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资兴市是一个集矿区、库区、林区、老区、旅游区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城市和旅游开放城市。随着资兴以煤碳企业为骨干的国有企业的破产重组,以及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资兴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县内跨乡流动人口达3万余人,成为了流动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流动频繁、居住分散、目的多元、监管困难,违法生育对象越来越集中在这部分人群中,这给人口计生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资兴市将县内跨乡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一盘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促进了资兴人口计生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全市人口计生工作连续11年保持“国优”“省模”荣誉称号。
从2008年起,资兴市先后出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创造性定义流动人口概念,将离开户籍地乡镇30天以上,以工作、生活、生育为目的,在县内异地居住或有固定职业的人群,纳入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范畴。量化目标任务,细化操作环节,强化责任措施,构建了“党政统筹、部门协同、乡村为主、多方互动”新机制,解决了以往县内跨乡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无规则可依”“无办法管理”问题。
一、创新信息体系
一是建立“以房控人·五个一”工作制度。即制作1个区划责任平面图,完善1套居住人口楼栋示意图,填写1张育龄对象信息卡,签订1份房屋租赁计生管理合同,办理1份育龄对象移交手续,做到街不漏巷、巷不漏栋、栋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二是建立分类采集制度。科学划分流动人口基础、流向、定位、变动四类信息。另根据信息应用的轻重缓急程度,分为一般信息、重要信息和紧急信息,由乡村定期集中采集收集、核对、汇总辖区内流动人口信息。三是建立逐级核报制度。统一报表样式及内容,统一上报时间及操作,利用QQ群、“实时通”和“村直报”系统,对一般信息1个月内、重要信息2天内、紧急信息8小时内报告乡镇计生办,做到“人来登记、人走移交”。四是建立移交管理制度。流出地与流入地签订《互动协议书》和《移交花名册》后,将对象信息及服务管理移交流入地。
二、创新管理队伍
建立城镇协管员、企业计生专干、组级信息员、楼栋长管理网络。楼栋长由所属社区因地制宜选聘,定岗定人,定责定酬,实行绩效考评制。其他人员均按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人口规模给予100~300元/月补助。
三、创新投入机制
市财政每年将县内跨乡流动人口计生经费列入年初预算,作为调控乡镇专项经费。户籍地乡镇按以下规定给付现居住地服务经费:自觉落实查环查孕每人每季支付经费30元、上环每例150元、人流每例400元、结扎每例600元、引产每例800元。另由市财政按人流100元/例、结扎150元/例、引产200元/例标准给予现居住地奖励。同时,市财政配套补助现居住地乡镇县内跨乡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经费2元/人·月。
四、创新责任体系
一是实行政策外生育“流动轨迹倒查”制度。凡妊娠期间在流入地居住1个月以上且妊娠在14周以上的,追究流入地责任,有多个流入地的,追究多个地方责任。二是实行风险责任金制度。市直计生综治部门、乡镇、企业每年向市政府分别交纳5000元、15000元、5000元风险责任金。对年内未出现违法生育或未被“一票否决”、“黄牌警示”的,风险责任金返回责任单位,作为计生工作人员奖金,否则转为违约金。三是实行统计责任认定制度。凡在现居住地居住3个月以上且3个月内未通报户籍地的,由现居住地承担统计上报责任;在现居住地购(建)房有固定住所且年内在固定住所累计生活6个月以上,或从业生活三年以上的出生上报统计由现居住地负责。
五、创新服务平台
一是打造便捷服务平台。以服务企业及员工为宗旨,以宣传和服务进小区、进工厂、进矿山为手段,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定时定点为小区和企业育龄对象免费开展生殖健康检查、治疗等服务,把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个外来务工人员身边。二是打造亲情服务平台。将计生服务向企业、住宅小区、商贸市场等薄弱部位渗透,由单纯的避孕节育服务拓展到便民维权、生殖保健、技能培训、就业与再就业等领域。全方位开展市民化、亲情化服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慰问金,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等问题,使流动人口工作更安心,生活更舒适。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本市现已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反应快、信息畅、互动强、效率高的县内跨乡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体系,降低了计生行政成本,提高了计生行政效率,减少了流动人口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打破了公共服务中的“身份排斥”和“社会屏障”,让“漂泊的人”获得“温暖的家”,既优化了服务,更改善了民生,实现了多赢。
(作者单位:湖南省资兴市人口计生局)
(编辑 高龙辉)
从2008年起,资兴市先后出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创造性定义流动人口概念,将离开户籍地乡镇30天以上,以工作、生活、生育为目的,在县内异地居住或有固定职业的人群,纳入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范畴。量化目标任务,细化操作环节,强化责任措施,构建了“党政统筹、部门协同、乡村为主、多方互动”新机制,解决了以往县内跨乡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无规则可依”“无办法管理”问题。
一、创新信息体系
一是建立“以房控人·五个一”工作制度。即制作1个区划责任平面图,完善1套居住人口楼栋示意图,填写1张育龄对象信息卡,签订1份房屋租赁计生管理合同,办理1份育龄对象移交手续,做到街不漏巷、巷不漏栋、栋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二是建立分类采集制度。科学划分流动人口基础、流向、定位、变动四类信息。另根据信息应用的轻重缓急程度,分为一般信息、重要信息和紧急信息,由乡村定期集中采集收集、核对、汇总辖区内流动人口信息。三是建立逐级核报制度。统一报表样式及内容,统一上报时间及操作,利用QQ群、“实时通”和“村直报”系统,对一般信息1个月内、重要信息2天内、紧急信息8小时内报告乡镇计生办,做到“人来登记、人走移交”。四是建立移交管理制度。流出地与流入地签订《互动协议书》和《移交花名册》后,将对象信息及服务管理移交流入地。
二、创新管理队伍
建立城镇协管员、企业计生专干、组级信息员、楼栋长管理网络。楼栋长由所属社区因地制宜选聘,定岗定人,定责定酬,实行绩效考评制。其他人员均按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人口规模给予100~300元/月补助。
三、创新投入机制
市财政每年将县内跨乡流动人口计生经费列入年初预算,作为调控乡镇专项经费。户籍地乡镇按以下规定给付现居住地服务经费:自觉落实查环查孕每人每季支付经费30元、上环每例150元、人流每例400元、结扎每例600元、引产每例800元。另由市财政按人流100元/例、结扎150元/例、引产200元/例标准给予现居住地奖励。同时,市财政配套补助现居住地乡镇县内跨乡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经费2元/人·月。
四、创新责任体系
一是实行政策外生育“流动轨迹倒查”制度。凡妊娠期间在流入地居住1个月以上且妊娠在14周以上的,追究流入地责任,有多个流入地的,追究多个地方责任。二是实行风险责任金制度。市直计生综治部门、乡镇、企业每年向市政府分别交纳5000元、15000元、5000元风险责任金。对年内未出现违法生育或未被“一票否决”、“黄牌警示”的,风险责任金返回责任单位,作为计生工作人员奖金,否则转为违约金。三是实行统计责任认定制度。凡在现居住地居住3个月以上且3个月内未通报户籍地的,由现居住地承担统计上报责任;在现居住地购(建)房有固定住所且年内在固定住所累计生活6个月以上,或从业生活三年以上的出生上报统计由现居住地负责。
五、创新服务平台
一是打造便捷服务平台。以服务企业及员工为宗旨,以宣传和服务进小区、进工厂、进矿山为手段,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定时定点为小区和企业育龄对象免费开展生殖健康检查、治疗等服务,把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个外来务工人员身边。二是打造亲情服务平台。将计生服务向企业、住宅小区、商贸市场等薄弱部位渗透,由单纯的避孕节育服务拓展到便民维权、生殖保健、技能培训、就业与再就业等领域。全方位开展市民化、亲情化服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慰问金,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等问题,使流动人口工作更安心,生活更舒适。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本市现已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反应快、信息畅、互动强、效率高的县内跨乡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体系,降低了计生行政成本,提高了计生行政效率,减少了流动人口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打破了公共服务中的“身份排斥”和“社会屏障”,让“漂泊的人”获得“温暖的家”,既优化了服务,更改善了民生,实现了多赢。
(作者单位:湖南省资兴市人口计生局)
(编辑 高龙辉)