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第一学段随文识字策略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第一学段教学当中,识字是核心任务之一。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将识字过程打造得十分枯燥,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往往仅由“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组成,不利于低学段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维持。为更好地开展识字教学,对随文识字的过程进行优化迫在眉睫。本文将立足于当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第一学段学生的特点对随文识字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识字教学;随文识字;问题引导;巩固练习;策略
  一、课前预习,初步阅读课文
  在开展课文教学前,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先阅读一遍文章。但是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而言,由于语文基础较差、汉字储备不足,在阅读新课文时往往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字,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课堂上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还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该篇课文的兴致。对于自制力较为不足的小学一、二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致的缺乏将导致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显著降低,在课上出现走神、发呆等行为。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预习环节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提前对课文中的生字有一个初步印象,教师再通过教学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汉字素养。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一课中,学生会遇到“晒”“浮”“袍”等让他们比较陌生的汉字。虽然能够借助教材中的注音把握生字的读音,但在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时,这些汉字还是会对学生的阅读体验造成影响。因此,在本课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提前进行预习。首先,要求学生在第一次阅读课文时用圆圈标注出使自己感到陌生的汉字。而后,要求学生将标出来的汉字单独读几遍,做到熟悉。最后,再要求学生将《我是什么》的课文从头到尾尽量通顺地朗读一遍。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我是什么》一课中的生字产生初步认识,并对文章大意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做既能够为正式课堂教学做好汉字学习、文章理解上的铺垫,使得随文识字的过程更加顺利,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强化学生的生字学习与记忆。
  二、找到合理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
  识字过程中,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只有在兴趣的支持下,一、二年级阶段的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保持较高程度、较长时间的专注力,对汉字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学习。随文识字过程中,教师不能认为仅仅通过预习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已经足够,还应当具备密切观察学生课堂动态反馈的意识。当观察到学生产生消极态度、处于疲惫状态时,教师就应当敏锐地做出反应,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如教师可以从切入点的探索出发,寻找课文中可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的某一生字相关知识点,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一切入点进行分析来再一次打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保持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一课时,当教师观察到学生的状态不太积极,就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教学法”切入,带领学生了解“坐井观天”这个与青蛙有关的四字成语。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观察课本中青蛙的形象,引导学生猜测“坐井观天”一词是什么意思,还可以邀请学生模仿青蛙“坐井观天”的样子。当学生们的兴致得到激发后,教师可以切入识字教学,如提问学生:“大家知道这四个字里面哪一个是‘看’的意思吗?”“分析分析‘观’这个字,想一想,你能不能从这个字的结构上看出它有‘看’的意思?”……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会被教师提供的趣味拓展成语所激发,在掌握《坐井观天》一课中的重点知识后,还可以学到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坐井观天”,从而使得自身的语文素养在识字学习中得到高效的提升。
  三、创设识字情境,鼓励学生参与
  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打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思维也会随之变得活跃。在理解陌生知识的过程中,活跃的思维自然能够为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的提升带来帮助。那么,在识字教学当中,教师又可以借助怎样的方法来创设活跃的氛围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用教学改革中已经证实了作用的情境教学法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通过创设情境,教师首先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其次能够借助丰富多样的情境来降低学生理解陌生知识的难度。同时,教学情境有时就如同故事一般,能够提升课堂的趣味度,使得一、二年级阶段活泼好动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跟随教师进入情境当中,在情境中思考、感悟、收获和成长。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一课的随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文本中提到的各类树木来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一場‘植物园参观之旅’,大家期不期待?”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而后,教师可以借助PPT、视频等教学工具来呈现文本中提到的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等树木的照片,并将各类树木的名称标注在树的旁边,在带领学生结合文本对照片进行欣赏的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强调各类树木名称的书写方法,强化学生对于这类汉字的记忆。“植物园参观之旅”结束后,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个小比赛,即当教师在PPT上展示一类树木的照片时,学生可以根据课上所学知识对树木种类、名称进行判断,并采用抢答的方式说出书写方法。如此一来,既能巩固学生对于本课生字拼音的记忆,又能加强学生对于字形的记忆。
  四、重视问题引导,识字更加容易
  在“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具启发意义的课堂,促进学生多方面素养的提升。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也应当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不同认知规律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不能盲目、机械地“搬运”其他教师的成功案例。识字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第一学段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除了思维活跃的特点以外,在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方面往往存在着不足。从日常教学观察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向学生强调各类基础知识,但许多时候学生都不能完全理解或记忆清楚。因此,为了提高随文识字策略的实施效率,教师需要结合第一学段学生学习能力上的不足来探寻优化方式。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合理利用问题引导法,通过各类引导性问题来帮助学生体验“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田家四季歌》的教学中,教师会在教授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季”“吹”“肥”“农”“忙”等生字。为了让学生对这些生字有更深刻的印象,教师就可以从造字法的角度出发,提出一连串引导性问题。如在“忙”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忙’这个字左右分别是什么?”学生们会回答“竖心旁”与“亡”。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创造汉字的吗?看看这一个‘忙’字,猜一猜为什么它是由‘竖心旁’与‘亡’组成的?”这时学生就会发现“亡”与“忙”的读音十分相似,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竖心旁”这一结构进行探究。
  五、巩固练习不忽视,识字学习更稳定
  学习过程中,练习环节能够发挥巩固知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前文提到,第一学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具备足够的自制力,不仅课堂上容易走神,课下进行巩固练习时也极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导致巩固汉字的效率不高、质量低下。同时,教师还应当关注到开展识字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获得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教师在设计巩固任务时只关注到学生对于字音、字形的记忆,重视学生在小测、听写、考试中获得高分,就容易导致巩固任务与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不相符合,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因此,随文识字教学中,巩固练习环节亦存在着较大的优化空间。教师可以从“学习—感知—吸收—运用”四个环节出发,分析学生的识字过程,为学生打造能够提升听、说、读、写等多项语言能力的课后练习任务,巩固随文识字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一同参加汉字游戏“大家来找茬”。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近期所教授的生字情况搜集几组字形相似的汉字,并制作成PPT。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若学生答对一题,就可以为本小组增加一分。游戏过程中,教师展示PPT,并说出这一组相近字中某一个字的读音,再由学生抢答,指出教师说的是哪一个字。如展示“抱、跑、泡、炮、袍”五个字,教师说出“袍”的读音,让学生进行抢答,当学生答出是第五个字时,便可以为本小组增加一分。在这样有趣的汉字游戏中,学生的参与兴趣会得到激发,也能获得汉字知识的巩固。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第一学段随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的优化方案非常之多,其选用标准在于结合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教师可以从组织高效预习环节出发,带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初步阅读课文;可以从学生课堂兴趣维持出发,密切观察学生的动态,积极进行方案调整;可以从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识字更有乐趣;可以从问题引导法入手,带领学生逐步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可以从巩固练习环节切入,通过更高效的方式来巩固随文识字策略的效果,夯实学生的识字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荣.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18(17).
  [2]杨少华.低年级识字教学点滴谈[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06).
  [3]于吉学.怎样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3).
其他文献
2021年2月5日,随着法槌敲响,浙江省湖州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葛伟受贿一案落下帷幕。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葛伟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宣判后,葛伟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政商关系不清不楚,攀比阔气甘被“围猎”  “什么都要讲究一点、有面子一点、拿得出手一点。”葛伟的蜕化变质,从吃喝玩乐比阔气开始,渐渐突破思想防线,进而价值取向出现严重偏差。  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