业画廊渐渐转移至人们生活的场所。本文以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场域的拓展为题,以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为例,详细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场域变化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场域;展览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2-0152-03
  一、从展览空间到展览场域
  展览空间经历了从传统到当代的转变,在今日呈现出更多新的可能性。美术馆空间对于艺术作品而言,相当于雕塑放置在展台上,油画放入画框中。传统展览空间将艺术品隔离在一个封闭空间中,用稳定而相对独立的小型空间对艺术品进行保护并独立在日常之外。
  传统艺术是臣服于权威体系的,被博物馆、美术馆机构所认可接纳后的作品就可以保护在其场域之中,被认定为“艺术”。然后“艺术”如同猪肉被敲上合格的印章一样被贴上经典的标签,从而可以进行售卖。
  而在当代艺术中,消解了展示空间对艺术的操控,一定程度上解构了美术馆的权威性。艺术品艺术价值的话语权不再是官方机构,如此便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场景式的创作倾向,艺术本身的概念也被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这些变化都导致了艺术展览对公共展示空间的占据,也在某種程度上消除了传统艺术空间展示的神圣化。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场域拓展的讨论当然不局限于空间上的地点,布迪厄把一个场域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1]。场域不仅仅是一个地点和空间,更是和当地的社会历史大众共存的关系网。场域具有社会、历史、空间的三重辩证,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所支持,也被其生产[2]。
  社会空间中的公共空间相对自由而开放,它完全面向社会大众,与博物馆、美术馆等开放性的展示空间完全不同。观众去博物馆、美术馆是为了看艺术,而人们在公共空间是为了生活、娱乐或消费,艺术倾向于从精英文化逐渐向大众文化转移,把艺术融入公共场域的本身已经在拓展展览的边界了。因此,展览场域慢慢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公共空间。
  二、展览场域变化的原因展览场域变化的原因非常复杂,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均相关联(如表1所示)。本部分以当代艺术创作为切入点,主要分析艺术在领域场域变化的原因。
  1.当代艺术无法被传统空间所展示
  进入当代语境之后,艺术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艺术的边界得到拓展,出现了新类型的艺术,如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许多作品除了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了解之外,根本无法在美术馆中陈列。
  瓦尔特·德·马里亚在1977年的《钻地球一千米》就是根本无法搬到美术馆的作品代表之一,这看似只是公园地砖上镶嵌的一片小圆片,但事实上这是一根黄铜柱的顶端,其被插入了大地一千米。这件作品直指空间本身,没有形象,也无法被观看,更无法转移。在新的“场域”中,作品和空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艺术家不再局限于工作室中,他们走向了自然,走向了公共的空间。在科技发展的助力下,许多以往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作品得以实现。作品场域拓展到公共空间之后,生活与艺术的距离缩小, 艺术家在和主流展览机构抗衡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新的展示空间。艺术品不再是被放置在博物馆内的精英艺术,场域的改变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2.当空间作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当代艺术作品的材料、传播媒介等已完全不同于传统艺术,而作品在受众面前的呈现方式也变得空间化,其在借用商品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来使艺术自身消费化以摆脱展示空间的控制外,还直接从艺术展示空间上解构权力的规训作用[4]。
  许多艺术家开始将艺术品的展示场所搬离到权威的展览机构之外,直接在超市、大型商场、家具城等大众消费场所布置展览,利用这些具有特定意义的空间消解传统展示空间的权威。
  场域不再是艺术作品的背景, 艺术家直接把其加入艺术理念,成为一种整体艺术装置,成为一种联系艺术与生活体验的媒介,成为了表达观念的一部分。
  在如今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不仅只是抒发自己的情感,更开始考虑场域与观众,从传统的只是把作品展示在展台,发展为作品要和场域发生关联,许多作品甚至要根据展览现场来制作。
  三、以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为例
  西栅景区内展出的作品刻意模糊了艺术和日常的界限,拐进一个路口就可以和艺术不期而遇。当代艺术在这里褪去学术外壳和大众走到了一起,把展览拓展进了日常,下文以本次展览作品为例分析。
  西塞尔·图拉斯自199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嗅觉的研究和实验。《超越—乌镇 2019/2050》(如图1所示)这件作品使用了真实的气味,其目的是要激活乌镇过往的历史和记忆。
  这件作品由于艺术家充分让公众参与到了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而变得更为有趣,大众从以前的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参与。创作过程是与当地居民共同完成的,这些真实而独特的气味被附着于抽象的物品上,当观众通过肢体触摸之后才能闻到,如果不通过摩挲物品是无法充分闻到气味的。此外,每一个气味都匹配了一个当地人的小故事。
  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观众在观展过程中与艺术的关系不再是“看”和“被看”,而是一种进入多元、多维的艺术场域中的体验。观众通过摩擦抽象的物件,和其建立关联。以此号作品为例(如图1所示),当观众轻轻嗅的一刹那,烟雨濛濛的乌镇似乎在一瞬间被点亮。金黄的麦浪伴随着清香扑面而来,放佛是爽朗的夏末,伴随着蛙鸣农夫们弯腰收割饱满的稻穗。这突然让我回到了小时候去田里玩耍的场景,想起丰收的喜悦,想起遥远而温暖的童年时光。作品不仅调用了我的想象,更加运用感官呼唤起了我的回忆,使其和场域发生了共鸣。   《开放的禁锢》是艺术家王鲁炎的作品(如图2所示),其被放置于乌镇的露天电影广场。广场地面全部用灰砖砌成,作品由许多压缩成与地面灰砖等大的微缩空间构成。
  艺术家从广场地面取出其中的地砖,然后用作品替换地砖放入地面。每平方米地面都会有少许地砖被作品所替换,作品遍布整个露天电影广场却又隐入地下,不蹲下仔细查看甚至不能发现。
  作品巧妙地运用了这个特定场域,并与之发生关联相互呼应,其把被影视文化和娱乐所禁锢的人放入露天电影广场的灰砖之中。露天电影广场是一个开阔媒体传播的场域,在这样的场域中描绘被禁锢的状态非常有意思,看似开阔的广场其实让人们接受的娱乐文化是极其局限的。这样的娱乐禁锢着人们的思维,当我们看到作品的刹那,立刻可以和场域发生共鸣,反思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中我们和影视文化的关系。
  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家是艺术品的创作者,而大众是艺术品的接受者,在二者的权力关系中,艺术家是主动的,而大众是被动的。当今的展览空间解构改变了这种主动与被动的权力关系,艺术家开始邀请观众作为其作品的参与者、合作者,甚至是艺术的创作者,观众逐渐占据了权力的中心地位[6]。本次乌镇当代邀请展,我们欣慰地看到展场不再是被动容纳艺术品的空间,而是观众与艺术品的互动空间。展览场域之中,以艺术品为中心转变为艺术品——观众双主体的互动为中心,对国内其他当代艺术展览有一定程度上的借鉴参考作用。如何打破艺术仍然高高在上的情况,不违和地把艺术融入生活,也是创作者需要好好思考的重点。
  四、结 语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场域不断拓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不断发展的写照。今天当艺术靠近了大众,展示场域就拓展到了公共空间(如表2所示)。以前的展览场域具有教化功能,向人们灌输知识,展示权威;在如今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下,艺术家意识到自己的艺术作品应该和场域的特定语境相结合。
  艺术家与大众从来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相理解和交流的关系。只有当艺术被人欣赏的时候,艺术才会成立,艺术如果脱离社会就会变成自娱自乐的产物,当艺术置于场域之间和观众发生关联的时候才能和社会发生共鸣。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场域的拓展不仅仅是艺术和经济的合谋,更是艺术本身的发展和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英)海伦娜·韦伯斯特著.林溪,林源译.建筑师解读布迪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35.
  [2] 魏文霞.中国艺术展示空间的权力嬗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 沃尔特·德·玛利亚.Walter de Maria|大地艺术[EB/OL].http://www.sohu.com/a/237046680_455444,2018-06-21.
  [4] 张丛丛.后现代艺术的展示空间与权力博弈[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 梁子涵,罗颖.乌镇,下一站艺术目的地?是时候了![EB/OL].http://www.sohu.com/a/304886735_278692,2019-03-30.
  [6] 張春.创作空间与展示空间的场域关联——湖北美术学院2011级陶艺空间营造课程概略张春[J].艺术科技,2016(3):45.
  [7] 巫鸿.作品与展场[M].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196.
  [责任编辑:张楠]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采用调查法探讨了《爱情保卫战》节目的特点,探讨该节目对众多正在转型中的情感类节目的借鉴意义,查找了情感类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改进方法:情感类节目应坚持尊重隐私和弘扬真实相结合的原则,打造突破同质化重围,注重多元化、多维度与创新性,把握媒介融合大势与新媒体传播对接,从而着力解决情感类节目的低俗化、悲情叙事、窥私严重等问题。情感类节目是各类节目研究中相对冷门的领域,本文的切入点较为
期刊
摘要: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使用“Vlog+新闻”这种形式报道新闻,其中的爆款当属2018年3月两会期间,两会记者所制作的“Vlog”系列。那么这种呈现方式是否还属于新闻?这种呈现方式是否对新闻的专业主义有所损害?本文将以“Vlog+新闻”这种媒体呈现方式为例,试图去总结这种呈现方式,并尝试分析这一呈现方式的类型和在我国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流行原因。   关键词:Vlog;毛边新闻;新闻专业性  
期刊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广播电视台产制了一系列生态纪录片,以配合中央高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本文以《红线》为例,意欲探求中央广播电视台生态纪录片的结构方式和呈现手法是如何推进主导范式的建构,将生态安全可视化和具象化,为民众敲响生态安全的警钟。   关键词: 生态纪录片;结构方式;主导范式;《红线》   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2-0113
期刊
摘要:为更好地解读2018戛纳金狮奖公益广告《没有医院就没有希望》的多模态语篇意义,笔者借助视觉语法理论,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该公益广告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该公益广告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模态来阐释和平与希望的主题,以实现对社会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视觉语法;多模态话语分析;公益广告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2-0088-03
期刊
摘要: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媒体使命与业务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本文结合安宁区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践,就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宣传工
期刊
摘要:编辑工作容易形成职业倦怠,要想突破瓶颈,获得持续发展,需要编辑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进而从学习中受益。本文以教育类期刊稿件的审理为例,阐述了编辑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反思学科本质、反思有效阅读、反思相关主题,以此实现效率和质量上的双提升。   关键词:反思;学科本质;有效阅读;主题;成长   中图分类号:G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2-0126-03  美国临
期刊
摘要: 纪录片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字幕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有着重要意义。萧寒执导的纪录片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豆瓣评分9.4,获得第50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评委会特别雷米奖,第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世界级的文物修复技术及故宫文物的原始状态,其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张德禄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为指导,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表达层面分别对此片字幕翻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被称为“中国农民代言人”的焦波是乡村题材纪录电影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他的作品在创作题材上与时代主题同步,在拍摄手法上表现出“直接电影”的特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焦波的乡村纪录电影无疑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由此,本文通过对焦波作品的传播价值、影像叙事和市场传播为切入点,探究乡村纪录电影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焦波;乡村纪录电影;传播价值;影像叙事;市场传播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是高更患病期间所创作的大型画作,这幅画是他上升到哲学的角度对生命及其存在意义的疑问。高更将生死通过画面分成三部分,并且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很大,高更对于人物的造型和装饰性景物已经把握的很熟练,根据脑海中的印象来创作,达到了人画合一的境界。   关键词:高更;艺术;生活   中图分类号:B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2-01
期刊
摘要:抖音APP已成为短视频领域的现象级产品,其强大的流量吸引力与独特的平台优势为餐饮品牌提供了良好的营销土壤。本文利用创意传播理论与USP理论探析抖音频频打造网红美食的原因,对抖音的营销价值进行挖掘,为促进餐饮品牌的价值转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短视频;抖音;餐饮品牌;营销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2-0097-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