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探析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cguo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高校行政化产生的原因,以及去行政化改革的艰难性和长期性;同时,对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去行政化改革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 行政化 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化管理现象已渗透到高校管理的各个领域,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和制约高校的发展,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尽管近年来高校“去行政化”呼声很高,但却少有进展,不少业内人士对目前改革试点持谨慎乃至保守预期。
  一、“高校行政化”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行政化管理主要表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和高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两个方面:
  1、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即行政化在高校管理外部的表现,主要指教育行政部门在资源、事务方面对高校实施严格的控制管理。这种管理更多地体现官僚主义,而不是学术自由精神,更多地是按照官僚体制的规律进行,而不是按照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规律进行。 [1]这种管理主要包括:(1)通过各种考核与评估机制,将高校划分为不同等级,以此确定政府的资助力度。比如把高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部属和地方、公办和民办、“985”和“211” 工程大学等级别,相对应的从政府划拨资金、校级领导级别、学科建设、学生就业资历等方面也表现出极强的等级区别。(2)通过行政权力给高校分配资源,实现对高校财政的控制。国家对高校资源的分配不是以教育规律和科学技术研究的规律主导,而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以政府官员的权力为主导,高校在资源分配方面丧失了自主权。(3)通过对高校主要领导的任命,来加强对高校的控制。我國高校的主要领导不是按照教育组织的发展和需要产生,而是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来任命,尤其是近几年,政府官员到高校担任领导的例子屡见不鲜,更加重了高校的行政化风气。(4)通过对严格控制高校招生、专业设置等事务,来限制高校的自主权。政府不是按照高校自身特点和教育、科学研究规律而是按照官僚制的规律来制定高校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教学科研项目和各项评估标准,高校没有依据自身特点决定这些事务的权力。
  2、高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
  高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即行政化在高校内部的管理活动主要表现为高校管理运行模式遵循严格的等级制,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学术权力被行政化,官僚主义盛行,缺乏服务意识。
  (1)高校内部实行科层制的管理体制。按照科层制的逻辑,我国高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此自上而下设置等级分明的层级。不同层级的职位拥有对应的职权,自上而下,级管理级,下级在上级行政命令控制和管理下展开工作。高校管理干部的任命、考核,完全由行政行为主导。在这种等级分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中,程序繁琐、效率低下、信息传递缓慢、死板。层层上报、传达,致使群众与领导之间距离较远,决策者进行决策时听不到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只能听到符合少数人利益的意见,行政领导的工作不能贴近群众,不能深入基层。教师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完成各种各样的表格和上报材料。因此,这种体制强调的是法理理性和等级制原则制造惰性、繁文缛节、缺乏进取精神、中庸和无效率,暴露出等级森严、僵化和不透明的弊端。
  (2)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我国高校内部有两种主要的权力,一种是主要来源于外部任命的行政权力,具有强制性、层级性的特点,其行使方式有角色强制,如人事任命、职务升降;物质性强制,如工资津贴分配、住房分配、其他物质待遇分配;象征性强制,如学术荣誉的授予。另一种权力是主要来源于大学组织的特性的学术权力,其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是象征性手段,如通过同行评议来建立和推行“知识标准”或“学术规范”,学术权力是一种知识性权力,它既有对知识性事务的发言权和管理权,同时,也有争取合理利益的权力,如获取报酬权、发展潜能权、民主管理权。当今,随着高校内非学术性的事务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增加,政权力在高校组织中成为一种强势权力,拥有校内各项资源配置和各群体之间利益分配的决定权。这种强势权力突出表现为:行政权力干预学术事务,学术权力机构形同虚设,学术权力的行使依赖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附和行政权力意志,学术权力背离其存在的基础,是以得到行政权力认可而存在,学术权力的效力也是以行政权力的认可来实现的。另外,学术权力行使中体现的是官本位思想、遵循的是科层制逻辑。在我国,教授获得的学术权力几乎都是由政府赋予的,这就决定了教授在行使学术权力时要考虑符合政府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这个权力背后“社会圈子”的潜在规则。加之,学术性事务和人员的增加,学术组织内部也有层级划分,学术事务的完成和学术权力规范的维护,必须借助于制度化运行机制才能顺利进行。最后,在我国高校,学校、院系及行政部门负责人在学术委员会中担任委员的比例很高,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集于一人,官僚风气更严重。
  总之,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系统从校级领导到学生干部,都被强烈的“官本位”意识左右着,却忽视自身为教育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职责。在管理中表现出只听从上级、只完成上级任务、只对上级负责,没有把教师与学生作为服务主体。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对上级是提供优质、高效率的服务,对教师和学生是以“官”的姿态发出命令和进行管制。部门之间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你争我斗,却没有为了给教学、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团结合作。行政人员只重视上级的想法、评价和态度,从未考虑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需要和想法,致使高校官僚主义风气弥漫整个校园。
  二、高校管理行政化的原因分析
  1、历史沿袭。我国高校管理行政化与中国历史是紧密相联的,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从我国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历史沿革来看,“官办官管”制度自近代大学创建以来一直都是我国高校管理的主流。行政权力作为高校运行管理的主导力量长期存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改革,最终形成了当前我国高校“行政化”的客观现实。正是由于高校一直以来在政府的严格管制下,高校“学术自由”与“学术自主权”非常有限,学术的理性逻辑总是被牢牢地钳制在政治的非理性的冲动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到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完全依赖于政府,也完全被政府所控制,高校根本没有自主权,一切都是在政府的命令下展开教育工作,其组织机构也完全是按照效忠效率的科层制模式设置和运行的,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的政治任务。正因为高校担任了国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那个把政治视为切的年代里,政府更加关注和控制高校。同时,“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自古以来“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理念也为高校管理“行政化”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官本位”色彩在大学越来越浓,高校“行政化”的倾向越发明显。   2、体制滞后。高校自主权“太少”,并不是因为法律规定的真的少,而是因为在教育行政过程中政府与学校发生关系时,缺乏一个很好的机制,高校的自主权得不到保障,对政府的权力没有制约,高校缺乏自律自为、自立自强的机制。高校的这种机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岗位职责不明,缺少竞争机制,忽视“以人為本”为广大师生服务的行政原则,强化领导身份,岗位设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这种管理体制,很难打造素质高、竞争能力强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
  3、利益驱动。当前,尽管人们主张“去行政化”的呼声甚嚣尘上,高校中也有不少学者反对高校管理行政化。但是,凡是尝过高校行政化甜头的人却很少有不迎合的,这些人一方面嘴里高喊着“去行政化”,另一方面又主张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去行政化”,才能在高校“去行政化”,否则,如果一味强调“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将贬低教育,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这些人的担忧“无疑代表了在高校行政化过程中,一些既得利益者惶恐的骑墙心理,代表了居大学高位者左右为难的姿态。正因为高校里有很多这样的‘达官贵人’‘但愿长醉不愿醒’”,他们为高校管理行政化的提供了坚实土壤。因此,高校行政化尽管与历史、与体制有很大关系,但身处其中的既得利益的知识分子自身也难辞其咎。[2]
  三、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措施
  (一)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高校要真正实现去行政化,其根本是要实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一是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在高校的改革中起到配合、指导、服务的职能,真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二是面政府向学校放权,让学校在经费和人事任免上不再依附政府;三是依法办学,政府在对高校进行管理时要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依照法律实行自己的行政管理权力,并依法保障高校应有的权力;四是进一步减少和规范对于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教授治学,专家治校,高校行政人员去学术化
  关于教授在高校的角色定位和作用问题,一直是高校去行政化争论的焦点。《管理学》的领导理论认为:领导的权力主要包括职位权力,如,奖励权力、强制权力、信息权力,以及个人影响力,如专家权力、参考权力以及威望权力。[3]普遍认为高校应该强化个人影响力,弱化职位权力,提高学术的话语权。
  因此,大学必须按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运行和管理,不能按行政手段管理。一是提倡教授治学,决不允许行政权力包办代替学术权力,在学术和教学科研资源的配置上既要打破平均主义,更要打破用行政手段进行分配的传统;二是提倡专家治校,打破目前实际存在的官员治校的现状,避免瞎指挥,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发生,也能从根本上消除大学行政化的可能,才有可能避免把行政部门管理的方法简单地移植到大学;三是行政人员的去学术化,高校行政人员去学术化才能保证在学术资源分配的公正性,这也是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科研方面建立学术主导、教授主导的运行机制。
  (三)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合理设置高校行政管理部门
  高校去行政化并不是去行政管理、去行政人员,而是指去学术权力行政化、行政权力官僚化、教授和教职工权力边缘化。其关键是要合理设计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规范管理,强化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一是在行政部门的设置上要围绕教学和学术进行,同时取消其实际存在的资源配置权;二是建议设立教授议事机构,定期开展工作,既对学校的学术进行评议,也对其他事务进行质询;三是规范管理,避免行政权代替学术权,提升行政人员的行政能力和执行力;四是对内取消行政级别,强化职称意识和学术意识,同时,避免学术权力行政化,杜绝学霸的产生。
  (四)制度设计,双向选择,创造优秀学者成长的宽松环境
  “去行政化”不是把有职务的优秀学者排挤出学术活动 ,也不是把优秀学者排除在行政管理之外,这两者是可以交叉的。问题是要设计好行政岗位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从制度上保障高校干部特别其身份是教授的干部,在行政岗位能上能下。为此笔者认为,一是高校的行政高位应该分为学术职务岗和教学服务岗,对于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重点实验室主任、教务、科研管理部门等一些学术职务应该由学者担任,而对于一些教学科研服务岗位些岗位则变成职业化的岗位,有专门的职业化人员担任,并且服从服务员学术职务岗;二是从领导不能把高校的行政领导简单等同于行政化,高校需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学者担任这样的岗位,充分发挥其在学术上建立的专家权力和威望权力,带好团队;三是从利于学者成长的角度出发,取消行政特权,从体制机制上做好行政岗位和教师岗位衔接。
  (五)统筹规划,全面铺开,与其他行业同步推进去行政化改革
  笔者认为,在现阶段,社会上各行各业都存在行政级别的大环境下,不宜只高校去行政化,取消行政级别,这可能弱化高等教育的地位。因此,高校要去行政化、取消行政级别。一是必须与事业单位以及其他行业的体制改革同步推进,从而逐步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二是要厘清概念,不能把去行政化简单的等同于取消行政级别;三是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分配和重组,需要进行多方的设计和融合,因此需要作深入的调研和论证,稳步推进,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四是明确去行政化改革的主体,去行政化改革不应该由行政部门来主导,而应该由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制定方案,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来执行。
  注释:
  [1]黎利云,《中国大学去行政化的哲学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0年05期
  [2]黎利云,《中国大学去行政化的哲学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0年05期
  [3]夏韧 等主编,《管理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 P127
其他文献
探讨一下当中国经济发展跨进21世纪时,致力于市场营销教育的学者们如何能建构出一个能配合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市场营销教育蓝图。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中国的市场营销教育的发展
机械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简称为 CAD/CAM。这种新型的工程技术发展和应用对于机械制造行业产生了十分巨 大的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制造行业的稳定发展。
化学课堂的知识点相对抽象,涉及到的实验内容较多。为践行绿色化学的理念,微型实验成为新选择。从高中化学课堂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就存在的实验试剂和器材消耗大、学生参与
《女海盗金寡妇》是博尔赫斯唯一一部描写中国女性形象的短篇小说,本文采用巴柔的形象研究理论解析金寡妇的狐狸形象,并且通过对比发现,金寡妇的女海盗形象是对中国传统女性形象
摘要:数控机床一般由输入输出设备、CNC装置(或称CNC单元)、伺服单元、驱动装置(或称执行机构)、可编程控制器PLC及电气控制装置、辅助装置、机床本体及测量反馈装置组成。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  关键词:PLC技术 自动控制 机电一体化 数控设备    1、引言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
为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课堂的高效率、高效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近一年来,我校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了“三阶段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教学成效。  一、“三阶段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阶段六环节”是我校借鉴一些课改先进校的经验,又结合我校课改过程的一些具体做法,初步构建的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  “三阶段”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
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心理学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者是一般的、
由民间组织主导的小额信贷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面临着广阔的空间,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生活境况改善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其存在与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不确定性
<正>0引言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引入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声学模型,在自动语音识别(ASR)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这些ASR系统在信噪比相对较低的环境中仍然表现得相对较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