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现象能够证明什么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1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扩散是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分子热运动)一章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和布朗运动是分子动理论确立的实验基础和依据,是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是我们直接能够看到或观察到的现象,我们正是通过分析这种宏观现象的成因而得出分子运动的特征的,但是,对扩散现象究竟能够证明分子运动的那些特征,在现行的一些参考书和教材中说法不一,导致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及相关的习题时往往难以分析作答。下面先列举几个例题及解答结果:
  例1下列现象中能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1]、[2]中例题):
  A.分子的扩散现象B.空气的对流现象
  C.布朗运动现象D.河水流动现象答案:【A、C】
  例2.下列现象中能证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是([3]、[4]中题):
  A.打开香水瓶盖后,在较远的地方也能闻到香水味。
  B.长期放煤的地方,地下1厘米深处泥土变黑。
  C.沙尘暴来临时,尘土到处飞扬。
  D.食盐粒沉在杯底,水也会变咸。答案:【A、D】
  例3下列有关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的评说中,正确的是([5]、[4]、[6]、[7]中题):
  A.??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没有本质区别。
  C.??扩散现象突出说明了物质的迁移规律,布朗运动突出说明了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规律。
  D.??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是与温度有关。答案:【C、D】
  例4.关于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说法正确的是([1]、[8]、[7]、[9]、[3]中例题):
  A.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可以在气、液、固体中发生。
  B.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的运动。
  C.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温度越高越明显。
  D.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永不停息的。答案:【C、D】
  从上面例题的答案中就可以看出,扩散现象所证明的分子运动的特征是有区别的,例1的答案反映出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例2的答案反映出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3的答案反映出扩散现象不能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例4的答案反映出扩散现象是永不停息的,当然也就证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同是扩散现象,但是证明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那么那种结果(说法)正确呢?根据对教材与参考书中的说法进行比较及对扩散现象定义的理解,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辞海》[10]一书中对扩散一词的解释为:由于微粒(分子、原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在气、液或固相的同一相内或不同相间进行,主要由于浓度差或温度差所引起,而以前者较为常见。一般从浓度较高的区域扩散,直到相内各部分的浓度达到均匀或两相间的浓度达到平衡为止。扩散速度在气体中最大,液体中次之,固体中最小,并且浓度差越大,微粒质量越小,温度越高,扩散也越快。从扩散现象的定义可以看出,扩散是物质分子的彼此迁移,是由分子的运动所导致的,其结果是使物质分布趋于均匀。从定义也可以看出,扩散现象会终止,即相内各部分的浓度达到均匀或两相间的浓度达到平衡为止。物质在能达到的空间实现了均匀分布,那么扩散现象就结束(终止),终止或结束了的扩散现象再不能反映分子的运动是否结束,即再不能反映分子的运动性和运动的无规则性。
  因此,笔者认为扩散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但不能证明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能证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只有布朗运动现象。(扩散现象证明分子间有空隙这里就不再阐述。)
  
其他文献
前几天,我有幸听到了福建省特级教师林梓老师上的《我们都是木头人》的习作教学。欣赏到了她的课堂风采--亲切自然,领略到了她的教学理念--轻松习作,体会到了她的教学智慧--亲身体验,品味到了她的教学魅力--潜移默化。  一、导入新颖,独具匠心  一上课,林梓就说:“林老师看到后面坐着这么多听课老师好紧张,紧张得手发抖,话都说不清楚。谁能教教老师用什么方法才能克服紧张?”于是学生纷纷给老师支招。方法用尽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从而引发了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课堂教学不再满足于结论的传授,更注重过程的生成和学习。与之相适应,课堂教学的方式也从“讲授式”走向“探究式”。  探究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主,以学生为参照对象,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
期刊
教育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只是仅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学科渗透,以及责任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冒丙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
期刊
兴趣是人们积极从事实践活动,不断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从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推动力量之一,在人的各种活动领域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英语这门学科,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我觉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激趣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实效性。  一、巧设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半,所以对于一堂课能否顺利开展,引入入胜的导入尤为重要。导入是教师在新课或
期刊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决定他们能否成才,更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希望工程,成为关系每个家庭切身利益的最大的民心工程。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看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
期刊
学校的单位是班级,班级的领导是班主任。班主任肩负着组织、教育、领导、实施等各种责任,是学校、家长和学生联系的纽带,是把爱心根植于学生心田的播种者,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对当好农村中学班主任,特别是当好一个优秀班主任,积累了点经验,与大家交流。一、打铁要靠本身硬,具备“三素质”  其一,思想素质  一个好的班主任要提高个人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这是其它素质的支柱和精髓,是班主任
期刊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论。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川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并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此后,这一思想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继承。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
期刊
教育是时代赋予基础教育的使命。我们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总方向,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目标,因校制宜,办出自己的特色,加快素质教育实施的进程,其中,教育观念的更新对实施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一、以往应试教育中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具体表现如下:1.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应试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家长、社会对学校、教师及学生的评价总是用分数作为主要的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但农村英语教学现状离上述目标相差甚远,除了受教学设备条件,家长重视程度等因素影响外,与农村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也有一定关系。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曾经提出:智力是多元的,可以分为九种:(1)言语-语言智
期刊
农村中学地理教育具有条件性课程资源不足、素材性课程资源丰富的特点,如何依据新课程理论、地哩学科特点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开发地哩校本课程,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校本课程的设计不能违背国家课程的要求,同时也不能随意地开设。因此,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必须要明确课程的目标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明确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或是得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