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并捻纱因为并捻的方法不同造成不同的并捻效果,并捻纱的自捻问题直接会对后道工序产生不利的影响,二次并捻纱的自捻情况同样存在。
【关键词】并捻纱;自捻;捻幅;捻度;退捻
前言:
并捻纱的加捻过程是靠捻线机的尼龙够回转时对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或多股线进行加捻。其过程和初捻纱基本相同,当尼龙够回转一周时纱线上便获得一个捻回,管纱上的并捻纱捻度为在客户使用过程中通过轴向退捻时又在纱线上加捻捻度为客户使用纱线捻度为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并捻纱的自捻问题而影响后道工序对并捻纱的使用,见图1。
T 为并捻纱捻度
V 为送纱线速度
ns 为锭子转速
Dx 为管纱直径
并捻纱加捻有同向加捻和反向加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用反向加捻。本文主要探讨反向加捻并捻纱的自捻问题。
1双股纱反向加捻自捻问题
双股并捻纱在使用过程中双股纱的反向加捻最为常用,并捻纱的各种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捻纱纱线中纤维所受的应力分布状态和纱线的结构的相互关系,一般用捻幅来描述纱线的以上关系。假设单纱的截面为圆形,通过以下几个图说明单纱并捻后的捻幅变化。
图2 图3
图4 图5
图2为加捻前单纱原有的捻幅
P0‘ 为距离单纱圆心O1为r的一点的捻幅
O2为并捻纱中心
r0为单纱圆半径
P0‘ =P0 r/r0
图3为并捻纱加捻后造成的捻幅
P1' 为距离并捻纱中心为R的捻幅
R=r+r0
P1'=P1(r+r0)/2r0
图4为单纱和并捻纱加捻后捻幅综合后的捻幅
PX为单纱并捻后的捻幅
r1为并捻纱圆半径r1=2r0
PX=P0‘ -P1' =R(2P0-P1)/2r0-P0
由图4可以看出当逐渐增加并捻纱的捻幅时并捻纱的外层纤维的捻幅越小,当P0=P1时并捻纱最外层纱线与轴线平行,但是并捻纱内部的捻幅大小一致,造成并捻纱仍然有退捻的趋势。当2P0=P1时,并捻纱内外层捻幅一致见图5,内外层应力分布均匀。因为
P=2πrT
P1=2πr1T1
P0=2πr0T0,2P0=P1
所以2×2πr0T0=2π2r0T1
即:在T0=T1
并捻纱捻度等于初捻纱捻度时不会产生纱线的自捻,初捻纱的捻度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并捻后的纱线存在自捻。初捻纱的捻度是通过在初捻纱原有的捻度的基础上由初捻锭子二次加捻所得,所以:初捻纱二次加捻的捻度=并捻纱捻度-初捻纱原有捻度,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初捻纱本身的捻度与设定的有偏差,需要对初捻捻度设定值进行相应的修改
2 并捻紗二次并捻自捻问题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形成并捻纱时单纱受力均匀,一次并捻一般控制在6根以内,当大于6根时需要对并捻纱进行二次并捻。按照图5所示可知在形成并捻纱时纱线内外层应力分布均匀,单根并捻纱没有退捻的趋势,这不同于单纱形成并捻纱前有退捻的趋势,所以形成进行二次并捻前的并捻纱视为没有任何捻度的原纱,在进行并捻时并捻纱二次加捻的捻度=二次并捻纱捻度只有在此情况下经过二次并捻的并捻纱才不会产生自捻问题。
3 结论
无论是一次并捻还是二次并捻,并捻纱的自捻问题最终是因为纱线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当纱线内部的应力分布达到均匀的时候纱线自然呈现柔顺的状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因为纱线需要纱线的纱线、光泽、耐磨性等要求的不同,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纱线有一定的自捻。
参考文献:
[1] 纺纱学
[2] 纺纱工艺学
[3] 棉纺工艺
【关键词】并捻纱;自捻;捻幅;捻度;退捻
前言:
并捻纱的加捻过程是靠捻线机的尼龙够回转时对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或多股线进行加捻。其过程和初捻纱基本相同,当尼龙够回转一周时纱线上便获得一个捻回,管纱上的并捻纱捻度为在客户使用过程中通过轴向退捻时又在纱线上加捻捻度为客户使用纱线捻度为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并捻纱的自捻问题而影响后道工序对并捻纱的使用,见图1。
T 为并捻纱捻度
V 为送纱线速度
ns 为锭子转速
Dx 为管纱直径
并捻纱加捻有同向加捻和反向加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用反向加捻。本文主要探讨反向加捻并捻纱的自捻问题。
1双股纱反向加捻自捻问题
双股并捻纱在使用过程中双股纱的反向加捻最为常用,并捻纱的各种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捻纱纱线中纤维所受的应力分布状态和纱线的结构的相互关系,一般用捻幅来描述纱线的以上关系。假设单纱的截面为圆形,通过以下几个图说明单纱并捻后的捻幅变化。
图2 图3
图4 图5
图2为加捻前单纱原有的捻幅
P0‘ 为距离单纱圆心O1为r的一点的捻幅
O2为并捻纱中心
r0为单纱圆半径
P0‘ =P0 r/r0
图3为并捻纱加捻后造成的捻幅
P1' 为距离并捻纱中心为R的捻幅
R=r+r0
P1'=P1(r+r0)/2r0
图4为单纱和并捻纱加捻后捻幅综合后的捻幅
PX为单纱并捻后的捻幅
r1为并捻纱圆半径r1=2r0
PX=P0‘ -P1' =R(2P0-P1)/2r0-P0
由图4可以看出当逐渐增加并捻纱的捻幅时并捻纱的外层纤维的捻幅越小,当P0=P1时并捻纱最外层纱线与轴线平行,但是并捻纱内部的捻幅大小一致,造成并捻纱仍然有退捻的趋势。当2P0=P1时,并捻纱内外层捻幅一致见图5,内外层应力分布均匀。因为
P=2πrT
P1=2πr1T1
P0=2πr0T0,2P0=P1
所以2×2πr0T0=2π2r0T1
即:在T0=T1
并捻纱捻度等于初捻纱捻度时不会产生纱线的自捻,初捻纱的捻度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并捻后的纱线存在自捻。初捻纱的捻度是通过在初捻纱原有的捻度的基础上由初捻锭子二次加捻所得,所以:初捻纱二次加捻的捻度=并捻纱捻度-初捻纱原有捻度,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初捻纱本身的捻度与设定的有偏差,需要对初捻捻度设定值进行相应的修改
2 并捻紗二次并捻自捻问题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形成并捻纱时单纱受力均匀,一次并捻一般控制在6根以内,当大于6根时需要对并捻纱进行二次并捻。按照图5所示可知在形成并捻纱时纱线内外层应力分布均匀,单根并捻纱没有退捻的趋势,这不同于单纱形成并捻纱前有退捻的趋势,所以形成进行二次并捻前的并捻纱视为没有任何捻度的原纱,在进行并捻时并捻纱二次加捻的捻度=二次并捻纱捻度只有在此情况下经过二次并捻的并捻纱才不会产生自捻问题。
3 结论
无论是一次并捻还是二次并捻,并捻纱的自捻问题最终是因为纱线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当纱线内部的应力分布达到均匀的时候纱线自然呈现柔顺的状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因为纱线需要纱线的纱线、光泽、耐磨性等要求的不同,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纱线有一定的自捻。
参考文献:
[1] 纺纱学
[2] 纺纱工艺学
[3] 棉纺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