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全年的货币数据面世了。统计显示,去年货币供应量M1、M2的上涨很快,分别达到19.7%和21.2%。过去看到这样的数据,一定会认为是货币投放过多,但现在已经时过境迁了。
现在应当怎么看?货币供应量偏多还是偏少?不知道。因为监管条件变了。
2010年,银监会不断提高对银行的监管条件,而每一次提高,都意味着银行流动性相应地减少,但具体减少了多少?应当对应着怎样的货币供应量?没有经验数据与之对应。所以,即便我们看到M1、M2涨幅都很大,也不能用以往的经验去说明流动性很大。也就是说,在银行监管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判断货币供应量是多是少需要重新认知,不可以继续过往的经验。
我们看到的另一个佐证是: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大幅增加。2009年,货币政策比2010年宽松得多,但基础货币投放不过4000亿元;201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6381亿元,比2009年还多2354亿元。
至于贷款,7.95万亿元的新增量并不算宽裕。第一个原因是,2009年估计有2万多亿元贷款空转,这部分贷款在监管不断强化、贷款条件不断加高的前提下,2010年都该回位;第二,除去2万多亿元的贷款之外,2009年有效使用的贷款还有7万多亿元,把这部分新增贷款平移,2010年的新增贷款7.5万亿规模基本没有增加;第三,数据显示,2010年新增贷款7.95万亿元,鉴于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房屋价格都有10%左右的上涨,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真实的新增贷款只相当于2009年的7.1万亿元,这说明,表面上看7.95万亿元新增贷款,但去除价格因素影响之后,新增贷款不是宽松,而是偏紧。
这也是我们一直担心的,贷款增长必须反映价格的变化,如果价格大幅上涨,而贷款增量不能相应地增加,那即使看到贷款绝对数在增加,也不能认为企业资金宽裕。
实际上,现在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因素又增加了一个,地区安全。但现在看,这只是瞬间的影响。2010年12月,货币市场利率大幅飙升,从1.76%涨到2.92%,只是稍纵即逝的现象,而没有持续。当然,不排除大型国有银行先知先觉,拒绝拆出货币,从而引发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涨。或者是两项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毕竟,货币市场利率几天的时间从2%附近被拉高到6%附近,史所罕见,不像是国有银行单方面作用的结果。
总体而言,中国因加息引发“热钱”流入,然后再提高“法定存准率”予以锁定,引发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如此循环往复,或将陷入“先惹祸、再灭火”循环圈。2010年12月份加息,新增外汇占款达到了4033亿元,11月份是3190亿元。这说明,中国加息对“热钱”的吸引力依然巨大。10月份加息后,外汇占款曾达5301.8亿元,然后两次上调“法定存准率”,那现在是不是又得至少上调一次“法定存准率”了?
未来的可能性是,2004—2008年的情况还会继续发生——从银行内部看流动性高度紧张,企业贷款成本不断上升,但银行外部的流动性却因“热钱”不断流入而持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经济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还可能出现的另一个更为惨重的情形是:唯恐银行风险而不断紧缩,结果使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实体经济生存环境恶化,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导致进一步提高监管要求,信贷价格更高,实业环境进一步恶化;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是实体经济大面积破产,同时摧毁了中国金融业,这是一场大危机。我们千万要当心!
现在应当怎么看?货币供应量偏多还是偏少?不知道。因为监管条件变了。
2010年,银监会不断提高对银行的监管条件,而每一次提高,都意味着银行流动性相应地减少,但具体减少了多少?应当对应着怎样的货币供应量?没有经验数据与之对应。所以,即便我们看到M1、M2涨幅都很大,也不能用以往的经验去说明流动性很大。也就是说,在银行监管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判断货币供应量是多是少需要重新认知,不可以继续过往的经验。
我们看到的另一个佐证是: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大幅增加。2009年,货币政策比2010年宽松得多,但基础货币投放不过4000亿元;201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6381亿元,比2009年还多2354亿元。
至于贷款,7.95万亿元的新增量并不算宽裕。第一个原因是,2009年估计有2万多亿元贷款空转,这部分贷款在监管不断强化、贷款条件不断加高的前提下,2010年都该回位;第二,除去2万多亿元的贷款之外,2009年有效使用的贷款还有7万多亿元,把这部分新增贷款平移,2010年的新增贷款7.5万亿规模基本没有增加;第三,数据显示,2010年新增贷款7.95万亿元,鉴于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房屋价格都有10%左右的上涨,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真实的新增贷款只相当于2009年的7.1万亿元,这说明,表面上看7.95万亿元新增贷款,但去除价格因素影响之后,新增贷款不是宽松,而是偏紧。
这也是我们一直担心的,贷款增长必须反映价格的变化,如果价格大幅上涨,而贷款增量不能相应地增加,那即使看到贷款绝对数在增加,也不能认为企业资金宽裕。
实际上,现在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因素又增加了一个,地区安全。但现在看,这只是瞬间的影响。2010年12月,货币市场利率大幅飙升,从1.76%涨到2.92%,只是稍纵即逝的现象,而没有持续。当然,不排除大型国有银行先知先觉,拒绝拆出货币,从而引发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涨。或者是两项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毕竟,货币市场利率几天的时间从2%附近被拉高到6%附近,史所罕见,不像是国有银行单方面作用的结果。
总体而言,中国因加息引发“热钱”流入,然后再提高“法定存准率”予以锁定,引发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如此循环往复,或将陷入“先惹祸、再灭火”循环圈。2010年12月份加息,新增外汇占款达到了4033亿元,11月份是3190亿元。这说明,中国加息对“热钱”的吸引力依然巨大。10月份加息后,外汇占款曾达5301.8亿元,然后两次上调“法定存准率”,那现在是不是又得至少上调一次“法定存准率”了?
未来的可能性是,2004—2008年的情况还会继续发生——从银行内部看流动性高度紧张,企业贷款成本不断上升,但银行外部的流动性却因“热钱”不断流入而持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经济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还可能出现的另一个更为惨重的情形是:唯恐银行风险而不断紧缩,结果使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实体经济生存环境恶化,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导致进一步提高监管要求,信贷价格更高,实业环境进一步恶化;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是实体经济大面积破产,同时摧毁了中国金融业,这是一场大危机。我们千万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