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演讲;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1(A)—0060—01
在语文教改实验中,许多教师都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事实上,语文的读、写、听、说四者之间联系紧密。读写是听说的规范,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学会听说?怎样帮助学生说得规范?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班上尝试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前一分钟演讲既能让学生学会听说,还能帮助学生成功地写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判断力,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学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前一分钟演讲的基本模式
每节语文课前,先由一位学生用普通话演讲,限时1分钟左右,再由另两位学生分别评价。整个过程都要教师引导,共花5分钟左右。 课前一分钟演讲的目标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说。朗读或演讲时要注意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连贯性、简洁性、灵活性,并且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等。其次是听。主要听语句意义的提要;提高反应的迅速性。
课前一分钟演讲的训练内容有:演讲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名言警句感悟,时事信息,读书一得,精彩句段,影视品评,现实人生,万象校园,班级大事评议,自我介绍,各地新闻,名人名言,知识介绍,童话故事,趣味笑话,讨论对话等。
课前一分钟演讲的训练过程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初一年级训练从自我介绍开始。笔者提出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点、缺点、习惯、理想等不同方面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指导学生课前写好发言稿。第一学期上课发言时允许参考讲稿。进入初二年级后,学生仍可以在课前作好准备,但上课发言时必须脱稿。到了初三年级,则重点训练学生即兴发言或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其次,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决定性作用。笔者在这一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先判断别人说得怎样,好在哪里,差在何处,然后更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好,为什么差,让学生在“听”中“想”,在“想”中“听”。从形式到内容,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由浅入深。
二、课前一分钟演讲的综合训练效果
首先,对演讲者而言,课前一分钟演讲要求发言者组织语言迅速,表情达意准确。因此,学生为了尽量圆满地完成每次的任务,达到认定的目标,他就会去搜集材料,留心听、留心看、留心找,然后再对拥有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抓住中心,再选用较为准确、生动的语言,条理清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导,在学生观察人、事、物、景时,引导学生养成捕捉生活细节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得到了训练和加强。
其次,对听话者来说,在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要边听边思考,掌握演讲内容的重点,抓住关键之所在。听清了别人的看法或评论,就能帮助自己提高认识,使自己逐步学会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同时,每节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还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两条可供写作的素材。
再次,课前一分钟演讲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课前一分钟演讲强化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学生在发言过程中,经过教师的启发,自己的主动思考,发现并提出一些疑问,以便提高思维能力。
最后,演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批评,学生谈起来自然有话可说,是非曲直也因此显而易见。说和写密不可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想。只要想清楚了,说起话来就会流畅自如,有条不紊。把说的话经过加工写下来,就是一篇中心突出、内容具体生动的文章。这种“课前演讲”以它独有的形式,仅用每堂课前的5分钟来强化学生的听说训练。通过这一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它融听说读写为一体,对学生进行多层级的语言训练,能产生一箭多雕的育人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1(A)—0060—01
在语文教改实验中,许多教师都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事实上,语文的读、写、听、说四者之间联系紧密。读写是听说的规范,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学会听说?怎样帮助学生说得规范?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班上尝试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前一分钟演讲既能让学生学会听说,还能帮助学生成功地写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判断力,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学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前一分钟演讲的基本模式
每节语文课前,先由一位学生用普通话演讲,限时1分钟左右,再由另两位学生分别评价。整个过程都要教师引导,共花5分钟左右。 课前一分钟演讲的目标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说。朗读或演讲时要注意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连贯性、简洁性、灵活性,并且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等。其次是听。主要听语句意义的提要;提高反应的迅速性。
课前一分钟演讲的训练内容有:演讲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名言警句感悟,时事信息,读书一得,精彩句段,影视品评,现实人生,万象校园,班级大事评议,自我介绍,各地新闻,名人名言,知识介绍,童话故事,趣味笑话,讨论对话等。
课前一分钟演讲的训练过程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初一年级训练从自我介绍开始。笔者提出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点、缺点、习惯、理想等不同方面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指导学生课前写好发言稿。第一学期上课发言时允许参考讲稿。进入初二年级后,学生仍可以在课前作好准备,但上课发言时必须脱稿。到了初三年级,则重点训练学生即兴发言或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其次,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决定性作用。笔者在这一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先判断别人说得怎样,好在哪里,差在何处,然后更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好,为什么差,让学生在“听”中“想”,在“想”中“听”。从形式到内容,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由浅入深。
二、课前一分钟演讲的综合训练效果
首先,对演讲者而言,课前一分钟演讲要求发言者组织语言迅速,表情达意准确。因此,学生为了尽量圆满地完成每次的任务,达到认定的目标,他就会去搜集材料,留心听、留心看、留心找,然后再对拥有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抓住中心,再选用较为准确、生动的语言,条理清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导,在学生观察人、事、物、景时,引导学生养成捕捉生活细节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得到了训练和加强。
其次,对听话者来说,在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要边听边思考,掌握演讲内容的重点,抓住关键之所在。听清了别人的看法或评论,就能帮助自己提高认识,使自己逐步学会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同时,每节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还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两条可供写作的素材。
再次,课前一分钟演讲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课前一分钟演讲强化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学生在发言过程中,经过教师的启发,自己的主动思考,发现并提出一些疑问,以便提高思维能力。
最后,演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批评,学生谈起来自然有话可说,是非曲直也因此显而易见。说和写密不可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想。只要想清楚了,说起话来就会流畅自如,有条不紊。把说的话经过加工写下来,就是一篇中心突出、内容具体生动的文章。这种“课前演讲”以它独有的形式,仅用每堂课前的5分钟来强化学生的听说训练。通过这一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它融听说读写为一体,对学生进行多层级的语言训练,能产生一箭多雕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