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液检查结果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w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液检查结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70例,其中急性型患者(AITP)有41例,慢性型患者(AITP)有29例。记录分析ITP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液检查结果。结果:AITP患者的主要发病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56.09%),CITP患者的发病诱因较多且平均,CITP和AITP的发病诱因有显著性差异(P < 0.05)。AITP和CITP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体征上有显著性差异(P < 0.05)。AITP组的Hb显著高于CITP组,而PLT和PAIgG则显著低于CITP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ITP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液学检查对于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一定的意义,AITP和CITP临床表现和血液学检查差异大。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特点;血液检查;AITP;CITP
  目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尚没明确,可能与多原因引起的机体免疫紊乱有关[1]。ITP发病率在春季较高,育龄妇女的慢性ITP发病率高于男性,按病程的长短可以分为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和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AITP的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紫癜和瘀斑,这与其它继发性血小板症类似[2],因此通常使用血液检查确诊。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了70例患者,我院收集了该70名患者的资料做了分析,为日后诊断治疗做出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回顾分析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70例,其中急性型患者(AITP)有41例,慢性型患者(CITP)有29例。患者年龄分布6~75岁,中位年龄42岁;男性25例,女性45例;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在10×10 ~80×10 之间,平均血小板计数为30.25 ± 2.13×10 。单纯性血小板减少者55例,合并肝脏疾病者4例,伴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者 11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出血点、紫癜和瘀斑。
  1.2 比较数据
  比较AITP和CITP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发病诱因、症状和体征等。测定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血小板计数(PLT)。Hb和PLT的测定:患者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加入抗凝剂混匀,采用全自动血液学分析仪型进行测定。PAIgG测定:常规制备标本,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小板表面相的PAIgG测定,同时使用标准液绘制标准曲线。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均值 ± 标准差标示,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 表示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 0.05 表示数据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AITP患者的主要發病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56.09%),CITP患者的发病诱因较多且平均,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的只有17.24%,如表1,CITP和AITP的发病诱因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AITP和CITP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AITP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男女比例接近1:1;而CITP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女性患者较多。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如表2所示AITP组的Hb显著高于CITP组,而PLT和PAIgG则显著低于CITP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ITP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液学检查对于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一定的意义,AITP和CITP临床表现和血液学检查差异大。从上述研究可知,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原因,约有50%的患者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导致的,而育龄妇女在此患病群体较大。明显,病毒是致病的原因,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细小病毒B19、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及肝炎病毒等都是病原体。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脾切除等[3]。此研究中所有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术后均痊愈。但,性别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的影响,男性、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增多、产板巨比例降低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好。而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异常、骨髓巨核细胞不增多者及HBsAg阳性的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相对较差[4]。
  参考文献:
  [1] 贾苍松,胡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诊断和治疗[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10:814-816.
  [2] 闫振宇,赵永强.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6,06:252-254.
  [3] 陈祺棠,王缉干,罗建明.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2012,07:1062-1065.
  [4] 余敏,廖小梅,徐才刚,牛挺. 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相关因素分析[J]. 华西医学,2011,03:331-334.
  作者简介:裴娟: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中医院检验科,638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4年01月急性胆囊炎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5例,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手术时间为(53.21±12.52)min,术中出血量为(48.54±10.51)ml,术后排气时间为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手术患者流量变化及规律,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2014年6月手术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信息,分析其日、周、月、季度流量变化规律。结果 急诊手术患者日流量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13:00-17:00出现一个明显的高峰。周流量变化为周日、周六量少,整体基本稳定。月流量变化为3月较其他月份偏高。季度流量变化为上半年较下半年明显增多。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手术室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2月-2014年01月收治的96例创伤急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全方位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时间以及抢救的成功率较于对照组均存在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分别给予标准钠透析和可调钠透析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清钠浓度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在行可调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显著改善(P90mmHg 及其收缩压>140 mmHg,而透析高血压可分为透析间期高血压以及透析中高血压,透析高血压是指部分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赖氨酸肌醇维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接受治疗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赖氨酸肌醇维B12,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赖氨酸肌醇维B12治疗小儿厌食症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期间的护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4例行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脑温、肛温和颅内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脑温、肛温和颅内压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脑温和肛温出现“分离”现象。结论: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能有效控制重型脑外伤患者体温和显著降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诊治老年脑卒中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各项睡眠指标水平,以及PSQI分值。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项睡眠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1h,以及最佳的睡姿为右侧屈膝卧位,睡前可饮用热牛奶,禁忌服用能够引起兴奋的药物
期刊
摘要:总结了20例89Sr在肿瘤多发骨转移疼痛治疗中的护理,20例患者均经全身SPECT骨扫描证实肿瘤全身多发骨转移,顽固性骨疼痛,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经89Sr治疗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生活质量提高。89Sr是放射性药品,正确的用药和护理是安全和疗效的保障。  关键词:氯化锶;骨转移;疼痛;护理  由于骨骼血供丰富,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发生骨转移后,由于骨内膜和骨外膜受到肿瘤生长产生的张力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耳显微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144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干耳140例,干耳率为97.2%,无耳鸣、眩晕、面瘫等情况发生,无其它并发症。与术前平均气骨导差比较,术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中耳炎采用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可改善听力,效果确切。  关键词:慢性中耳炎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外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探讨其防范对策。方法:论文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外科临床中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针对护理弱点制定安全干预策略。结果:外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系统因素要因分析包括教育培训因素25例,沟通因素14例,工作任务因素13例,组织管理因素10例,环境设备因素8例。结论:论文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分析,加强管理与培训可减少或避免护理不安全行为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