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对人体部位的要求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ttf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


  头要正,不低不仰,不左歪右斜,不摇头晃脑。在做各种动作时,头部动作要灵活不滞,并随动作虚领顶起。
  面
  面部要自然,不要因用力而锁眉呶嘴。眼神要随着手足主要动作的变化而变化,兼顾上下左右,目光要敏锐灵活、奕奕有神,不可呆视。
  口
  口的上下唇要微闭,上下齿要轻合。要用鼻呼吸,但因为螳螂拳的动作迅猛激烈,故呼吸急促时也可微张嘴唇用口呼吸,但嘴不要张得过大。
  顶
  顶指头顶,螳螂拳特别强调顶劲。顶劲就是脖颈向上用力,如头顶物,用意念上提。但顶劲不可大,也不可无,要似有似无。顶劲过大会造成脖颈僵硬、神态呆板;如没有顶劲则会导致脖颈软塌、影响神态的正常,同时脖颈转动也不灵活。使用顶劲,下颏要自然微微内收,既不可仰起,也不可收夹过大,从而也应避免头部仰俯不正之态。正确地运用顶劲,能使腰以上的肌肉和关节似松非松,灵活柔韧,富有弹性。
  项
  练拳时眼随手动,螳螂拳的手法密集,动作疾速,因此,头部的转动须灵活,使“动神一体”。如果动作疾、神态迟,就达不到此拳对神态的要求。
  肩


  肩要“沉”。沉肩能使肩关节放松而“变长”,使上肢产生韧性和弹性,运动中伸缩、缠绕自如。
  很多螳螂拳习者,在习拳中为使动作迅速有力,常把肩关节用力绷紧,结果适得其反。
  沉肩很容易,但在激烈的运动中能自然下沉却比较难,须平日苦心练习,养成习惯,使手一出便自然下沉,若不如此,在激烈的搏斗中,即会不自觉地产生缩肩之病。沉是自然下沉,而不是用力强压。用力强压虽然肩能沉下,但达不到松肩放长的目的。
  螳螂拳强调“以腰带肩,肩催肘,肘催手”。因此,手臂活动,尤其在发劲时,肩关节要随着手臂的活动而调动。这样不但能加长手臂的长度,而且还能增大力点的力度。
  肘
  肘要“垂”。但要保持微弯下垂,使肩与肘松而变长,增强它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使手臂存有蓄势,以备再发。在发劲的一瞬间,肘关节不但要伸直,而且肘尖要含有下垂之劲,或意存在下垂之中。
  如果肘关节有抬起之劲,将会影响“沉肩”和“气沉丹田”。肘部不垂必然远离身躯突出于外,它不但使上肢的灵活和蓄势消失,而且两肘显露过大,技击时会暴露很大的空当。
  腕
  腕要“含”。螳螂拳的“含腕”,实质上就是太极拳中的“坐腕”,它能使腕关节放松而变长,变得柔韧灵活,刚健有力。腕不含必然松,没有内力,而且手也会无力,就达不到发劲如弹的效果,更不会有蓄势。但“含腕”最忌强硬,强硬必僵,就会影响动作的柔韧、灵活、圆滑。
  手
  手法要灵活自如、刚柔相济。在运动过程中,五指要似松非松,在发劲的一瞬突然由松变紧。
  掌
  螳螂拳采用的是瓦楞掌。在活动或静止时手带螺旋,掌心微凹,存有蓄势,掌法有推、劈、切、砍等。不管哪种掌法,在力爆发的一瞬间,“螺旋”和“微凹”要同时消失,以助增力。
  拳
  螳螂拳以锥子拳为主,拳法有冲、绷、挑、砸、劈等。锥子拳的拳面是突出在外的中指第二关节,因此,在力爆发的一瞬间,要小指、无名指、食指和拇指紧紧地夹住中指,以免打击对方时将中指挫伤。初练时中指承受不了很大的压力,要想叫它能承受强大的压力,用起来得心应手,就要经常“戗捶”。戗锥子捶,就是把拳面(中指关节)顶在硬物(墙或地面)上,逐渐用力锻炼它的硬度。初学者可以先顶在较软的物体上,轻轻用力,或者把拳面顶在垫有软垫的凳子上,以后慢慢加硬,直到将软垫去掉,日久拳面就会硬起来。
  钩


  螳螂拳成钩方法是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弯曲。小指叫“钩”,无名指叫“撕”,中指叫“采”,食指叫“裂”。钩在技击中起着刁、拿、锁、扣的作用。如果成钩的方法正確,在技击中拈到对方的手臂如螺丝一样,一扣紧似一扣。否则,对方手臂容易摆脱。
  总之,整个手臂除发劲之外,要处处屈而不展,保持应有的蓄势。在运动中总要求一个“松”字,此“松”不是软绵无力,而是含有内力,似松非松。在运动中要内力不断,定势时要求内劲饱满。如果内劲不足或没有,下势的起动必然迟缓。
  胸
  胸要“含”。含胸就是将两肩自然地向前微合。含胸可使锁骨放松,加强胸部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在运动中,胸部随手臂活动,随着劲路变化。胸部的活动和手臂的活动和谐统一,才能使胸部在运动中发挥作用。
  螳螂拳的手臂活动处处以弧形或环形为主,因此,胸部活动也比较复杂。它有时左右“旋转”,有时“吞吐”变化,有时顺腰扭动,有时逆腰扭动,动作变化不一。例如摘要中的“双封双帮”动作,当双臂从左向下、向右上作环形缠绕时,胸部要随着手臂缠绕旋转,并要向逆腰的方向扭动。双手向左双封时,胸要“吞”,并随着手臂和腰向左转动;当向前双帮时,胸要“吐”,并要随腰的下沉而下沉,随着手臂的前伸和吸腰的右转而转动。在此动作中,胸部有顺转、逆转、下沉和吞吐之分。从上例可以看出,胸部的活动在螳螂拳中是既复杂又重要。
  胸部的运动正确,能增大臂力,提高爆发力,并能辅助手臂化解对方的来劲。但是,它的运动必须要有腰部运动的密切配合才能圆满成功,所以胸劲必须有腰劲融在其中。   腰
  在螳螂拳运动中,腰部配合手臂作扭、拧、转、旋、前俯后仰等不同类型的动作,利用这些动作为身躯与四肢的活动提供速度和力量。这种腰部运动称为“腰劲”。有良好的腰劲,四肢活动才能灵活柔韧,起于根的力才能良好地传递到力点上爆发出来。


  要想得到良好的腰劲,腰部必须“松沉”,只有在松沉的条件下,加之腰部与胯部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松”就是让腰椎松开,让腰部肌肉放松而变长,加强它的收缩能力,提高它的工作效率,使腰在运动中不但灵活自如,而且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反弹性。柔韧性和反弹性是腰部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只有松而没有柔韧性和反弹性,那么,腰部的一切运动都会软绵无力、松懈迟钝,而且在发和回之间还会出现脱节现象。但要知道,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虽然是在松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一松就能得到的,它是长期锻炼的结果,功夫越深柔韧性和反弹性就越好。
  腰部的下沉能导引“气沉丹田”,使身体重心下移,加大“底盘”的重量,四肢无论做什么动作都不致因发力过猛而使身体摇晃不稳。
  腰的活动在“松沉”基础上还必须有胯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如果腰部转动而胯固定不动,那么,腰的活动幅度就会缩小,它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必须“腰扭胯转,腰旋胯随”。
  腰部运动除应注意上述问题,还要注意一个“直”字。有许多螳螂拳爱好者,在激烈的运动中犯“仰俯”和“歪斜”之病,后仰则缩短上肢的前伸距离,前俯和左右歪斜则会造成重心不稳。前辈说:“低头弯腰,传授不高”,即是指此而言。
  很多螳螂拳爱好者认为“直”就是直立,在活动时不能前探和侧斜,这是错误的理解。为了达到技击的目的在不失重心的条件下,前探或侧斜,是不属于“不直”的范围的。不直是指弓腰、前俯、后仰和左右歪斜等不符合武术之规的动作。
  腹
  腹部要“似收非收”,这样有利于“顶劲”、“含胸”和躯干的“直立”。但不要过于收腹,过于收腹则破坏腰的“松沉”,造成躯干僵硬和气上浮,破坏了“气沉丹田”,使腹空而不实,对身体的稳健和发力有害。总之,腹要微微收进,做到腹不外鼓即可。
  臀
  螳螂拳的要領和太极拳的要领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臀部要求却恰好相反。太极拳为了使躯干直立和中正,练拳时臀部要求内敛,而螳螂拳对躯干要求也是一个“直”字,但为了达到放长击远的目的,在运动时有时前探,有时左右倾斜和侧斜,这样就使身体重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螳螂拳常利用臀部外突来调整身体重心。但外突不宜过大,过大则影响腰部的“松沉”和“气沉丹田”。
  胯


  下肢除裆而外,有胯、膝、踝三大关节,要想这三大关节灵活有力,胯关节必须松开,如果胯关节松开了,腰和腿的动作就会灵活协调。
  松胯是在吊裆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只松胯而不吊裆,胯、膝、踝、脚就松弛无力,下肢就会浮而不固,会减弱伸缩性和柔韧性。
  胯关节的松紧主宰于腰腿活动的优劣。前文已述,腰部的转动必须有胯关节的配合,如果胯松不开,就不能灵活自如地做到“腰扭胯转,腰旋胯随”。那么,腰部的活动幅度就会缩小。
  裆
  裆要“吊”。吊裆实质上就是会阴内收。
  吊裆不但能使胯关节和膝关节自然松开,而且脚底牢固,根基稳健,下肢动作灵活快速。还能使气下沉、腹部实而不空。裆不吊起来,下肢就会无力,活动迟缓,根基不稳。


  螳螂拳讲究“步摧手,手摧步”,二者相互摧动。如果没有“吊裆”,步法的速度就提不上来,上肢的速度也不会加快,即使上肢的速度加快,也不能使手脚相随达到技击目的。
  吊裆看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很难。练习者在运动中既要进行上下肢的运动,又要会阴内收,在动作复杂或激烈时二者往往不能兼顾,这是正常现象,只要在平时练习中时刻注意,日久养成习惯,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动、吊自然就会形成一体,只要一动,裆劲随之即生。
  膝
  膝要“松”,此松是在吊裆基础上进行的。
  在武术运动中,膝关节除发力时的一瞬间,均应保持屈而不直的状态,保持着充足的蓄势。为达到技击目的,加大腿部力量,使根基稳固而不浮,多数的步型膝关节都要内扣,如小蹬山势、寒鸡势、骑马势等。
  膝关节还起领劲作用。做踢击动作时,必须先将脚提起,让力点集中到膝关节上,然后,根据需要的高度直腿放出,使全身劲力贯穿于脚上,这样不仅疾速,而且劲足。
  在技击中,膝关节还能起到保护作用,并能密切地配合手臂作顶撞和内外缠绕等动作来打击对方。
  脚


  脚是步型和步法的根基。在运动中,脚的活动方法不正确,步法必慢而乱,步型必浮而不固。步法的活动应在“吊裆”、“松胯”、“松膝”的基础上进行,要求踝关节和脚关节各个部位松开,这样,步法才能灵活、快速、有力。
  在练习中,脚在做不同方向的踢、蹬、踹等爆发动作,在步法中,脚尖反复交替地配合着手臂做上翘、下落、外撇、内扣等动作,这些动作都是在踝与脚的松紧交替的情况下完成的,脚活动时踝关节要松,发力的一瞬间要紧。
  为了使步型沉稳牢固,定势时着地之脚的脚趾一定要“抓地”。
  □
其他文献
戳脚属北腿功法,其九九八十一腿法,脚功为武术界所推重。蝎子脚是戳脚腿法中的攻敌不备脚。与敌对峙中,寻机以背势对敌,诱敌放手抢攻,我则于有备中及时俯身避开敌中上盘攻势,突起蝎子脚以一招两式撩踢、点击敌裆和心窝要害,以奇制胜。  实战运用  1.与敌对峙中,若敌试探性攻击我中上盘空位,我则以蹬基步双挂手挑击敌攻势手臂,守住门户。敌在我严守中上盘时,极易在拨开我防护手的同时出手攻击我下盘空位。我则盯视住
期刊
我叫姚华,今年26岁。以前的我与许多习武者一样,被一些武校骗过——交了高额学费后,原本以为能够学到真正的格斗功夫,但是马上发现这里所教的功夫与其所讲相差甚远!于是我非常失望地回了家。  1999年4月份,我在《精武》杂志上看到了无限制格斗术的创立者陈鹤皋先生的格斗彩照——陈鹤皋先生和学员们演示的无限制打斗训练图示——当我一收到陈先生寄来的这么多(近七十幅)训练图示和详细打斗文字说明,不由得大吃一惊
期刊
【原文】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译文】  太极由无极而生,是动静的关键,阴阳之本始。动则分别阴阳,静则合为太极。不可过分,也勿要欠缺,随着外力弯屈,顺着空隙伸展。对方刚强,我柔软,
期刊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时间的隧道,已经跨越过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九年,悄然隐没。时光流逝,如长江大河,滚滚东去。逝者已矣,时不我待。  2000年之门,轰然洞开,东方神龙腾飞于九天。人类历史上第二个千禧年,终于君临天下!  2000年《精武》第一期,开门便向读者诸君赫然奉献上久负盛名的——《陈式太极拳专辑》。  本刊此举,既为展现古朴太极拳的技击神髓;亦欲纠正人们对太极拳的偏见——只
期刊
大成拳〓是在形意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拳套及固定招法,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故名意拳。据传为王芗斋所创。王芗斋在清光绪年间就学于形意拳名手郭云深,后遍游长江南北诸省,前后20余年专心研究拳理,遂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吸取各家之长创立大成拳。  大成拳主要由站桩、试力、发力、摩擦步、推手、散手等组成,重在健身和实用两个方面。在锻炼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意念诱导,以意念统帅肢体,要求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周身放松
期刊
全身的总虚实在于腰隙的转换  太极拳虽然强调处处要分清虚实,但总得有个主次。究竟以哪一部位的虚实为主,来统摄全身上下前后左右各部的虚实呢?在古典太极拳论中是可以找出这个关键性的答案的。《十三势行工歌诀》说:“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武禹襄说:“主宰于腰”。李亦畲说:“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陈鑫说:“腰为上下体之关键,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
期刊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
期刊
陈发科,字福生,陈氏太极拳十七世,是陈氏十四世“牌位大王”陈长兴曾孙,师承其父延熙,一生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和传授。武术界曾赠其银樽一座,樽上镶着“太极一人”几个大字,这一称号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也说明了他在武术界的声望。现在,他被日本武界尊为“拳圣”。  真功精于勤  陈发科幼时身体病弱,弱冠之年,尚未练出功来,本家习拳者谁也不敢与他推手,生怕伤着他。宗族的几位叔伯常叹息,这一支辈辈出好手,发科
期刊
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而要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不能各是各着。若各是各着,非阴阳互为其根也。  世人不知,皆目为软手,是一外面视之,皆迹象也。若以神韵论之,交手之际,刚柔并用,适得其中。非久于其道者,不能澈其底蕴。  两肩下,两肘沉下,秀若处女见人,肆若猛虎下山。手即权衡称物,而知其轻重。打拳之道,吾心中自有权衡,因他之进退缓急,而以吾素练之精神临
期刊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逼揽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 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