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敢教白发换黑发
2009年11月的最后一天,我理了发,极短。这似乎是一次“精神剃度”。因为从明天开始,我将体验不寻常的养生过程,其成果之一就是守住能量,让灰白的头发黑回来
病是因缘
现代城市里,交通最拥堵、人数最杂乱的地方肯定是医院。
2008年底,我在老婆的几番催促下不得不与她一起“硬着头皮”走进了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一切似乎来的太突然,多项检查指标显示:糖尿病,有酮体,需立即住院治疗!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指标、指标、指标,药片、药片、药片,一个劲儿的“向我开炮”。这时的我才发现,前半生一直自以为聪明的我,其实一点儿也不了解自己,甚至连性命都托付给了一些穿着白大褂的陌生人。这一年,我刚好“知天命”。
大伪似真。人,往往是在失去什么东西之后,才知道它的珍贵,健康亦然。人们常说:健康是“1”,其他什么地位、名份、财富、朋友等统统都是“0”。健康一“有”,其余才“有”;健康一“无”,其余全“无”。那时的我还不明白,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无论年龄、职业或教育程度,对自己的身体的照顾是多么的无知和稀松呀!现代生活中许多司空见惯的习俗都是反人性的:夜生活、上网成瘾、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冬天暖气,夏天冷气,人们只会舒服地呆在16~26°C之间;不接地气,出门汽车、飞机,经不起风吹、日晒、雨淋;没有饥饿感但也按时猛吃,食品过精且反季节和反自然生长周期;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减少,自身免疫力和自愈的能力降低;远离大自然,大把吃药,但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不好的病却越来越多
人生在世,对享乐和价值的追求是通于两端的:一端系在俗乐生活的层面;另一端则系在超越层面,即追求精神与价值。若只沉湎于对世俗生活欲望的追逐与享乐,将逐物而流,虽享受了生活,却丧失了健康,甚至生命;若仅强调美与价值,生命亦将无所挂搭。其实,我们只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局部,一个非常有限、非常脆弱的局部。人的状态,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灵性,依然在一个很低级的状态。生命只有在修炼中,在仁义礼乐文明的实证过程中,才可以通达“道”的,这个“道”其实就是在饮食男女屎尿稗之间,每一个人都生活在道中,只是“在道中而不知道”。
大知不虑。智者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生命本真的,持有“不离世而超俗”的形态,并由此而轻安自在、乐观豁达。与其说这样是在远离俗世,倒不如说是在内心中正一步一步地接近本我,让自己回到自己,且无往而不自得矣。
在我看来,生活中的所有际遇似乎都有某种因缘。人与疾病的相遇也属偶然中的必然,而且越早相遇,越早开悟乃是天赐良机。这就叫相应,相应了就是顿悟;相应程度不高为渐悟;不相应,就仍是执迷不悟。讲到执迷不悟,只讲一句话就够了:在牛的眼里,再美的鲜花都是一棵草!
孔子“老而好易”。易医同源。医圣孙思邈说:“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由儒释道转入对《周易》、《黄帝内经》“恶补”式参修。
我起誓:生命将重新开始!
大道至简
治病,必求于治本。所谓“愚者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中国医道中“上医治未病”。中医学其实就是养生之医学。糖尿病是慢性病,完全可以通过中国式养生实现自我控制,甚至自我改善。
首先要弄明白养生是养什么?我认为,养生就是养气血,养生就是调阴阳。大道至简,凡人自繁。明白了阴阳关系,就明白了养生之“道”。
《系辞上传》第五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一阴一阳之谓道”中的“一”并不是一个数词,它在这里的本意是“所以”。所以阴,所以阳。这种互相交替循环的状况才称之为道。阴阳是相对的,阴阳是会变动的,阴阳又是合一的。一阴一阳产生了周流不停、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宇宙万象。一如北宋大儒朱熹所说:“所以循环者乃道也。”
其实,所谓养生就是养生命形神之间的这种“动态过程”,是养生命的这种阳了、又阴了、又阳了的百姓日用却习而不察的“道”。《黄帝内经》有曰:“至道在微,变化无穷”。人是精、气、神的多元合体。《淮南子·桑道训》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身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天下万物都是由阴阳化育而成的,都是阴阳平衡的结果。阴阳是两种不同的气。阳是什么?实、上、刚、男、左是也;阴是什么?虚、下、柔、女、右是也。而阴和阳本身又是出于即一即二、不二不一的气态中。中国文化是气文化,是故庄子早以“通天下一气”勘破了天下之所以能合一的深层根据。董仲舒则以“气常渐人者,若水渐鱼”,明喻了气对人乃是最须臾不离、最生命攸关、最真实普遍的客观存在。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也是宇宙的总规律。
病是自家生!“君子求诸己,小于求诸人”,道向已求,学以致用。不但要有次第,还要有分辨能力。结合西医讲的“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最好的‘国防部队’”,我认为,养生就是培养气血充盈;养生就是调节阴阳平衡;养生就是建设好免疫系统这支“国防部队”。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心是万法之门,养生的初发心决定着生命质量。一般人养生“养”的顺序是由身体(感觉)──心智(精神)──灵性(觉悟)这样逐次提升的,即养身不如养心,养心不如养灵。然而,世间之事往往顺则俗,逆则仙。两个月来,我自以为是由道入医,先“悟”灵性,后“调”心智,再“觉”身体,勤而时习之,许多生命迹象竟然化腐朽为神奇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仅身轻体健、精神矍铄,而且早生的华发正在由微而盛、由白转黑了。真乃时至入道安心,自得一派清凉!
让生命保鲜
发为肾之华、血之余。头发的重新现黑,让我坚信:苦心一志,定有成就。人的生命是一个高级复合体,养生就是滋养自己的身心灵,让生命保鲜的过程。世上任何修行都需要“戒、定、慧”,只有静定才能回归心灵的家园,只有少食才能保持生命更新的能力。养生的体验证明,只要有了对的方法和好的习惯,运气不来也不行。
生命在于静而守位
西谚说:“生命在于运动。”现在许多笃信西方科学的人,经常跑到封闭的大楼里面运动和健身,直至大汗淋漓。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接到留美朋友的春节问候电话,我叮嘱他注意安全和健康,他信誓旦旦地回答:“我们每天晚上都去健身房。”这就是现代人的积习,无论如何是难以改变的。其实,这真的不是健康长寿的养生方式。道理很简单:运动而不接近大自然就接受不到新鲜能量;出汗多,新陈代谢快,就过度发散能量,加速衰亡。而现代这种所见所为却被称之为科学运动。反思一下什么是“科学”?不过是“分科而学”而已!这正是东方人是整体思维习惯,西方人是无限细分思维方式的差异。西医借助外力,中医通过内在;西方主“动”,东方主“静”,但“静”也是相对地“动”,是微动、蠕动,不是大汗淋漓,而是微汗徐徐。运和动是相反的,要想让它运,前提是先不动。所谓“猴行、龟息、蚁食、童心”。
人之疾病,其实都与“心理因素”有关联,遗憾的是,现代医学至今没有把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感受纳入到治病的思考里面去。中医主张,养生要有整体意识、良性意识和颤抖意识,做到天人合一,内健外顺,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素问·痹论》说:“阴气者,静则藏神,燥则消亡。”这是说,只有“静”,人体的精气神才能藏于体内,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躁动就会消亡。相对的静止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条件,以清静来养生,可以获得最佳效应。《黄帝内经》在动静问题上主要吸取了老子主“静”和《周易》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普遍的思想,认为“清静”是养生和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按照人生价值排序,至少前五位是情绪健康、身体健康、知识、财富、智慧。其中财富又分为“外财”和“内财(即审视自我,反省自我)”。而我们现在的社会价值外在体现的一般都是外财。试想如果能够在取之有道地获取外财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内心的平静,待人处世,热烈而不丧失理智,尽心而不动心,怎么能活的不潇洒?不长久?
人是自然之子。易学和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内心方寸之间”是与大宇宙相互对应、相互感应的,是和宇宙同体的。《南华真经》里面庄子说:“天与人一也。”年有四季,人有四肢,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人有三百六十五个骨节和穴位,年有十二个月,人有十二条经络;经络的交汇,有任督二脉,对应了一个晚上,一个白天。人体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与天体运行也是一致的。20世纪60年代,系统论提出“宇宙没有孤立的部分”,宇宙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是天地人的统一,而人又是精气神的统一。“精”为形之精华,生命之根本。“气”是生命体的能量系统,由生物磁场、生物电、生物波等组成;“神”存在于阴阳不测之间,是生命体的意识部分,不仅仅是“意识”,还有潜意识与本源意识、无意识等。
人之健康,与时偕行的理念,和谐恬静的情绪,优雅得体的形象,均衡合理的营养,各个器官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彼此协调得很好。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不生病,更在于情绪健康和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人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程度,还要修行、知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这个“知命”非常重要,“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宇宙万物中,一切生命中只有人是可以修行的。人通过性命双修,心静意念,发自内心地敬畏、感恩、积德、惜福,才能得到身心灵的修行和升华,以修身愈病,以修心转运,以修灵改命。只有在静定的修中忘我,才有真我、本我和大我,才能获取真正的健康和自在长寿。
以清静恭敬,对应无量宇宙;以良性意念,感应天人合一。我每天早上五点至七点起床(此时正是大肠经值班),先喝一杯阴阳水(隔夜凉水加入早上热水),然后大小便、洗漱,有时洗澡。静坐或站桩二十分钟,从头至脚顺着经络按摩;下地后微开窗户(雾天、风沙天除外),外出接地气、深呼吸,做“金鸡独立”和后背撞树,以快意的心情迎接一天的工作;晚饭后用木桶热水泡脚或去做足疗,然后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一个月后,脚底板儿开始出现暖热,气血活跃,抗寒能力增强,两个月后脸色润泽,印堂开始发亮,新长出的头发黑亮,并且周身出现了“蚁行感”。
断食 减食 少食
所谓“蚁行感”是感觉周身好像有小虫子不规则地爬行似的,睁眼一看,其实没有小虫子。这是体内真气刚开始流通的感觉。人体中每平方毫米横切面上有毛细血管2000~3000条,但平时只有5条是通畅的,激烈运动时有200条流通血液。通过静坐守能,真气逐渐充盈,它的里面开始有了气的运行。气是看不到的,但能感觉的到。“蚁行感”,就是对气开始运行的一种感知。
2009年11月份某天下午,我去天津市黄河道图书市场“淘宝”。一本叫做《空腹—健康革命》的新书让我眼前一亮。其前言发问:“你现在身体健康、身心愉悦,还是经常觉得身体有点儿不对劲,却又没有明显病症?你每天都精力充沛、精神百倍,还是经常感觉疲惫、压力大、提不起神儿?你脸色红润、容光焕发,还是肤色暗淡,甚至有一些令你头疼的皮肤问题?”接下来又说:“现代人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亚健康”症状,甚至染上了一些永远也无法痊愈的慢性病。但这些现象,现代医学却无法完全解决。此时,你可以尝试一下断食,让身体发挥自身的力量去治好自己。”
一种启迪,一种忘却记忆的回归冲击着世俗的我。书的背面写到:“本书告诉你,空腹能给你的健康带来什么?(1)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2)减轻抑郁,预防抑郁症;(3)提高大脑的思考能力和记忆力;(4)清除血液杂质,减少病的几率;(5)减轻肠胃的工作负担,排除体内毒素。”我们的身体内部,真的是复杂又神奇。它有着强大的本能和自愈力,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身体自身的平衡力量遭到了破坏,而医药也只是一种外力,它必须通过身体自身发挥作用。所以,如何使我们自身变得强大起来,是养生的根本。
这种近年来盛行日本、台湾的“养生新理念”,其实渊源于我国道教的“服气辟谷”、修炼成仙。饿、断食、辟谷都是一种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通过有规律的体验,可以调整身体状态,阶段性地排除体内毒素,激发身体本身的潜在能量,激发生命的内在活力。古今中外,无数名人圣贤都曾通过断食获得了健康,甚至是灵性的飞跃。
有知、有觉、有悟,才能去悟道、正道、行道。想起道家有一个观点:人一辈子吃的饭是有定数的,早吃多早完蛋,慢慢吃少吃点儿,才能活得长。《管子》说:“饮食节,则身利而寿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人的消化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进食太过,才能保养正气,避免病菌侵入。清代袁枚说:“多寿只缘餐饭少,不饱真是却病方。”所说不饱,不是不吃饱饭,而是不宜过饱,适可而止。所谓“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痛苦改变人的生命,痛苦是心灵成长的催化剂。糖尿病和许多“现代病”都是“撑”出来的,大都因为营养过剩。我也是“穷忙族”的世俗之人,暂时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体验几天断食过程,但是,我可以将断食修正为减食、少食,虽然过程缓慢,可我相信持之以恒会效果依然。我最盼望的,是在荒凉中看到那并不荒凉的烧不尽、吹又生的“野草”。(未完待续)
2009年11月的最后一天,我理了发,极短。这似乎是一次“精神剃度”。因为从明天开始,我将体验不寻常的养生过程,其成果之一就是守住能量,让灰白的头发黑回来
病是因缘
现代城市里,交通最拥堵、人数最杂乱的地方肯定是医院。
2008年底,我在老婆的几番催促下不得不与她一起“硬着头皮”走进了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一切似乎来的太突然,多项检查指标显示:糖尿病,有酮体,需立即住院治疗!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指标、指标、指标,药片、药片、药片,一个劲儿的“向我开炮”。这时的我才发现,前半生一直自以为聪明的我,其实一点儿也不了解自己,甚至连性命都托付给了一些穿着白大褂的陌生人。这一年,我刚好“知天命”。
大伪似真。人,往往是在失去什么东西之后,才知道它的珍贵,健康亦然。人们常说:健康是“1”,其他什么地位、名份、财富、朋友等统统都是“0”。健康一“有”,其余才“有”;健康一“无”,其余全“无”。那时的我还不明白,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无论年龄、职业或教育程度,对自己的身体的照顾是多么的无知和稀松呀!现代生活中许多司空见惯的习俗都是反人性的:夜生活、上网成瘾、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冬天暖气,夏天冷气,人们只会舒服地呆在16~26°C之间;不接地气,出门汽车、飞机,经不起风吹、日晒、雨淋;没有饥饿感但也按时猛吃,食品过精且反季节和反自然生长周期;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减少,自身免疫力和自愈的能力降低;远离大自然,大把吃药,但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不好的病却越来越多
人生在世,对享乐和价值的追求是通于两端的:一端系在俗乐生活的层面;另一端则系在超越层面,即追求精神与价值。若只沉湎于对世俗生活欲望的追逐与享乐,将逐物而流,虽享受了生活,却丧失了健康,甚至生命;若仅强调美与价值,生命亦将无所挂搭。其实,我们只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局部,一个非常有限、非常脆弱的局部。人的状态,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灵性,依然在一个很低级的状态。生命只有在修炼中,在仁义礼乐文明的实证过程中,才可以通达“道”的,这个“道”其实就是在饮食男女屎尿稗之间,每一个人都生活在道中,只是“在道中而不知道”。
大知不虑。智者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生命本真的,持有“不离世而超俗”的形态,并由此而轻安自在、乐观豁达。与其说这样是在远离俗世,倒不如说是在内心中正一步一步地接近本我,让自己回到自己,且无往而不自得矣。
在我看来,生活中的所有际遇似乎都有某种因缘。人与疾病的相遇也属偶然中的必然,而且越早相遇,越早开悟乃是天赐良机。这就叫相应,相应了就是顿悟;相应程度不高为渐悟;不相应,就仍是执迷不悟。讲到执迷不悟,只讲一句话就够了:在牛的眼里,再美的鲜花都是一棵草!
孔子“老而好易”。易医同源。医圣孙思邈说:“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由儒释道转入对《周易》、《黄帝内经》“恶补”式参修。
我起誓:生命将重新开始!
大道至简
治病,必求于治本。所谓“愚者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中国医道中“上医治未病”。中医学其实就是养生之医学。糖尿病是慢性病,完全可以通过中国式养生实现自我控制,甚至自我改善。
首先要弄明白养生是养什么?我认为,养生就是养气血,养生就是调阴阳。大道至简,凡人自繁。明白了阴阳关系,就明白了养生之“道”。
《系辞上传》第五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一阴一阳之谓道”中的“一”并不是一个数词,它在这里的本意是“所以”。所以阴,所以阳。这种互相交替循环的状况才称之为道。阴阳是相对的,阴阳是会变动的,阴阳又是合一的。一阴一阳产生了周流不停、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宇宙万象。一如北宋大儒朱熹所说:“所以循环者乃道也。”
其实,所谓养生就是养生命形神之间的这种“动态过程”,是养生命的这种阳了、又阴了、又阳了的百姓日用却习而不察的“道”。《黄帝内经》有曰:“至道在微,变化无穷”。人是精、气、神的多元合体。《淮南子·桑道训》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身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天下万物都是由阴阳化育而成的,都是阴阳平衡的结果。阴阳是两种不同的气。阳是什么?实、上、刚、男、左是也;阴是什么?虚、下、柔、女、右是也。而阴和阳本身又是出于即一即二、不二不一的气态中。中国文化是气文化,是故庄子早以“通天下一气”勘破了天下之所以能合一的深层根据。董仲舒则以“气常渐人者,若水渐鱼”,明喻了气对人乃是最须臾不离、最生命攸关、最真实普遍的客观存在。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也是宇宙的总规律。
病是自家生!“君子求诸己,小于求诸人”,道向已求,学以致用。不但要有次第,还要有分辨能力。结合西医讲的“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最好的‘国防部队’”,我认为,养生就是培养气血充盈;养生就是调节阴阳平衡;养生就是建设好免疫系统这支“国防部队”。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心是万法之门,养生的初发心决定着生命质量。一般人养生“养”的顺序是由身体(感觉)──心智(精神)──灵性(觉悟)这样逐次提升的,即养身不如养心,养心不如养灵。然而,世间之事往往顺则俗,逆则仙。两个月来,我自以为是由道入医,先“悟”灵性,后“调”心智,再“觉”身体,勤而时习之,许多生命迹象竟然化腐朽为神奇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仅身轻体健、精神矍铄,而且早生的华发正在由微而盛、由白转黑了。真乃时至入道安心,自得一派清凉!
让生命保鲜
发为肾之华、血之余。头发的重新现黑,让我坚信:苦心一志,定有成就。人的生命是一个高级复合体,养生就是滋养自己的身心灵,让生命保鲜的过程。世上任何修行都需要“戒、定、慧”,只有静定才能回归心灵的家园,只有少食才能保持生命更新的能力。养生的体验证明,只要有了对的方法和好的习惯,运气不来也不行。
生命在于静而守位
西谚说:“生命在于运动。”现在许多笃信西方科学的人,经常跑到封闭的大楼里面运动和健身,直至大汗淋漓。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接到留美朋友的春节问候电话,我叮嘱他注意安全和健康,他信誓旦旦地回答:“我们每天晚上都去健身房。”这就是现代人的积习,无论如何是难以改变的。其实,这真的不是健康长寿的养生方式。道理很简单:运动而不接近大自然就接受不到新鲜能量;出汗多,新陈代谢快,就过度发散能量,加速衰亡。而现代这种所见所为却被称之为科学运动。反思一下什么是“科学”?不过是“分科而学”而已!这正是东方人是整体思维习惯,西方人是无限细分思维方式的差异。西医借助外力,中医通过内在;西方主“动”,东方主“静”,但“静”也是相对地“动”,是微动、蠕动,不是大汗淋漓,而是微汗徐徐。运和动是相反的,要想让它运,前提是先不动。所谓“猴行、龟息、蚁食、童心”。
人之疾病,其实都与“心理因素”有关联,遗憾的是,现代医学至今没有把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感受纳入到治病的思考里面去。中医主张,养生要有整体意识、良性意识和颤抖意识,做到天人合一,内健外顺,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素问·痹论》说:“阴气者,静则藏神,燥则消亡。”这是说,只有“静”,人体的精气神才能藏于体内,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躁动就会消亡。相对的静止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条件,以清静来养生,可以获得最佳效应。《黄帝内经》在动静问题上主要吸取了老子主“静”和《周易》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普遍的思想,认为“清静”是养生和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按照人生价值排序,至少前五位是情绪健康、身体健康、知识、财富、智慧。其中财富又分为“外财”和“内财(即审视自我,反省自我)”。而我们现在的社会价值外在体现的一般都是外财。试想如果能够在取之有道地获取外财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内心的平静,待人处世,热烈而不丧失理智,尽心而不动心,怎么能活的不潇洒?不长久?
人是自然之子。易学和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内心方寸之间”是与大宇宙相互对应、相互感应的,是和宇宙同体的。《南华真经》里面庄子说:“天与人一也。”年有四季,人有四肢,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人有三百六十五个骨节和穴位,年有十二个月,人有十二条经络;经络的交汇,有任督二脉,对应了一个晚上,一个白天。人体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与天体运行也是一致的。20世纪60年代,系统论提出“宇宙没有孤立的部分”,宇宙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是天地人的统一,而人又是精气神的统一。“精”为形之精华,生命之根本。“气”是生命体的能量系统,由生物磁场、生物电、生物波等组成;“神”存在于阴阳不测之间,是生命体的意识部分,不仅仅是“意识”,还有潜意识与本源意识、无意识等。
人之健康,与时偕行的理念,和谐恬静的情绪,优雅得体的形象,均衡合理的营养,各个器官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彼此协调得很好。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不生病,更在于情绪健康和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人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程度,还要修行、知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这个“知命”非常重要,“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宇宙万物中,一切生命中只有人是可以修行的。人通过性命双修,心静意念,发自内心地敬畏、感恩、积德、惜福,才能得到身心灵的修行和升华,以修身愈病,以修心转运,以修灵改命。只有在静定的修中忘我,才有真我、本我和大我,才能获取真正的健康和自在长寿。
以清静恭敬,对应无量宇宙;以良性意念,感应天人合一。我每天早上五点至七点起床(此时正是大肠经值班),先喝一杯阴阳水(隔夜凉水加入早上热水),然后大小便、洗漱,有时洗澡。静坐或站桩二十分钟,从头至脚顺着经络按摩;下地后微开窗户(雾天、风沙天除外),外出接地气、深呼吸,做“金鸡独立”和后背撞树,以快意的心情迎接一天的工作;晚饭后用木桶热水泡脚或去做足疗,然后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一个月后,脚底板儿开始出现暖热,气血活跃,抗寒能力增强,两个月后脸色润泽,印堂开始发亮,新长出的头发黑亮,并且周身出现了“蚁行感”。
断食 减食 少食
所谓“蚁行感”是感觉周身好像有小虫子不规则地爬行似的,睁眼一看,其实没有小虫子。这是体内真气刚开始流通的感觉。人体中每平方毫米横切面上有毛细血管2000~3000条,但平时只有5条是通畅的,激烈运动时有200条流通血液。通过静坐守能,真气逐渐充盈,它的里面开始有了气的运行。气是看不到的,但能感觉的到。“蚁行感”,就是对气开始运行的一种感知。
2009年11月份某天下午,我去天津市黄河道图书市场“淘宝”。一本叫做《空腹—健康革命》的新书让我眼前一亮。其前言发问:“你现在身体健康、身心愉悦,还是经常觉得身体有点儿不对劲,却又没有明显病症?你每天都精力充沛、精神百倍,还是经常感觉疲惫、压力大、提不起神儿?你脸色红润、容光焕发,还是肤色暗淡,甚至有一些令你头疼的皮肤问题?”接下来又说:“现代人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亚健康”症状,甚至染上了一些永远也无法痊愈的慢性病。但这些现象,现代医学却无法完全解决。此时,你可以尝试一下断食,让身体发挥自身的力量去治好自己。”
一种启迪,一种忘却记忆的回归冲击着世俗的我。书的背面写到:“本书告诉你,空腹能给你的健康带来什么?(1)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2)减轻抑郁,预防抑郁症;(3)提高大脑的思考能力和记忆力;(4)清除血液杂质,减少病的几率;(5)减轻肠胃的工作负担,排除体内毒素。”我们的身体内部,真的是复杂又神奇。它有着强大的本能和自愈力,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身体自身的平衡力量遭到了破坏,而医药也只是一种外力,它必须通过身体自身发挥作用。所以,如何使我们自身变得强大起来,是养生的根本。
这种近年来盛行日本、台湾的“养生新理念”,其实渊源于我国道教的“服气辟谷”、修炼成仙。饿、断食、辟谷都是一种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通过有规律的体验,可以调整身体状态,阶段性地排除体内毒素,激发身体本身的潜在能量,激发生命的内在活力。古今中外,无数名人圣贤都曾通过断食获得了健康,甚至是灵性的飞跃。
有知、有觉、有悟,才能去悟道、正道、行道。想起道家有一个观点:人一辈子吃的饭是有定数的,早吃多早完蛋,慢慢吃少吃点儿,才能活得长。《管子》说:“饮食节,则身利而寿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人的消化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进食太过,才能保养正气,避免病菌侵入。清代袁枚说:“多寿只缘餐饭少,不饱真是却病方。”所说不饱,不是不吃饱饭,而是不宜过饱,适可而止。所谓“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痛苦改变人的生命,痛苦是心灵成长的催化剂。糖尿病和许多“现代病”都是“撑”出来的,大都因为营养过剩。我也是“穷忙族”的世俗之人,暂时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体验几天断食过程,但是,我可以将断食修正为减食、少食,虽然过程缓慢,可我相信持之以恒会效果依然。我最盼望的,是在荒凉中看到那并不荒凉的烧不尽、吹又生的“野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