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骄傲”变废铁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chou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航天飞机,相当多的人只知道美国的航天飞机,却不知道苏联同样也有。其中“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故事却充满传奇色彩。
  2018年11月15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30年前的这一天,苏联首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成功首次轨道飞行。国际标准时间1988年11月15日03:00:02,“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06:25:24返回发射场着陆跑道。全程飞行206分钟,这既是首航,也是唯一一次飞行。机上既没有安装生命保障维持系统,甚至没有为操控台安装软件,因为这根本就是一次无人驾驶,全程依靠飞控中心遥控飞行。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彻底终止航天飞机计划。2002年5月12日,因为年久失修,停放“暴风雪”号的机库倒塌,导致机体连同能源号火箭都被倒塌的机棚压毁。昔日红色帝国在宇宙空间的骄傲就这样成了一堆废铁,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情。如今回首这段往事,依然让人感叹不已。
  说起“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得从美苏太空争霸说起。美国人至今还喜欢重复这句话, “我们能把人送上月球,也就意味着我们能解决地球上的任何问题”。而赫鲁晓夫和当时的苏联共产党也都不止一次地阐述过 “社会主义和宇宙空间是统一的”这一思想。在这种背景下,冷战期间美苏将太空作为争霸的新空间。苏联率先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先下一城;而后美国凭借综合国力的优势,在登月竞赛中反超;为赶超美国,苏联研制起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可在宇宙空间连续飞行2至4个星期,并可随时返回地球。它同时能把大型结构送入空间轨道,在太空中执行多种修复和回收任务,还可以与“和平”号轨道联合体对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苏联航天事业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发展宇宙空间轨道站上,并在这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而在航天飞机的研制方面,则明显落后于美国,而“暴风雪”号的发射成功揭开了苏联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苏联航天飞机从1980年开始建造,1984年第一架成型的“暴风雪”号建成,但直到1988年才发射升空,这期间共建造8架试验机,用于多次轨道测试飞行,为“暴风雪”号正式飞行趟路。“暴风雪”号的外形与普遍大型喷气式客机类似,长36米,高16米,能完成太空飞行100次。它可以由宇航员驾驶,亦可自动飞行。座舱为2层,设有10个座位。在宇航员驾驶时,机组由2至4人组成,乘客可包括人造卫星修理人员2名,货舱机械手操纵人员1名和科研人员2名。座舱位于机身的头部,有6个连在一起的长方形舷窗供全景观察。机身直径为56米,机翼宽24米,其表面面积为250平方米。“暴风雪”的发射重量为100吨,是过去发射的“联盟”型载人宇宙飞船的14.3倍。为了使航天飞机在以极大的速度降入大气层时,能经受住等离子体作用所产生的1600摄氏度炽热,并防止巨大的热量传入機身,“暴风雪”的表面由38000块轻质吸热陶瓷片所覆盖。这种陶瓷片的制作工艺是苏联自己开发的,可耐2000度高温。除了镶在机身底部和机翼底部的陶瓷片为黑色的外,其余的均为白色。
  如此先进的航天飞机最后却落得被倒塌机棚压毁的命运,在让人感慨的时候也使学者们陷入深思,这到底是为什么?
  苏联解体后,其主要的继承者无力与美国展开太空争霸。“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而俄罗斯残缺不全的工业体系更是无法制造“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后续机型。在谈起航空母舰时,曾任尼古拉耶夫船厂厂长的马卡洛夫曾说过,“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因为缺苏联部长会议、缺苏联党中央、缺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缺国防工业委员会、缺9个国防工业相关部委的决策,同时缺700多个相关工业的技术支持,以及缺8000多家相关配套厂家的材料。航天飞机的尖端程度不在航母之下,因此等待“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命运只能是毁灭。
  航天飞机固有的缺陷,也让“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没能挺过当时的困境。作为一种航天器,航天飞机比起宇宙飞船有其优势,就是可以反复使用。但是其缺点更多:安全系数不够高、技术复杂、造价高昂。而最后一个缺点在经济严重困难的俄罗斯眼中,更是不可容忍的巨大缺陷,因此“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被叶利钦无情的宣布死刑。
  要知道的是,美国后来也淘汰了全部航天飞机,原因也是因为其固有的缺陷:原计划一架航天飞机要飞100多次,可实际上5架航天飞机加起来总共才飞了135次,远没有达到预计的要求;航天飞机的零部件有250万个左右,构造极其复杂,几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航天器,而复杂性则在安全方面得不到保障——美国总共制造了5架航天飞机,却损失了2架,造成了严重的世界影响,也进一步暴露了这种复杂航天器的缺陷所在。美国航天飞机计划后期的花费,占到美国全部民用航天经费的1/3,严重影响了美国其他航天计划的开展,美国也被迫放弃了航天飞机的计划。从这一点来看,不得不说俄罗斯人具有较强的预见性。
  虽然“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走向星辰大海的脚步却不会因此停步。如何使航天科技发展真正造福于人类,始终是各国,特别是美国、俄罗斯这些航天大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其他文献
当我给堪察加的朋友展示一只胖胖富态的熊照片时,他毫不犹豫地说,“玛莎陛下”。嗯,可以称之为“陛下”的棕熊,一定如神一般的存在,没想到我们竟然邂逅了千岛湖知名度最高的熊—玛莎。  我们坐船来到湖对岸的一处浅滩,那里是棕熊们聚集捕鱼之处。因为周围熊太多,我们只能在划定区域里拍摄,一呆就是半天,熊算是看了个够。早上湖面起了大雾,云山雾罩,颇有诗意,对于摄影师来说这种天气比晴空万里要难得,我架好架子开始留
千岛湖,这里的“熊孩子”有着比别处小熊更为幸福的童年,除了母乳,吃的最多的应该就是肥嫩的鲑鱼,虽然也会面临大公熊袭击的危险,但总的来说日子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个无忧童年,但熊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尽早学会捕鱼技巧,保证后面的熊生有靠,是熊妈妈最期待的吧!棕熊一般都是单独行动的,会结伴成群出现的是母棕熊带着两三岁以下的小棕熊们,教它们重要的生存技巧——如何捕捉鲑鱼,同时还要防止公棕熊袭击幼崽。  堪查加
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迷人古都,在秋天显得尤其美丽。  写了一辈子北京的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住的梦》这部作品中写道:想来想去,秋天,是一定要住在北平的。论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都每样有若干种。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花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  在他的理想里,春天
北京师范大学的陈丽教授对交互性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她曾说:“Moore的交互分类理论将交互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Hillman在1994年提出了第四种交互——学生与界面的交互。”[1]这就是常说的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与人机交互。当前,很多学校的教室里都配备了电子白板,而电子白板的交互性是有局限的。在教学时,教师若没有请学生到电子白板上操作,
1979年,《异形》电影上映深邃的太空中,诺斯特罗莫号飞船上7名船员的命运,皆因为LV426上的未知信号而永远的改变了,而科幻恐怖电影的定义也在那一天被改写,作为一部对后来的科幻经典产生深远影响的电影,《异形》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说起《异形》,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种通过抱脸虫繁殖,寄生于人体后破胸而出的外星生物一度是许多人的童年噩梦。2018新版《铁血战士》中,铁血战士的身份如同它在开场就被卸
对于崛起的中国,美国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焦躁。曾经辉煌的帝国,因自身衰老、看不得也容不下其他国家发展得更好,这实际上是霸权国家进入更年期的体现。在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晚期,也出现过类似病症。我们今天的问题是,如何与罹患帝国衰落综合征的美国打交道。  2017年底以来,美国政府相继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核态势评估》等多个战略报告,其中明确定义中国为挑战美式全球秩序的“修正主义国家”
1月7日  一上午都在伏案写作,现在已是下午,想使那闪现在脑海中的第一节抒情诗有一个纯粹艺术的结尾。我不应该感到时间是这样不够用,但我确实感到如此,我想我永远会是这样的。叶芝讲过他一个星期作一节十四行诗。危险当然是在于过分地咬文嚼字,这时你发现自己是在玩弄辞藻而不是在想象和构思。我的问题是使暴风雪中的情人们 与我望见的一大片白色孤挺花之间有一个可行的过渡。我 的目光越过走廊落在那间舒适房间里—七朵
在欣赏漫威电影超级英雄主角光环的同时,你是否意识到了,那些潜藏在故事背后的美国主义叙述模式,文化标准还有西方特有的意识形态呢?  11月12日,漫画界元老斯坦·李在纽约去世,标志着一个漫威时代的终结。而在三天前,漫威电影《毒液》刚刚在中国大陆上映。作为漫威宇宙最厉害的英雄,斯坦·李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漫威80%以上的超级英雄,客串过28部漫威电影,在27部影片中担任编剧,同时还是《蜘蛛侠》的
据防务世界网站2018年5月7日报道,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通过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向BAE系统公司授予了一份价值1310万美元的合同,演示验证一种用于精确制导弹药的新型低成本光学导引头。  该导引头可在GPS拒止环境和其他复杂环境中,提升不同类型弹药的导航、自动目标定位和寻的制导性能。该导引头采用开放式架构,精度高、成本低,能够在有限访问和拒止环境中进行导航和目标定位,可为弹药提供
周恩来总理对党和国家,尤其在外交领域的丰功伟绩,是座不朽的丰碑。他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他的身影好像从未离开过我们。  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我于1953年从侨居地回国就读高中,后于1956年考取“北京俄语学院”。该院是在中央和周总理关怀之下于1955年由当时的“俄文专修学校”更名而成立的。接着中国人民大学的俄文系也并入了该学院,从而使其更具备了高等院校的条件,其目标是培养大量的俄语人才,参与苏联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