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67-02
引子:从羡慕别人开始
开学第一个星期,上《找秋天》。课前,我带蜜蜂班的孩子们到校园里找秋天。小草在夏末秋初的阳光下,由绿转黄,像披上了一层黄色外衣。我对孩子们说:“去看一看,摸一摸,说说你的感受。”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摸,一路嗅,一路说着。回到教室,孩子们写下了自己关于秋天的感受。
班里32位同学,酝酿出了16篇的感受。但是,却有一半的孩子咬着笔杆写不出来。说的好好的,怎么就写不出来呢?我有点着急,却没有办法,只能将挑选出的好文章,用投影仪展出,朗读。每每文章一出示,同学中便发出一阵赞叹。“还没开始读呢,怎么就这么激动啦?”答曰:“上面满是波浪线呢!”我说:“羡慕不如行动,你也可以和他/她一样,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还可以写当时自己的心情、感想。”于是,重新分配任务,写好的开始为文字配画,还没写的“唰唰……”行动起来。
32篇写话,最后凭一股羡慕劲儿收齐。诵读、划线尚且如此,如果展示出来,或打印成铅字呢?创办班刊的想法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在后来的教学中逐渐成型。
一、从绘本中觅资源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了保护孩子们“写”的兴趣。除了教学时利用课文资源训练写话外,每周一次绘本课是蜜蜂班的“加餐”。
读《我想养只宠物》,边看边让孩子们推荐养什么动物好?说说自己养过的宠物及其烦恼或趣事。
看《我家是个动物园》,在品味、观察图画和文字中,整理出:人——动物——特点。想一想自己或者同学像什么动物,说清楚事由。
上《老鼠贝奇帮帮忙》时,串联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体会小老鼠的热心、别人遇到难处时的心情以及帮助人的意义。联系生活:有时,生活中的一件事,就可以让人感知到对方的真心和热情,就能从陌生人变成彼此真诚相对的朋友。身边有这样关心、帮助过你的人吗?
写话选摘
我刚走到家门口,大公鸡就跑过来啄了我一下,这一啄可不要紧,我的手破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我气坏了,抄起门后面的一根小木棍就朝它打过去,一下,两下,大公鸡疼得直叫唤。我心软了,放下木棍,冲它说:“你这样啄人,痛死了。你再啄,我还会打你的!”大公鸡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从那以后,再也没啄人了。(詹义飞)
我是田美,是个女孩,其实呢……我是只小老鼠。每到晚上,我都会溜到楼下偷菜吃。有一次,我碰到爸爸,他说:“你肚子又饿啦?”我红着脸点点头。爸爸指着冰箱,说:“菜端出来,热过再吃哦。”(田美)
老师问大家谁丢了钱时,我弟弟一搜口袋,呀!空空如也,可不就是自己的5元钱嘛。他连忙把手举得高高的,喊道:“那是我丢的钱!”李文浩把钱还给了弟弟。拿着失而复得的钱,弟弟很开心,我也替他开心。如果助人为乐的人都算“雷锋”,我想,我们班的李文浩就是一个“活雷锋”!(胡林)
二、作品收集
1.人人参与。
《采蜜集》的作品收集之路是漫长的,既然是班刊,就应该人人都参与进来。可是文笔好的廖如晨星,那些还没找到文字感觉的人呢?
我开始留意“好词好句”的摘抄,将特别的摘抄展示并读出来,简单点评并拍照存档。这样做以后,孩子们的摘抄质量意外地好了起来,甚至开始出现有哲理的句子:
世界的模样在于你凝视它的目光,你所见到的都是你内心的投射。让我们用澄净的眼光凝视世界,不要因为成长而丢失了内心的诗意。(廖佐丞 摘抄)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一个益友。(江颖 摘抄)
或许,你此刻正经历“天塌下来”的大事,以为到了生死关头。但是,天不会塌下来,生活还会继续,所有的事都会成为历史,你向前的脚步会踏平坎坷,重新走入坦途。(李川 摘抄)
2.文章不厌百回改。
每次让写错句、病句的孩子来跟前时,总是让他指着自己写的话读出来我听一听,费时费事。于是计上心头:教他们自己先改!
课上,我让大家先谈谈好文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根据回答整理出板书:语句顺,感受真,分段清楚,没有错别字。随后出示待改文章,讓学生看。“不少同学嘴巴已经动起来了,真聪明!要改好文章,一定要放出声音,大声地念个2、3遍。”随即,学生便开始放声朗读起来。讨论、修改,成文。“有时候,旁观者清,自己没改出来的毛病别人一下就能改出来。要写好文章,讨论后改效果更好!”
放声读,小组讨论、修改。几次课下来,孩子们把流程记住了。有时候,研究别人文章的错处又会学习到别人好的地方,比如,拟声词的使用,便在一次小组修改后泛滥开来。
早晨,我上街买东西。“哗——哗——哗”,我顺着声音望去,原来是一位年迈的清洁工。(郭精棚)
刚开始,飞机跑的很慢,就像没吃饱饭的大胖子。渐渐地,它开始加速了,“呲——呲——呲”,还没等我做好准备,便感觉自己的身体向后一倾,再看窗外,飞机已经飞快地冲上了天空,它的声音这么大,震得我耳朵都发麻了。(詹义飞)
这个过程没什么感觉,等到换上一个喷气的工具时,痛苦便开始了。“噗——噗——噗”,我一面听医生在我嘴里倒腾着,一面忍受着钻心的酸痛,每喷一次气都让我浑身冒汗,没过多久,我便疼得眼泪直流。(倪俊芝)
三、班刊编辑
为了这份小报,我曾多次通过校讯通、微信和家长交流。
“一个学期出2期,预计每出2期,班里所有的孩子都能有机会在班刊上发表摘抄或写话。请您和我一起鼓励孩子:1、坚持每天看书、阅读。2、每周2次端正摘抄、记录。请相信我,只要用心,您的孩子一定能在抄话中提高语感和写话水平。”
“您的孩子写话出色,这篇文章将被纳入班刊编辑。请您检查文章并编辑成文字,微信发给我,感谢!相信您的关心和鼓励,会让孩子爱写作、爱表达,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种沟通在我看来,一方面,有助于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薄弱处,在编辑文字时给予肯定、鼓励或调整、指正。另一方面,大大减轻了老师的编辑、校对压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整理汇总孩子们的写话30余篇,摘抄20余则。书未成,但希望就在眼前。
开动脑筋造话题,敞开心扉去表扬。采蜜还在继续,希望这一路的努力能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写话、爱上语文,爱上班刊《采蜜集》。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67-02
引子:从羡慕别人开始
开学第一个星期,上《找秋天》。课前,我带蜜蜂班的孩子们到校园里找秋天。小草在夏末秋初的阳光下,由绿转黄,像披上了一层黄色外衣。我对孩子们说:“去看一看,摸一摸,说说你的感受。”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摸,一路嗅,一路说着。回到教室,孩子们写下了自己关于秋天的感受。
班里32位同学,酝酿出了16篇的感受。但是,却有一半的孩子咬着笔杆写不出来。说的好好的,怎么就写不出来呢?我有点着急,却没有办法,只能将挑选出的好文章,用投影仪展出,朗读。每每文章一出示,同学中便发出一阵赞叹。“还没开始读呢,怎么就这么激动啦?”答曰:“上面满是波浪线呢!”我说:“羡慕不如行动,你也可以和他/她一样,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还可以写当时自己的心情、感想。”于是,重新分配任务,写好的开始为文字配画,还没写的“唰唰……”行动起来。
32篇写话,最后凭一股羡慕劲儿收齐。诵读、划线尚且如此,如果展示出来,或打印成铅字呢?创办班刊的想法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在后来的教学中逐渐成型。
一、从绘本中觅资源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了保护孩子们“写”的兴趣。除了教学时利用课文资源训练写话外,每周一次绘本课是蜜蜂班的“加餐”。
读《我想养只宠物》,边看边让孩子们推荐养什么动物好?说说自己养过的宠物及其烦恼或趣事。
看《我家是个动物园》,在品味、观察图画和文字中,整理出:人——动物——特点。想一想自己或者同学像什么动物,说清楚事由。
上《老鼠贝奇帮帮忙》时,串联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体会小老鼠的热心、别人遇到难处时的心情以及帮助人的意义。联系生活:有时,生活中的一件事,就可以让人感知到对方的真心和热情,就能从陌生人变成彼此真诚相对的朋友。身边有这样关心、帮助过你的人吗?
写话选摘
我刚走到家门口,大公鸡就跑过来啄了我一下,这一啄可不要紧,我的手破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我气坏了,抄起门后面的一根小木棍就朝它打过去,一下,两下,大公鸡疼得直叫唤。我心软了,放下木棍,冲它说:“你这样啄人,痛死了。你再啄,我还会打你的!”大公鸡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从那以后,再也没啄人了。(詹义飞)
我是田美,是个女孩,其实呢……我是只小老鼠。每到晚上,我都会溜到楼下偷菜吃。有一次,我碰到爸爸,他说:“你肚子又饿啦?”我红着脸点点头。爸爸指着冰箱,说:“菜端出来,热过再吃哦。”(田美)
老师问大家谁丢了钱时,我弟弟一搜口袋,呀!空空如也,可不就是自己的5元钱嘛。他连忙把手举得高高的,喊道:“那是我丢的钱!”李文浩把钱还给了弟弟。拿着失而复得的钱,弟弟很开心,我也替他开心。如果助人为乐的人都算“雷锋”,我想,我们班的李文浩就是一个“活雷锋”!(胡林)
二、作品收集
1.人人参与。
《采蜜集》的作品收集之路是漫长的,既然是班刊,就应该人人都参与进来。可是文笔好的廖如晨星,那些还没找到文字感觉的人呢?
我开始留意“好词好句”的摘抄,将特别的摘抄展示并读出来,简单点评并拍照存档。这样做以后,孩子们的摘抄质量意外地好了起来,甚至开始出现有哲理的句子:
世界的模样在于你凝视它的目光,你所见到的都是你内心的投射。让我们用澄净的眼光凝视世界,不要因为成长而丢失了内心的诗意。(廖佐丞 摘抄)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一个益友。(江颖 摘抄)
或许,你此刻正经历“天塌下来”的大事,以为到了生死关头。但是,天不会塌下来,生活还会继续,所有的事都会成为历史,你向前的脚步会踏平坎坷,重新走入坦途。(李川 摘抄)
2.文章不厌百回改。
每次让写错句、病句的孩子来跟前时,总是让他指着自己写的话读出来我听一听,费时费事。于是计上心头:教他们自己先改!
课上,我让大家先谈谈好文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根据回答整理出板书:语句顺,感受真,分段清楚,没有错别字。随后出示待改文章,讓学生看。“不少同学嘴巴已经动起来了,真聪明!要改好文章,一定要放出声音,大声地念个2、3遍。”随即,学生便开始放声朗读起来。讨论、修改,成文。“有时候,旁观者清,自己没改出来的毛病别人一下就能改出来。要写好文章,讨论后改效果更好!”
放声读,小组讨论、修改。几次课下来,孩子们把流程记住了。有时候,研究别人文章的错处又会学习到别人好的地方,比如,拟声词的使用,便在一次小组修改后泛滥开来。
早晨,我上街买东西。“哗——哗——哗”,我顺着声音望去,原来是一位年迈的清洁工。(郭精棚)
刚开始,飞机跑的很慢,就像没吃饱饭的大胖子。渐渐地,它开始加速了,“呲——呲——呲”,还没等我做好准备,便感觉自己的身体向后一倾,再看窗外,飞机已经飞快地冲上了天空,它的声音这么大,震得我耳朵都发麻了。(詹义飞)
这个过程没什么感觉,等到换上一个喷气的工具时,痛苦便开始了。“噗——噗——噗”,我一面听医生在我嘴里倒腾着,一面忍受着钻心的酸痛,每喷一次气都让我浑身冒汗,没过多久,我便疼得眼泪直流。(倪俊芝)
三、班刊编辑
为了这份小报,我曾多次通过校讯通、微信和家长交流。
“一个学期出2期,预计每出2期,班里所有的孩子都能有机会在班刊上发表摘抄或写话。请您和我一起鼓励孩子:1、坚持每天看书、阅读。2、每周2次端正摘抄、记录。请相信我,只要用心,您的孩子一定能在抄话中提高语感和写话水平。”
“您的孩子写话出色,这篇文章将被纳入班刊编辑。请您检查文章并编辑成文字,微信发给我,感谢!相信您的关心和鼓励,会让孩子爱写作、爱表达,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种沟通在我看来,一方面,有助于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薄弱处,在编辑文字时给予肯定、鼓励或调整、指正。另一方面,大大减轻了老师的编辑、校对压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整理汇总孩子们的写话30余篇,摘抄20余则。书未成,但希望就在眼前。
开动脑筋造话题,敞开心扉去表扬。采蜜还在继续,希望这一路的努力能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写话、爱上语文,爱上班刊《采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