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帖(外一首)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258399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我与这个世界,总是格格不入
  但我仍一次次挪空身体,用来摆放香案和烛火
  其实,有些事物永远无法弄懂
  譬如:呜咽的河流、钟声和隐秘的心
  不念尘土,不看浮云
  白纸一样的光阴,更适合用来包药或者抄经
  在一杯烈酒里卧底。与跳出人间做一个看客
  都改变不了我一两五钱的贱命
  墙壁的时钟,不知被哪一场黄昏搬走了
  如我,口音一改再改,与自己越来越陌生
  秋风起
  ——秋风起,草木黄
  感谢白了的芦苇、河滩、远去的雁阵
  感谢虚构于内心的这场预谋
  和经年未愈的孤寂,不可言说的疼
  用一只失聪的耳朵,去聆听虫鸣和风声
  用另一只耳朵,过滤掉心機、咒语和嘈杂
  秋风起,我必须节约使用怀念这些词
  模仿一下古人,为自己斟满一杯离别的感伤
  与这场秋风,擦肩而过
  更像是与自己的姓氏、祖籍、口音,不辞而别
  当然,为了这场秋风足够多的面子
  我也经常约请月色、流云,作为远行天涯的灯盏
其他文献
乌克兰之春  安娜告诉我,战火已从她父母所在的东部城市  蔓延到南方  一年了,战争还没有停止  在这个被积雪覆盖的南方小镇  我的朋友安娜,即将成为  美丽的新娘  土著展览  一百年前,他们被人扒掉上衣  涂上油彩,提着原始农具  押送到欧洲与北美展览  他们眼神空洞,也不笑  多么像城市橱窗里的塑料人  留洋十五年的Lee,深圳打工的桃姐  此刻坐在我身旁  没有人打破沉默  火山爆发曾让这
期刊
名 字  在一天之内  我遇上两个名字一样的人  我不知道她们是谁,又各自  拥有怎样的命运  在命理学里,名字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  可这世界可以有相同的名字  却不会有相同的命运  我在想,如果遇上一个跟我名字相同的人  那么我是谁  她们中的一个是我闺蜜  在我家里洗澡  几乎所有名字后面都藏着不止一个人  我家里的灯光是金属色的  浴室里的水哗哗流着  跟她名字相同的那个人又在做什么
期刊
残 雪  这个世界的谎言一定是她内心的孤独  她抱着夜晚熟睡。残雪在暖阳中消融  一束透明的光,抵达环顾左右  春天般欣欣向荣。她渴望大地披上洁白  一切无比干净,童年栽下的树  结满苹果,和雪一样甜美  她想唱歌,在雪地里奔跑  炊烟飘啊飘啊吹,裹着香味  树林里的鸟儿跟着她唱歌  她有些羞愧,为自己的嗓音粗俗  慌里慌張。难道自己就不能安静一会?  哦,大地真安静  她躺在雪地上听雪寂静的心跳
期刊
山 羊  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应该有一只山羊  它应该是小的,柔顺,上帝一样的目光  它会走失,正如她或他有时出走  满怀愤怒,打算分道扬镳  但终会回来  因为那山羊也会回来  他们将继续修缮房屋的计划  继续想着更换地板,对颜色举棋不定  也将继续平凡的争吵,但因为山羊  而有了最终的和解  使出走最终成为一场爱的仪式  使内心生长出一种劫后余生的感激  一种满足,照亮渊面的未来  一种清除情感淤
期刊
悔 悟  我不该出现在这里  不该占领一块土地  以及,灯火和朗诵者的声音  不该疏远一些人  不该让他们成为一个地址、邮箱、电话号码  不该忽略他们的呼吸和感受  不该写没有手感的诗  不该让字纸抢占更多光阴  不该从你手里接过一个夜晚  也不该从他手里接过一个清晨  一些诗是石头、剪刀、布  一些诗是调料、药材、酵母  一些诗是房屋、被子、粮食  一些诗是马车、蔬菜、水果  一些诗是衣服、牙膏
期刊
上翠微  上翠微,上翠微  我在空旷中自语  那葱茏的,高高的,那连绵的,湿漉漉的群山  把头洇在云里,洇在湿漉漉的孤独里  葱茏不可怕,空旷的高  不可怕。山脚山腰矮是矮了点,也不怕  我们所惧怕者  乃在空旷,乃在无物  怕我们在天地的大悲欢中没有颤动  怕我在你眼中没有倒影  空 巢  我外婆坏了一条腿  我们不知道冷风在她裂开的髋骨缝游刃有余  是什么滋味  她的老房子坏了一些瓦片  正午
期刊
夜读《梅尧臣集》  风吹书页 哗啦啦响声一片  这位宣城人 一位古怪的老头  撬开宋初的防盗门走了出来  走进窗外的月光 或许  正与外面的陌生老乡交谈  与幕僚们一起访贫问苦  我派出了另一个我 赶忙紧跟着他  在山河间漫步 掇拾  勘误表 备忘录 历史变成的历史  乡愁像一粒种子认领丰腴的土地  那些文字 那些干涸的手复活  拨出了时间的钉子  而他早已将钉子钉了下去 就像抒情的灯笼  扎进千
期刊
在数十年的写作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写完一首诗后再翻检出来,竟诧异:“这首诗是我写下的吗?”她超越了自己的写作腕力、期待和领会视野,漫长时期形成的熟路和套路一下子被击碎,有一种全然陌生、不知所以的感觉。这瞬间的,一次性产生的诗歌异象,带有天然的神秘成分,是自我的分离与外化,或说,另一个我在其中游离行走,在代替我写作,他远远优越于现实的本在的我。  一首好诗不是本在的我写下的,而是另一个我在你
期刊
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就在写诗,但她并不懂诗——因为她是文盲。但14年前,苦楝花最盛的春天,去世后的母亲一定能读懂我的诗了。  我一直用诗歌描写有关母亲的小事物,比如跟随母亲出嫁的柳制线箩——一瞬间就是老线箩了。每年夏天,母亲会替它涮上一遍桐油。上面有歪斜的毛笔字——“顾细银”。字迹也已渐渐地隐深,看不清楚。那还是我七岁时写下的,笔画粗鄙。记得那天我写完后,五十岁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名字,眼睛发亮,陌生
期刊
习惯性低下头来  我家大门不高  柴房和厨房的门更加低矮  代代相传,进门出门总要低一下头  门是木门,水分早已散尽  木是好木,伐自高山,暗藏鸟鸣  跨过门槛就闻见陈年的木香  我的頭颅并不高贵  我常常低下头来  让土屋宠着我,让家门罩着我  十月三日  鸟影在树枝间晃动  三只,七只,十二只,也许有更多  太多的仍是树叶,它们都像鸟,在扇动,扑腾  我像一只更大的鸟  贴着残破的墙根穿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